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

2015-03-11陶家韵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4期
关键词:桐城劳作方言

陶家韵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

陶家韵

桐城歌是起源于“桐城派”的故乡——安徽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都极具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2007年桐城歌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名录。作为桐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歌融入了桐城的人文、历史、经济、地理等众多地方元素,其文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一、桐城歌的特质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录桐城歌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妇孺皆知。”桐城歌的传唱在明中叶就非常丰富,影响极大。可见桐城歌的传承从明中叶始至清,历久不衰。

桐城歌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过去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每逢重要节日,人们总是唱起歌谣表达内心喜悦的心情。桐城歌与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的,如劳动歌、情爱歌;有吟诵的,如上梁歌、葬仪歌,还有两者之间互相转化可唱可诵的,如各种灯歌。但无论是哪种歌体,都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琅琅上口,好记好唱好听。凡过年过节,或重大庆典,都有桐城歌的歌声和锣鼓声,它本身是桐城民俗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桐城的许多民俗也都在歌中得到体现,因而很受群众喜爱,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广为传唱。桐城歌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质。

桐城歌题材丰富。叶濒、张志鸿主编的 《桐城歌》一书收录桐城歌共计800首,按照内容题材将这800首桐城歌分为“历史、风情、儿歌、新歌、誉歌”六大卷,每卷又根据内容进行细化分类,比如风情卷分为“故土、旧政、传说、明理、劳动、生活、风俗、趣味、茶歌、灯歌”等10个小类。从分类可以看出,桐城歌的题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丰富。

桐城歌歌词富于文学性,歌词优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明代冯梦龙《山歌》中辑录的桐城时兴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这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桐城歌,清新朴实,自然无华,借一方素帕表达出唱歌姑娘对情人的无限情思,不免让人想起《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在手帕上题诗相赠、倾吐爱慕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桐城歌虽然是俗文学,作者也大多数是劳动人民,但俗中见雅,其语言凝练,含蓄委婉,常用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如:“荷花爱藕藕爱莲,花儿香来藕儿甜,荷花爱藕丝缕缕,藕爱荷花朵朵鲜,人意相投共枕眠。”用本为一体的荷花、藕、莲蓬来象征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歌词朴实,文字洁净。

桐城歌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桐城歌最早出现于明代,然歌词并非一成不变,相反桐城歌的歌词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诗词所拥有的功能——表现社会事实,从桐城歌歌词我们可以窥探出当时社会经济、人文、农业、地理等特点。比如桐城歌《光绪二十九年灾》就清楚的描述了光绪二十九年桐城遭遇洪水灾害的惨景。而《杀得清兵无路走》和《天下能太平》这两首桐城歌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太平军与清军在桐城打仗的情况。至于《桐城来了共产党》、《誓把鬼子一扫尽》、《改革开放红旗扬》等桐城歌的历史感更加鲜明。

二、桐城歌的现状

桐城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积极组织开展桐城歌研究工作,并鼓励创作演唱新时期桐城歌,给桐城歌注入新思想,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经常举办桐城歌演唱会,桐城六中编排的《桐城歌》登上了央视“星光大道”,把桐城歌从乡野搬上了表演的舞台,极大地扩大了桐城歌的影响。地方教育部门还把桐城歌编入乡土教材,从小学生抓起,培养他们对桐城歌的兴趣,让他们从中受到优良传统教育和道德熏陶的同时自觉的成为桐城歌的传承人。虽然,桐城歌的传承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它也存在与众多非遗现状相似的问题。

桐城歌的传唱趋于式微,传唱人陷于后继无人。旧时桐城农村,上山打柴、下河捕鱼,夏夜纳凉,插秧、薅草,处处都是悠扬的桐城歌声,但是,桐城歌的传唱目前已趋于式微的状态。传统的上山打柴、下河捕鱼,夏夜纳凉,插秧、薅草这些活动时均不见桐城歌的身影,即使是重大节日,也难听到桐城歌的歌声。只是在人们有目的性寻求或者采录桐城歌时,人们才能欣赏到桐城歌。桐城歌的传唱从过去的自觉演唱渐渐演变成现在具有目的性的演唱。此外,桐城歌的传唱人也陷于后继无人的境地,大多数会唱桐城歌的人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中青年会唱桐城歌的人几乎为零,愿意学听桐城歌的青少年也是微乎其微。随着这些老民间艺人的年龄越来越大,记忆力衰退,大量的桐城歌歌词被遗忘,加上桐城歌本身就是口耳相传,缺少曲谱,如不及时保护和收录,不久后桐城歌将逐渐消亡。

桐城歌的理论研究匮乏,桐城歌的价值还未充分认识。桐城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代表桐城文化的特质,更在于它的文学和音乐价值。从文学上看,桐城文人尤其是“桐城派”作家从桐城歌谣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明末桐城诗人方文的诗“虽民谣里谚,途巷琐事,皆可引用”。其他如方以智、钱澄之、刘大櫆、张廷玉、马苏臣等人亦喜用民歌节调,言地方风俗,男女情爱,变俗为雅,质而不俚。如《山中暮归闻樵歌》、《棉花谣》、《渔夫谣》等,都是直接源于民间歌谣或略加修饰润色并保持原貌的作品。他们不仅为古典诗歌与民间艺术相结合闯出了一条新路,更为桐城歌品位的提升和广泛流布做出了积极贡献。从音乐上说,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形成起到了基因性孕育作用。由于桐城歌流布湖北黄梅一带后,给当地的黄梅采茶调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食粮;充实提高后的黄梅调进入安徽安庆后,由于桐城歌的再次融入,引发了黄梅调向黄梅戏的急遽嬗变。桐城歌中,许多都是男女交流的表演唱,它的加入,使黄梅调顺利向戏剧过渡。

正是因为桐城歌独特的价值被发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对桐城歌的重视。但有关桐城歌的理论研究,目前十分缺乏,至今没有一篇系统地研究桐城歌内容的有价值的论文,专门从事研究桐城歌的学者也很少。桐城歌深层次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桐城歌的价值以及传承的重要意义未得到全面认识。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桐城歌的认知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桐城歌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三、桐城歌的传承和保护

桐城歌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了一些历史原因使得桐城歌遭到大量的破坏。比如在“文革”时期“破四旧”,大量的桐城歌歌谱遭到洗劫焚烧,许多珍贵的资料丢失。此外,还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以及缺少重视的人为因素。

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经济水平低下时期,业余文化、娱乐活动十分缺乏。桐城歌,因其演唱形式简单,适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干农活时唱,过节时唱,办喜事时唱,甚至夏夜纳凉时人们也不禁唱上几句。可以说是处处充满桐城歌歌声,传唱非常活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接受普通话学习,渐渐对方言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对于方言的认同度逐渐降低,远离方言,听不懂方言,讲不了方言成为现在众多桐城中小学生的现实情况。这样直接导致他们听不懂使用方言演唱的桐城歌,失去了听学桐城歌的兴趣。因此语言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桐城歌在下一代的传播。

传统民俗节目的消逝。桐城歌种类很多,其中一部分桐城歌是配合当地一些民俗节目而唱的。比如舞龙灯、舞狮子灯、闹花灯等。凡过年过节,或重大庆典,都有桐城歌的歌声和锣鼓声,它本身是桐城民俗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桐城的许多民俗也都在歌中得到体现,因而很受群众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在过去常见的民俗活动现在已经渐渐被淡忘,随着它们的消逝,与之相关的一些桐城歌也渐渐消逝。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其传承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桐城歌保护机制,积极培养桐城歌新一代的传承人,更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注重创新,探寻桐城歌历史变化和民俗活动的轨迹,以及它与桐城派散文、黄梅戏,与吴中山歌等等的内在联系。桐城歌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还体现在其歌词的文学性,曲调的源流性。认识桐城歌,不仅要欣赏其外在形式美,更需从深层次探讨它内在的艺术美,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厚艺术底蕴。

总之,桐城歌不仅是桐城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的时代责任,也是历史责任。发展,众多娱乐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不断涌现,看电视,看电影等成为人们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的首选。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文化娱乐活动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加上桐城歌本身也存在歌词陈旧、曲调单一等局限性,人们对传统民歌兴趣日渐淡薄,桐城歌被众多迎合现代人精神文化娱乐活动所代替,桐城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生产劳作方式的改变。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农业劳作效率十分低下。农业劳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农民必须走出家门,进入田间劳作,完成繁重的农业劳作。在劳作过程中,人们感到累了、困了,便以唱歌来提神解乏,歌声传遍整个田间地头,引起其他劳动者的共鸣,于是就出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群体演唱的热闹景象。唱歌形式不仅有独唱还有对唱、和唱等多种形式。现存的桐城歌中就有许多表现人们农业劳作时的场面。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劳作效率显著提高,机器代替人工劳作,农业所需的劳动者数量和时间大大减少。大批的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离开田间地头,走出家乡前往城市打工。桐城歌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桐城歌在农业劳动和其他一些劳动过程中演唱的条件不复存在了,桐城歌演唱渐渐衰减,会唱的人越来越少。

语言的演进。桐城歌主要是运用桐城方言演唱,这种原生态的唱法正是是桐城歌独特的价值所在。但是桐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发音和音调差别较大,有些方言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字词,因此桐城方言较为难懂。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加上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说普通话成为与人沟通的必需,学说普通话成了大多数人的一种自觉愿望。学生从小

(作者单位: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桐城派学术研究中心)

爱乐园地

猜你喜欢

桐城劳作方言
方严的方言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论“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形成
方言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春暖劳作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