APP下载

出院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2022-12-28李潆魏岚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脊髓条目出院

李潆,魏岚

(郑州市骨科医院 护理部,河南 郑州 450000)

脊髓损伤指由外伤和非外伤性原因导致椎管内脊髓功能或神经根功能的损害[1]。常见于车祸、坠落、运动创伤等,我国以高空坠落最多,车祸次之[2-3]。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交通意外事故、工伤等事件频发,脊髓损伤患者也逐年攀升。不同于其他疾病,脊髓损伤恢复期较长,特别是病情严重的患者,即使有效治疗后也无法产生立竿见影效果,出院后也还需较长时间康复[4],难免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5],影响出院后生活质量。出院准备度是全方面评估患者是否准备好出院,出院后是否具有足够的照护知识技能和社会支持帮助,从而进行良好康复的指标。科学评估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分析患者是否达到出院条件、是否具备院外康复能力,以合理确定出院时间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的出院准备度评估已经广泛应用到外科[6-7],但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资料目前还尚不充足,导致其出院准备度处于较低水平[8]。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研究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权重,更合理地把握出院时间,确保患者以更好的状态出院,为患者提供从医院到家庭的安全过渡。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研究人员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和影响,并征得其同意。(1)纳入标准:①根据脊髓损伤相关诊断标准指南,确诊脊髓损伤,处于稳定期;②年龄不小于18岁;③意识清醒且精神正常,具备沟通能力;④临床资料完整;⑤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其他较重疾病;②具有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③因个人原因退出。

1.2 调查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人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收入水平、付费方式、住院时间、住院次数等进行统计记录填表。(2)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原量表包括个人状态、对自身病情知识的理解、出院后的适应能力、预期可获得支持4个维度共23个条目,由Weiss等[9]在2006年编制。2014年林佑樺等[10]结合我国文化情况进行汉化,中文版本包含个人状态(3×10分)、适应能力(5×10分)和预期性支持(4×10分)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满分12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88。(3)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由Weiss等[11]编制,共18个条目,包括2个维度,出院指导内容(content,条目1~6)和讲授技巧(delivery,条目7~18)。王冰花等[12]在此基础结合我国文化情况进行了汉化,中文版共24个条目,分为自身需要内容、外部获得内容和指导技巧及效果3个维度,各条目分别赋值0~10分,总分240分,得分越高说明出院指导质量较好。CVI为0.980,Cronbach’sα系数为0.924。(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scale,SSRS):由我国肖水源[13]编制,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包括主观和客观支持以及寻求支持意愿3个维度,共10项条目,每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总分40分,与社会支持水平成正比。量表Cronbach’sα为0.91,重测信度为0.81[14],信效度良好。

1.2.2资料收集方法 患者出院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向调查对象详细说明本研究目的、意义和需求,并请同意合作的患者填写问卷。对于因阅读、视力及写作缺陷无法独立完成问题的患者,可由研究人员或家属代填。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本次共发放105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3%。

2.2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单因素分析本研究100例患者一般资料和出院准备度分析如表1,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付费方式(P<0.05)。

表1 脊髓损伤患者一般资料和出院准备度的单因素分析分)

2.3 脊髓损伤患者RHDS得分考虑到各量表条目数不同,维度、得分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本次计算将各维度得分除以条目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下同。本组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见表2。

表2 脊髓损伤患者RHDS评分情况分)

2.4 脊髓损伤患者QDTS评分经统计分析,QDTS总分以及指导技巧及效果、外部获得、自身需要3项分值结果见表3。

表3 脊髓损伤患者QDTS评分情况分)

2.5 脊髓损伤患者SSRS评分经统计分析,SSRS总分以及主观支持、寻求支持意愿、客观支持3项分值结果见表4。

表4 脊髓损伤患者SSRS评分情况分)

2.6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与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分析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47,P<0.001;r=0.503,P<0.001),出院指导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86,P<0.001)。

2.7 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把RHDS的总得分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5为自变量赋值。结果显示,出院指导、社会支持、性别、年龄均与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关。见表6。

表5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6 患者出院准备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关资料发现,其评分处于较低水平,可能与脊髓损伤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有关,相对于其他疾病出院准备度情况较差,但可提升空间显著。从本量表的3个维度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预期性支持、适应能力、个人状态,考虑可能与患者出院之前自我感觉较差、对患病后的生活状态较不适应有关,王雪等[15]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而且本研究中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存在记忆力不强、理解力较差、自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的个人状态,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的维度分数最高,考虑可能与脊髓损伤患者已婚者较多有关,伴侣能提供恰当的照顾,及时安慰患者并提供情感支持,因此获得的预期性支持最高。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及锻炼方法的健康宣教,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有效提高患者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加强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前的评估,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全面指导患者应对出院后的常见问题。出院准备度的高低意味脊髓损伤患者是否具备出院、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条件,更好地对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行评估,临床中应加强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的认识,了解院外康复的重要性,提高其离开医疗机构后的康复能力,综合各维度的健康状况,使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提高。

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进行单因素分析,由表1统计结果可知,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等均可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性别:本研究中男性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更高,考虑可能与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感较多,突然患病后心理承受能力变差,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关,从而担心出院后的生活状态改变导致适应性不佳,应根据病情的进展及时疏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年龄:本组脊髓损伤患者中,年龄大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更低,考虑可能与术后康复时间长,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差,且更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有关[16]。因此,对年龄较大的脊髓损伤患者,应根据其具体出院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婚姻状态:有研究表明,家庭内部的支持是患者创伤后建立信心的重要因素,已婚患者出院准备度相对较高[17],考虑可能在健康照护方面得到伴侣及亲友的帮助与支持较多,可以积极地从外界提升心理韧性。医护人员需要多关注获得家人陪伴较少的患者,加强人文护理出院指导,降低消极情绪,使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提高。受教育程度:患者受教育程度越低,对医护人员讲解的健康指导知识的理解越容易有偏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低,无法正确掌握出院后的知识,不能清晰地认识到疾病预后,导致其出院准备度不佳,与杨士来等[18]、周燕燕等[19]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应该使用更加口语化的宣教指导,以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选择通俗易懂的话语帮助患者理解掌握,使患者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方面了解自身病情,从而提高出院准备度。

研究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呈正相关。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出院准备度越高[20]。良好的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获得的内容评分高于需要的内容,考虑可能与责任护士日常进行健康宣教,病区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有关,患者接受的出院指导内容越多,理论知识就越丰富,对疾病的了解就越多[21]。脊髓损伤患者受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约束力较差的影响,需要的出院指导信息不能满足出院后的生活需求,预期的肢体功能恢复和自理能力目标无法达到,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充分了解患者需要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康复支持,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指导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社会支持指患者面对突发生活事件时能否从家庭、社会中获得的帮助和支持度。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处于中等维度,并与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因此,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也会越好[22]。考虑可能与术后疼痛、行动受限带来了困扰有关,使患者对亲属的依赖性增加,当来自亲属、培养的情感支持较多时,能增加脊髓损伤患者能康复的信心,缓解负面情绪。这说明受到亲属、朋友关心与照顾较多的患者,更能形成正性能量,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增强出院后自我适应能力与融入社会的信心,因而出院准备度也较好。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调动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社会支持度高的患者更倾向于回归家庭和社会,这种恢复社会角色的诉求也能够对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出院准备度。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转归,来评估其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鼓励亲友提供的有效情感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水平,促进患者的更好的康复。

从上述研究分析来看,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处于较低水平,出院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均是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的重要因素,且出院指导质量对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更大。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根据脊髓损伤患者疾病的重点干预因素,以点带面做好康复指导,仔细评估患者出院前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出院准备度指导方案,有侧重点的进行出院宣教和居家护理的指导,增强脊髓损伤患者的适应能力及对外界支持的有效利用,改善损伤后的不利因素,降低院外并发症和再入院的情况,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进而提升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脊髓条目出院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