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意义

2022-12-27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5期
关键词:酚妥拉明多巴胺受体

孙 菲

(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辽宁 大连 116000)

急诊重症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是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容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和诱发基础疾病,可由季节变化、环境因素、不良卫生习惯等引起,病后需及时治疗,否则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一旦肺炎加重,常因肺换气障碍加重而发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重症急诊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咳嗽、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心力衰竭,并严重威胁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安全[1]。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这些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采取传统的对症治疗,如抗感染以及利尿等,采取传统的对症治疗用来治疗肺炎和心力衰竭[2]。虽然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仍然很高。临床上出现共同感染、中毒性脑病和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多发生在冬春季节[3]。早期疾病患者主要症状是流鼻涕和发热等,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现精神抑郁、脉搏微弱和发绀等。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传统治疗主要是常规治疗,以往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抗感和镇咳平喘等方面,但上述常规治疗重症肺炎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治疗效果差,患者恢复期长,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酚妥拉明是一种常见的α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改善动脉血管舒张,降低外周血管阻抗,改善进入人体后的肺动脉压。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较短,降低了整体治疗效果,因此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多巴胺是一种能直接作用于β受体激动剂的多巴胺受体,能有效作用于外周血管,促进人体心肌收缩,从而加强心脏血管舒张,增加心排血量,从而改善疾病。近年来,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用于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多巴胺对血管收缩性升压作用和酚妥拉明部分抵消,来弥补单独使用酚妥拉明造成血压下降反射引起的心率加速不足,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笔者在本研究中比较了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在这项研究中临床传统治疗被用作对照,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更好地治疗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联合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的8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3.30±3.40)岁;体质量指数24.4~25.7 kg/m2;病程1.4~4.1年,平均病程(2.80±0.40)年。试验组 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49.30±3.20)岁;体质量指数23.7~26.7 kg/m2;病程1.5~4.0年,平均病程(2.90±0.30)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重症肺炎的诊断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伴有高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可听到肺部湿啰音,X线检查肺部有炎性反应渗出物;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肺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先天性等原发性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使用相关药物的禁忌证以及有严重脑和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进行适当镇咳、祛痰和平喘药物+雾化治疗发热患者,给予解热药物或冰袋,给予磷酸肌酸钠等利尿剂,给予抗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选择适合使用的药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3297,规格2 mL:20 mg)和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3476,规格2 mL:20 mg溶于25 mL葡萄糖溶液(5%),匀速泵送5~20 h,每日1次,持续4~8 d。

1.4 观察指标 无效为相关症状、体征恶化或无改善,心功能无恢复。改善为相关典型症状缓解,心功能恢复,缓解肺喘息音,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为相关典型症状基本消失,射血分数和心功能明显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评分标准,功能状态评分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评定内容包括大小便、进食、移动、活动、穿衣、洗澡6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患者患病严重程度分为0、1、2、3分4个等级,满分10分。0分为患者存在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他人,1~3分为患者生活需要很大帮助,3~5分为患者生活需要帮助,5~10分为患者生活基本自理。临床疗效评分标准,按照国家临床诊断疗效标准,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0分为患者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啰音消失,如有发热则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减轻。1分为患者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有改善,症候总积分减少,但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症状基本减轻。2分为患者咳嗽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无减轻。功能状态评分比较,0分为患者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分为患者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2分为患者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3分为患者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工作,4分为患者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5分为患者常需人照料,6分为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7分为患者生活严重不能自理,8分为患者病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评分,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注:aP<0.05。

3 讨论

肺炎主要由肺部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且病情随着患者身体的炎性反应而变化。在肺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引起脓毒症,导致其身体微循环障碍,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呼吸频率快、心率加快等特点,导致患者的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肺炎患者呼吸道直径较小,黏液分泌不充分,由于黏液分泌不足,会处于相对干燥状态,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会出现发热、气短等临床症状,并伴有严重缺氧,会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影响全身器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肺炎引起心力衰竭后,患者身体的心排血量将继续减少,这不仅会对动脉灌注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导致血液流动不良,导致内脏器官淤血,从而导致身体代谢功能异常。由于患者心脏代偿能力差,微循环障碍很可能发生,从而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病死率高的疾病,其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心脏增大和心率加快。随着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情况的发展,呼吸急促、肺部发热和咳痰等症状经常出现,且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3万患者死于此病,为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原因,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可将其划入重症肺炎范畴,预后的危险性较普通肺炎增加。心力衰竭又是临床常见的常见急症之一,其较老年人更多见,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功能减退,虽经发挥代偿能力,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果心力衰竭不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心力衰竭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心源性休克,进而出现机体各个脏器功能的衰竭,危及患者生命。严重肺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感染与环境因素和免疫力低下有关。当病毒数量众多时,会破坏宿主并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由于患者呼吸功能受损,加上患者支气管狭窄使发作时病情较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易出现酸中毒,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风险高且难度 大[6]。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肺炎患者的疾病加速期和恢复期,肺动脉压的升高显著降低患者右心排血量,并且显著增加左心后负荷,这在心力衰竭患者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报道,作者认为患者肺炎伴心力衰竭进展迅速,预后差,患者生命安全始终受到威胁。因此,应加强临床诊断。如果患者肺炎发生在病程中,应高度警惕心力衰竭的存在:①患者呼吸频率加快。②患者心率突然加快。③患者显发绀。④患者肝脏增大。如果患者呼吸和心率同时加快,则怀疑有心力衰竭。如果在吸氧和镇静治疗后,患者病情没有好转,则可诊断为心力衰竭。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有镇静、利尿和抗感染药物、强心药等治疗,其中氧疗可提高机体有效血氧量来保证呼吸通畅,利尿剂能促进患者排泄来有效控制疾病,镇静剂能使患者安静并减轻心脏负荷,使外周血管收缩,强心剂能滋养心肌细胞来改善心脏肌细胞活性,能有效缓解心力衰竭,而抗感染药物能抑制病原菌来避免病情加 重[7]。多巴胺更适合重度休克患者,多巴胺是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β受体激动剂。在同时多巴胺受体也能激活β受体,使血管舒张来升高血压。此外,多巴胺还可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血循环来促进钠离子的排泄,发展正性肌力来改善心排血量和收缩力,提高心率[8]。多巴胺可在体内迅速分布,半衰期短和起效快,清除率高,用药效果好及对身体的储蓄较少,并能改善利尿作用。该药的利尿作用可进一步促进炎性因子的排泄而使其免疫反应降低。多巴酚丁胺是一种能兴奋α以及β受体的正性肌力药物,特别是β1受体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和心排血量来降低心脏后负荷,且有直接作用[9]。多巴胺可提高心肌能量储备来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来稳定细胞膜;增加尿量来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因子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肺炎的发病机制是病原体直接侵入和免疫机制的共同作用。该病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和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等,其中心力衰竭是由肺动脉痉挛引起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增大引起心脏负荷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0]。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引起呼吸和神经等多系统功能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治疗重症肺炎和心力衰竭是非常重要的。多巴胺是一种能兴奋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内源性儿茶酚胺,对肌力起积极作用,可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而起到舒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是支气管平滑肌的良好解痉剂[11]。多巴胺是一种α受体阻滞剂的酚妥拉明能阻断α1和α2受体,可扩张动脉血管来增强心肌收缩,降低肺动脉压力[12]。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取得了较为积极的临床效果。该病的发生引起患者心肌损伤以及心肌细胞破坏使大量心肌酶从心肌细胞释放到血清中,导致血清心肌酶异常升高。临床研究显示,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对心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提示该联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意义[13]。但本研究仅对短期疗效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未进行随访。这一点也应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进行补充研究。多巴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肌损伤的恢复。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来说,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情况。

猜你喜欢

酚妥拉明多巴胺受体
贪婪的多巴胺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
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