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22-12-28汪灵波
汪灵波
(泉州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教育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全育人”成为全国高校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新要求。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一、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学生头脑,有以下几方面现实需要。
(一)预防腐败低龄化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定不移地向前深入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加强教育管理监督。”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门撰文指出:“近年来查处案件中呈现出的腐败低龄化现象,必须引起足够警惕。”[2]一些大学生从业即腐败,极端的案例是入职20天就开始挪用公款,最终被判刑。大学生是未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储备人才,他们的廉洁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要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预防腐败低龄化、扣好大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举措。
(二)警惕大学生干部官僚化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但不能否认的是,大学生干部官僚化事件偶有发生,个别学生干部耍官威耍特权酿成舆情事件,引发全社会关注,如“黑龙江某高校学生会干部嚣张查寝事件”“中山大学任命正副部长级学生干部事件”“四川理工学院学生干部逞官威事件”等。虽然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但如果不予以重视,将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给大学生步入社会留下隐患,必须纠偏。主流媒体也呼吁:“让大学生回到大学生该有的样子,让学生组织回到学生组织该有的样子,让学生干部回到学生干部该有的样子。”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警惕大学生干部官僚化、预防腐败,让大学生回到大学生该有的样子的重要举措。
(三)响应反腐倡廉常态化的时代需要
随着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权力结构运行机制也越来越健全。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坚持标本兼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且笼子越扎越紧、高压反腐必然是常态。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把反腐败工作关口前移的治本之策。“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4]教育部指出,“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5],“要增强大学生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1]。可见,廉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能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拓宽工作渠道、创新工作载体,适应“三全育人”的时代需要,更是提升大学生预防腐败的“免疫力”、适应反腐倡廉常态化的时代需要。
二、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是形势迫切需要与实践开展缓慢之间的矛盾。近10年教育部公布的年度工作要点(包括年度党风廉政工作要点)中,有9年将廉洁教育列入其中。但是,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连续性、常态性的工作,在具体实践层面,部分高校没有开展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对象不清、覆盖面窄、氛围不浓厚
国家对廉洁教育的对象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高校没有严格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有的高校开展的廉洁教育只针对党员干部或者把范围仅仅扩大到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而且,高校教师群体参与廉洁教育主动性也不足。教育部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1]现实中,有的教师认为廉洁教育是学校党委、纪委的事,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无关;有的教师认为廉洁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事;有的教师认为廉洁教育是思政教育中极小的部分,没必要小题大做。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廉洁教育对象不明确的典型表现,导致大学生廉洁教育覆盖面窄,氛围不浓厚。
(二)教育内容不清、形式单调、体系不完整
廉洁教育的内容从来都不是模糊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成员国将廉洁教育作为中小学和大学课程的公共教育内容。我国教育部指导意见里也明确了廉洁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但是现实中,一些高校没有将廉洁教育纳入正规公共教育系统,更谈不上开设专门课程,而是采用开讲座、组织参观等一般形式,以致大学生廉洁教育缺乏系统性,无实质性内容,很容易流于形式;一些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整体性、系统性欠缺,有规划但无实施办法,有计划但无实施步骤,有教育目标但无教育评价;多数高校缺乏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机制,对廉洁教育的事前、事中、事后也缺乏监督,导致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无法监测并反馈,无法形成完整的廉洁教育评价体系及结构。
(三)教育方式单一、渗透性差、力量不集中
目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多数以组织观看廉政教育展览、开展廉政教育讲座等形式进行,突出灌输和说教,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与国外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注重学科支撑、依托项目运行、加强价值渗透与社会衔接等四个方面经验”[6]相比,国内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渗透性差,对大学生深层次思想情感培养重视不够,没有关注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生命体验。这种单一的灌输方式极具说教色彩,很难让大学生真正接受,如此也就很难完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既定目标。除此之外,高校内部存在教育力量分散的问题,彼此沟通交流不够,没有形成合力。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提升策略
大学生廉洁教育与“三全育人”的核心要义、总体目标高度契合,“三全育人”为新时期高质量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引。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重在筑牢大学生思想防线,为大学生走进社会“扣好第一粒扣子”,从而实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全员育廉:明确廉洁教育主体,构建分工协作教育机制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课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主渠道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青年工作系列论述教育大学生,让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按照教育部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大学生法制和诚信等教育,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1]。
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与思政课教师一样,专业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要发挥“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的协同效应,从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廉洁教育素材,培养学生廉洁认知、廉洁情感、廉洁意志。
突出政工干部的作用。高校校院两级政工干部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起着关键作用,他们的廉洁自律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7]91。政工干部要以师生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重要岗位、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的政工干部,不仅要履行好本岗位的业务职责,还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良好的干部作风带动廉洁的校风。辅导员肩负教育、管理和服务大学生三项职责,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廉洁修身,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全程育廉:构建廉洁教育体系,探究全时段覆盖教育模式
分层推进。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大学四年应全程贯穿廉洁教育,但每个年段各有侧重。大一新生可以侧重使用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廉洁认知;大二、大三的学生可侧重使用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与典型教育法,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情感,树立崇廉尚洁观念;大四的学生可使用实践教育法、疏导教育法和比较教育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廉洁意志,提高廉洁能力。同时,应结合大学期间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的廉洁教育(例如抓住入学、贫困生认定、评优评奖推优、期末考试、论文撰写、求职应聘、毕业等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教育),实现廉洁教育在大学四年全时段覆盖。
构建教育体系。从教育体系的维度来看,要改变以往只是在课堂教学中零星穿插部分廉洁教育内容的做法,就必须形成完整的廉洁教育体系。即要明确廉洁教育的总体目标,编制大学阶段各年级廉洁教育的具体目标,设计与制作教育方案,从而开展标准化、阶段化、序列化的廉洁教育活动,做到每个年段的教育目标内容与组织实施相互衔接,形成体系。同时,要将廉洁教育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同部署,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文件明确提出,“切实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8],“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9]。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廉洁教育考核体系,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效果。
(三)全方位育廉:构建廉洁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分享互通教育平台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合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廉洁品质的形成产生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家风。同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廉洁教育的育人合力与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方面,一要纳入教学规划,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主渠道作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廉洁教育内容,把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内容的实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二要把廉洁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廉洁自律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增强拒腐防变的廉洁品质,确保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三是将廉洁教育融入高校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发挥高校各方面各要素的廉洁育人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育人机制,确立重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组织要将大学生校内外廉洁教育衔接和协调起来,面向社会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廉洁的重要性。
构建文化实践网络协同育人机制。单一形态的廉洁教育难以承载新时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廉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如果不考虑“社会的人”“现实的人”,任何空洞的说教注定是缺乏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的。新时代,“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走整合化的实践路径,将文化实践网络整合协同起来、深度融合起来,形成体系,综合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0]。因此,做好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首先,要在社会层面营造以廉为荣的社会廉洁文化,为培养大学生廉洁素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在高校里形成透明高效的教育管理文化和清正廉明的校园廉洁文化,加强廉洁制度建设,形成良好廉洁校园氛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廉洁文化渗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再次,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感知廉洁教育,在情感和心理层面构筑起反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最后,借助网络打造分享互通的教育平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开展廉洁宣传,在校园网站、易班网、微信公众号、特色APP上传递反腐倡廉时政信息,让大学生在浓厚的廉洁氛围中,将廉洁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廉洁教育,既顺应了新时代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趋势,又有助于将廉洁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次各环节各场域,同时也有助于聚合育人资源、凝聚育人力量、提升育人质效,在大学校园里营造起遵纪守法、反对特权、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廉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