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传统文化的地理实践开发探讨

2022-12-24安徽省桐城中学段焕荣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桐城派桐城思想道德

安徽省桐城中学/ 段焕荣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特色风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民族灵魂的缩影,反映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发生发展的历程。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地方传统文化能有效地加强对青年学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地理学科专业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与方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地理实践力是中学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课标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和感受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必要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学习地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利用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创造出直观、鲜活的教学场景,形成体验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培育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强化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一、地理实践开发内容选择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笔者以桐城市为例阐述如何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桐城是桐城派的故乡,自古崇文重教,修身立德,被赞誉为“文都”。桐城派“执文坛牛耳达二百余年”,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曾有“天下文章出桐城”“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 的说法,“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方苞,晚年号望溪,其故居坐落于桐城市区龙眠东路寺巷。姚鼐,字梦谷,其故居惜抱轩位于桐城中学校内,现有二层木质阁楼一栋,楼前银杏为姚鼐亲手所植,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吴汝纶,晚清文学家、教育家、“曾门四弟子”之一,他思想开明,主张研习西学,创办了新式学堂桐城中学,马其昶为桐城中学第三任校长,吴、马二人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人物。目前吴汝纶铜像位于桐城中学校园半山阁内,可供学生瞻仰。

桐城“六尺巷”位于桐城老城区,邻近市中心广场,“六尺巷”全长百余米、宽六尺,巷口石墙上镌刻着宰相张英书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牌坊上刻有“礼让”二字,目前“六尺巷”景区已扩建。

桐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除桐城派、六尺巷外,还有左公祠、渡江指挥部、孔城老街等大量资源可以用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为桐城当地和周边学校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充实的内容。

二、地理实践开发实施过程

为了在地理实践中涵育思想道德建设,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定好主题、选好形式、做好准备、演好节目。

首先进行调查,确定主题。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桐城文化的熟悉和接受程度,结合调查情况和桐城文化资源的特点,可选择“爱国礼让”作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这一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既展示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彰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地位。

其次开展实践,创新形式。实践活动包括教室内的学习和教室外的活动。教室内的学习要重视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可以来源于网络、报刊、专业书籍、地方志及各种文献。教师可以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让学生搜集相关历史故事并在课堂上汇报成果,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桐城文化代表人物,体会桐城文化魅力。桐城派相关的书籍数量多、资源足,可分选摘录相关内容形成案例;教师应从深度或广度上补充案例,做好案例资源积累和扩充工作,并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整理出适合学生群体学习的思想道德素材,汇编成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资料用书。教室外的活动要重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包括专家报告、老师指导、学生实践等几个方面;行动研究应将理论内容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以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体验式学习感受的目的。结合实践活动内容,布置相关任务,巩固实践活动成果,达到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再次协调各方,充分准备。教室内的学习相对容易把控,教师一人基本可以完成教学设计。教室外的活动包括专家引领、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尤其要慎重考虑时间、路线、安全等问题。如吴汝纶亲题的“勉成国器”匾额和“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楹联均收藏在桐城中学校史馆内,此馆为木质结构,其二楼参观人数有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需要分两批进入参观。这就要求实践活动开展前考虑周全,既要请校史馆专业人士讲解,又要设计分组活动,由两位老师带队引领各小组交叉活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最后提前预演,绽放精彩。对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提前交给老师,老师对这些资料进行审阅,对不确定的地方可以请教相关专家,并将修订后的资料与学生及时交流,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展示了学生的成果。活动需要提前推演,邀请同事谋划,安排班干参与,做好天气变化、学生意外情况等预案,确保实践活动安全高效完成。学生走出了教室,在方苞故居内,在惜抱轩银杏树下,在吴汝纶铜像前,回顾桐城派文化的发展历史,学习桐城派大师的家国情怀;在“六尺巷”的真实环境里听六尺巷故事,感受“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地理实践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和鲜活的场景有机结合起来,使书本和现实融会贯通,让教与学成为双向互动的过程;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传统文化入脑入心,从而培育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提升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三、地理实践开发成果评价

1.补充文化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方传统文化是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了学生们在传统文化、语文、历史、政治等多领域的兴趣;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收集与学习,提高了个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丰富了个人知识储备和精神世界。如学生学习了解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将桐城派人物案例(点)串联成桐城派文脉发展(线)脉络,展现了“方苞—刘大魁(号海峰)—姚鼐—(曾国藩)—吴汝纶”桐城派发展历程。

2.提升学科素养。参观身边的古村落、古遗迹、农家乐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观察一些老照片、老房子、祖先的遗留物等见证物,可以让学生了解、追溯和探究家庭与社会的历史变迁、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地方志等方式,收集本地方传统文化素材,从而由衷地涌起对家乡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家国一体”意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行动能力,增强了安全意识,锻炼了意志品质,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了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调查方法和技能,还提升了学生团队意识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资料收集、活动实践、成果汇报等不仅创造了更好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还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3.发展思想道德素养。学生学唱歌曲《六尺巷》,绘制城市简图,展示望溪路、海峰路、梦谷路、南山路等桐城文化元素,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思想悄然萌发。

桐城文派和清廷命运休戚与共,在清朝后期走向了衰落,但桐城派作家们接触底层民众、关心民间疾苦、揭露贪官污吏、斥责严刑峻法的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应当传承。学生认识到桐城派传统文化是一种心怀“国之大者”的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从而初步形成爱国的思想道德。

“六尺巷”这个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总被传为美谈。“六尺巷”并不宽,但巷道西端牌坊上刻着的“礼让”二字告诫学生礼让是一种个人修养,是一种君子风范,更是一种中华美德。同学们在校园内处理矛盾时通过学习“六尺巷”精神,放宽胸怀,自然培育了“礼让”的思想道德。

四、地理实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即使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地理实践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1.家长和学生不理解地理实践的意义,认为开展各种地理实践活动既耽误学习,又不能够提升成绩,因而感兴趣的学生和支持配合的家长不多。

2.一个班的学生数量多,文化水平、行动能力参差不齐,这导致文化课、实践课进展慢。为了兼顾更多的学生,可能在教学或实践活动中出现了随意性,偏离了教学或实践目标。

3.高考的压力巨大,学生缺少学习时间。学校在不耽误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每周只安排一节社团实践课,还经常被节假日调休、考试等占用,社团实践课时间过少导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教师的课业负担重、业余时间不多、专业领域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在地理实践选材和思想道德引导的时候可能把握不准方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地理实践活动费时费力且不一定科学。

5.在聘请专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活动开销和成果展示推广费用,导致中小学师生活动往往缺少经费保障,延缓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推进速度,弱化了成果推广。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实践活动氛围不浓。

五、地理实践开发目标设想

地方传统文化专业性强,学校可以通过将老师送出去学习、将专家请进来讲学等举措,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地理实践的优秀成果进行奖励,并且作为教学成果进行展示推广。地方传统文化是地理实践的内容,更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思想道德是五育的基础,是教育的灵魂。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在师生身边随处可见道德故事、历史建筑、社会名人等;合理开发这些地理实践资源,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形成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资源。大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凸显思想道德地位,能够对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在身边发掘适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资源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科素养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一起来,创设出更加鲜活的课堂,让学生在充满家乡味的课堂内外学习中培育家国情怀,激起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并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在地理实践中发掘和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涵育,有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桐城派桐城思想道德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论“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形成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桐城派文化的创新与现代传承研究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安徽桐城六尺巷
论《西洋杂志》的延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