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验数学”之学促进儿童创新意识培养*
2022-12-24王兴年蔡春妹
王兴年 蔡春妹 张 勇
“经验数学”的基本价值追求就是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那么,如何从学习者的视角出发,以重经验、重体验、重验证为原则,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验数学”课堂教学新形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本文以不同领域的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来展开探讨。
一、基于经验,大胆猜想
“经验数学”课堂教学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经验、生活经验,让他们大胆地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让学习真正发生,让经验自然生成,不断引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自然生长。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圆的周长》时,教师出示图1,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发其数学思考:如果把这三个轮胎各滚动一圈,哪个轮胎滚动的路程最长?猜一猜,它们滚动的路程(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放手,引导学生猜想、验证。轮胎的大小不一样,周长也不一样。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轮胎的直径越大,其周长也越大,且从周长与直径的和、差、积、商的关系中发现,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非常接近。由此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可能是定值。教师直接将新授内容变成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推理筛选,引发每个学生自我验证的需求,促使学生自主探讨、碰撞思维。“经验数学”的课堂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数学思考被引发,主观能动性得以体现。
(图1)
二、融合经验,勇于验证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等进一步发展、生成、融合经验。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分数乘整数》一课时,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笔者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鼓励小组合作探究、科学验证,从而促进他们真正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师:这些猜想合理吗?
生:②号猜想不合理。因为分数乘整数,结果应该比这个分数大,而分母变大为“b×n”、分子不变,整个分数值就会小于原来的分数值,所以不合理。
生:③号猜想也不合理。因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应该不会改变,所以不合理。
师:那么,①号猜想真的合理吗?如果我们以刚刚大家列举的“×3”为例,你能运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并说明理由吗?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后汇报交流,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验证方法:
…………
由上可见,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给予知识,而是结合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通过交流、合作对数学猜想以不同的方式加以验证,有效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接。算法的抽象离不开算理的支撑,只有深刻理解算理,才能更好地感悟和运用算法。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稳步推进验证的同时,其实也在深入探究算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当学生已经对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想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合作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勾连已有经验,呈现出多种验证方法,使得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各自的收获。
三、积淀经验,触发创新
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有条理地积累经验,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活经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苏教版五下《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图、会画图,能从图中获得想要的数学信息,并能客观地分析图中的数据,甚至是数据的变化趋势。在设计练习时,笔者加入了如下题型:
妈妈记录了明明0~11 岁的身高情况,如表1所示。请大家根据表1完成折线统计图,并思考:(1)明明从几岁到几岁的这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几厘米?(2)明明几岁时身高超过了1米?(3)明明8 岁半时身高大约多少?(4)请你猜一猜,明明多少岁时可以长到170cm?为什么?
表1 明明0~11岁的身高情况
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直观数据解决前面三道题,可以通过猜测或计算完成第四道题,并有自己的理由。从答题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觉得8岁半的时候,明明的身高应该是8岁与9 岁身高的平均数。解答最后一道题时,有的学生通过找规律、计算平均数等方法来解答,也有的学生采用直接猜测的方法。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意义,了解可以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后期某个数据所在的范围。同时,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图中数据的准确性、规律性对预判结果的影响很大。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建立在结构的基础上,这种结构是开放的……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一个层次发展到另一个层次时,其功能不断变化。”引导学生经历数形结合、繁杂计算、理性分析、科学猜测与验证等过程,使他们在反复猜测与验证中生成经验,在合作探究中生长经验,在思维的碰撞中融合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淀经验,有助于他们充分感悟数学的本质,在夯实基础知识与提升能力的同时涵育核心素养,培养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总之,“经验数学”的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储备,让他们通过有针对性的经验碰撞、思维碰撞,引发经验的自然生发、生长、融合、沉淀。如此,学生对数学世界是充满好奇和幻想的,他们乐于探索知识的根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质疑、验证和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动性和生命力,不断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