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学动手做,体验数学真美妙
2022-12-28罗永军
□罗永军
一说到“数学”,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数字、符号、公式、计算,还有那些永远做不完的“难题”。数学的抽象常常令人生畏,让人产生“我学不好数学”的错觉,就连不少名人小时候的数学成绩也常常“不及格”。可是,数学真的这么难吗?
实际上,数学有两个侧面:一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体系,是一种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面则是表现在数学形成初期,体现“从经验过的东西推断未曾经验的东西”,是一种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两个侧面,前者抽象严谨,有点“冰冷的美丽”,后者却是对具体事物的观察、猜想、操作、发现、归纳、验证,充满着探索的乐趣。小学数学总体上是具有实验性质的:小学生从数数开始,3条鱼、3个苹果、3只小鸡、3只小鸭,都数了3次,“发现”了数字“3”;把三角形的3个角剪剪拼拼,看到不管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这3个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一切是多么奇妙啊!如果小学数学学习是一场场探索之旅,那么数学课堂就是孩子们的成长乐园,把数学内容化身为一个个具体形象的活动,让孩子体验数学真美妙。在当前“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我们创设数学真美妙的体验尤为重要。因为,所有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负担,但让人担忧的是过重的心理负担,心累的感觉会让孩子产生“我学不好数学”的错觉。实际上,很多“不及格”的孩子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错觉而主动放弃了数学学习。
创设数学真美妙的体验,最方便的方法是在日常教学中嵌入“数学动手做”,即让孩子动手操作。因为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爱动、好奇心强,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操作体验正好符合他们的天性。比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时,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个数的小正方形纸片来拼长方形。孩子们在拼的过程中会惊奇地发现,有时只能拼成1种长方形,如用3张纸片只能拼成。而有时则可以拼成多种长方形,如用6 张纸片可以拼成,也可以拼成,这是为什么呢?有了这样令人好奇的体验,再引发学生思考,聚焦数的分解特征,学生就能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本质。像这样的“数学动手做”,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静态到动态、知识到素养的转化。现在,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此,我们呼吁更多的教师来参与、来创编“数学动手做”的内容与做法,让孩子们“课课有操作,人人能动手”,在美妙的数学学习中,“个个有长进”。
除了日常教学,我们还可以在数学拓展课程中专门开设“数学动手做”的内容,如数学实验、数学魔术、数学折纸、数学游戏等。实践证明,这些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对数学的认识,他们在活动体验中被激发出来的好奇心、进取心还能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内驱力,让孩子们对于学好数学有了更强的自信心。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动手做”,为我们的孩子创设生动美妙的数学体验,使每一位孩子能够亲近数学,在数学大道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