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差异性探讨
2022-12-25贺红岩
贺红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企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两者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弥补。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但是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现代企业应该正确认知两者原则之间的差异性,并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两者协同合作,进而促进我国企业和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针对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原则的差异性展开研究,给我国企业和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会计原则;差异化
会计是我国企业运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对于会计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会计相关的法规和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对我国会计工作产生了方向性影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都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企业和我国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两者的原则不同,对于企业和国家经济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文就针对两者原则的差异展开研究。进而提出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协作策略。
一、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及原则概述
(一)税务会计
随着税务会计工作的不断细化,形成了具有税务会计特色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金流动原则。此原则是用过修正应计制原则体现并反映出来的,该原则能够充分保证纳税人有能力进行支付,并能够帮助政府获得财政收入。
2. 保持与财务会计日常核算方法的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高效协调发展,税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应该遵循财务会计的相关准则、制度,只有在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数据得到确认后,才能够最终确认应收税款。
3. 划分营业收入与资本收益原则。这两种收益的来源和纳税责任不同,因此应该在税务会计中进行严格的区分。其中,营业收益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常规性、经常性的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益,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税额按照正常税率进行计算。而资本收益则是指在交换或者出售相关法律规定的资本资产获得的收益,例如投资、出售、交换政权或者金融产品的收益。为了针对以上两种税费进行区分,就应该遵循此原则。
4. 比例配比原则。所得税费用和已产生纳税义务的税前会计利润相配比例(在同期报告),可以完全不管所得税缴纳的时间性。这样,随着所得税费用随同相应的会计利润在下一个阶段确认,从分配准则的两种特性(时间的一致性和因果性)来看,所得税的跨期摊配方式就遵循了所得税和费用之间的配比准则。
5. 准确性原则。所谓准确性原则是指在个别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按照所得税法的要求,在纳税人总收入与成本各项费用的事实体现方面,应具备准确性的特征,这一原则上也具体反映到递延法的处理过程中。
6. 可前瞻性原则。这是支持和完善“债务法”的重要原则。而欠款法中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定模式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对于按照一般会计准则所制定的资产负债表中,所申报的资产与负债数额将依次回收或偿还。把可预见性原则运用到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就增加了对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流动性和财政弹性的预期价值。
7. 税收支付能力原则。税收支付能力和税法力量的差别。所谓税法力量,是指税法上应当以最合理的標准确认其为计税基础。具有相同计税基数的纳税人应当承担对相同纳税人的相应税款。所以,纳税人承受能力反映的是合理负税基础。与一般企业的费用支付方式有所不同,由于税收支出全部对应着现金的流动,所以,在考察纳税人功能的同时,也需要考察纳税人的支出功能。因此,税务会计在确定、计算和记录所得税、利润、成本、税费时,应选用保证纳税人支出功能的会计核算方式。
(二)财务会计
根据中国会计理论界普遍的理解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关于报表确认与计算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公司所有财产物品的计价必须根据取得或购建时产生的实际成本计算并入账,而不考虑它在以后市价的变化。这主要是基于:
其一,历史成本是由买卖双方在交易市场上通过买卖客观决定的,而不是由会计工作者虚拟产生的。
其二,历史成本以真正可信的财务证据为基础,且是可检验的。
其三,以历史成本最易实现,且与收入为实现标准的永续经营假设密切衔接。
2. 收入实现原则。是指公司所产生的收入应当选择以哪一种时间点为确定的时间,并确定它的归属时间,这是根据会计分期假设而确定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性,就需要通过经常计量所得,确定企业收入完成的会计阶段,即收入将于“何时”或“怎样”完成。很显然,企业收入之定义就需要清楚收入的内涵和完成的标志及要求。
3. 配比原则。即支出(成本)和收入相配合的原理,是在企业一个会计阶段所产生的收入,必须和企业实现收入时产生的支出成本相互比较,以确认该阶段的盈亏,配比原理是连续生产的会计分期假设的结果。
4. 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公司的实际经营行为中,由于某些阶段货币增减活动和实际收付行为并不相同,因而产生了确认收付两个原则:一是权责发生制,另一是收付实现制。
5. 区别为资源性支出和利润性支出原则。区分投资性支出和利润性支出的准则,要求企业会计在对其进行的成本费用确定时,应当对两种性质不同的成本费用区分开来,并合理计量当期亏损。
6. 谨慎原则。即市场稳健主义准则,是指公司能够克服市场上固有的风险及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的各种危害。如果一个经济事件在企业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供选择的处理方式,而且各种方式又有着相当的概念性与逻辑上的合理性,会计人员心存顾虑不知选择哪一个处理方式,通常选用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与低估资产和损失的一种处理方式。
二、差异性探究
(一)相关性原则方面
财政税收是税务会计核算的终极导向这一原理,在企业与所得税问题中所涉及的所得税与扣除费,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则成了税收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这一原理中所着重考虑的重要内容。政府财政和纳税人收入的种类和属性都是公司税收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这一准则中所重点考察的部分,而更高一层的政府税收则是公司税务会计信息基础设计中所关注的根本问题。而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信息选择则是公司财务会计研究的重点,一个公司盈利情况才能够真正地在信息上体现出来。根据公司线下的运营现状,财务数据资料能否带来合理和正确的决策上的支持则是财务会计相关性准则所要考察的重点,而财务会计相关性准则的主要研究重点是如何可以为公司带来真实性较高的信息。
(二)历史成本原则方面
历史成本还可称为原始生产成本,属会计要素的一类。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公司,通常选用的衡量标准是使用成本的计量或计价方法进行经营中成本费用的计算工作。不过由于我们财会体制的逐步健全,所以现在的公司在启用了其他历史会计准则的情形下基本上都放弃了使用这一准则。例如,在公司历史成本值出现严重背离情况的时候,就会取代其历史资产价值,又或者就会觉得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具有被误导的可行性。我们的税收政策却又对这一准则予以了相当地肯定,并且一直以坚决保护的态度。我们的税收政策强调:假如一家公司在实行当期资产成本核算的时候,如果对于历史成本核算准则进行了不遵守或者弃用的行为,就必须要进行评价相关公司历史资产潜在价格的工作,并借此助力成本核算和确定历史成本核算的工作。我们主要是从征税角度考虑并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而强制执行政策也是为了保证有效征税的重要原因。
(三)配比原则方面
对公司成本费用加以确定是配比的主要用途,以权责关系为其成立基础,但与此同样管理会计和财务报告中的财务考虑因素也会对其形成相应的负面影响。总之,其是确定公司会计要素的重要原则。但从税收会计视角来看,个人所得税也认可配比原则。根据个人所得税相关条文规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纳税人,所产生的税费成本要与同期配比原则一起扣减,但不得推迟甚至提早扣减。也严格规定不得发生税收的流失现象。但是由于所得税并不认可这一原则,在现实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以配比原则看待的财会概念与税务相关条款之间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合作的对策
(一)两者间协调发展意识的强化
对于一家公司来讲必须从本公司的真实运作状况入手,提交实际的收益数据于税收审计和财务会计。在数据真实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提出并运用合理而科学的调配操作手段,对其操作机制加以改进,才能达到改善业务流程的目的。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三点:首先,公司必须保证能够在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税收操作,即所得税征收一定要及时。第二,税收审计必须重视借鉴财务会计实际操作方法,采用我国财务会计事业的相对较为完善的现实情况,对公司财务会计操作所具备的可操作性进行运用,使操作风险得以合理的降低,同时也使税务审计绩效得以适当的提高。第三,要想使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理论显得更为统一和协调,必须从两个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展开具体的研究,在对二者所存在的差异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之后,彻底把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共同之处发现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引进并运用比较合理和适当的研究手段,以便克服相应的障碍,使二者显得更加一致。
(二)税务统筹工作更具科学性
由于一个企业的业务太过繁杂,不仅业务划分困难较大,而且产业结构又处于相互错杂的情况中,使得税收业务的进行显得不顺畅,于是就有进行更为合理而正确的税收统筹操作的需要,唯有多做准备才能创造一种优越的条件,使税收业务进行得更为顺畅。另一方面,公司必须依照有关法规要求履行纳税义务,与此同时也必须统筹经营本公司的纳税服务,引导并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使由本公司進行的企业经营过程带来的税费压力得到合理缓解;另外,公司也应该对监管部门的成立予以高度重视,重点是监控本公司常规性的税务状况,长期在制度严格的监管下使公司自身的税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显得更为宝贵,以便为企业会计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从而实现产生巨大效益的目标。通过从税收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会计的日常管理中的具体操作实际,可以看到税收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相较而言,税收会计人员的工作随着税收法规规定越来越复杂,显得更加烦琐,在实际操作及实务中会遇到更多的错综复杂的情况,所以要求有关工作人员必须以更加认真的工作状态,投身到税收管理工作中。
(三)两者间不合理差异性的缩小
基于企业的视角,认为税收会计核算原则是核算一个企业的税款,服务于税款缴纳者,让税款缴纳变得更为方便是其主要目的,却忘记了基于纳税人视角进行思考。它具有国家的缴纳税金而轻纳税人利益的特点,所以在健全税务制度中的作用还没有非常突出。与此相反,财务会计准则发展历时漫长,在运用实践中累积的经验也相当宝贵,它在公司各个环节上的运用也相当成熟,所以税务会计核算准则需要多进行学习和总结。税务审计准则还需要随着中国税务改革的深化而实现政策视角转变,对国际财务会计准则中的优良模型和管理经验进行全面吸纳,并根据二者所具备的共同特点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努力减少二者之间的不合理情况和差异。另外还必须注意创新,使二者的发展需要得以适应,否则一旦缺乏这一需要,公司所承担的税收工作压力就会增大,也不利于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从而可使二者的不合理差距过大造成十分严峻的结果。同时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一些国家所具备的会计条件更为合理。因此,一个发达国家必须根据自身国情注意二者之间不合理差距的减少,使某些财务难题在混合模式下获得有效的处理。
四、结语
本文首先在相关性原理方面、企业价值原理方面、分配原理方面,就税收会计原理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原理在二者之间的差异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给出二者之间统筹工作能力的提高、税收统筹工作的科学化、二者之间不合理差距的减少等三种调整措施,以便对减少税收会计原理与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原理的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借鉴和依据,借此有效地应用于经济和企业。在使二者之间更为和谐的同时,又将二者所具备的优势发挥起来,从而推动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更为科学和顺利。
参考文献:
[1]高雅琪.试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纳税,2018(19):85.
[2]赵海燕,张山.对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7(04):74-77.
[3]杨源.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探析[J].时代经贸,2018(29):31-32.
[4]职振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计量比较研究[J].财经界,2017(24):121.
(作者单位:重庆安伯格轨道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