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PCIA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2-12-27徐水仙
徐水仙
(横峰县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300)
剖宫产属于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取出胎儿,减少产妇分娩风险,是提升新生儿出生质量的一种特殊干预措施,在实施中需切开产妇腹部,但是在麻醉影响下,可能对肠胃功能造成影响[1],术后,产妇无法正常排气、排便,生活质量有所下降,甚至会影响母乳分娩和母乳喂养。与此同时,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疼痛,这与子宫收缩和下腹部切口痛有很大关系,疼痛峰值在产后第1天,剧烈疼痛会增加产妇的不适,影响其正常的休息,同时也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催乳素的分泌[2]。有研究指出[3],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宫缩产生的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根据医学疼痛指数划分,其疼痛程度仅次于烧伤痛,且伴随着产程的不断推进疼痛会越加剧烈,从而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故而,在术后应配合产妇进行疼痛管理,采取PCIA方式能够加强镇痛效果并提升产妇舒适度。鉴于此,针对6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产妇为对象,对调研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6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以2019年 1月至2021年12月的产妇为对象,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38岁,平均为(26.45±3.96)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为(40.74±2.03)周;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3~37岁,平均为(25.89±3.87)岁,孕周在38~42周,平均为(40.56±1.96)周。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产妇家属对本次调研知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对应工作。经过本院报备医务科,并获取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帮助其了解剖宫产手术的操作过程,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管理,描述产妇使用PCIA泵进行疼痛改善,泵内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4 μg/kg)结合地佐辛注射液(15 mg),再结合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8 m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锁定时间为15 min。在护理干预中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缓解企业产后焦虑,同时要讲解产后的注意事项。在产后要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解答产妇对手术治疗的疑惑,帮助其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同时产妇的角色也向母亲角色进行转换,也会存在一定的焦虑。而这些会增加产妇的疼痛感,由此要加强对产妇的生活指导,饮食指导以及新生儿照顾,建议帮助产妇适应产后生活。
1.3 评价标准 ①疼痛度:在疼痛度评分上,结合VAS数字模拟评分法,可分为0~10分,分数高者,疼痛度严重。在疼痛对比中,可结合不同时段下产妇静息状态和翻身状态的疼痛得分,在时间上可选择术后6 h、24 h和48 h进行阶段性对比。②焦虑情绪:调研产妇的焦虑情绪,采用SAS量表进行得分对比。在焦虑量表中,涉及20个项目,主要是针对焦虑情绪的评估,如惊恐、担心、害怕、乏力,总分为80分。以得分高,心理压力大,情绪状态差为衡量标准。③睡眠质量:在睡眠质量的评估中结合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其涉及7个维度,共计18个条目,每个条目可分为0~3分,总分在21分。如果得分超过7分则为有睡眠障碍,且分数高者,睡眠障碍 较差。④舒适度:结合舒适状态量表GCO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涉及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4个方面,最后得出整体舒适度评分。采用问卷的形式开展,且问卷均正常发放与回收,为有效问卷。⑤生活质量:将对比产妇的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量表进行对比分析,涉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且得分高者,生活质量较好。⑥并发症:对比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常见的则有尿潴留,寒颤,呼吸抑制、低血压等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经SPSS 20.0,针对疼痛度、舒适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多项指标均采用t方案,对计量资料()检验,在并发症方面采用χ2方案,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疼痛度对比 就数据中看,观察组产妇各个时间段的疼痛度相对较低,和对照相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疼痛度对比(分,)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疼痛度对比(分,)
2.2 两组产妇焦虑情绪对比分析 同时,在焦虑情绪的评估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即观察组产妇术后评分为(45.43±4.65)分,对照组则为(51.34±4.59)分,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产妇舒适状态量表GCO评估对比 在 GCO舒适度评估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舒适状态量表GCO评估对比(分,)
表2 两组产妇舒适状态量表GCO评估对比(分,)
2.4 两组产妇睡眠指数评估对比 在睡眠质量上,观察组产妇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睡眠指数结果对比分析(分,)
表3 两组产妇睡眠指数结果对比分析(分,)
2.5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在护理下,观察组产妇的GQOLI-74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分,)
表4 两组产妇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分,)
2.6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在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即为6.67%(2/30)和23.33%(7/30),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剖宫产术是常见的分娩形式,产妇术后的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且容易出现胃胀、腹胀情况,不利于产妇术后恢复[4]。除此之外,产后产妇也面临着较高的疼痛感,其属于对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从原因上看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即产后由于子宫收缩、腹部切口而造成的刺激,另一方面则是主观因素,产妇本身存在的焦虑感、紧张感会加重疼痛[5]。由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也会对产妇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和镇痛措施,也会导致慢性疼痛转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利于产后的康复[6]。
产妇分娩的整个产程子宫都会强有力的收缩,宫口扩张、拉扯会阴组织均可造成分娩疼痛。同时,疼痛程度与产妇自身的身体素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伦理因素均存在紧密的联系[7]。因此产痛程度相对较高,既往痛经史产妇、体内前列腺素分泌较多的产妇产痛更加严重。产妇在分娩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分娩时的痛阈值更高,机体可自行镇痛,但是这种能力有限,且不同产妇的镇痛能力高低不一[8]。同时,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非常关键,会对分娩的疼痛程度造成直接的影响。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会加重疼痛,而这种负面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产妇担心胎儿,对剖宫产存在错误的认识[9]。因此,需要在分娩前加强对产妇的健康宣传教育,接受正规的产前检查,让产妇对分娩过程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帮助产妇树立分娩信心,以此可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10]。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要加强对产妇的护理指导,包括对其生活质量的改观和心理健康的分析。在采用PCIA加强镇痛干预过程中,也要做好护理配合,故而本次调研也提出了针对性护理指导的建议[11]。第一,在应用PCIA的时候要教会产妇正确的使用方式,防止错误方法而造成的留置管松动,同时要定期检查部内的药物状态和容量,防止出现导管堵塞漏液等情况,要重视产妇的排尿,防止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当出现不良反应时,也应当及时给予疏导干预。第二,则是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即产妇仍然存在较高的剖宫产忧虑和焦虑感,应当针对产妇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帮助产妇解答产后的疑惑[12],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亲友对产妇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家属的态度和照顾,对产妇的情绪有较大的影响。第三则是加强健康教育,在术后通过与产妇的交流,要普及育婴常识以及做好心理调节,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及早地开展康复训练,可以选择产妇感兴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降低疼痛感,要注重科学饮食,合理休息[13]。值得一提的是,也可以采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来增强护理的专业度,通过医师的参与和护士共同参与查房情况,讨论产妇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回访,在密切的、合理的分工下,加强信息交换,相互协作,能够提升产妇的就诊舒适度和便捷度,故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准[14]。
另一方面,通过循证医学的方式调研了PCIA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也可以加强护理分析。首先疼痛是很多手术产妇术后的共同症状会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手术切口疼痛,在术后24 h十分明显,会引起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15]。针对分娩后的产妇也需要加强康复指导和适当的休息,通过调节机体来消除疲劳,恢复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同时好的睡眠还能够增强产妇的免疫力,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当疼痛过高的时候,则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休息,妨碍机体康复[16]。如果达到了中重度疼痛,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脉搏加快,诱发并发症。药物镇痛的目标,除了达到镇痛效果之外,还要求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有效镇痛,故而给药途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传统的肌内注射疼痛药下,由于药物吸收不确切,血压浓度波动大,故而剂量难以掌握,但是在采用PCIA镇痛下能够由麻醉医师判断产妇的情况,针对其疼痛的耐受力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设定镇痛维持时间,并且按照规定的药物浓度和时间以均匀的方式注入静脉,不仅能够提升使用安全性,还能够降低药物剂量给予产妇较高的镇痛指导[17]。PCIA镇痛的应用能够根据产妇自身的感受来进行调节或者追加药物,也充分地体现对产妇的尊重和重视,增强了产妇对产后康复的参与感。
在PCIA镇痛的护理要点上,首先要明确产妇自控镇痛的概念,其指的是通过特制的镇痛泵,以导管的形式与产妇的静脉连接,将镇痛药物注入体内,达到镇痛目的[18]。从给药途径上,本文重点分析的是静脉PCIA,即以静脉系统给药也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形式。在针对性护理管理中要认识静脉PCIA镇痛技术,也要按照三阶梯镇痛方式来进行,要注意个体化考量,如平稳、快速地给药,并控制最佳药剂量,要减少产妇个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的波动,同时在产妇自行追加药物的时候要防止爆发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使用PCIA泵的时候,要加强术前宣教,发生患者的记忆以及帮助其正确使用PCIA泵,要讲解术后镇痛的重要性和安全性[19]。其次,在护理人员工作中要加强交接班制度管理,要检查PCIA泵上的药液剩余量以及注射部位是否出现了红肿,过敏,出血渗液等情况,及时检查导管接头是否牢固,是否有扭曲。另一方面则是疼痛的观察和评估。如果患者疼痛仍未减轻则需要通知麻醉师来调整PCIA泵的镇痛药物剂量[20]。在术后的疼痛中,有很多产妇不知道是否能够在疼痛时按键给药,这需要护理人员提前对产妇进行讲解,不要等到剧烈疼痛时给药,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对于剖宫产产妇,有助于改善其焦虑情绪,降低产后疼痛感,也有效地防控了产后并发症,产妇状态较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