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2-27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张诗颖

区域治理 2022年30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活动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张诗颖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文化发展日益重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建块、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文化建设在充实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进入新时代,居民日益希望能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也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城市社区日益重视文化建设,例如,在社区内建立图书馆、活动室,根据居民的爱好组建起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团体,时常开展一些符合居民喜好的文化活动,提高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提升了社区形象。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立足新时代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探寻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具有实践性的解决方案。

二、城市社区文化的含义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城市社区文化”这一概念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城市社区文化主要指城市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且为社区居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既包含物质层面,也包含精神层面。由于城市社区文化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多元性,本文研究的城市社区文化主要包括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和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两个方面。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是城市社区文化传播的纽带,也是增进社区居民之间交流沟通、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平台,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两方面入手,分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具有实践性的解决对策,帮助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

(一)居民层面

第一,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入新时代,居民日益希望能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和休憩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为居民提供服务,满足居民需求的任务,而社区以往为居民提供的生活服务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因此,社区需要了解居民的喜好,定期举办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养发展社区居民的爱好,陶冶居民的情操,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

第二,促进居民全面发展。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循序渐进地对社区居民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和行动上的鼓励,既能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人文状况,也能向居民传递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念,帮助居民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全面发展。

(二)社区层面

第一,提升社区形象。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在社区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奋发积极向上、邻里和睦的文化气氛,由此能够大大提升社区形象。

第二,增强社区凝聚力。通过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居民能够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熟悉度,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进而不断增强对所生活的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会越积极地关心社区各项事务,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建立良性循环机制,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社会层面

第一,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社区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选择,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中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进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社区文化是在多年的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包含了该地区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具有浓重地方文化色彩,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将这些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居民了解、学习该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而传承传统文化。

四、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缺乏

建设社区文化,资金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但目前,城市社区所能获得的基本活动经费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财政拨款都较少,且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因而导致部分社区文化设施的后期维护更新不到位。例如:一些社区图书馆内的书籍更新速度较慢;老年人活动室内的部分器材设施已经较为陈旧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社区内的健身器材经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部分地方已经锈迹斑斑,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并没得到及时的维护更新等。同时,由于缺乏资金,部分社区文化活动难以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频率逐渐下降,不仅降低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培养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制约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二)社区缺少专业化队伍进行社区文化建设

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社区居民内部的离退休人员以及部分社区工作者的兼职,缺乏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而离退休人员年纪较大,兼职的社区工作者肩负繁多的工作任务,缺乏时间和精力,很难投入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去,同时,由于缺乏资金,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待遇较低,难以吸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入其中,也就难以打造一支能够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专业队伍,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开展和实施。

(三)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社区内涵盖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居民,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老年人群体,他们希望开展有关医疗知识、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社区文化活动;对于下岗待业群体,他们希望开展有关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社区文化活动;对于“新手爸妈”群体,他们希望开展有关育儿交流等方面的社区文化活动……因此,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扩大活动覆盖面。但目前,社区的文化活动多为简单的广场舞比赛、歌唱比赛等,仅能吸引部分中老年人参与活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强,且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此外,部分社区仅在重要节日等时间举办社区文化活动,日常性的社区文化活动较少,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社区不仅需要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做出努力,在活动的内容上也要做足功课,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不同需求,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四)居民反馈意见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路径较少

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反馈意见的路径较少,大多需要居民到社区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社区主动向居民征询意见和建议的次数较少,因此,社区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到社区居民的需求、意见,也不能及时对此作出回应。

同时,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也较少,愿意参加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居民却找不到合适的路径,挫伤了这部分居民的积极性。

五、解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

一方面,政府需要适度增加对社区文化建设财政拨款。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建块、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文化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也将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完善社区各类文化基础设施,既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社区形象,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为群众服务的公益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单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已无法支撑一个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因此,政府部门可考虑通过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和发展社区文化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专业队伍

社区文化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一支专业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因此,要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建设一支积极、专业、态度正确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方面,社区应加强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适应本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进而提升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创造性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另一方面,政府应考虑适度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待遇。让社区文化工作者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既需要精神动力,也需要物质基础。只有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为他们解决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才能够增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凝聚力,组建一支精通业务、热爱社区文化工作的团队。

(三)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

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以符合居民喜好的文化活动内容为载体,为居民的精神生活所需要,才能够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同和支持,进而吸引居民积极参与。

一方面,社区要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例如,建设“互联网+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在线上开展一些科普类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创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社区文化”的活动平台,与周边社区共享文化资源,充实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社区应当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使其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广场舞比赛、歌唱比赛,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并结合他们不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开展相应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四)为居民提供多个渠道反馈意见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主体,他们的认同和参与将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社区应当增加居民反馈意见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渠道,例如,定期通过电话、问卷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目前社区的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和建议,让社区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建议等,并对此及时作出回应,采纳居民提出的科学合理的建议,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为居民愿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多种参与渠道和方式,可考虑给予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居民一定的奖励,以此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

六、结论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建块、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加强其文化建设,能够满足居民精神需求、帮助居民全面发展;提升社区形象、提高社区凝聚力;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传承传统文化。在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对我国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也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解决办法。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促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石器时代的居民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区大作战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