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三维透视
2022-12-27杜烨能
杜烨能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一书出版之后,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方式认真组织学习,把学习第四卷作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维度。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宽广的历史视野
虽然历史是对过去的诉说,但回顾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和开创未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既具有宽广的历史视野,更指明了现实和未来的行动方向。同时,第四卷与前三卷也是一个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不仅坚守了前三卷的根本立场、奋斗目标和主体内容,而且在前三卷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展。
第一,实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1]356,因此要开创历史首先要总结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第四卷的第一专题是“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全书按收录时间顺序排列的最后一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由此可见,第四卷包含对党的百年历史和团的百年历史的总结,不仅总结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而且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实践指明了方向。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历史提炼出九个“必须”,指引了开创未来的方向,体现了第四卷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因此,只有坚持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明白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才能“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7。再如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同时也期待新时代的青年团员做“五个模范”,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第四卷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也蕴含了强大的现实感。这种历史感和现实感汇聚成面向未来的底气与开创未来的勇气,让中华民族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第二,形成于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只有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第四卷的第六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体现了第四卷历史与现实的承接关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是由几代人接续奋斗才实现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回顾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以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正是为了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决心、信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2]139。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历史经验,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三,在治国理政具体方略上的继承与创新。第四卷的第七专题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新”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等的变化,“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3]107。当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起到的作用,而是基于时代变化进行必要的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促进国家更好发展。因而,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与过去的发展理念、过去的发展格局、过去的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肯定与否定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正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已有实践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对我国原先发展格局的继承与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继承与创新是更高水平的,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定的人民立场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63。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奋斗方向、道路选择都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永远站在人民这一边。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立场,通过让人民理解和拥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大业。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收入分配差异,推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57。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通过绿色低碳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措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这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目标就是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中国之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思政课是向学生讲道理。而在学校之外,中国共产党还需要向世界各国人民讲好中国之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仅要讲清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而且要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能让汇聚中国人民智慧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等成为世界共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出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正是因为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2]29。因此,第四卷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性。从根本上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就是为了人民的理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以科学理论指引人民群众的实践。
第三,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与青年一代的关系。“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2]27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在这条赛道上前辈们已经把接力棒交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因此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为此,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339。这是因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青少年才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自觉认识到肩上担负的民族复兴重任。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共青团组织建设,希望它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只有这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共青团才能当好引领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突击队。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鲜明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鲜明的政治品格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任务。这种鲜明的政治品格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既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
第一,正确处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第四卷第二十一专题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那么怎样用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使得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此外,伟大社会革命能否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呢?随着伟大社会革命的推进,对自我革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逐渐加强。相应的,中国共产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2]543,使得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充分显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自觉不断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让优良党风促政风、正行风、带民风,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使得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根基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也使得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2]104,因此在第四卷中更加凸显了这一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易言之,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所以要把促进中国发展和引领世界进步结合起来。如第九专题的文章《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第十八专题的文章《共同护佑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第十九专题的文章《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再如第二十专题的文章《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等。这些文章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中国道路和坚持胸怀天下相结合。这是因为,只有坚持中国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才能更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同样的,只有坚持胸怀天下,正确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三,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属于中国内政的港澳台事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2]411。而香港和澳门坚持“一国两制”,也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不干涉别的国家的内政,也不允许别的国家来干涉中国的内政。香港、澳门、台湾从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是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推进祖国完全统一。随着香港由乱到治的局面不断巩固,中央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深化同内地交流合作,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同时,中央充分肯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工作,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书写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