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敌报》1938年社论的宣传方式探析

2022-12-27徐海祥江天琪

关键词:社论抗战

徐海祥,江天琪

(1.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2.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全面抗战开始后,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的《抗敌报》(创刊于1937年12月11日),以见证时代风云、书写社会变迁的浓重笔墨,清晰地勾勒出国家民族在艰苦岁月中砥砺前行的历史轨迹,成为传播人民战争革命理论、推动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在中国共产党党报宣传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史上书写下浓重一笔,产生了较大影响。《抗敌报》1938年社论立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初期以及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客观形势,积极投身火热的抗日宣传斗争第一线,以战场的开辟深刻挖掘来自各条战线抗战资源的时代价值;以战斗的姿态积极探索宣传发动民众投身抗战的方式方法;以战士的担当敏锐关注中日敌我双方宣传战线的明争暗斗,在引领群众深刻感受家国情怀的分量和民族觉醒的激情中迅速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日浪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党报的社会动员功能。

一、运用“赋能纪念资源”的灵动笔调,建构起符合抗战需要的话语体系

情感是行为的催化剂,《抗敌报》1938年社论善于以情感的刺激和鼓动为手段,借助对纪念日、人物等纪念资源的深刻挖掘和符合抗战需要的全新赋能,通过爱与恨、喜与怒等情感因素的充分调动,唤起人民群众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痛恨之感和对不甘屈服、勇于抗争的中华儿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抗日救国语境场,在唤起民众、准确研判抗战发展形势等层面迅速建构起符合抗战实际需要的话语体系。

1.将国耻类资源赋能为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感。回顾中华民族的近代历史,在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与无耻的威逼利诱之下,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苟延残喘,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苦难深重的岁月长河中陈列出一个又一个的“国耻日”,昭示着民族危机的日渐深重和人民生活的日显艰难。《抗敌报》1938年社论借助这些苦难的历史记忆,注重将这种历史的观照与全面抗战初期的现实诉求结合起来,深刻揭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可憎面目。如1938年5月7日的社论开篇写道:“1915年5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迫我国袁世凯政府接受了它所提出的二十一条,铸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种下亡国灭种的祸根”。接着迅速把镜头拉回到全面抗战初期:“在目前中日战争血热紧张的时候,我们纪念这个国耻日国难日分外觉得沉痛。”并在简要列举日寇的若干罪恶行径后,总结指出:“五·九事件以来,日寇更以‘二十一条’作根据,加紧对中国实行经济的、政治的和军事的侵略,不断造成许多惨案和事件。从我国掠夺许多特权和利益,同时加紧挑拨中国的内战,先后支配皖奉两系军阀及其他军阀政客,使中国人自相屠杀,乘机劫掠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建立灭亡中国的基础。”[1]而在《边区人民对于今年“九·一八”应有的认识》这篇社论中更是一针见血地强调:“七年前的‘九·一八’,是我们东北广大富饶的领土和三千万东北同胞沦陷于暴日铁蹄之下的惨痛的日子。从那时候起,东北同胞就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失掉了祖国的爱抚;从那时候起,东北的同胞,就没有做中华民国的人民的自由,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鱼肉宰割下的牛马奴隶,过着最悲惨的亡国奴的生活。”[2]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中华民族对日寇残暴野蛮行为的仇恨与愤怒。同时,这种对日军暴行全景式扫描的概括性叙述,也迅速燃起了中华民族抗日的怒火。

2.将抗争类资源赋能为对革命者的赞美之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对中国的野蛮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不甘屈服的中华儿女便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不惜一切伤痛牺牲,团结一致、携手合作,与民族敌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殊死搏斗。《抗敌报》1938年社论依托那时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斗争,迅速地将这种抗争史实赋能为对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的高度赞扬,向全体同胞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号召:“赶快的坚定吧,英勇的干起来吧!不要悲观失望,用枪刀来同杀我们父母兄弟姊妹的敌人周旋到底,不要眷恋破碎的家乡,用血肉头颅同烧杀我们房屋田园的敌人战斗吧!”[3]同时,精炼地将这种抗争史实蕴涵着的丰富精神内涵赋能为对不畏强暴、敢于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寇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的热情讴歌,强调指出了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如果团结成一座铁的长城,是一个任何什么势力都不能战胜的力量。”并满怀信心地指出,通过全面抗战开始后一年的抗争,“我们清楚的看出了,只要坚决抗战到底,胜利必定是我们的。”只要我们坚持与强敌血战到底,伟大抗日战争的前途必然会是“在坚决持久抗战中敌寇‘灭亡中国’的迷梦将被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力量最后粉碎。”[4]这种力透纸背的、充满感染力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强大信心以无坚不摧的精神动力传递到人民群众心中,立即唤起广大民众的情感共鸣和行动热情,激发出投身抗战、杀敌报国的革命勇气。

3.将伟人类资源赋能为对后继者的鞭策之音。近代以来,在反抗列强侵略的抗争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站在时代前列、准确研判形势、引领革命走向的历史伟人,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民族解放的希望,他们的丰功伟绩是对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爱国奉献精神的生动呈现;他们的顽强意志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牺牲精神的具体诠释。在抗日战争这场既较量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较量两国人民意志品质和精神支撑的殊死对决中,较好地运用历史伟人卓越精神品格的新阐发去诠释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比其他各种方法更能够迅速激起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和勇气。对此,《抗敌报》1938年社论的主创者自觉在抗战大局下思考,主动在抗战大局下行动,努力在围绕抗战这一中心、服务抗战这一大局中找准时机、锁定坐标、精准定位,加大对孙中山等历史伟人的宣传力度,将其革命言行中浸透着的爱国主义精神赋能为鞭策后继者的动力之源。翻开1938年11月12日《抗敌报》社论,我们看到的是对孙中山伟大革命精神的高度颂扬,“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表现在他的革命主义和革命政策上,更表现在他那四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毅力与革命精神。”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伟大革命精神的时代感召力,“目前,抗战的形势已发展到更艰苦的新的阶段,需要我们全民族的力量,加紧一致团结,坚定不移,本着孙中山先生奋斗四十年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伟大精神,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誓死和日本法西斯强盗血战到底,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更看到和明确了全面抗战时期,全国同胞纪念民族巨人孙中山诞辰的实际的具体任务是“必须忠实地接受孙中山先生所给予我们伟大宝贵的遗产,发扬艰苦奋斗不动摇不妥协的革命精神,为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彻底实现而奋斗,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继续扩大与巩固而奋斗,彻底实现中国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驱逐日本强盗出中国,实现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5]这一系列对孙中山充满崇敬之心和对后继者满怀期待之情的话语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触动,在对后继者的鞭策感召中实现了革命伟人精神资源的新赋能,较好地完成了历史情感与现实心境的分享与沟通。

二、通过“敌我鲜明对比”的犀利阐述,凸显抗战宣传工作强大的政治属性

《抗敌报》1938年社论较多地使用了把“我”与“敌”进行充分对比的方法,根据不断变化的抗战形势适时调整推进抗战发展的宣传策略,在“正义”和“邪恶”的鲜明对比反差中给予受众在留下深刻印象的基础上的导向性的认知引领,使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拥护、信任期待和实践支持以及抗日必胜信念的坚定潜移默化地融进人民群众的头脑之中,在宣传策略上强烈地体现出抗战宣传工作的政治属性,实现了为抗战服务,推进抗战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抗敌报》1938年社论中这种敌我鲜明对比的犀利阐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武汉会战相应战略战术的对比。开始于1938年6月中旬的武汉大会战,历时4个半月,是抗日战争开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会战中,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不惧牺牲,在大大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打破日军妄想通过更多占领中国大中城市,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后,为保存实力,坚持长期抗战,我军有计划地自动放弃了武汉。对此情况,必须要精准细致地澄清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才能正确引导人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因应当时的抗战形势要求,《抗敌报》1938年10月29日刊发了题为《我们对于放弃武汉应有的认识与努力》的社论,指出:“日寇对于武汉进攻的原定计划,本来是企图用全力包围袭击我主力,使我主力集中于武汉,以便于它实行最后的总攻与歼灭,这是敌人的阴谋诡计。”而我军则是“本着持久战与消耗战的方针,在武汉的外卫线,不断消耗了敌人巨大的兵力,使敌人动员了三十几个师团,伤亡达四十余万之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而我军的主力,在暂时不利的条件下,又绝不作无谓的牺牲,却机动地有计划撤退,使敌人企图包围袭击我主力,消灭我主力的阴谋目的,完全归于失败。这在战略上显然是完全必要的。”那么对于日寇侵入武汉的暴行,全国抗战的将士和全体同胞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与举措来对待呢?该社论指出:“我们更要到处用群众的示威,来反抗日本强盗的疯狂进攻,让日本鬼子知道:中国抗战的堡垒,还坚固地存在着,中国还有无数的‘武汉’!”[6]敌我双方不同战略战术在使用上的对比和作战效果的强烈反差,坚定了人民群众长期抗战的信心,激发起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情。

2.敌我针锋相对宣传政策的对比。舆论是社会的风向标,“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7](43-44)全面抗战开始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通过虚假宣传企图控制舆论导向,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打击抗战群众的抗战热情,误导群众的价值判断。而《抗敌报》社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牢牢掌握正确舆论导向,准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大势,对敌人的歪曲宣传予以坚决回击,为民众在纷繁复杂的战争形势中廓清思想迷雾,坚定抗战信心,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感召力作出突出贡献。尤其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变本加厉地在它们侵略的每一个地区,配合着它的军事侵略计划,广泛施展它的各种阴谋,达到了“凡可以帮助它遂行强盗侵略计划的一切卑劣无耻的阴谋诡计,它都无所不用其极”[8]的程度。它们妄图通过挑拨离间、污蔑中伤、散布谣言、捏造是非等无耻的欺骗宣传政策和伎俩,实现破坏国共合作与全中国人民团结的目的。针对日寇的阴险图谋,《抗敌报》1938年12月23日社论首先强调:“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当前抗战中的一切困难,停止敌人的进攻,准备力量实行全国大反攻,争取最后胜利,驱逐日寇出中国,这是全中国人民当前最紧急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要反击日寇的破坏我方团结的伎俩,我们“必须特别加紧内部的精诚团结,一心一德”,在此基础上“加紧调节国共两党的关系,调节中央与地方及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调节各抗日部队的关系。高度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减少磨擦与分歧的现象,严厉打击汉奸托匪亲日派在我们内部挑拨离间,制造不满与分歧,鼓励摩擦的各种阴谋诡计”[9]才能保证长期抗战最终取得胜利。至此,我方的正义性与敌方的侵略性在一正一邪的鲜明对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达到了长中国人志气、强中国人骨气、厚中国人底气的良好效果。

3.文化事业的保护与破坏的对比。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7](3)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文化教育、古物遗存等理应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保护。然而,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却“无视国际战争法规,在制造血腥屠杀暴行的同时,公然以轰炸、纵火、劫掠等暴虐、野蛮手段,上演了一幕幕摧残和毁灭中国文化事业的丑剧,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害。”[10](530)对于日寇的这一野蛮暴行,《抗敌报》1938年11月9日社论以犀利的文笔一针见血地进行了批判和揭露,指出:“为无耻的兽欲所冲动与损害人类之恶念所驱使着的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军阀,却不顾一切人类的唾弃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毁灭人类文化的野蛮行为,企图强奸历史的意旨而把不断地向着未来的光明激剧发展和迈进着的世界推到黑暗的地狱里去”。[11]作为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且从来都爱好和平、伸张正义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坚决不会甘心向卑劣的日本法西斯强盗们低头,任由其肆意地污辱我中华民族光荣历史的!为此,中华儿女“坚决用自己的头颅和热血”并“将准备流尽自己最后的一滴血”来“守护我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成果与民族人格和道德”,来赢得祖国的独立、自由和人民的幸福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对肆意践踏古老文明、无休止地破坏文化,使文明蒙尘的丑恶行径的无情揭露;对誓死保护文化、坚决捍卫文化正义行为的热情讴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日寇的仇恨和对正义事业的支持。

三、借助“革命浪漫主义”的叙事基调,描绘出抗战宣传工作精准的价值取向

“革命浪漫主义”是无产阶级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侧重于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用极富想象力的甚至是夸张的手法来展现革命者崇高的革命理想,借以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作为“一种革命语境下的精神信念”,革命浪漫主义“能够激发人们的抗战热情。”[12](149)1939年5月10日毛泽东专门为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13](125)深刻体现了革命领袖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宣传工作的殷切希望。在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借助“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战胜了许多看似人力不可为的艰难困苦、克服了数不尽的坚不可摧的高山险阻,坚持抗战到底,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抗敌报》1938年社论借助“革命浪漫主义”的叙事基调,在稳定民心、振奋士气、团结青年等方面精准描绘出抗战宣传工作鲜明的价值导向。

1.稳定民心,对晋察冀军区成立一年来发展建设成就的热情讴歌。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边区地处恒山、五台山和燕山山脉的连接地带,控制着日寇入侵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端重要。为擘画这一地区军民的作战部署、振奋这一地区军民的抗战热情、领导这一地区军民的抗日行动,中共中央军委于1937年11月7日决定正式成立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军区成立以来,全体军民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的英明领导与卓越指挥下,在不断和日寇进行英勇的艰苦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华北抗战的有力堡垒,极大地稳定了军心民心。对此,1938年11月7日的《抗敌报》在军区成立一周年之际刊发社论予以热情讴歌。社论首先描述了1937年军区成立前这个地区的悲惨状况,“政府机构已逃散一空”“散兵流匪到处袭扰”,人民群众“惊慌逃跑,情绪极为低落”;整个社会“已完全陷于无政府状态”,“一切都是紊乱、无序和崩溃”。继而分析了成立晋察冀军区的重要性和作用,“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存亡绝续的危急时刻,八路军的一部分留守部队和一些军政干部”,“在聂荣臻司令的坚决领导之下,正式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发动广大的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坚持华北的抗战”,“使日寇并吞华北全部的计划,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使1200余万同胞,得免于日本强盗的奴役与剥削,仍然能够得到祖国的抚爱,仍然能够做中华民国的自由的人民”。在列举了晋察冀军区一年来建设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之后,该社论指出,今后我们“更要根据过去斗争的经验与教训,继续十百倍英勇地加紧努力、加紧战斗;更积极地发动武装,加紧战争的动员,把全军区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战争中来,彻底粉碎敌人的围攻”,以“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的胜利。”[14]这种系统全面且极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前景性话语分析和形势研判,对彻底扭转抗战军民此前的消极颓废心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战斗发挥了积极作用。

2.振奋士气,对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队局部作战胜利的精准报道。全面抗战开始后,面对侵华日军接二连三占领中国东部、南部地区各大中城市,中国军队节节败退的不利局面,国人对于全国抗战的进程和前途充满了困惑与担忧。1938年5月,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抗日战争实际,集中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发表了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之后,人们思想上存在的抗日战争是否有阶段之分等迷雾得以拨开,抗战胜利的信心也得以坚定,但仍然需要中国军队能有在一些局部作战中战胜日军的消息来振奋士气。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1938年10月18日《抗敌报》社论以欢欣鼓舞的姿态精准报道了中国军队南浔线作战所取得的伟大胜利。社论开篇就写到:“由九江到南昌有一条铁路,日本鬼子就沿着这条铁路向南昌进攻,以达到总攻武汉的目的!当他围攻德安(在南浔路上)的时候,咱们中国军队就很快抄鬼子们的后路,把鬼子们重重包围起来;激战两昼夜终于把它全部消灭,鬼子们被咱们打死打伤的满山遍野,被咱们揽到的军用品武器,简直像山一样的堆积着。”这种形象性的描述一下子就把中国人累积已久的压抑之情冲刷得干干净净,振奋起了团结一致抗击强敌的自信和勇气。而对于胜利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的论述,“这一胜利给了进攻武汉的鬼子们一个迎头痛击,给了全国和全世界一个极大的兴奋和影响,给了亲日派汉奸托匪一个有力的回答”,则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正义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得道多助的,“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只要坚持统一战线”,[15]中国一定能够最后战胜敌人。

3.满怀希望,对提高广大青年抗战意识积极投身抗战的倾情呼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涉及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问题上,青年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们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与中国青年相伴,青年始终与党同行。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竭尽所能地帮助青年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努力提升青年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操;积极建立抗日青年统一战线,凝聚青年抗战力量,号召广大青年团结起来投身抗战。《抗敌报》1938年社论以“青年是最富有创造热情的”、[16]“青年时代,一切都是向前发展的”[17]等充满希望的话语精准分析了青年的特点。又用“两军一队”的形象语言精炼概括出青年在抗日战争以及未来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广大的青年群众是今天中国抗战中的伟大不可侮蔑的生力军,是坚持抗战过程中的有力的战斗的后备军,同时又是建设新中国的先锋队。”[16]并指出,我们之所以广泛动员青年参加抗战队伍,一方面是要“使广大的青年群众担负起历史所交与他们的神圣光荣的抗战建国任务”,“给他们以实际的斗争的锻炼”;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让青年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显示出他们的热忱积极和模范作用”,以便把抗日队伍带出积极向上的节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边区各级政府在“抗日高于一切”口号的指引下,普遍地组建成立了青年救国会,遵循统一的抗日救国纲领,迅速团结起各党、各派、各阶层的青年,通过民主集中组织原则的灵活运用,发挥出不同阶层青年的不同特长和知识的作用,使青年工作猛烈地开展起来、壮大起来。在华北地区和整个中国各战区相继上演了百余万青年踊跃参军入伍的热烈场面,也出现了广大青年踊跃参加各种慰劳前线、募集寒衣等支援抗战的运动,为增强中国持久抗战的硬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敌报》1938年社论作为全面抗战开始后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宣传手段和方式的创新上进行了许多具有探索意义的文本创作,集中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投身抗战、奋勇杀敌的情感表达。它让广大民众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透过生动火热的抗战实践,深刻体验到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实行人民战争路线方针政策的无比正确;清醒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那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和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的强大力量。正是在“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和感召下,广大民众纷纷投身于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为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猜你喜欢

社论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对傅立鱼任编辑长时《泰东日报》社论分析
抗战音画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抗战风骨不可丢
新年献词里的“中国梦”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
《纽约时报》社论批评美国陆军发布的虐俘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