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少先队劳动课程更有“中国韵味”
——以马坝小学少先队“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为例

2022-12-24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关三小张宏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节气少先队队员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关三小/张宏

“老师,惊蛰一到,气温愈来愈高,是不是种庄稼与气候有联系?”“老师,惊蛰一到,大地都湿润开来。”趁惊蛰节气、万物萌动的良辰,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马坝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刘亚琴老师率领气象小组的成员,制作了天气变化统计图,通过研究惊蛰与立春、雨水天气的变化,指导队员认识物候变化规律、农事活动特点。这仅仅是马坝小学《二十四节气耕读课程》等少先队校本化课题实验活动开展以来的一个小场景。2019 年至今,学校充分运用大自然所赋予的丰富农业教学资源,在不同季节的农事生活里,运用生命教学的教育理念,寻找农业资源与课程融合点,积极探索“农耕文化与少先队活动课学科融合”等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途径,进一步充实了新时代少先队劳动教学的内容。

一、开展“二十四节气”少先队活动课程背景和价值

1.节气文化进课堂,探索少先队劳动教育突破口

繁阳镇马坝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前身是丁家祠堂私塾,“耕读文化”由来已久,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身处农村的小朋友们大多数也不知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法则,不知道庄稼播种时节,无法正确识别庄稼品种。如何运用本土的农耕资源,寻找劳动教学和课程教育的融合点,以推动队员全面发展,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小朋友”。在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 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勤奋学习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教育实践中,将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教学理念紧密结合,是劳动教学和课程教育的融合点。马坝小学据此制定了《基于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的耕读教育方案》《节气文化建设进课堂教学方案》,吹响了学校的耕读素质教育号角。为了将节气活动开展得深入人心,大队部精选节气名称,以节气为各班级中队命名,例如:春分中队、冬至中队等,一个班级两块牌子,进一步渲染节气活动的文化氛围。校大门口建有“耕读立德”文化石,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将教学楼左侧围墙改造成“自然之耕”读书长廊,学生身处自然的环境中,畅游书海,获取知识。此处还展示学生作品,可以看到学生用画笔、用文字、用诗句,描绘出四季变化、节气更替,应时耕耘田园,四季沐浴书香。

为了传承耕读文化,营造幸福校园,马坝小学在学校乡村少年宫后面的空地上建设了“耕乐园”校内综合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来此认识各类蔬菜,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涵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来“耕乐园”开展课外实践以及阅读,让学生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明白劳动的艰辛与食物的珍贵,同时也让学生重视阅读,懂得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要“勤”。

2.学科深度融合,拓展少先队劳动教育新内涵

城乡教学应充分发掘农业的特色文化资源优点,继承与创新农业文化,让队员通过对乡土特色教材的学习与参与式实践体验,在自然环境、大社区中培养对知识与科学发展的认知,开展全纳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为农村儿童的终身健康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石。

学生们依托节气规律设计了一些研究课题,在他们参与劳动、身体力行的同时,头脑也高速运转了起来。例如:在小满时学习制作植物标本或书签,让孩子自己养几只蚕宝宝,体会养蚕的过程,亲身感悟养蚕的艰辛;秋分时节组织开展参加农业活动,带领队员们走进农村综合实验基地,让他们体验“慧谷韵丰收,秋分载万物”场景,系统掌握有关农产品的各项知识。这都不是简单的活动,而要求队员们统筹规划、调动诸多方面的知识,以逐步实现整体目标下的每一个小的目标,而这些活动又很难由一人单独进行,所以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以合作的方法去探索、去尝试。

3.突出主线,探索“+耕读”教学新模式

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紧紧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展开,这是学校校本课程设计的一条主线;学校深入探讨了“劳动”的教学含义,并将它分解成了农耕、食育、民俗教育、科学探究、家务等各领域的有关课程,这是该校课程设计的另一条主线。当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学科内容便更加充实而系统了。

例如,根据“春分”节气,学校开展了传统民间习俗、食育两类选修课,一是让队员体验“竖蛋”民俗活动;二是“吃春菜”“酿美酒”。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独特的酒文化,春分日也素有酿酒的风俗习惯,“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簪花酿酒笑春风,不负好时光。可以让孩子们为家人酿上一壶美酒,表达自己的感谢与爱意,并在此过程中了解酒的酿造,了解生活中的学问;在“清明”时节,开设农耕、食育、传统民俗教育三门选修课,让队员们采集食材做青团,或自制凉大麦粥,或领养一株花卉、制秋千、荡秋千、学手工做风筝。这些活动课中涉及的“劳动”是多样化的,“劳动”所蕴含的文化素养是多样化的,“劳动”适应的队员年龄更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凸显了教育课程中的“选择权”,而多样化的劳动形态也会推动队员核心素质的全方位发展。

近两年来,学校以耕读教学为重点,搜集整合了二十四节气资源,并分学段编印了《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积极探索“+耕读”教学模式,深入乡村、农家,走入田间地头、花果庄园,寻求节气耕读资源,实现了“思政课+乡村情感培养”“语文课+田园作文指导”“科学课+乡村农业生产开发研究”“体育课+时令健康讲座与训练”“美术课+节气寻找色彩行动” 等课堂教学样态,达到了乡村农业生产劳动教学和德、智、体、美的深度融合,这些课程具体内容包括了节气诗词、耕作实践、农时农事、健康教育等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了学生们熟悉的身边的地方特色事物和文化。

课程赋予学生劳动教学的过程与意义,完善的劳动课堂必须具备目标、执行、评估等基本操作环节,也必须贯通于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通,而不能单纯地只是由教师带着队员参加各类特色课外活动。繁阳镇马坝小学的“二十四节气”课堂不仅包括全部的教学环节,实现了“贯通”和“融入”,而且还具有系统化、选择性、延展性等特色。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中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策略

(一)融合经典,飘逸文化味

1.诵诗词,传文化

我国从古至今有大量有关节气的诗词,这既是我国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师结合二十四节气,指导队员们诵读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的中国古典诗词,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汉语文学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民族文化底蕴,并加以传承。在语文课堂上,由教师指导队员们收集诗词,并由春、夏、秋、冬四大时节开始,进而转入与二十四节气诗词有关的日常学习。经过“每周一诗”“二十四节气诗歌朗诵大赛”等教学活动,队员们可以从诵读中体会韵律之美、想象之美、情意之美。通过诵读诗词,队员们还能够适时补充与诗词有关的物候学与民俗,并将之与现实生活加以比照,以增进对二十四节气的正确认识。

2.集谚语,丰积累

二十四节气谚语简明扼要地汇总了具体时间、风俗习惯和农事活动方式。掌握二十四节气能够充实训练队员的话语积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还让队员们采用网上查询、校外采访等方法搜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以充实学员的生活和文化积淀。比如,学校开展了“我认识二十四节气谚语”的教学活动,让队员们搜集并张贴二十四节气谚语,认识它们的含义、传说、风俗习惯、天气特点等,并且大声诵读。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队员们查阅并获取信息,体会汉语的优美,从而更进一步掌握二十四节气谚语。

(二)糅合课外,充溢生活味

1.观自然,记变化

二十四节气知识所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考察,花草的荣华凋零、雨露霜雪的四时变迁、鸟兽的迁移蛰藏,均有所体现,而对节气知识的认知离不开对自然界规律的考察,教师要“给予”队员们一双发现的眼睛,带着队员去研究、去感悟、去充实积淀、去提高学习实践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展开“跟着节气观大自然”的教学活动,教师指导队员们从各个节气的来临以前、出现之时、出现以后的视角去观察、体会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文章、绘画等各种表现形式进行记录。如观察校园里花草树木在各个节气中的生长变化情况、观察同一个节气中不同年度的气温差异等。通过将节气知识与学生观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节气常识也就不再是枯燥的、平面的名词解释,而成为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在这一过程中,语文和绘画等课程有机融为一体,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互映照,队员们对环境变化也有了较敏锐的感觉,收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等也有所发展。

2.参活动,知民俗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不同的地方,民俗也有所不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地区风俗民情。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有不少和节气相关的内容,以芜湖市繁昌区为例,除了常规的清明出游、端午赛龙舟等传统之外,还有不少与节气相关的、有繁昌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但洋溢着浓厚的地方色彩,还潜藏着浓郁的地方文化底蕴。可以让队员们参加纪念活动,感受节气中的民俗,既增加了学习民俗的乐趣,又大大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跨学科、综合型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加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凸现综合性

开展二十四节气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增加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并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情感。另外,随着学校选修课的发展,教师也试图深入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意义,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观察与认识能力,改善学生的基础教学水平和培育学生的审美心理。校本课程的研究要凸显综合性,要彰显节气中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要反映人、社会、大自然的内在融合,要运用语文、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的融合点,将节气的教育价值融入到科学、健康、语言、艺术、社会五个领域,充分突出实践教育活动的综合性。

(四)具有可操作性

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并不仅仅限于中国民间风俗,而是更多地反映了科学和自然界规律,反映了不同生物之间生存的密切联系,反映了季节的气温变化规律等等。队员掌握起来比较麻烦,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把节气的实际知识与内涵加以简化,讲明节气精髓,把节气与人员的活动、实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知识更加浅显易懂,且可操作性大。例如,“霜降”节气就可以让队员们知道霜降是怎么形成的,让队员了解在出现霜前的气候如何变化、霜有什么特点等,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知识结合在一起,减少了实际认识的困难,引导队员们对大自然中这一巧夺天工的“装饰”产生探究的兴趣。

(五)张扬开放性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由诗词、歌谣、谚语、民间传说等构成。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该兼顾每位队员的个性发展,并重视对每位队员的具体要求。在大自然的教育实践中,除了知识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队员们在自然界中通过进一步思考、观察、认知,获得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来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从而引发队员们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三、结束语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如何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课程,让劳动课程更具有“中国韵味”,学校须进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创建一个完善的沉浸式空间,使少先队员们置身于丰富的传统文化氛围,培养队员传统气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推动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节气少先队队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