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加减法”
2022-12-24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舒畅
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舒畅
2021 年秋季开学以来,广大中小学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是着眼于教育现状、考虑到学生发展、维护教育生态健康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础教育环境进行长期性、系统性、根源性治理的决心。
“双减”减轻了校内教学任务和校外培训负担,孩子的课外时间变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显。2022 年元旦开始执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父母以身作则,切实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同时也要求父母努力营造家庭学习氛围,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家庭教育促进法》倡导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沃土。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妥善处理亲子关系,认真领悟“双减”政策精神,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做一些“减法”和“加法”。
一、在唯分数论上做减法,在习惯培养上做加法
有些父母过分看重考试分数,仅仅以分数来评判孩子学习的好坏。分数高,皆大欢喜,高枕无忧;分数低,就认为孩子的学习出现了重大问题,焦躁不安,不知所措。笔者认为,父母应该把关注重点放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良好习惯才是孩子有效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是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保障。
心理学家将3—6 岁定义为“潮湿水泥期”,在这个阶段,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能被很好地塑造;7—12 岁进入“水泥凝固期”,在这个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逐步形成并开始固化。所以,小学阶段是孩子培养和固化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要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和培养;好习惯定型后,不用管教也能自然而然地坚持下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提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归纳总结、细心检查、整理错题等等。如果一遇到考试分数低就补课救急,势必让孩子形成很强的依赖性,难以实现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
除了学习习惯之外,卫生习惯、作息习惯、行为习惯等也需要培养和规范。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把规则和界限比喻成悬崖边的栏杆,知道界限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为孩子立规矩,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更自由。规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察、自省和自律,只有给孩子制定基本行为规范和指导性原则,帮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在习惯成自然后良性发展。
二、在“授之以鱼”上做减法,在“授之以渔”上做加法
少年儿童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经常对新事物或新问题要问个为什么。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既惊讶又高兴。惊讶的是小脑瓜里竟然有这么多问题,高兴的是好奇可以带来求知的内驱力,这也是向孩子传授知识和方法的好时机。此时父母要多“授渔”少“授鱼”,要帮孩子想法子、找路子,而不是让孩子直接“吃鱼”。很多父母都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但又经常要求孩子努力刷题,对方法的总结与能力的提高则重视不够。所以家长要避免让孩子盲目刷题、机械刷题、知识漫灌,努力做到题型分类、错题整理、方法总结,实现有效做题、高效学习。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学习:“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些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儿童的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比较薄弱,在面对较复杂问题时,家长可以通过举例、演示、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引导孩子思考,探寻解决思路,让孩子获得思考心得和学习乐趣,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生活与学习有很多相通之处,在生活中经常丢三落四、手忙脚乱的孩子,在学习中也常常会粗心大意、杂乱无章。父母要多让孩子体验生活,传授生活技能和处事方法,不要事事包办代替,以爱之名的宠溺,阻碍孩子自理能力的提升。笔者曾将家务劳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强化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孩子终究要长大,总有一天必须独自前行,我们与其代替他们披荆斩棘,不如教会他们披荆斩棘的本领。
三、在校外培训上做减法,在艺体活动上做加法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寒暑假应该大量补课,新学期的成绩就能突飞猛进。但是要知道,在学校已经进行了4~5 个月的学习后,孩子在寒暑假又要满负荷学习,没有休息、调整和缓冲的时间,怎么能保持有效的学习状态呢?孩子被强行送到教培机构,面对课山题海,难免会“出工不出力”,还会厌学逃学。父母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意愿,帮孩子对假期生活进行科学地规划,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还要留出时间让孩子在体育、艺术等方面去发展兴趣爱好,避免“死读书、磨洋工、低效率”。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学会管控时间,惜时守时,避免“拖延症”,提高学习的计划性和执行力。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避免埋头苦学,激发潜能,让孩子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乐思尚学。
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校外培训势必影响身心健康,户外活动对体格发育、手眼协调、视力保护都很有帮助。有研究表明,坚持每天2 小时(每周10 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可以降低10%以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9 年10 月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明确提出“每天户外120 分钟,校内校外各60 分钟”的要求,即每天要保证学生日间户外活动120 分钟。
四、在焦虑盲从上做减法,在陪伴沟通上做加法
目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焦虑盲从和难以陪伴沟通的双重困局。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主要来自于中考分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考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被限制,有一部分学生会进入职业高中。在多数家长的观念里,进入职高就是落后者和被淘汰者。所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如果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急于通过大量补课、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强度等方式来快速提升成绩,在拼命进普高的独木桥上同质化竞争。此外,被资本裹挟的教培机构,为了招揽生源和追求利润,用“起跑线不能输”“超前学习论”“分水岭论”“来补课我们就提升你,不来补课我们就提升你的竞争者”等口号贩卖焦虑。部分家长过度焦虑,无所适从。面对这些问题,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在2022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提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客观评判孩子的资质,做出长远规划。如果孩子在文化课上有潜力就朝着普高继续努力;如果上普高的确有困难,就需要在文化课之外发展孩子的特长或职业技能,避免同质竞争和恶性竞争。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疏于陪伴,没时间管孩子。特别是在寒暑假,没人管的孩子只好被送去教培机构。其实,陪伴是童年最好的礼物,如果父母缺席了陪伴,孩子的情感体验必然会有缺失。因此,在孩子的课余期间,特别是寒暑假,父母再忙也要对孩子的陪伴有明确计划,可以轮流陪孩子阅读、聊天、旅行等等,要让孩子感到不是处于没人管、没人倾诉的放养状态。此外,陪伴还能滋养亲情,与孩子保持良性互动,成为与他们并肩而行的知心人,努力做到“在位陪伴”,而不是“在场陪伴”或“隐性失陪”(父母在孩子身边,但心不在焉,玩手机、看电视等等)。在陪伴时,父母还要与孩子有效沟通。首先要倾听,孩子有了困惑、受了委屈、犯了错,对家长不敢说、不想说,或者说了也无效,都会积累成不良后果。所以,家长要耐心地让孩子倾诉,让孩子把话说完。其次要换位思考,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家长只有在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找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五、在耳提面命上做减法,在言传身教上做加法
部分父母认为,沟通和教育就是口头告诫,经常对孩子耳提面命: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只准这样做,不准那样做。而父母自己却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殊不知,这种重言传、轻身教的教育方式,常常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
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在认知、习惯、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中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一方面,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强化,出现强烈的个人主张,主动对所见所闻进行理解加工,萌发出极具主观性的模仿倾向。另一方面,孩子们逐渐地要求行为自主,有意识地反抗来自外界的强制性要求(即使这样的要求与自己潜意识中认可的一致)。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在内心开始重视来自父母的评价,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经历主动认知、主动感悟、主动调节的过程,最终形成观念。
家庭教育还要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品行培养,让孩子学会调控情绪、不骄不躁、懂得感恩、换位思考等等。家庭教育能充分兼顾“独立个体属性”和“合格社会属性”。父母在教育方法上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首先,减少耳提命面式的说教,避免使用孩子们最难接受的方式进行强制灌输。其次,不能只重视“行为矫正”,而忽视“意识矫正”。父母要少用反例逼迫、多用正面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知行合一、心悦诚服。
六、在以智育为中心上做减法,在五育并举上做加法
2019 年6 月23 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实施。《意见》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既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顶层设计,也有针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热点问题的及时纠偏,满足人民群众由“有学上”转向“上好学”的需求。因此,落实“双减”要在以智育为中心上做减法,走出“短视化、功利化、片面化、应试化、焦虑化”的困境,守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实行五育并举,让德育助自律、智育助自知、体育助自强、美育助自信、劳育助自立,夯“双减”之基,收五育之果。
广义的教育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系统工程。“双减”是提升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契机,父母不能抵触和内耗,从自我觉察开始、从转变观念开始、从愉悦接纳开始,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先导、学校教育为基石、社会教育为补充、自我教育贯始终的良性循环与有效驱动。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那些学校没办法顾及的方面,老师没时间覆盖的地方,都需要父母用智慧和汗水去填补。父母唯有与时俱进,洞悉“双减”的本质,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才能实现减负、提质、增效,回归育人本心和成才初心。
“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不仅对义务教育负担重、考评多、身心疲的弊端进行纠正,还对家庭教育明确新要求,诠释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新导向、新常态、新风尚。“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的观念革新、角色定位、过程参与,要从“督促者”变成“驱动者”,从“干着急”变成“干益事”。家庭教育要在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事情上多做减法,在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事情上多做加法,让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