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任务更有真实感
——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2022-12-28时睿源
■ 时睿源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提出“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应该更多的基于真实。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生存和生活,而基于解决真实任务的数学问题,就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真实任务,将学生的思维嵌入任务探究中,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还能让他们拥有真实的获得感,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旨在通过观察圆和画圆,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等知识;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活动,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加强学习圆的概念。结合两次教学设计的对比,笔者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真实”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让学生做真实的任务
【第一次试教片段1】
师:同学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它们在干吗?
生:寻宝!
(学生一起来读一读村主任的线索:宝藏就藏在距离喷泉3米的地方)
师:为了方便寻找,把喷泉所在的位置用一个点表示,3 米用3 厘米表示,你们能根据线索在任务单上找到宝藏的位置吗?试着画一画。
师: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生:从喷泉这点出发,量出3厘米。
师:宝藏一定在这儿吗?
生:不一定。
师:你们是怎么找的?这样的点找得完吗?
生:这样的点可以画无数个。
师: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宝藏的位置。
师(边展示边说):这无数个点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圆。
【思考】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熟悉的动画角色,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童话情结”已经慢慢转向了“现实情感”,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就将寻宝这一情境赋予了一个现实意义:礼物在哪儿?让任务真实地发生在教室里,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边。
【第二次试教片段1】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可是,礼物被老师藏起来了。大家只有把礼物找出来,才能得到它。那礼物究竟在哪儿呢?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在讲台里。
生:我觉得也是!
师:你们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藏在了某张课桌里。
师:大家对于礼物在哪里是漫无目的地猜,老师来给大家一些提示。
[教师出示线索1:和( )同学位置有关的地方]
师:和谁的位置有关呢,老师告诉大家,就是A同学。现在你们觉得,礼物可能在哪里?
生:在他的课桌里。
生:在他同桌那里。
师:还不赶紧找一找,找到了吗?
生:没有。
师:根据第一条线索找到礼物了吗?
生:没有。
师:那老师就只能给大家揭示第二条线索了。
[教师出示线索2:礼物在距离(A)同学3米的地方]
师:看着这条线索,想一想,礼物会在哪里。如果把A 同学的位置用一个点表示,3 米用3 厘米表示,你们能根据提示在寻宝图1 上画一画礼物可能所在的位置吗?
(学生拿出寻宝图1开始操作)
(教师请一个同学上黑板画一画。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黑板上的3米用3分米表示)
师:这个同学画出的点在A 同学的正北方。可能吗?
生:可能。
师:还可能是哪个方向?
师:除了这些点,还有吗?
师:这些点虽然位置不同,但是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到中心的距离都是3厘米。
师:到中心点是3厘米的点还有吗?
生:还有。
师:让我们接着画,随着点越画越多,你们觉得,把这些点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圆。
【思考】两次试教指向的最终目的都一样:礼物就藏在一个圆上。区别就在于第二次试教,这不是羊村的一个故事,而是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个真实任务。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个真实的任务当中去,积极地思考与探索。
二、让学生真实地做任务
【第一次试教片段2】
师:圆规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是铅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初步认识了圆规,你们想尝试用它来画一画吗?在纸的反面,自己试着画一画。
师:这个同学很快地画出了一个圆,分享一下你们的成功经验。
师:老师也来画一个圆。
师:掌握了画圆的方法,请同学们画出宝藏所在位置的那个圆。
师:你们是怎么画的?
生: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师:我们已经把宝藏所在的位置的圆画了出来。虽然我们没有找到宝藏的具体位置,但是宝藏一定就在这个圆上。
(接下来的教学,教师依次介绍了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以及特征)
【思考】在出示了圆的概念之后,教师让学生参与画圆,然后介绍圆里面的相关概念。笔者觉得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与任务的推进“脱节”的,只是为了教而教,又回到了常规数学课堂,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尝试。
【第二次试教片段2】
师:通过这两个线索,让我们从一开始的漫无目的,到现在我们知道礼物就被老师藏在了距离A 同学3 米的圆上。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要画出寻宝图,寻宝图上有什么图形?
生:一个圆。
师:是的,一个圆。你们会像刚才那样用尺子来描点画圆吗?
生:不想,太麻烦了。
师:那你们想用什么画圆?
生:圆规。
师:圆规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有一个头,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是铅笔。两只脚可以拉开,可以合拢,那在黑板上怎么才能画出离A同学3分米的圆呢?
生: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3分米。
师:是的,就是把针尖放在A 同学的位置,两脚间的距离拉开到3分米。
师(转,描点):这个点离中心是3 分米吗?(再转,描点)这里呢?
师:圆规上有一把看不见的尺在帮我们画圆呢,画出的每一个点离中心都是3分米。
师:认识了圆规,你们能自己画出寻宝图上的圆了吗?
师:这是我们第一次用圆规画圆,有些同学一下子就成功了,但还有些同学没有画出圆。结合刚刚的画圆过程,说一说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画圆注意点,教师适时小结)
师:记着这些注意点,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画一个圆。
师:掌握了圆规画圆的方法,有问题的同学请修改一下,没有问题的同学以下面的B点、C点为中心再画两个不一样的圆。
师: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圆的中心。
师:是的,这个中心在圆里,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就叫圆心。圆心通常用O表示,也就是这个同学的位置。
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
师:连接圆规两脚之间的线段就是这个圆的半径,半径通常用r表示。
师:那半径是从哪里画到哪里的?
师:是的,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图上的半径表示多少米?
生:3米。
师:3米就是A同学和礼物之间的距离。请大家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思考】圆心和半径不再是书上的一个定义,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名词”,学生看到了知识的“力量”。
【第二次试教片段3】
师:结合前两条线索,我们知道了礼物就藏在这一个圆上。那到底在哪里呢?老师这里有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们想怎样用它在教室里找一找?
生:一端应该放在A同学手里,然后拉直。
师:为什么让他拉?
生:他表示圆心。
师:为什么要拉直?
生:拉直的绳子表示半径。
师:老师在课前已经拿这根3 米长的绳子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大家看,这是我们教室的俯视图。礼物就在以A同学为圆心、3米长为半径的圆上。通过俯视图看一看,礼物可能藏在哪些同学的位置上?请在这个圆上的同学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
师:大家找一找,线索可能就藏在你们的课桌里!
师:这个同学第一个找到了,请你来说一说。
生:很遗憾,礼物在离A同学3米远的另一个地方。
师:和他一样的线索有没有?你们都一样吗?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虽然礼物不在这里,但礼物在离我最远的地方。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
师:礼物在离他最远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第3条线索!
[教师出示线索3:礼物在距离(D)同学最远的地方]
【第二次试教片段4】
师:通过这三条线索,我们最终确定了礼物的位置。还是用绳子来找一找,如果这一头给D拿,你们觉得这根绳子应该是多少米?
生:6米!
师:为什么是6米?
生:礼物的位置离他6米。
师:能这样吗?
生:要经过A同学。
师:在这里吗?还有一段悬着呢?说明礼物在哪里?
生:在教室外面。
【思考】在第二次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任务的“旁观者”,还是任务的“参与者”。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任务的真实,也真实地参与到任务的推进过程中。这种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真实感”,真切地看到了知识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带来的强大吸引力,驱使着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探索。
三、任务解决有真实结果
【第一次试教片段3】
师:我们发现,宝藏在距离蘑菇6米的地方。
师:打开宝箱,我们获得了《墨经》中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第二次试教片段3】
师:是的,礼物就在窗户外面,我们请一个同学出去看看是不是就在那里。
师:看到礼物了吗?赶快将礼物拿回来。
师:这个礼物可是我们学校的定制版篮球哦!今天,老师就把这个篮球送给你们,大家喜欢吗?其实啊,这个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内容大家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接触到。
【思考】第一次试教时,当学生看到宝藏之后,脱口而出:这就是宝藏啊!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虽然笔者的本意是将圆的本质定义告诉学生,但一来学生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实物,二来他们也对这句话不是那么感兴趣,所以最后看到宝藏难免产生了一种“被老师欺骗”的感觉。鉴于此,第二次试教时,笔者准备了学校的定制版篮球作为礼物。挑选篮球作为礼物,一是因为这个礼物是真实存在的,是学生解决完任务后的一个真实结果。二是因为篮球是球形的,虽然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长不能将这个内容进一步展开,但仍希望在后续教学中,能将“一中同长”的定义从二维拓展到三维,从圆拓展到球。
【总评】
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中,在创设任务情境时,承载本节课的大任务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任务推进的过程也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实的教学任务,能让学生明白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有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知识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学生才会感知学习的意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真实地参与。我们既要让学生动脑动口,也要敢于让学生动手,甚至是站起来动动脚,转转身子。一个好的教师,会赋予知识灵性,然后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真实地做任务,就能把“知识唤醒给学生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内在力量。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给予学生一个真实的结果。多年的“受骗”经历让学生明白,有时老师的“奖励”只限于口头,从不兑现。以至于笔者在一次试教结束之后,学生问到“找到的礼物老师会送给我们吗”,这个问题让笔者啼笑皆非,也让笔者深思。所以笔者觉得,任务的完成还应该有一个“真结果”,而不是“假大空”。
总之,“任务驱动,真实情景,真实体验,真实结果”要求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以学习内容为原动力,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通过任务的推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开阔眼界,积极动脑,学会表达。同时,教师也要在任务推进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作用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