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个人知识管理研究回归个人知识

2022-12-26梁灿兴

图书馆 2022年12期
关键词:言说显性研究

梁灿兴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 南宁 530003)

学界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以来蔚为大观,引入了诸如大数据、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新技术,涵盖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等已有学科,并试图为这些学科提供统一的基础理论。然而在此过程中,有些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些应用领域虽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管理方法,但并未对不同方法所适用的场合作出明确的说明,结果导致提出的方法有道理,而反对的意见也有道理。比如,有人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角度,提出知识型企业应该推行个人知识管理[1],而反对的意见则从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并不见得可行[2]。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关系没有厘清,比如区分知识类型的科学依据。文章拟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重新审视知识的概念及区分知识类型的依据等问题,为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提供坚实的概念基础。

1 知识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说法,“知识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3]。这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得出的定义。目前知识管理的“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把知识与隐性、实践、情景化等特性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价值观的关联性”[4],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波兰尼提出的“个人知识”。而原有图书馆学、情报学等所指的“知识”,是波普尔定义的客观知识,即编码和静态的知识。基于这三种定义开展的研究都产生了大量的成果。那么,知识管理的“知识”,是哪一种意义上的知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识源于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5]。更重要的是,对于人而言,知觉是一种本能,即这个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是自发完成的。例如,一个西瓜大小的棕色圆形物体飞过来时,大脑产生的知觉是篮球,而不是棕色、圆形、亮度变化的圆形、飞过来的物体等片段式信息。因此,知觉具有对象性、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等特征[6]。在上述例子中,觉察到物体是独立的棕色球体,是与背景相脱离的,这叫知觉的对象性;整体性是指棕色球体没有被分解成感觉的材料,比如棕色、圆形和变化的亮度,而是一个整体;这种觉察很稳定,人在球运动的过程中都会作出同样的判断,此为恒常性;觉得这种大小的球体可以(被人运作而)飞起来,像篮球,这就是理解性。

要想知觉有这些特征,那么大脑中就需要存在表现为经验的模板,即与感觉经验相连接的神经元的稳定连接模式,这些模板就是知识。通过对猴子的大脑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视觉会在大脑中形成与看到的物体形状相似的拓扑结构[7]85-86,认为感觉可能正是通过与这些拓扑结构建立连接来形成稳定记忆。由于不同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是其传递信号的基础,那么,相连接的神经元必然会形成某种拓扑结构。因此,最基本的“知识”可被解释为:知,知觉;识,识别,知识是知觉识别的模板,这个定义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所描述的过程是一致的。这里只是将知识与知觉本能联系了起来,从而为知识管理涉及的知识概念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基础。

知识还有被表达成语言甚至被记录下来的一面,这些知识可以作为理性思考的对象、判别事物的依据。从语言哲学“用法决定意义”[8]的定律出发,这是需要包括在知识的定义之中的。因此,文章把知识定义为:知觉和判别事物所依据的模式,这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并无不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将知识跟大脑—信息—信息的组织形式联系起来,强调知识静态的方面。这个定义则是将知识跟知觉和判别过程联系起来,强调的是知识在生成和交流过程中的变化,以方便知识管理领域开展讨论。

此外,由于知觉和判别事物所依据的模式是有关事物各方面信息的整体,因此,研究者通常把系统化的信息作为对知识的认识,在内涵上也与此定义一致,只是这纯粹是从信息的角度出发作出的定义。

那么这个定义与个人知识和客观知识的关系如何呢?这涉及对知识类型的分类。知识类型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如心理学中有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对于区别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很有作用,但这对文章所讨论的与知识管理有关的类型来说过于琐碎。因此,文章只讨论与知识管理有关的类型,即知识发生和交流过程中的知识类型。

2 个人知识再研究

从“知觉的模板是最初的知识”可知,知识首先是个人知识,因为知觉的主体是个人身体,罗素也曾说:“个人的知觉知识是我们全部知识的基础。”[9]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显性知识是通常所说的用书面文字或图形、数学公式表达的知识;还存在不能系统表达的默会知识,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10]2。由此拉开了人们认识个人知识的序幕。罗素在《人类的知识》中认为,个人知识指的是个人从自身的亲身经历感受到的,带有主观因素、个人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的无法言明的知识[1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开始重视对个人知识的研究,从CNKI的文献全库主题检索结果来看,20世纪之前的研究成果,每年最多只有3—4篇,但进入新世纪之后文献数量增加很快,2004年增至87篇,2007年达到220篇,直到2013年发表数量才开始有所回落。这些研究对个人知识的定义和含义提出了诸多看法,深化了对个人知识的认知。周城雄从是否可表、是否易表、是否已表三个维度将之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知识之间的转化,认为“可表法较已表法更适合实际,也更有利于知识管理研究的展开”[12]。周志平提出个人知识有以下5种类型:①只为个人所具有而别人都不具有且尚未成为公共知识,但可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得到检验的知识;②带有隐秘性的知识,其来源无法弄清楚,尚未得到验证,不具有客观性,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人类公共知识体系组成部分的知识,如神秘的体验知识、直觉知识;③为得到整体理解和把握而对细节所具有的、不可言传的知识;④个体因对公共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具有的知识;⑤为个人所具有的知识,不论是来自公共知识还是来自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不论是可以言语表达还是不可言传[13]。只是这些研究偏于思辨,而实际上只有人才是主体,只有主体才能确定表达多少、如何表达、如何理解和如何交流。绕过主体的决定和行为,去猜度哪些知识是不可言传还是难以言传,这对于事实来说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是由主体的主观思想决定的。因此,对于强调可操作性的知识管理来说,仍然需要具备更确切的理论和事实基础。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从未见过老虎的人有天去动物园看到了老虎,恰逢老虎大吼一声,吓得他大惊失色,转身就跑,还摔了一跤。事后,他虽然说不出那只动物是老虎,但回忆起那只大猫的形象却很清晰,可知老虎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他心灵对话的客体,也就是已经成为了客观知识。但如果有人告诉他那是老虎,他写了一篇短文如实记述这段经历,别人只能从“大惊失色”“摔了一跤”之类的词汇来体会他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显然无法具有他再次见到老虎时仍然想转身就跑的那种感受,这就是波兰尼所说的默会知识,也被称为隐性知识,是具身认知的典型结果。所谓具身认知,指所有的认知最终以身体为基础[14],所有知识都是具身认知的结果。也就是说,人外部的知识只有被内化成身体内部的知识(不管是可体会的还是可计算的),才会被人真正领会,这也是近20年来,个人知识的生成成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领域之一的原因。而上述例子中主角所写的短文,是可言传的知识,也叫显性知识。

假设这个人想详细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他能做到么?这当然是可以的,只要愿意说,就都能够说,即使缺乏相应的词汇,也还可以用各种类比和隐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感受,只不过别人甚至是他自己都可能无法在事后再现这种情绪和心理变化。

人类的遗传基因具有多样性,各人的发育过程也不均衡,这导致人们各自身体的感受性、神经元数量及其构造也不一致,故每个人在多元智能发展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即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7种智力[15]。比如,女性的视锥细胞要多于男性,对视觉描绘的精细程度较高,在辨别色彩方面要强于男性[16]。

对个人感受的言说(此处的言说指清晰的表达,包括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还具有类似量子的特性。因为人对事物的感受是整体性的,一旦试图条缕分明地分开记述,若不是足够谨慎,便很容易顾此失彼:可能对一些感受过分渲染,而忽略了另外一些本来存在的感受,这还不包括记录者出于某些目的对感受的有意取舍。比如上述例子中的主角,如果他想让自己在描述中显得勇敢一点,就可能有意舍弃掉那些令他惊慌失措的感受。因此,言说知识至少包含4种:一是别人能理解的真实感受;二是别人理解不了的真实感受;三是别人能理解的虚假感受;四是别人不能理解的虚假感受。

可见,从实际情境出发,将波兰尼的个人知识区分为言说知识和言传知识应该更合理。凡是能说出来的知识都是言说知识,但只有能够被别人理解并能传播的才是言传知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写道:“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17]因为确实存在可说但说不清楚的知识。当然,维特根斯坦这句话的含义并不完全指文章所谈到的情形,却也包含了上述情景。

3 知识的类型

个人知识包含两种:作为心灵对话客体的客观知识和未作为心灵对话客体的知识。按照上述分析,未作为心灵对话客体的知识,很难说是不可言说的,因为虚构和类比本就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式[18]134-153,[19]。而知识未作为心灵对话客体的原因,通常也只是人在认识事物时受各种思维定势的影响而无意识忽略了。不能作为心灵对话的客体,实际上是指人的思维无法想象的事物,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恰恰是由人们的想象构成的[18]134-153。所以,在由人的想象驱动并建构的世界中,人无法想象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客观知识又分为言说知识和未言说知识。客观知识是否转换成言说知识,主要看主体言说的欲望,而驱动欲望的原因各有不同:如若是谋生所需,自不必说;还有自觉写日记如写历史的;又或录日程而强行记忆的;试图通过说出来使事情更清晰的等等。言说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能保证言说对于内容相关客体的确切性,二是言说的详略取决于主体的意愿。

未言说的知识,他人不能知也无从研究,但这部分知识也是存在的,比如,那些看过但是被遗忘、只有在特定情境的强烈刺激下才能想起来的个人记忆。

言说知识能否流传则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主体是否愿意将之与他人交流。比如,有些学者呼吁知识型企业普遍推广个人知识管理,以促进机构内的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和共享,但这是对言说知识的产生及其向言传知识转化过程中主体所起的作用缺乏了解。个人知识管理,不管是内容或工具都必须是个人自愿自主的选择,并非企业,而同行间却是竞争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是知识生产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将之共享无异于放弃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可见,这种呼吁有违理性人的基本常识。只有当分享者认为与知识接受者不构成竞争关系,或者分享这些知识物有所值时,共享个人知识才可能发生。

另一方面是他人是否能够理解这份言说知识。从言说的形式和内容上看,能否被他人理解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否以两者共同掌握的语言来表达,如两个相互听不懂对方语言的人,显然无法理解对方谈论的话题,文字亦如是。第二,表达的内容他人是否能够理解。比如,红绿色盲的人无法体会3色视觉的人对多彩世界的描绘,很可能连想象都很困难。这是言传知识如何分类的基本逻辑,即通过什么方式被哪些人接受了。

告知他人的言说知识,如果能够被他人理解,那么这份言说知识就转换成了言传知识,同时也就可能成为社会中交流知识的一部分,也即成为了社会知识。而个人知识能否转换成社会知识,第一,取决于个人是否愿意告知他人。如果个人没有自觉把他人能理解的知识告知他人,那么这部分的未言传知识也就只属于个人。第二,取决于他人是否能理解。如果不能理解,那么效果上还是与个人未言传的知识是一样的。

社会知识并不必然能让更多人获取,因为还存在交流圈层的保护壁垒,这些壁垒包括知识产权和机构保护、各种秘密和私人交流圈子,都和拥有私权主体的知识保护意愿有关。被这些壁垒保护起来的知识,可称为私密知识,即与私权主体有关的秘密知识,包括个人和各种机构(政府、企业、各种机构)知识。个人隐私在法律上是界限比较明确的信息,而个人私密知识的范围要大于个人隐私的范围。比如,生活中经常出现甲试图在某件事情上对周围熟人保密,但事实上周围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只是都在他面前装作不知道,他们也只在彼此之间的小社交圈子里谈论这件事情,对圈子外的人语焉不详。这件事情显然属于社会知识,但也属于甲的私密知识。

明确向社区发布的知识是公共知识。当然,现实情况总是比理论分析更复杂,总有些知识处于私密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灰色”区域。比如,某些非本人发布却流入公共交流领域的私人照片,从交流的角度看到底是属于私密知识还是属于公共知识?这只能交给法律去裁定了。

那些能够用公共度量衡进行测量确认的知识,则被称为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言传知识的子集,但与私密知识和公共知识是相交的关系。科学知识之所以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知识,原因就在于这种知识能用公共尺度去公开测量并证明其因果关系。自然科学知识强调知识是可以被反复进行公共测量的,但是这点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很难实现,因此,通常只能要求有实测的数据。

所有知识类型的关系见图1所示。

图1 知识类型的关系

4 形式逻辑是显性知识的守夜人

默会知识的提出,是波兰尼在此领域的出色贡献。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是类似于肌肉记忆和直觉的知识。这类能让人不经过意识干预而获得结果的知识,在实际体验中是存在的,因此这个概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同。正如上文所述,这类知识是可以言说的,甚至也是可以说清楚的,但知识的接受者在掌握这些知识时,需要运用躯体的动作去学习。其原因在于,言传知识使用语言作为公共工具,需要通过意识去掌握,而意识与无意识之间隔着人的躯体,意识并不能指挥人的躯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直接运用这些知识,这本身就打破了意识和无意识这对矛盾词汇的逻辑界限。从这点看,“默会知识”一词非常贴合波兰尼的原意。

人作为发育而成的有机体,既存在先天遗传的差异,也存在后天发育和教育的差异,能不能领会语言所传达的微妙意义,与身体内部的差异有关。于是,这种差异就成为了不能用语言直接领会的默会知识,并成为有别于显性知识的根据。然而,对很多人来说,数学、物理或化学等都是无法通过阅读领会的,我们又何以能够将这些难以通过语言就领会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呢?而且现代神经科学也已经揭示:理解显性知识也需要机体动作——神经元网络必须做出调整和重组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这些知识的拓扑结构[7]85-86,从而使人记住这些知识。那么,同样都是通过语言去学习,也同样都有可能学不会,学会的也同样都是必须通过机体动作(躯体动作也可以视为一种机体动作,只是层次上有所不同)才能真正领会,为什么一部分知识被称为默会知识,而另外一部分被称为显性知识呢?这就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显性知识。这里有两条标准可对其进行划分:一是人们所传达的意义必须通过语言表达才能互相理解,而为了明确传达交流的意义,除了必须使用相应的语法外,还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二是在生活中,人们除了掌握语言,还有对各种事物的体验,当接收语言传达的意义时,除了可以用曾经的体验去共情之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去弥补那些未能体验的意义。比如,人群中大约有12%的人口可能具有4色视觉,现在通行的3色视觉只是因为3色标准适合大多数人[20],有4色视觉的人所描述的事物要比有3色视觉的人更加色彩斑斓,但其描述并不符合3色视觉的人的视觉经验[21],不过,这不会妨碍3色视觉的人通过欣赏4色视觉的人的画作来想象其眼中的世界。

如果只以第一条标准来划分显性知识,基本上只有自然科学中那些经过严格验证、定义和推演的知识,才能称之为显性知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只能算是半显性知识。如果按照第二条标准来划分,那么不仅绝大多数的学科知识都是显性知识,人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经验也是显性知识。虽然这些显性知识按照形式逻辑来说并不严密,但只要生活经验能将其中的逻辑断裂接续上,那么它也能成为清晰明确的知识。而那些表现为肌肉记忆和直觉的知识,由于不能通过想象来掌握,必须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才能形成,只能被称为默会知识。

对于那些虽然符合第一条标准,但大多数人即使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也难以学会的知识,也会被认为是显性知识,其原因在于,对社会来说,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基础,形式逻辑又是将词汇意义辨别得清晰明确的基础。因此,形式逻辑实际上是显性知识的“守夜人”:当人们认为交流的知识清晰时,它就隐身了;当人们觉得交流的知识模糊时,就又会把它“请”出来。

5 个人知识是心灵的静态表象

如果以一个人没有被他人认识的知识作为隐性知识的定义,那么,从上文的分析来看,个人的隐性知识至少包括四部分:一是他未言说但有别于已有言说知识的知识;二是默会知识;三是未作为心灵对话客体的知识;四是他已言传但是别人不理解的知识。可见将默会知识等同于隐性知识的认识是不妥当的。

企业的隐性知识则与默会知识的距离更远。因为企业只拥有员工现时的技能,并没有拥有员工的身体,无法提取员工的默会知识,同时也没能主宰员工的意识,使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原则上企业并不拥有员工的隐性知识,而只拥有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言传知识。企业的隐性知识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既往知识、员工表现的技能和言传知识中,以及还没有整理成企业可用的显性知识的那部分知识。实际上,最早研究企业隐性知识的学者所举的例子都是这类知识。比如,1995年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到的松下公司的田中郁子,他通过研究大阪国际酒店的面包师制作面包的过程,制定出制作规则,从而发明出能稳定生产美味面包的家用面包机[22]115-125。

简而言之,衡量默会知识的尺度,是意识是否可达(即意识是否能操纵);个人隐性知识的尺度,是言传是否已达(包括个人所有未言传的知识,不管是默会知识,还是未言说的知识,或者是未意识到的知识);企业隐性知识的尺度,是权利是否可达(即有没有权利和权利有没有可能实现)。

最后来看看个人知识的内容。个人知识无非是个人显性知识与个人隐性知识之和,个人显性知识包括个人掌握的社会知识、个人独特的言说知识。从内容上看,个人知识已经将个人心灵能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都包含在内了,当然,心灵还包括了精神运作的过程,但这些内容并非个人知识的范畴。所以,个人知识实际上是心灵的静态表象。

那么,目前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是否与这样的认识相匹配呢?

6 个人知识研究的现状

国内有关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自世纪之交兴起以来,经过研究的高潮时期,现已进入研究完成期,这点在文献统计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笔者于2022年8月底在CNKI文献总库中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主题的检索,图2是检索结果的历年曲线图。从图中可见,国内关于个人知识管理主题的研究,始于2000年,兴于2004年,期间发表的文献数量约25篇;2007—2014年间研究达到高峰,每年文献量在80—100篇之间;从2017年开始,每年文献发表量均未超出25篇。

图2 CNKI检索“个人知识管理”主题的中文文献历年发文量

一个研究主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其在研究实践上实现创新的主要源泉。当人们的研究活动逼近穷尽理论的可能性,这个主题的创新性也就逐渐减弱,进入接近研究完成的状态。核心期刊(此处以北大核心、CSSCI和CSCD为代表)的审稿更加重视论文的创新性和规范性,因此,核心期刊的发文量往往更能反映研究领域创新性的变化。从图3可以看出,核心期刊在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发文量在2015年之后,每年只保持在2—3篇。这显示出该主题的研究在2015年之后就已经进入了低创新的阶段,至今已有7年,仿佛这个主题的研究已经进入研究完成的阶段了。

图3 CNKI检索“个人知识管理”主题的核心期刊历年发文量

那么,有关研究是否真的已经穷尽了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在个人知识领域应用的理论可能呢?笔者分析了国内外有关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

7 个人知识管理的四种思想流派

2017年,当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进入低创期时,杨羽茜和邓胜利将国外个人知识管理的思想流派分为技能论、过程论、技术论和目的论四种,并对之进行了总结[23]39-46,这个分类迄今依然有效。

技能论将个人知识管理视为与知识管理工作有关的七项能力:检索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信息协作、分析信息、表达信息和信息安全保护,后来扩展为包含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管理、社交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可见,技能论的核心是强调形成并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各项能力。

过程论将个人知识管理视为个人、社群、思想三者之间的交互过程,是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评估知识的过程,也是个人了解信息、进行观察、产生想法的有序过程。可见,过程论的核心是强调个人对群体知识交流的参与。对个人来说,知识共享是核心,因为只有个人将知识与他人共享,群体才可能有知识交流。

技术论将个人知识管理视为将技术、个人能力、实践、方法联系起来的理论框架,强调技术在其中的作用,研究集中于对技术工具的总结和分类。可见,技术论强调的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信息工具,在实践上对应各种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集成和创新。

目的论将个人知识管理视为促进个人知识应用、能力发展的工具,目标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竞争力,国内也将知识创新视为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可见,目的论的重点是将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创新、个人发展的工具,核心是知识创新,因为知识创新也是个人知识管理在个人能力上的体现。

这四种流派各有侧重,技能论侧重于能力,过程论侧重于知识交流,技术论侧重于软件工具,目的论侧重于知识创新,四者共同构成了个人知识管理研究的整个框架。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的研究成果对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流派的贡献甚少,各种研究基本上是在上述流派已经形成的认识上开展的深入研究。

8 服务社会知识生产的个人知识管理

有关管理的研究,从管理所用的工具、技能、操作规范到管理过程、对象的结构和目的等都能成为研究视角。对照个人知识管理的已有成果,技能和操作规范研究对应技能论的研究,工具研究对应技术论的研究,管理的过程研究对应过程论的研究,管理对象的结构和目的研究对应目的论的研究。

从研究成果来说,由于与工具、技能和操作规范有关的研究,大多有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作为参照,因而较为成熟。这种研究取向既有来自理论的依据,又有对已有研究路径的承继。

在理论依据方面,目前个人知识管理主要依据波兰尼“个人知识”的研究理论。波兰尼从分析科学家的“技能及行家绝技”出发,认为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科学家使用默会能力的过程[10]2,也就是说,个人知识的提出本来就是基于社会知识生产。将个人知识的分析用于知识管理,则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1995年出版的《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知识创新是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产生的[22]115-125。可见,个人知识和隐性知识应用到知识管理领域,都是基于机构的社会知识生产。

在对已有研究路径的承继方面,个人知识管理的滥觞始于企业知识管理,这可以视为情报学对知识管理领域研究视角的延伸。从学科研究对象上看,情报学是研究如何为实践提供知识服务的学科,其应用领域较典型的是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实体。因此,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提供实践所需情报是情报学的题中之义。从研究发展的时间上看,企业知识管理发展在前,个人知识管理发蒙于后,杨鹤林据此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发展深入后的必然趋势。”“一个组织要有效进行组织知识管理,必须依靠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知识共享。”[24]从研究内容上看,Paul Dorsey提出的个人知识管理的7项能力,就是脱胎于企业知识管理过程。

对管理过程、对象的结构和目的方面的研究,由于与人们对管理目的的认识有关,目前展开的研究主要有:个人知识管理的动因研究和不同职业主体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从国内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笔者在CNKI的文献总库中搜索“个人知识管理”主题,其重点主题如表1所示。

表1 CNKI检索“个人知识管理”主题的重点主题

从表1可见,教师、学生和图书馆员是三个主要被研究的职业,其中尤以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最多,这反映出主要是社会知识体系的职业生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在研究个人知识管理。应用个人知识管理的场景多为知识学习的管理和职业知识的管理,主要服务于公共知识和机构知识的生产和学习。

如果用一句话归纳现有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视角,那就是:这些都是服务社会知识生产的个人知识管理理论。这表现为以上思想流派都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对象是个人所创新的、可共享的知识;二是个人知识管理过程是为个人产出知识的共享而服务的;三是对社交软件的使用和对群体交流的参与。

9 让个人知识管理研究回归个人知识

对实践主体来说,实行管理不是目的,服务管理之外的实践才是管理的目的,这点在知识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图书馆对知识资源进行有序化的目的是服务图书馆的社会目标,即保障公民知识存取的自由。那么,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按照杨羽茜和邓胜利的观点,推动个人知识管理发展的个体动因包括:“PKM有助于应对个人信息、知识的盈余,在知识型社会中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满足个人知识分享需求,并提升基于移动环境的碎片化学习效果。”[23]39-46这些动因就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知识生产,对应于个人事业发展部分。

然而,正如上文所论证的那样,个人知识是心灵的静态表象,因而,对心灵表象的记录,可以成为心智成长的“锚点”,即通过表达来使思维变得确定,通过记录来对抗遗忘,使得思考能够促成进一步行动或者形成思考的知识资源。对这些“锚点”进行有效管理,可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并提高工作效率。

从个人知识的内容上看,能够服务于社会知识生产的知识只是个人知识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知识必须服务于个人身心健康,正如身心健康是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基础一样,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管理也应该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目的。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社会发展使得身心不健康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那么不管个人是否有个人信息、知识的盈余,个人知识管理对于个人而言都是必需品。如果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学会全面审视个人的天赋和现状,制定适当的计划,发展个人核心技能,实现个人发展,也是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但目前个人知识管理研究涵盖的范围,并未包括个人知识领域的大部分内容,特别缺乏将不同层次的个人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

从个人知识管理的潜在用户上看,按照现有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思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通常只是受教育程度较高、正在学习知识或者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的一部分人。但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全面涵盖个人知识的个人知识管理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极为有利。而对图书馆这样的公共知识传播机构来说,引导用户关注个人知识管理,一方面可以普及图书馆学的知识,提高图书馆在用户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用户黏性。

从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上看,图书馆是公共交流和私域交流的枢纽[25],个人知识管理是图书馆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推动私域知识生产,也是推动私域交流的切入点,这是从知识交流的源头上提升进入公共知识交流的知识流量。因此,基于全面个人知识的个人知识管理,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来稿时间:2022年8月)

猜你喜欢

言说显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