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趣味横生
——解读《卖炭翁》
2022-12-28陶海琳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
⊙陶海琳(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一首诗,通过展现卖炭翁的辛酸生活和所遭遇的被欺凌的事件折射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深刻问题。虽然作者并没有在诗内表达个人感情,只是冷静地叙述,但是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倾向。诗歌揭开宫市腐朽制度的面纱,严肃抨击那些对老百姓冷漠无情、恃强凌弱的掠夺者,对统治者青天白日下的龌龊行为进行深刻讽刺。可以让同学们分清善恶,领悟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感受下层劳动者的不幸与悲哀,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一、疑点层出,有问有答
《卖炭翁》中有很多问题,有前缀的小疑点,也有最后引人深思的大疑点。“卖炭得钱何所营?”老人卖炭的钱用来干什么呢?很多疑问在读诗歌内容时可以知道答案——谋生。根据“伐薪烧炭南山中”可以得知老翁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否则就不会靠着单一的砍柴烧炭形式来生存,当然他的年龄因素也限制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职业。紧接着“身上衣裳口中食”验证了我们的猜想。老翁辛辛苦苦地砍柴烧炭就是为了买身上穿的衣服和嘴里吃的食物。白居易在细节设置上十分高明,他并没有直接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现实处境,而是以一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传达关键性的信息,即卖炭翁生活贫苦。这一问一答,使诗文跌宕起伏,更加生动,通过卖炭翁的个人事例反映了众生疾苦,简单的几个字让读者轻松地获取信息,也深刻地意识到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下层劳动人民已经被上层剥削得体无完肤,连件暖和衣服都没有,吃的东西也所剩无几;而卖炭翁的衣食来源就是这一车炭能卖的价钱。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些炭上,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了有力的铺垫。
本来老翁驾着炭车赶向集市,牛累人饿之际就歇息了一阵。结果来了两个得意忘形的骑着马的人,这两位自鸣得意者是什么人呢?原来是“黄衣使者白衫儿”。这“黄衣使者”也就是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则是太监手下的爪牙。太监和他们的手下为什么会出现在集市呢?太监不是在宫里待着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拿着皇帝文书外出?这就涉及唐代腐朽的宫市制度,历代皇室的日常所需用品,除了自产一部分,还要靠主要方式——“皇室采购”,也就是通过宫外的市场采购。唐代中叶设立了专门为皇家采购服务的宫市,也就是商民把自己的货物拉到长安集市这个“皇家市场”来销售,而这两个拿着皇帝文书的宫使就是皇帝派出采购的宦官。两个宫使的最终目的就是“强买”老翁辛辛苦苦烧的炭,没有按正常价钱给老翁付费,而是极其敷衍地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挂在了牛头上,厚颜无耻地用这两样东西充当买千斤炭的钱。
最后的疑点没有回答,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悬念。太监和爪牙极其敷衍地“付了费”就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读者不由得深思,老翁的命运将会如何?炭被抢走之后,他又会走什么样的道路?《卖炭翁》一诗结束时相信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兴趣,引起大家的讨论热情。这样可活跃思维、拓展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周密性。
二、情节丰富,发展曲折
《卖炭翁》开头四句,将卖炭翁干活的辛苦和炭的来之不易描绘出来。“伐薪烧炭”四个字将卖炭翁工作的单调、工序的复杂和整个劳动过程的艰辛展现出来,内容颇为丰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灰头土脸,脸上烟熏火燎的,两鬓早已由黑变为灰白,十个手指也受炭的“熏陶”变得黑乎乎的。老翁的日常工作和劳作之苦已经呈现在了读者的眼中,他年老疲惫的样子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南山”是老翁的劳动场所,这个地方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它就是王维笔下“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卖炭翁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地“伐薪”,刻不容缓地“烧炭”,终于在汗水的浇灌下有了“千余斤”炭。这里的每一块炭都是老翁辛苦劳作的见证,每一块都是由他付出的浓浓心血炼成,每一块的温度都足以让他在寒冬中前进得更有力,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展现了卖炭翁身体和心理的矛盾因素,也将卖炭翁内心的真实写照呈现出来。“身上衣正单”,在寒冬的日子里,老翁穿得极其单薄。按一般思维来看,他应当希望天气更暖和些才是,但由于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被寄予到了卖炭得到的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瑟瑟发抖之时,内心还在祈祷着天气越来越冷。白居易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真实地呈现出来,将底层人民复杂的内心活动剖析于大众视野中,仅用寥寥数语就将卖炭翁的穷苦和矛盾心理展现出来。“可怜”二字概括了老翁的遭遇,底层人民实乃“可怜人”。这两句诗从章法上看,是从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本来是一心“愿天寒”,希望天气更加寒冷,寒风侵肌,天寒地冻。“夜来城外一尺雪”,老翁内心喜出望外,终于盼到了这场“祥雪”!这样炭的价格就能升上去了!名公巨卿、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一定会购买、储备大量的炭。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时,他没有发半点儿牢骚,也没有责怪“冰雪之路”是多么难以前进,而是美滋滋地在心里打好了小算盘:一车炭的最大价值是多少钱,能换多少暖和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虽然白居易没有挥洒很多笔墨去描写卖炭翁的内心世界,但是读者已经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不难想象出卖炭翁平淡却温暖的愿望和激动的心情。
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千斤炭、盼到一场“瑞雪”,一路上满怀信心地幻想着卖完炭的温馨生活,结果却飞来横祸,自己的一车炭被“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看上了。宫使得意洋洋、飞扬跋扈,与卖炭翁为生活辛苦奔波的凄楚形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唐代腐朽罪恶的宫市制度残害了很多下层劳动人民,令人唏嘘不已。卖炭翁的“卖炭之旅”并不顺利,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幻想的一切美好,都在遇见“宫使”后顷刻化为泡影。“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反差。对于生活贫苦的卖炭翁来说,这是致命性的打击,是最残酷的伤害,宫使抢走的不只是那一车沉重的炭,更是他多日的心血,是他生存下去的点点希望,这样沉重的打击使他身心俱疲。
纵观全诗内容,前部分虽展示了老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老翁也从未熄灭希望之火,然而情节突变,后面宫使的恶行带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从“南山”到长安城,路途遥远,行路不便,老翁踏雪而行,毫无怨言,仅仅是在集市附近歇息了一会儿,就被“强买”了炭,还被命令把炭送进皇宫,本来就牛困人饥,还做了赔本“买卖”。当他无功而返,回到终南山时,又会有哪些感触呢?他又要如何去维持以后的生活呢?
《卖炭翁》篇幅短小却有着丰富的情节,故事发展曲折,由前期的“大喜”到后期的“大悲”,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三、旁观视角,冷静叙述
《卖炭翁》故事的叙述者不是卖炭翁本人,而是一个旁观者。叙述对象不局限于诗中,而是立足于诗外。白居易没有通过卖炭翁的第一视角来叙述不幸遭遇,为自身发声,而是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将这个可怜卖炭翁的不幸遭遇呈现出来,以较为客观冷静的话语娓娓道来。白居易深知社会现象的种种不堪,他对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十分了解,也非常同情。正是因为亲眼所见,所以感触颇深,在创作时,脑海中也会浮现清晰的画面。诗的开头先是将老翁的身份、处境介绍出来,依次介绍了老翁的外形和作者揣摩的老翁的心理,唯“可怜”二字稍稍表露了作者的感情倾向,但是叙述者很快拉回情感,继续相对冷静地述说着后期宫使低价购炭的情节。
结尾戛然而止,白居易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首诗,虽然没有告知卖炭翁的结局,但是读者明白背后隐藏的惨淡情境。这种沉默的力量比竭尽心力的嘶吼、控诉更有震撼性。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叙述口吻,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少掺杂感情地叙述老翁的凄苦不堪和宫使的蛮横无理,作者的悲愤可以隐藏,但读者的同情心已被激发起来。
白居易没有完全倾向于帮助卖炭翁说话,也没有添油加醋地发泄对于宫使骄蛮行为的不满,更没有大肆宣扬、控诉宫市带给底层人民的痛苦,而是平平淡淡地讲了一个普通卖炭翁的故事,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可怜老人的身份、生活的不易、卖炭“交易”的前后经历。一个荡人心魄的悲惨故事就这样进入了读者的心中,读者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清善恶,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当时不公正的社会状况,引发强烈的共情。虽然这种叙述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所带来的效果是无可比拟的。
《卖炭翁》的文学价值很高,具有深刻的社会典范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抓人眼球,有问有答,甚是有趣;篇幅短小但情节丰富,故事发展曲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引人深思;作者巧妙地采用旁观者视角,冷静叙述,看似没有感情输入,实则效果极佳,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