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构建研究*
——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2-12-27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艾琦张亿罕王燕萍

区域治理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育人党员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艾琦,张亿罕,王燕萍

“育人品牌”构建,是紧扣党中央提出“三全育人”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2016年以来,虽然国内“双一流”等高等院校进行了部分有益探索,但目前在高等院校形成的品牌化构建仍占比不高,且多数集中在面向本科院校的研究。由于本科院校学生在学制年限、综合素质、专业基础、自律能力和学生党员比例等方面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具有显著差异性,使得本科院校党组织、党员教师的育人举措在高职高专院校并不完全适用。目前,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探索与实践又尚未完全形成,因此针对“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化建设在新时代则尤为重要。

一、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建设的思路分析

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三全育人”工作质效,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通过构建党建育人品牌提升立德树人的“高度”,同时积极发挥全校教职工党员连心主体作用提升育人“温度”。

一是以提升组织力为根本,以品牌创新为先导,激活全校各级党组织的育人功能,立足学校实际,培育特色亮点,着力在健全机制、创新载体、强化功能、增强实效上下功夫。二是强化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师生互动体系,激发党员教师服务学校“育人”中心工作意识,促进育人力量形成合力。紧扣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实效性。三是将党建育人品牌融入主题党日、团学建设等工作,做到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成才。四是构建涵盖系列新理念、新载体、新方法、新机制等在内的党建品牌、院系特色、党员亮点建设体系,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育人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党建工作整体质量,为推进高职高专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建设的问题现状

通过了解省内部分本科院校在育人品牌建设方面的举措,结合在本校和周边几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育人时间不够,落细不佳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在校时间较短的情况。以我校为例,全日制学生学制3年,其中2年的在校教育,1年的在外实习实践教育。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短、专业课程任务重,大部分学生又只是团员,对于党的基本知识、党建育人方面理解不足,接受度较差。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在校教育又偏重技能教育,学生对于党团的系统理论知识仅仅通过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学习,学习的时间不多,理解得不透彻,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因此传统方式往往导致“三全育人”背景下育人举措落细的时间不够。

(二)品牌特色不响,亮点未显

以我校为例,目前党建育人的举措推进主要集中在具有学生工作职能的党支部党建工作上,其主要以党建带团建的形式开展育人,而如行政党支部、思政部党支部、教务成教党支部等并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党支部独特的育人特色,即“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育人特色尚未正式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的党建机制构建更是进展甚微。由于没有形成协同机制和各支部党建育人特色,即使得在党建引领学生的思想和专业教育未能因专业特长制宜,也未下足功夫,育人精准力度不够,最后导致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和思想提升影响不够,党建育人特色未发挥,亮点不明显。

(三)平台搭建不够,实效待强

党员教师是育人者,学生是培育对象。但就目前整体情况看来,高职高专院校党员教师平时较多地完成所在党支部布置的组织生活等工作任务即止。由于党建育人品牌化格局暂未形成,没有承担学生工作职能的党员教师对学生培育对象的分析不够、关注不多、交流较少,一些党员教师对是否需要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线上群组开展德育培养、专业解答和解难服务等存在疑问,还有些在教学、行政、业务工作之余想参与育人的党员教师没有平台,导致党员教师主动发挥各自专业背景优势全员同力、参与协同育人实效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建设的构建路径

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如何紧扣高职高专院校实际,通过探索构建党建育人品牌来实现思想有引领、学业有指导、生活有服务、就业有帮扶、育人有保障的目标,我校提出了“党委做品牌、支部创特色、党员显亮点”的工作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学校党委做品牌,全面领导拓宽格局

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推动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重大问题,拓展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构建党建品牌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刻不容缓。以我校为例,学校党委紧扣育人主线上下同心,探索建立“四进共培养”工作机制。明确党委、院系和党员教师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写入年度党建要点、纳入年末党建考核,推进“党员进宿舍工作室”育人场所和阵地建设,量化“四进”工作内容即“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进线上群组”,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发挥教师党员在中医药等专业背景、岗位职能等方面的“育人”优势,推动“三全育人”人人参与。在党委的领导下,全校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全校教职工党员“育人”同心同向,共同打造党建品牌。

(二)各党支部创特色,聚焦育人务求实效

各党支部围绕校级党建育人品牌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挖掘本支部和所辖部门的党建特色、服务职能和专业优势,聚焦对接联系教学系育人要素,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深化解锁特色育人新模式。以我校为例,根据各党支部的特色,制定《党支部特色项目建设书》,明确任务清单,利用各党支部业务优势,每学期联合教学系一起开展1-2次活动,纳入党建计划、融入业务工作。例如:附属医院党支部作为教学医院支部、医疗系党支部作为专业课支部、学工党支部作为机关支部,均可对接医疗系开展协同育人。3个类型党支部发挥各自特色职能,可共同举办学生活动、协同指导学生参赛、聚力解决学生期盼,如通过邀请学生进医院,开展一次医院党员带教、学生跟学的主题党日活动;指导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发挥医疗行业资源为学生推介就业;借助机关支部优势快速解决学生期盼诉求等。基础党支部对接教学系,可利用“四大讲堂”平台开展文化讲座,利用专业特色开设英语角,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比赛;与教学系联合举办医学操作、体育、朗诵、唱红歌、征文等比赛,以及指导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思政部党支部对接教学系,可结合所教专业思政课程开展“翻转课堂”评比,以此丰富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案例;带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红色教育基地、旁听法院庭审等);与教学系联合举办“红色故事”短视频展演或情景剧活动赛;结合需求为学生举办“专升本”政治辅导等等。根据党支部的特色,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党支部的自身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党建特色品牌,发挥育人作用,求得育人实效。

(三)聚焦党员教师,贯彻“三全育人”理念

党员教师在党建品牌育人建设方面,应该发挥自身专业背景和岗位职能,以提升立德树人的高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目的,全面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我校为例,公共基础部党员教师,可结合公共与社会科学部教师专业特点,党员教师对接班级学生,提高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基础部党员教师,坚持以德树人,加强“医者仁心”教育,让学生学会“明善”“向善”和“行善”,同时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可采取线上答疑、进宿舍指导学习、医院观摩学习、身边榜样人物学习等方式为有专升本意向、医师助理考试、“三支一扶”考试的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打牢专业基础;护理系党员教师,可在新生入校进行一次学前教育,学习并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将她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将职业伦理、专业素养、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思政部党员教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长,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学习兴趣,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与社会主义信念,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的价值导线功能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在课余时间为有专升本意向的学生提供政治理论辅导和心理疏导,既可为学生答疑解惑,又能缓解学生的考试和就业压力。以此,每个党员教师都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合贯通。

(四)围绕学生发展,增强服务意识当好益友

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作为被培育的主体,一切发展为了学生,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以我校为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应以学生为主,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如:下沉服务学生平台到学生宿舍,党支部包栋(层)、党员包寝,建立“党员进宿舍工作室”,教师党员直接入寝对接联系学生开展服务,各级党组织帮扶学生切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党委班子包系、职能部门包班、党员干部包“建档立卡”贫困生、毕业班主任负责本班就业“四级联动”机制,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好平台,通畅“出口”。各党支部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服务意识,如:教务成教部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下属的创新创业中心,能够充分给予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率;图书馆为学生推荐专业相关书籍,让学生在选择书目时有的放矢,同时开放知网等网站的免费服务,让学生在知识中翱翔;成教部在学生一证多用上有所作为,实验实训中心为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信息中心为学生提供线上技术支持;行政总务党支部坚持围绕“服务育人”这一中心目标,以向学生提供生活保障为核心任务,以“建立后勤维修快速答应通道”为主要内容,重点在解决挂点系、班级、寝室的后勤维修问题,开通“维修保修平台”,学生课题通过平台及时报修。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一切以学生需求为主,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提供一切后勤保障服务,为学生办实事。

四、高职高专院校党建育人品牌建设的时代意义

探索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涵盖系列新理念、新载体、新方法、新机制等在内的党建品牌、党建特色和党员亮点建设体系,是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突出高职高专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育人特色,全面提升党建育人工作水平的有效探索。提出“党委做品牌、支部创特色、党员显亮点”工作思路,既突出了党委全面领导拓宽格局、支部聚焦育人务求实效、党员发挥优势争当先锋,同时探索了党政协同、校系联动的模式,有效地推进党建与职业院校特色育人有机融合,对于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提供了创新思索的空间和全新的研究视角。

一是高职高专抓党建围绕人才培育核心,充分发挥了党建育人作用。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工作融入育人中心工作,融入学生群体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将教育的内容从理论知识的吸收延伸到价值观念的形成,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在党支部和党员教师的合力下,增强党建工作育人实效和师生获得感,打造全新党建育人模式,引领高职高专院校从“教”走向“育”之路;二是能够聚焦党员教师,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充分挖掘思政教育、专业理论、技能实践、生活服务等多个岗位党员教师的育人要素,将育人职能贯穿其工作始终,实现“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合贯通。三是能够聚焦学生,创新优化教师党员志愿服务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效果和学生需求、向往关切,深耕细作,实现“千姿百态”的育人效果,丰富了党员直接联系服务师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四是能够立足当地区域研究,紧扣服务地方发展,围绕高职高专院校育人实效性提升与当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提高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育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