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几点感悟

2022-12-27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11200方金宝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情课程标准集体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211200) 方金宝

特级教师斯霞曾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这充分说明好课是认真准备出来的,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让自己深刻感受到:“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集体备课是相同专业教师互相讨论和研究某一教学专题的产物,融入了集体教师的智慧.它将教师的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集体备课是我校目前正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八大抓手之一.我校数学组集体备课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由主备人(核心备课组成员)拿出他备的初稿,并阐述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第二时段,所有其他教师针对主备人的想法,展开充分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形成最后的教学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这一基本理念,我校数学教研组要求全体组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将他山之石变成手中瑰宝,真正实现有效备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述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几点感悟.

1.注重教学资源积累和教材内容整体把握

备课时要多参阅各种资料(包括各种教辅资料、自己以前的教案和课件及各种网络教学资源等),尽可能地将初选习题和课本例题都亲自做一遍,对题目的难易程度及教学功能进行判断和识别,好为精准选题做准备.高三一轮复习备课的时候,还要求自己在复习一章内容前,先把该部分内容对应的近十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认真做一遍,对知识考查的主要方面进行归类,把握近十年高考的频点、热点、盲点、趋势,把适合我班学生的试题圈出来以备后用,增强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总之,只有课前准备的教学资源达到一定的水平,我们才能安心地进行教学.

新教材给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备课时要多角度钻研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备课时我会认真研读不同版本(主要有苏教版,人教版A,人教版B,北师大版)的教材,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教参和课程标准弄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知识体系,打开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弄清楚本次教学想让学生“学会什么”,然后创造性地组织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点,努力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

2.备新课标和历年高考真题

众人皆知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方向对了,路再远,总有一天会到达.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指南,所以每次备课前我都会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搞清该知识点是属于新课标要求但旧课标不要求,还是旧课标要求但新课标不要求,还是新、旧课标都要求但要求不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深知只有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通过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发现历年试题在内容上紧扣课标和教材,体现了数学的本质,很少出偏难怪题,在试题素材的选取上,真实、自然、合理,主要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因此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要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一个再发现、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复习知识也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而要借助典型问题,使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与方法再深化理解、再构建网络,以达到提升其思维水平的目的,以往靠刷题取胜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同时近年来出现的数学阅读题、情境题等新题型也需引起我们老师的关注,并要在平常教学中向学生讲解.

3.备教师自己和学生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自身问题时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反思和设计.通过翻阅之前备课笔记上的教学反思,了解前一次上课过程中的得失.“教师只有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弱点和失误,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扉页上写到,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学定教”.我主要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作业面批、批改预习讲义、智学网平台的数据分析来了解学情,从学生的错误和困惑出发,准确找到课堂教学的起点、重点和难点,使课上的讲解做到有的放矢,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依据学情,完成二次备课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也是如此.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忽略了学生学情的教学设计,即使再精彩也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我校要求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在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学案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形成适合自己班情的教案.

我日常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二次备课.一是依据学情,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学习偏好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我们的教师应该及时分析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改和调整集体备课设计的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二是依据学情,确定重点和难点突破策略.首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把握每一章、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三是依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好的设计不是为了教师“好教”,而是为了学生“好学”.在面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从教学内容难度、呈现顺序、教学技巧运用、师生互动方式、时间安排等方面考虑,对集体备课中不符合自己课堂情境的课堂提问、表达和课堂练习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备课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集体备课讨论形成的学案和作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保证了大方向不会出现闪失,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思路.如果浑浑噩噩地吃集体备课的“大锅饭”,只会让学生营养不良,也会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优秀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将集体智慧与个人思想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同时也跳跃着个性的魅力.

猜你喜欢

学情课程标准集体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为集体献一计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警犬集体过生日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