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期的护理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

2022-12-27刘玉棕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4期
关键词:孕妇血糖护理

刘玉棕

(赣州市安远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1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妊娠期合并症,在我国有着1.00%~5.00%的患病率,而且随着高龄产妇数量的增多,患病率也在逐渐提升[1-3]。GDM是在妊娠后出现明显血糖升高或糖尿量降低情况,会同时威胁孕妇围生期和围生儿的生命健康,还会提高2型糖尿病患病率[4-5]。因此,需要在妊娠期做好GDM管理,有效控制病情,最大程度保证母婴安全。但是不同孕期开始进行护理,达到的效果会有所差异,究竟哪个孕期是开始护理的最佳时期,均尚无统一定论。基于此,本院选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门诊接收的60例不同孕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观察不同时期开始执行护理方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总结经验,给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根据护理干预方案开始执行的孕周时间分为 3组,每组20例,孕早期组(孕周<28周)、孕中期组(28~36周)、孕晚期(>36周)组。孕早期组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30.15±2.58)岁,其中7例经产妇、13例初产妇;孕中期组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30.08±2.34)岁,其中9例经产妇、11例初产妇;孕晚期组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30.51±2.62)岁,其中8例经产妇、12例初产妇。3组患者上述基础信息之间无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要求,在患者确认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1.1 纳入标准 ①均为单胎妊娠。②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③孕前无糖尿病史,以及家族糖尿病史。④孕期未使用会影响糖代谢或激素类药物。⑤无交流障碍、理解障碍。⑥为患者和家属讲解本次研究详情,同意加入本次研究。

1.1.2 排除标准 ①有妊娠期高血压等其他妊娠期合并症者。②合并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异常,或是甲状腺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其他代谢性疾病者。④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3组患者针对妊娠期糖尿展开护理干预,但是开展的时机各组相同,护理内容相同,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患者在门诊进行产检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亲切的语言和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减轻陌生环境带来的焦虑感。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评估,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说明GDM容易引发的母婴并发症和预防措施,认识到积极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能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沟通,为其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给出指导意见,在家属配合下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勇敢面对疾病。

1.2.2 健康教育 GDM患者建立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宣传片、产前课程教育、宣传手册等方式,让患者了解更多GDM相关知识,包括:发生机制、危害、预防方法、干预方法、预后效果等,从而提高疾病认知度,准确判断自己的病情。同时,每周由资深的护士一对一的形式为患者做一次健康指导,讲解调节饮食结构的重要性、规律运动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饮食方法和运动方法等,让GDM患者能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选择健康的食物、坚持适量运动。

1.2.3 运动干预 孕期坚持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GDM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浓度,提高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度,避免孕期提供增长过速,预防高脂血症[7]。孕早中期运动中,孕妇操、散步等有氧运动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在餐后1 h进行,每次运动时长在20~40 min,每日1次,需要根据孕周控制好运动强度,避免引起子宫收缩。在孕晚期,可以多做孕期体操、瑜伽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腿部和盆底肌力。家属需要在患者运动过程中全程陪护,避免出现意外状况。如果伴随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是有流产、早产先兆,避免运动,要严格卧床休息。

1.2.4 饮食干预 饮食控制孕期血糖的有效方法,合理饮食不仅能满足孕期营养、热量需求,还能防止出现饥饿酮症或餐后高血糖。①饮食原则:GDM患者饮食要均衡,食物要少盐少糖、低油低脂、清淡、高纤维,尽量选择炖、煮、蒸等烹饪方式,少选择熏、煎、炸等方式。保证饮食定性、定餐、定量、定时,不随意增减,不过饱或过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②热量及营养配比:控制好总的热量,根据孕前标准体质量,计算每日的热量需求量,如果GDM患者体质量理想,每日摄入126 kJ/kg,如果是超出标准体质量20%的肥胖者,每日摄入100 kJ/kg,如果是低于标准体质量80%的低体质量者,每日摄入 167 kJ/kg[8]。每日摄入蛋白质占比20%~30%、脂肪占比30%~40%、碳水化合物占比40%~50%,每日进食次数在5~6餐为宜,少食多餐[9]。③食物选择:在保证总热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交换食物来拓宽食谱,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在水果选择方面,不建议食用葡萄、龙眼、甘蔗、香蕉等高糖食物,猕猴桃、菠萝、草莓比较推荐,可以作为加餐在两个正餐中间时段食用;但是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病情,需要暂时停止进食任何水果。不建议进食莲藕、山芋、地瓜、土豆等高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或者与主食进行热量交换,控制好进食量。还可以多选择绿叶蔬菜、粗谷类、豆类等食物,并多补充维生素、铁、叶酸、钙剂,满足孕期自身和胎儿生长对营养的需求。避免进食松子仁、核桃仁、瓜子、花生等高油脂食物,黄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油。

1.2.5 药物干预 在规律运动和合理饮食后,依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GDM患者就需要听从医嘱用药治疗,一般不建议口服降糖药物,可进行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准确把握用药时间和剂量,防止用药后出现低血糖情况;因此,需要先将食物准备好,再于餐前15~30 min内注射胰岛素。用药期间需要每日进行血糖水平检测,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波动,要及时告知医师,对用药情况做调整,直到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1.2.6 围生期护理 ①体质量监测:进入孕中期、孕晚期,每周的体质量增长不宜超过0.5 kg,一般300~ 400克/周为宜,如果在监测中发现体质量减轻或是增长过快,要及时告知医师。②血糖监测:将血糖监测数据做好记录,方便医师对治疗情况和饮食情况做调整。③胎儿监测:定期监测胎心,在日常生活中监测胎动,每日早中晚各监测1 h,如果胎动过缓应及时吸氧,每日2次,每次30 min。④其他监测:孕期需要做好妊高征的预防,所以要监测血压水平;还需要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等,预防各种并发症。

1.2.7 感染预防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孕期多饮温开水、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手;室内多开窗通风,空气清新,预防感染。还需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但是避免深入清洗。

1.3 观察指标

1.3.1 在护理前和护理后检测两组G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控制良好评判标准:餐后2 h血糖处于4.4~6.7 mmo1/L,空腹血糖处于3.3~5.6 mmo1/L。

1.3.2 观察孕妇相关并发症 包括:胎膜早破、羊水过多、高血压、剖宫产、酮症酸中毒、产后感染。

1.3.3 观察组围生儿相关并发症 包括: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期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选用SPSS 23.0,[n(%)]和()分别代表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χ2和t检验,检验结果有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对比3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3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血红蛋白水平3组患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3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表1 对比3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2.2 对比3组孕妇血糖控制效果 孕早期组和孕中期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孕晚期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3组孕妇血糖控制效果

2.3 对比3组孕妇相关并发症情况 孕晚期开始护理的患者胎膜早破、妊高征、剖宫产率最高,与另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3组孕妇相关并发症情况[n(%)]

2.4 对比3组围生儿相关并发症情况 孕晚期组围生儿中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占比,与另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对比3组围生儿相关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后,孕妇在孕期会大量补充营养,在生理变化下,就容易引发GDM,如果未能有效干预,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会影响妊娠结局。护理干预在GDM的治疗过程中很重要,时间早晚会对母婴结局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护理干预的时机把握很重要。相关研究显示,越早干预越能优化预后效果,因此就要尽早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早监测、早治疗。但是受到认知思想观念、GDM认知不足等因素影响,很多患者孕期未进行规律的产检,未能及时发现患病,或是发现患病后也未引起重视,直至引发严重并发症才了解GDM的危害性[10-11]。因此,到了孕晚期或是病情严重时才进行护理干预,不利于孕妇血糖控制,危害母婴健康[12-14]。

在本次研究中,60例GDM患者在确诊后均积极的展开护理干预,通过运动、饮食、药物干预控制血糖水平和体质量;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通过围生期护理,密切监测孕妇健康及胎儿生命指标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干预;另外,与正常孕妇相比较,GDM患者的感染风险更高。本研究中,20例孕早期开始执行上述护理方案的GDM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孕中期和孕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中期、孕晚期患者相比较,胎膜早破、妊高征、剖宫产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尽早展开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孕妇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维护自身生命安全。经过分析,如果不能尽早有效控制血糖,会逐渐增加孕妇血液黏稠度,让外周血管阻力变大,从而引起妊娠期高血压[15-17];另外,GDM孕妇生殖道感染风险较高,容易引发羊膜腔感染,降低羊膜弹性,降低压力承受能力,最终发生胎膜早破[18-19]。此外,血糖控制不理想容易出现超重、巨大儿等状况,但是宫颈条件不成熟,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剖宫产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孕中期、孕晚期患者相比较,孕早期开始干预组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围生儿相关并发症,一旦延迟护理干预,会提高围生儿不良风险。经过分析,主要是因为GDM孕妇本身在血糖持续升高中,会降低红细胞携氧量,还会造成部分小血管内皮增厚,缩小管腔内径,从而减少子宫胎盘血流量[20-22];同时,GDM的出现提高妊高征发生率,造成胎儿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耗氧量,使胎儿缺氧,影响胎儿生长,还会提高围生期死亡风险[23-25]。同时,GDM长期高血糖状态,会让胎儿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中,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和蛋白合成,这是巨大儿发生的原因[26]。

综上所述,尽早确诊、尽早展开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不仅能减少GDM患者自身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减少围生儿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因此,妊娠期女性要定期进行产检,尽早筛查,在确诊为GDM后要尽早调整饮食、坚持运动,必要时规范用药,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带来的不良危害,优化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孕妇血糖护理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