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以《美术教学论》课程为例
2022-12-27潘瑜豪
黄 玲,潘瑜豪
(1.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教育基础课程《美术教学论》的教学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因缺乏现实情境的支撑而无的放矢,课程培养的模式和目标与中小学美术课堂缺乏有机衔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等。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一门“理论—应用”紧密结合型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教法轻学法,忽略了对学生信息检索、沟通协作、反思判断等能力的培养,自然也无法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对未来美术教师的人才需求。而从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情况的反馈问卷来看(实行项目式学习之前的2016级美术学专业学生),8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学习内容庞杂而乏味,学习难度大而效能低,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和盲目。因此,要切实提升高师美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本课程改革的研究对象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2017级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前两年的课程大多为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先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高师美术学专业学习目标的认识停留在如何练就扎实的美术技法上,而对中学美术教学内容、方法、特点、目标等等一无所知,即便有所了解,也认为美术学科专业的重要性远甚于美术教育。经美术教研室、《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团队充分讨论后确定,在《美术教学论》课程中采用项目式学习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课程需营造一个与学生密切相关且有挑战的真实情境,在项目探索历程中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在亲身体验、内化吸收、实践探究中完成项目任务,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建构、综合和生成美术学科教学的知识与实践技能,以提升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因此,项目式学习给予本科生的,不仅是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就是他们将来从事的美术教育工作本身[1]。
二、项目式学习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将项目式学习描述为:项目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项目式学习与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内涵相一致。
《美术教学论》是高师教师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培养未来美术教师的重担,准教师们通过课程需要掌握的教学实践能力不仅指能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进行教学设计等能力,还包括一些高阶技能,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要使学生真正获得这些能力,需要在课程设计中预设学习成果、教学活动并使之形成有效串联。项目式学习正是一个以驱动性问题为主要项目,引发学习者深入持续的探索,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者调动所学知识、能力等创造性地完成项目并展示成果,反思迁移,最后形成对课程核心知识和学习过程的深刻理解的学习探索过程。
三、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本课程在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过程中,遵循师范专业认证理念和原则,结合项目式学习的七个要素,依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进行重构。
(一)“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明确项目式学习成果(教学目标)
1.设置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为整个项目式学习最终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以及公开展示的项目成果。首先,预期成果设计要明确“核心知识”,需要考虑《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核心知识是什么?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又能够做什么?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将课程的核心知识归纳为“上好一堂美术课”。其次,项目式学习与其他教学类型最大的区别在于,项目式学习是要形成公开有质量的成果。根据《美术教学论》的核心知识,将项目成果预设为赴当地中学上一堂美术公开课。公开展示项目成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再次回顾自己的项目历程,促进学生反思,而且可以让所学的知识变得可视和有助于将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未来可能发生的职业情境中,同时让整个项目变得更具有真实性。
2.提出驱动性问题
项目式学习旨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探索,而核心知识目标较为抽象,将核心知识目标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会难以接受,将其置于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到了学科知识后,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有动力[3]。驱动性问题是整个项目式学习的起点,也是评估项目达成情况的关键要素,更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全过程的重点。
根据《美术教学论》的核心知识、公开成果和师范生将来面对的职业情境,提出了“如何上一堂中学生满意、中学教师认可的美术课?”这一驱动性问题。“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是《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本质性问题,也是美术学师范生实习就业面临的真实性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将《美术教学论》课程的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持续思考和小组探究活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分解出了六项具体可操作、针对性强的基本问题:(1)教学设计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怎样的作用?(2)如何将教学课件的作用最优化?(3)制作微课视频的目的和意义何在?(4)一堂中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程序有哪些?(5)如何评定学生的课堂实践作业?(6)怎样运用课堂管理方式创造高效学习环境?
(二)“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明确项目实施计划(教学实施)
项目式学习要锻炼和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灵活的心智转换,不是按部就班完成探究的流程,而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本课程按照“上一堂中学生满意、中学教师认可的美术课”项目完成的需要,设定了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将化身为教学设计专家、课件制作者、微课视频录制者和中学美术教师等角色经历美术教师的实际工作。
在项目计划设计时,制作《项目任务书暨评价标准》明确本项目式学习的学习目标、驱动性问题、成果公开的形式、学习方式、评价方案和四个子项目。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成员协商确定组名、组长和分工,共同承担项目式学习的任务,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尽力达成项目预期目标。
1.撰写教学设计
首先,每人选取中学美术教材中的一课,按“教学设计模板”,联系学生生活设计出教案1,教学设计要求学习目标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符合学段特征,目标阐述具体、可测量、可达成;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合理;教学评价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其次,小组成员共同选取中学美术教材中的一课,联系学生设计出教案2,经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将教案2优化改进,形成最终的小组教案。
2.制作教学课件
首先,每人根据教案1制作出相应的教学课件,课件要求设计新颖,内容完整,表述准确,符合教学需要;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课件整体风格统一,图像、动画、声音和文字设计合理;语言文字规范,简洁。其次,小组成员共同制作小组教案的教学课件,不断交流、修改和完善。
3.录制微课视频
首先,每人根据教案1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要求选题具体,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准确,组织与编排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构思新颖,教学方法有创意;教学过程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小组成员共同制作小组教案的微课视频,不断交流、修改和完善。
4.课堂教学实践
首先,每人根据小组教案、课件和微课进行模拟授课,课程教学要求教态自然,普通话规范;能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指导适时,能实现与学生之间课堂信息和情感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和谐,能控制学生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其次,推选出一位主讲者,小组成员对其教学实践进行打磨,尽可能把课堂教学做到最好。最后,小组成员共赴中学,根据分工完成课堂教学实践。
(三)“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明确设计项目评估证据(教学评价)
1.设计评估证据的类型
项目评估证据是测评项目成果的重要依据,是证明学生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指标。本项目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估证据,分别为以“撰写教学设计”证明学生分析教材和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以“制作教学课件”证明学生充分利用美术教学资源和将教学内容可视化的能力;以“录制微课”证明学生能将教学内容转化为视频内容的能力;以“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将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组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学习档案袋”证明学生在本项目学习中的态度和过程;以“书面考试”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
2.设计评价指标
为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判断学生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在《项目任务书暨评价标准》中就明确了项目的评价指标:教案设计15%+课件设计15%+微课制作15%+课堂教学15%+学习档案袋10%+期终考试30%=100%。在每个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又进行了细分,例如学习档案袋10%=听课笔记2%+读书笔记2%+试卷命题3%+学习总结3%。
3.设计评价量规
由于项目式学习的任务较为复杂,为了详细说明任务中每项指标的要求和权重,便于评估项目质量,根据各个子项目,分别设计出了“教学设计项目要求及评价量规”“课件制作项目要求及评价量规”“学习档案袋要求及评价量规”等学习工具。对各个项目任务的要求进行细化,按照要求的重要性设置出权重配分,在项目实施之前下发给学生,促进学生对照目标要求进行探究、反思和改进,不断监控自身的学习质量和进度。
项目式学习提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过程,即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主动地探究和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思考力、判断力、协作沟通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并通过持续改进与完善以获得更优质的项目成果,这也契合了师范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
四、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一)项目准备阶段
1.明确项目任务及评价方案
项目伊始向学生下发《项目任务书暨评价标准》,提出课程学习目标,引入驱动性问题“如何上一堂中学生满意、中学教师认可的美术课”。指明在学习过程中共需要完成四项任务和学习档案袋,项目任务分别为教案设计、课件设计、微课制作和课程教学,学习档案袋中需要完成的学习笔记、读书笔记、试卷命题和学习总结内容。
2.科学分组
项目式学习是小组团队合作解决任务的学习模式,为了科学分组设计了两套分组方案,组成五人为一组的项目团队,在课堂中由学生共同选择。方案一:教师根据学生性格、能力和兴趣差异进行异质分组,并指定组长。方案二: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思维互补的学生自由组合,并推选组长。为了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第一节课就将两套分组方案介绍给学生,学生共同选择其中之一,并完成分组。本项目式学习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自愿分组原则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个人特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找到个人的身份认同和团队归属感。
(二)项目实施
1.知识与能力建设
项目式学习离不开知识与能力的建设,本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建设始终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以学生发展需要和项目学习任务为核心,打破教材中的章节顺序,在课程结构上分为中学美术教育的基础与理念、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和中学美术各学习领域、模块教学及案例分析四大部分。中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课时比重最高,分别会教授学生如何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录制微课、组织教学活动等。
在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建设课上课下同时展开,课前学生提前预习教学相关内容,课中学习美术教学的理论性知识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录制等专业性技能,课后要按教学要求探索研究,努力完成各种作业和学习任务。
2.探索与形成成果
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力运用到项目的探索中,时刻对照项目任务书和各类子项目要求及评价量规等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主的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索与形成成果过程中共同承担起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微课录制、课堂教学等任务,严格执行项目计划,最终形成项目成果。
本课程采用任务先行的方式,先尝试解决任务,再在知识与能力建设过程中逐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项目成果。第二周就向学生布置教案1任务,学生在人教版美术教科书中自主选取一课进行教案撰写,后续逐步安排教案2、小组教案、课件、微课等子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的方式,初步尝试教案写作、课件制作、微课录制等美术教师专业技能。随着中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的开展,学生逐步修改完善项目任务,例如:在初次教案撰写时,学生存在着学习领域区分不清、教学目标主语不对、教学目标不可测量、抓不住整节课的重点、教学过程不合理等问题,在学习相关知识后都对照自己的教案,发现问题,修改完善,最终形成符合要求教案。
3.讨论与完善
首先,在项目的各个环节需要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相互沟通、协作、调整和改进。在本项目式学习中,首先,各小组要通过交流进行成员任务分工。其次,在小组教案撰写前需要讨论从人教版美术教材中选定一课。然后,每个小组成员对该课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案2,小组成员对各成员的教案2进行集体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再由小组教案编写者根据小组讨论结果撰写小组教案。课件制作、微课录制、模拟教学时亦是如此,小组成员虽为分工协作,但每个环节都是群策群力提供集体智慧。
其次,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虽然居于幕后,却是学生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根据小组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在课程中,每周课前需要将上周任务完成情况发送给教师,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批注,对个别问题提供针对性指导。例如:在微课录制环节,教师要根据每组课题的选定情况,审阅微课选题是不是本堂教学的重难点,微课内容是否与教案内容相一致,语音讲解是否清晰,微课视频是否能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对存在的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按照指导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最后,在交流评价和教师建议后对阶段性项目成果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达成尽可能最好的效果。优化改进项目的方案是项目式学习有效实施的保障环节,小组解决各环节的子项目阶段都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和所有小组成员都有评价和参与讨论的权利和义务。在方案改进优化阶段,小组各成员的思想再次得到碰撞,遇到的问题得以舒展,是小组方案进一步得到升华的时机,也是教师进一步发现小组问题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契机[4]。
(三)项目验收与评估
1.成果展示
项目式学习成果公开时间为第15周周四14:55—15:40,各小组成员共赴都匀市匀东中学上一堂美术课。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主讲的学生负责讲课,组员负责材料准备、作业指导等工作。上课前给授课班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作为本项目实施完成度的评价依据之一。项目验收情况总体良好,仅有一组由于教室多媒体问题,导致ppt课件和微课都无法播放,主讲学生迅速调整教学方法完成课堂教学。从上课情况看,所有小组都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教学流程完备、小组成员间配合流畅。本次项目得到了匀东中学美术教师和授课班级学生的认可。项目验收完成后,第16周上课时间,收集、整理、分析发放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学生在项目验收以及给匀东中学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项目总目标、分目标的总体完成度和满意度。通过小组商议,由主讲学生对本次项目验收中的问题、感受做出反思,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措施。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收集学生对本次项目式学习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发现问题和深化学生思维。
2.项目成效分析
本项目评价方式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即授课班级学生对本次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小组协作参与度。形成性评价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教师检查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总结性评价的依据则为调查问卷中匀东中学学生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反馈。项目验收完成后,第16周上课时间,收集、整理、分析发放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学生在项目验收以及给匀东中学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项目总目标、分目标的总体完成度和满意度。
经过本轮教学实践,统计分析2017级(即实验组)与2016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主体性、任务完成的完整性、任务完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2017级的得分值较2016级学生均有一定提高,其中学习主体性和教学目标达成度上提高较为显著。在学习主体性的调查中,学生通过项目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机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都有较大提高。由于项目学习要求组内成员在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完成多项学习任务,因此,除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案例分析外,学生在课下还要主动加强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知识与技能的探讨,从学习档案袋中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来看,学生在教案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实施能力上均较2016级学生有较大提高。学生也普遍认可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另外,从两个年级的测试成绩统计比较发现,2017级学生平均成绩较2016级学生也有一定提高,2016级平均成绩82.25,2017级平均成绩为85.44,2017级平均成绩高出对照班3.19,2017级80-90分段的学生占93%,70-80分段的学生占3%,60-70分段学生占2.1%;2016级80-90分段的学生占81%,70-80分段学生占13%,60-70分段学生占4.9%。可见项目式学习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有较明显的成效。
项目式学习为《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的组织方法、活动形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改变了传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力,从学生反馈意见及匀东中学学生对本项目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来看,本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习通收集的学生对本次项目式学习的反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本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将“赴中学上一堂美术课”作为本项目的验收成果。这也表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多元能力、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意义。
3.项目改进
项目在实践探索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后续教学和研究中持续改进:
(1)学生分组设计不够完善。由于考虑到大学生在个性、行为习惯、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本项目的小组合作采用的是自愿分组的方式,这导致有个别小组存在协调、合作、组织不当的问题。
(2)学生参与度不够均衡。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小组在项目组成员的参与度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虽然在项目初期各小组便明确了组内各成员的任务分配,但最终组内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承担了较多的项目任务,而学习态度松懈、学习能力稍欠缺的学生则以成效欠佳为由推卸了本应承担的任务。
针对本项目实践存在的不足,后续教学和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探究更为合理的分组方式,使项目学习成果最优化;严格监督小组任务分配及任务的实施过程,确保每个学生在项目参与度上的相对均衡,杜绝“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
五、结语
项目评价依据为各小组授课班级学生的综合评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经过项目实施、问卷调查与综合测评,实践证明,强调小组合作的项目式学习模式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开发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在“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美术教学论》教学实践改革有力地改变了高师美术教育固有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了美术教育课程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美术师范生培养课堂与中小学美术课堂缺乏有机衔接的难题。项目式学习作为探究学习重要的学习方式,在高校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中有更大的研究和应用空间,学科课程项目式课程化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但需指出的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研究,时间长、任务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术学专业教师使用的积极性。而更亟需转变的是美术学专业教师以传“技”授业为己任的固有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此外,在数字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面对早已被各种数字媒介裹挟的大学生,高校教师如何创新性地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