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2-12-27明成满

关键词:文化观中华价值

明成满,赵 辉

(淮阴师范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图书馆,江苏 淮安 223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深刻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论述,创新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以及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创新性解读和运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前学术界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生成逻辑

赖雄麟从多种文化视角探讨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原因,认为对近现代两种社会思潮的批判反思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历史原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求是其形成的现实原因,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发展是其形成的理论背景,治国理政实践及价值观建设是其产生的现实需求。[1]29-31

孙振琳着重研究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现实原因和目标导向。从现实原因上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为解决治国理政难题提供新思路,如当前要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从目标导向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它是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现实依据。[2]56-60

余卫国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观,更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渊源的传统文化观,这就是它形成的理论逻辑。[3]1-6魏欣雨等学者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以继承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和吸取中共党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历史逻辑。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文化大革命片面否定传统文化,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习近平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4]17-22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对传统文化的定位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定位。

其一,从思想史的角度。刘明明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变迁的总结,也概括了对几千年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系统化的思想体系重塑了中国思想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5]5-7陈志刚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精神风貌,阐述了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原因,科学界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即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6]5-11

其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张志臣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文化资源。[7]12-19王杰概括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在个人层面,可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国家富强方面,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依托。在外交方面,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8]34-35

其三,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左亚文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9]5-11陆卫明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高瞻远瞩地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治国理政提供了历史资源,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可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10]8-13

关于习近平对传统文化新定位的价值,陈志刚指出,新定位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新发展。[6]5-11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林国标研究了习近平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方法的论述,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思维法、创新思维法、战略思维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为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实践方向。[11]123-129王庆忠指出,习近平主张批判继承传统文化,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在转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统筹协调、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12]23-27

刘明明认为,习近平注重在实践中弘扬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营造传统文化的现实语境,面向现实问题作出创造性的阐发,然后融入到现实发展中,从而帮助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履行公民义务。[5]5-7米华全认为,习近平强调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几种矛盾关系,即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阐发和宣传的关系,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13]54-57晏振宇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践导向,具备国际视野和批判继承等五个维度,构建习近平关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14]123-129

(三)关于传统文化的“两创”

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核心内容。

关于“两创”的目标,董德福认为,这一目标是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共赢。[15]1-7

关于“两创”的表现。李青璇研究了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中“两创”的体现。作者认为,“天下为公”对于构建大同世界的价值,“居安思危”对于人类和平的价值,“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价值,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两创”的观点。[16]27-32刘从德认为,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两创”体现在8个方面,即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同世界”与中国梦,“维新”和全面深化改革,“道法自然”与绿色发展,“德主刑辅”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与和平思想,“民本”与“以人民为中心”。[17]5-10

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两创”观的其他研究。左亚文认为,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两创”观内涵丰富,包含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立足当今现实等特点。[9]5-11李维武阐发了传统文化“两创”的相关问题,认为习近平“两创”观注重回答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18]5-12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时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张缅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涉及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坚守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4-29杨瑞森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意义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境界。[20]47-53

黄海峰认为,习近平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为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范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了新的内涵。[21]120-127陈方刘指出,习近平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认为两者之间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习近平注重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重视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22]5-10

此外,还有学者发掘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价值。余卫国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实现了对中西方文化百年论争的科学回答,为科学认识中西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3]1-6袁敦卫认为,习近平提出了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其传统文化观为人类共同价值定下了基调。[23]95-99

(二)德育价值

传统德育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传统德育文化的论述对当代德育发展有重要价值。彭援援认为,习近平关于传统德育文化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德育文化有助于实现“以德兴国”的战略目标、“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目标;家国精神有助于提神聚气,和合价值有助于浸润精魂,道德追求有助于明德修身。[24]168-179杜博士的研究成果显示,习近平提出要以传统美德为滋养,并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传统美德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可以为当代公民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指南的道德体系。[25]49-57

对学校德育的价值。易连云指出,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指导下,学校德育在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授上,应注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与文化内容选择的民族性;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应体现对传统文化诠释与转换的时代性。传统文化教育要体现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系统性,以及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的综合性。[26]79-88盛杨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应以学习原著为前提,以第一课堂为主导,以第二课堂为拓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全员全程、全方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7]10-12

(三)治国理政价值

对生态建设的价值。郇庆治指出,习近平关于生态建设的论述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启发,传统文化元素丰富了生态建设的话语体系。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28]1-9

对政治建设的价值。王金豹认为,习近平强调人文精神、哲学思想、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也包含有社会治理理念,可为中国特色社会民主政治实践提供有益启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的重要源泉。[29]9-11林新萍指出,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将传统文化色彩的语言艺术与政治话语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且日渐成熟的反腐倡廉文化。[30]50-52

对文化建设的价值。丁威从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带一路”的相关系列论述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作用,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于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作用,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1]185-192孙振琳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不仅深化了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而且有利于增强“四个自信”,对构建现代文明秩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56-60

四、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特点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特点。赖雄麟指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鲜明特色包括辩证唯物性、求真向善性、民族主体性、人民本位性、丰富包容性和继承创新性。[1]29-31李翔海通过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传统文化观相比,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具有四方面的特点,即改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故有认知,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32]22-28

陈方刘从时代性、全面性和创新性等角度阐述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特点。时代性即立足于当下时代发展潮流;全面性即对传统文化不同领域的全面认识;创新性即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33]39-43余卫国认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显著特点是理论范式的转换,即实现了从以文化与政治经济辩证关系原理为核心到以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传统性和现代性为核心的历史性转换。[3]1-6

五、对加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的展望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文献研究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相关内容散见于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为系统完整地把握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须仔细研读相关文献,做细致的资料爬梳工作。《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以及习近平关于多个领域论述摘编的单行本等资料都包含了他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这些文献资料对于研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所依托的原始材料,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历史文献的研究,在研究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已有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成果从类型上看都是研究论文,没有一本专著。这说明学界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还是零散的、不够深入的,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也说明学界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亟需学者在全面搜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生成逻辑、主要内容、时代价值和主要特点等方面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多出高质量的研究专著。

(三)重视习近平对传统文化演变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的研究

目前,有众多学者分别从生成逻辑、主要内容、时代价值、主要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和研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但是,从对传统文化演变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学界要重视此方面的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对传统文化演变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华价值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