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填料塔内脱碳传质模型的建立及适用性分析
2022-12-27花亦怀刘云飞唐建峰姚宝龙孙培源
花亦怀,刘云飞,王 铭,桑 伟,唐建峰,陈 静,姚宝龙,孙培源
(1.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0027;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3.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保持上升趋势。“十四五”规划中,采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和汽、柴油,将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1]。采出天然气中含有CO2,会造成管道腐蚀、热值降低等问题,因此脱除CO2等酸气成为天然气预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脱除天然气中CO2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吸收法和变压吸附法等。其中,利用醇胺溶液作为化学吸收剂的胺法脱碳工艺,因具备气体处理量大、运行成本低和技术较成熟等优点,目前应用较多,发展迅速[2-3]。填料塔是胺法脱碳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相关理论建立填料塔传质模型,是研究其传质性能的重要手段。
目前经典的传质理论主要包括双膜理论[4]、表面更新理论[5]和渗透理论[6]。其中,表面更新理论和渗透理论虽然与实际的传质过程更为接近,但是,相关参数(例如气液接触时间、表面更新率)很难获得。因此,在目前的应用中普遍采用双膜理论。双膜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由WHⅠTMAN[4]提出。其基本观点为,当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两相界面处会出现稳定的层流膜,包括厚度为δg的气膜层与厚度为δL的液膜层。在膜层内,气液两相作层流流动;在膜层之间,物质传递以分子扩散的形式从气相进入液相,气液两相浓度在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界面传质阻力为零;在膜层外,两相主流区流体充分流动,物质以对流扩散形式进行扩散,传质阻力不计。
在传质性能方面,已有部分学者对胺法脱碳的传质过程进行了合理简化,建立了传质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吸收过程进行研究。MOⅠOLⅠ等[7]利用改进后的Aspen Plus作为建模框架,建立了规整填料塔内哌嗪(PZ)脱碳的传质模型,从温度分布和CO2浓度分布两方面,描述了PZ溶液吸收CO2过程中的传质行为。NAAMⅠ等[8]使用实验室规模的DX规整填料塔,对比了单乙醇胺(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叔氨基醇4-二乙氨基-2-丁醇(DEAB)吸收CO2的传质性能,建立了总传质系数随工艺参数变化的经验关联式,发现DEAB溶液具有良好的传质系数,高于MDEA但低于MEA。KHAN等[9]开发了一种基于速率的CO2吸收模型,用于预测填料塔内乙醇胺溶液捕集烟气中CO2的传质过程,与实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SAⅠDⅠ等[10]基于表面更新理论,建立了规整填料塔内MDEA + PZ混合水溶液CO2吸收速率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CO2分压在4~16 kPa范围内,混合胺水溶液的吸收速率和传质系数。
以上研究主要针对吸收压力低、CO2浓度低的工况。随着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高含CO2天然气田被不断勘探。国内某天然气处理陆上终端的原料气中,CO2含量高达35%(体积分数),且气田开采出的天然气压力较高,对气液物性有一定影响。吸收高浓度CO2过程中,填料塔内CO2浓度和温度梯度沿轴向变化较大,改变了CO2在醇胺溶液中的溶解和扩散性能[11]。因此,建立高压、高浓度CO2下,填料塔内传质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双膜理论,以自主搭建的θ环填料塔为基础,建立适用于高压、高浓度CO2原料气条件下,填料塔内MDEA + PZ脱碳传质模型。引入传质通量修正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在不同进气、溶液流量下,对模型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应特征天然气的净化提供借鉴。
1 传质模型的建立
1.1 物理模型
设定醇胺溶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36% MDEA+ 4% PZ + 60% H2O,初始流量为 40 mL/min,醇胺溶液进入吸收塔时由预热器加热至50 ℃。原料气体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为 35% CO2+ 65% N2,流量为7.5 L/min,温度为 25 ℃,其中N2不与醇胺溶液反应。
基于自主搭建的小型θ环填料塔,建立物理模型。填料塔内径为38 mm,壁厚为4 mm,材质为304不锈钢。吸收塔内装填有直径为3 mm的316SSθ网环,填料高度为 1500 mm。将填料塔沿轴向分割为微元,填料塔理论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通过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调节流量,气相由塔下部进入填料塔,液相经平流泵由塔上部流入填料塔,气液两相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在填料表面提供的有效传质面积上进行传质。气液两相在填料塔中的流动过程为稳态轴对称流动。在同一传质单元内,假定气液两相能够达到完全混合,则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暂不考虑轴向反混。随传质过程的进行,沿填料吸收高度,气、液流量及浓度不断变化,而气相中的N2流量不发生改变,只有CO2被溶剂吸收,忽略液相溶剂的挥发。
图1 填料塔物理模型Fig.1 Physical model of packed tower
填料微元内的CO2传质通量,可在气液界面处用菲克定律表示如式(1)。填料微元间,气、液相进出口浓度cA、cB分别由式(2)和式(3)求得。
式中,NA为CO2传质通量,mol/(m2∙s);DA为CO2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m2/s;cA为液膜中CO2的浓度,mol/L;x为扩散距离,m;dV为微元填料体积,m3;aV为填料有效传质比表面积,m2/m3;G、L分别为气相、液相摩尔流量,kmol/s;下标A、B分别代表气、液相中的活性组分CO2、醇胺;下标j、j+1代表每个微元间的传质前、传质后。
1.2 数学模型
1.2.1 控制方程
(1)质量守恒方程
基于双膜理论,气相与液相在液膜内逆流接触,吸收过程存在化学反应。在单位传质单元dz中,对醇胺溶液吸收CO2的传质过程进行物料衡算。CO2由气相主体进入液相为x正方向。在MDEA +PZ吸收CO2过程中,PZ在液膜中穿梭,主要起活化作用。因此,该过程将PZ及MDEA视作一种醇胺,可得式(4)。在单位填料dz内dx方向上,对醇胺溶液吸收CO2进行物料衡算,根据菲克定律,得到关系式(5)。气液接触传质过程中,PZ能够将CO2较快地转移给MDEA进行反应,因此假定液膜中PZ的浓度基本不变,总反应速率rA计算如式(6)。由双膜理论中的假设,可知控制方程的边界条件如式(7)和式(8)。联立式(5)和式(6),并进行化简得式(9)。则单位传质单元dz中,CO2的质量守恒方程为式(10)。
式中,YCO2为传质单元内气相CO2的体积浓度,L/m3;rA为总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cAl为CO2在界面处的浓度,mol/L;cBl为MDEA在液相主体的浓度,mol/L;H为亨利常数,L∙kPa/mol;p为压力,kPa;δ为CO2由界面进入液相主体的距离,m。
(2)能量守恒方程
填料塔轴向方向任一填料微元dz,其能量守恒关系引用李虎等[11]文中所述,并进行修正。微元填料内,流出微元的能量为流入微元的能量与微元内化学反应的放热量之和。其中,流入微元填料的能量Er如式(11)所示,流出的能量Ec如式(12)所示,化学反应热Qf如式(13)所示,根据守恒关系式化简得式(14),其定解条件为式(15)。
式中,u、ug分别为液相、气相流速,m/s;ρ、ρg分别为液相、气相密度,kg/m3;Cp、Cp,g分别为液相、气相定压比热容,J/(kg∙K);λ为液相导热系数,W/(m∙K);T为温度,K;Ni为传质通量,mol/(m2∙s);ΔH为反应生成焓,J/mol;h为对流散热系数,W/(m2∙K);z为高度,m;Z为填料塔高度,m;l为填料塔周长,m;d为填料塔直径,m。
1.2.2 传质模型参数
(1)物质物性
MDEA、PZ和H2O的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物性参数Table 1 Physical parameters
在吸收压力为 0.1 MPa时,MDEA、PZ和H2O的定压比热容拟合公式[13]如下。
(2)物理溶解度及扩散系数
CO2与醇胺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故不能直接测量CO2在醇胺溶液中的物理溶解度和扩散系数。因此,需使用非反应性气体N2O替代CO2,利用“N2O类比法”估算,如式(19)和式(20)所示。用于计算CO2及N2O物理溶解度的相关公式如表2所示。用于计算气、液相扩散系数的相关公式如表3所示。
表2 CO2及N2O物理溶解度计算公式Table 2 Calculation formulas for physical solubility of CO2 and N2O
表3 CO2及N2O扩散系数计算公式Table 3 Calculation formulas for diffusion of CO2 and N2O
式中,HCO2,a、HN2O,a分别为CO2、N2O在醇胺溶液中的物理溶解度,L∙kPa/mol;HCO2,w、HN2O,w分别为CO2、N2O在纯水中的物理溶解度,L∙kPa/mol;DCO2,a、DN2O,a分别为CO2、N2O在醇胺溶液中的扩散系数,m2/s;DCO2,w、DN2O,w分别为CO2、N2O在纯水中的扩散系数,m2/s。
表4 二元醇胺溶液N2O扩散系数相关性参数Table 4 Correlation parameter of N2O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binary alkanolamine solution
(3)反应速率常数
PZ活化的MDEA溶液吸收CO2,其反应机理[18-19]如式(21)~式(26)所示,其中R1R2R3N代表MDEA,R1、R2代表—C2H4OH,R3代表—CH3。式(21)为MDEA作为碱催化水吸收CO2的过程。式(22)为PZ与CO2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盐产物PZCOO-的过程,SAMANTA等[20]研究表明,PZ与CO2反应,和MDEA吸收CO2反应过程平行,均为拟一级快速反应。式(23)可以理解为,在活化过程中,PZ与扩散进入液膜的CO2结合形成PZ-CO2,快速地将CO2转移给MDEA并进行下一步反应。式(24)为PZCOO-与MDEA进行反应,将CO2转化为碳酸氢盐,同时PZ在此反应中被还原,被还原的PZ迅速接受扩散进入液膜的CO2,PZ的活化效应得到显现。由于PZ分子含有 2个氨基,式(25)理论上会发生,但LⅠU等[21]认为可以忽略该反应。式(26)的平衡常数很小,反应过程中几乎不起作用,相关反应动力学文献[22-23]中均做忽略处理。
(4)动力黏度
MDEA+PZ混合醇胺溶液的动力黏度采用Weiland方程进行计算,如式(29)和式(30)所示。
式中,μi为溶液动力黏度,mPa∙s;a、b、c和d为参数,数值见表5。
表5 Weiland方程模型参数[26]Table 5 Model parameters of Weiland equation[26]
(5)导热系数
标准大气压下,纯MDEA的导热系数由式(31)计算。气液在填料塔吸收过程中未达到饱和状态,则取水为过冷水状态,其常压下导热系数由LEMMON[27]提供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四阶公式如式(32)所示。由5~90 ℃相关实验数据,拟合得到PZ导热系数的二阶公式,如式(33)所示。对于三元体系的液体混合物,由秦正龙等[28]提供的公式(34)计算,其中Kij为作用矫正系数,如式(35)所示。具体计算过程为,获得组分物质的导热系数,根据组分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混合液体的导热系数。
式中,Uij为组分i与j导热系数的比值,其中数值大者做分母,故Uij<1;下标m代表混合液体。
1.3 模型的计算流程
计算高压下填料塔内MDEA + PZ脱碳传质模型。首先假设填料塔上部气相中CO2的浓度值(体积分数,下同),对于第一个传质单元,已知MDEA +PZ醇胺溶液浓度及温度,将传质单元内质量守恒方程,在x方向进行离散并带入边界条件,通过TDMA(The tridiagonal matrix algorithm)法求得传质单元内气、液相浓度,利用菲克定律得到下一传质单元气相出口浓度和液相入口浓度。对能量守恒方程在z方向进行离散并带入边界条件,利用TDMA法得到传质单元的温度。自塔上部至下部,依次计算每一传质单元内气、液相浓度及温度。将求解的模型中,填料塔下部最终CO2浓度与已知的入塔CO2浓度进行比较,如果计算值高,则重复该过程,如果计算值低,则增加初始CO2浓度假设值,直到与底部的CO2浓度相等为止。利用C语言计算机编程软件,对上述过程进行编程,如图2所示。通过迭代运算,得到填料塔数值模型中CO2浓度场及温度场。
图2 填料塔传质模型计算流程Fig.2 Computing procedure of mass transfer model for packed tower
2 模拟结果及模型修正
将得到的模型用于高压条件下,MDEA + PZ混合溶液CO2吸收性能的模拟分析。但高压吸收过程中,沿填料塔总气体流速显著下降,会导致不同传质单元间传质通量较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2.1 不同吸收压力下模拟与实验结果
利用初步搭建的脱碳传质模型,控制模型中其他参数不变,在吸收压力为常压、1 MPa、2 MPa、3 MPa和 4 MPa时,分别进行了实验与模拟计算,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高压下模拟得到的,填料塔中CO2浓度曲线和温度曲线,与实验数据差异较大。同时,随吸收压力的提高,误差逐渐增大,CO2浓度最大误差为86.64%,温度最大误差为28.63%。
图3 不同吸收压力下填料塔内CO2浓度(a)和温度(b)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a) and temperature (b)in packed tower under different absorption pressures
2.2 引入传质通量修正因子
针对上述问题,引入传质通量修正因子F,对较高吸收压力下的传质模型进行了修正[29]。F计算方法为,在相同压力下,以填料塔高度为X轴,CO2浓度为Y轴,输入不同节点的实验值及模拟值,二者作商,其值用MATLAB进行二阶拟合得到二阶拟合函数。温度场亦用相同方法进行处理。将温度场和浓度场对比后的拟合函数,以填料塔高度为X轴,输出Y值二者相加取平均值,再次进行二阶拟合得到拟合函数。最后以填料塔高度为X轴,输出Y值相加得到均值,即为F值。高压下单位传质单元内引入F后,传质通量NA1如式(36)所示。
以吸收压力4 MPa为例,综合考虑填料塔CO2浓度场、温度场模拟值及实验值间的均方误差,当F为0.2315时,均方误差达到最低,见图4。由图4可知,填料塔内CO2浓度模拟与实验结果间最大误差为9.75%,温度最大误差为3.03%,模型准确性显著提高。基于不同吸收压力下填料塔CO2浓度及温度场实验值,对建立的传质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0.1~4.0 MPa下F值曲线如图5所示。
图4 模型修正后4 MPa下填料塔内CO2浓度(a)和温度(b)分布Fig.4 Distribu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a) and temperature (b) in packed tower under 4 MPa after model correction
图5 不同吸收压力下F值曲线Fig.5 F value curve under different absorption pressures
3 模型适用性分析
实际生产中,输送到脱碳装置的原料气气量处于波动状态,为探究工艺参数对MDEA + PZ吸收CO2过程中传质行为的影响,基于国内某终端天然气处理厂现场气液比,及自主搭建的小型θ环填料塔装置最大处理量,选择不同进气、溶液流量,对传质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3.1 不同进气流量下模型的适用性
利用修正的高压填料塔内MDEA+PZ脱碳传质模型,控制模型中其他参数不变,探究了模型不同进气流量下的适用性。在进气流量为5.5 L/min、6.5 L/min、7.5 L/min、8.5 L/min和 9.5 L/min时,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且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见图6。由图6(a)可知,进气流量从5.5 L/min提升至9.5 L/min,模拟得到的填料塔中CO2浓度曲线,与实验测得的趋势较为一致,最大误差为8.79%。小型θ环填料塔实验装置外侧有保温套,但实际仍存在热量散失,而模型中未考虑填料塔散热。因此,实验测点温度比模拟的稍低,并且越靠近塔底幅度越大,最大误差为2.37%。
图6 不同进气流量下填料塔内CO2浓度(a)和温度(b)分布Fig.6 Distribu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a) and temperature (b) in packed tower under different inlet gas flow rates
进一步分析可知,填料塔内存在一个快速反应区域。该区域内,气、液相传质阻力的变化趋势相反,使得反应速率几乎不变。进气流量增大会使该区域向塔顶移动,而其他区域由于某一相传质阻力相较于另一相过大,导致了反应速率快速下降。由图6(b)可知,进气流量增大会改善填料塔内的温度分布。
3.2 不同溶液流量下模型的适用性
控制模型中其他参数不变,探究了模型不同溶液流量下的适用性。在溶液流量为30 mL/min、35 mL/min、40 mL/min、45 mL/min和 50 mL/min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随着溶液流量从30 mL/min提升至50 mL/min,模拟得到的填料塔中CO2浓度曲线,与实验测得的趋势较为一致,最大误差为5.39%;从塔顶到塔底,温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差距逐渐增大,最大误差为1.98%。
图7 不同溶液流量下填料塔内CO2浓度(a)和温度(b)分布Fig.7 Distribu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a) and temperature (b) in packed tower under different solution flow rates
进一步分析可知,溶液流量增大会使填料塔内快速反应区向塔顶移动,其他规律与不同进气流量下的结果类似。溶液流量为50 mL/min时,塔底的最高温度比 35 mL/min、40 mL/min和 45 mL/min时低,说明溶液流量已经高于完全处理原料气中CO2所需要的流量,这与图7(a)得到的结果是相对应的。
4 结论
本文以自主搭建的小型θ环填料塔实验装置为基础,采用TDMA算法,基于双膜理论,结合物理溶解度及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运动黏度和导热系数等参数,建立了填料塔内MDEA + PZ脱碳传质模型。通过引入传质通量修正因子,对高压下传质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修正,并考察了不同进气和溶液流量下,模型的适应性,得到如下结论。
(1)使用初步搭建的模型,高压下模拟得到的填料塔中的CO2浓度曲线和温度曲线,与实验数据差别较大,且随吸收压力增大而提高,CO2浓度最大误差为86.64%,温度最大误差为28.63%。
(2)引入传质通量修正因子,对脱碳传质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不同吸收压力下F的拟合曲线。模型修正后适用于高压工况,填料塔内CO2浓度模拟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降至9.75%,温度的最大误差降至3.03%。
(3)不同进气和溶液流量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趋势较为一致。填料塔内,温度场最大误差为2.37%、CO2浓度场最大误差为8.79%,说明修正后模型的可靠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