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浅谈相火

2022-12-24杨小雪张福利

河南中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胆经命门三焦

杨小雪,张福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相火”一词首见于唐代王冰所补入的《素问》七篇大论中,至南宋陈无择对相火也只是提及而未详加阐释,直至金元时期,各家纷起,学术争鸣,“相火”理论方才丰富起来,先后有肝肾相火、命门相火、龙雷火、无根火、虚火等说法[1],彭子益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阐述了其对相火的认识,现代学者们多只论及彭氏相火理论的部分生理、病理,尚无学者系统梳理。笔者研读此书及彭氏相关著作,结合跟师心得,从相火含义、生理、病理等角度全面系统梳理彭氏相火理论。

1 相火的含义

1.1 五行六气彭子益认为,金木水火土,即阴阳二气整个升降浮沉中的五种物质[2],五行即五种物质的运动,故秉承了春、夏、长夏、秋、冬圆运动之势力,各有能力,木气主疏泄,火气主宣通,金气主收敛,水气主封藏,土气主运化,从而产生了生、长、收、藏、化的结果[3]。笔者认为,五行之由来,是象思维运用的结果[4],从无形到有形,五种物质的运动代表了大气圆运动在不同时令阶段阴阳二气升降浮沉运动的状态,这种运动状态产生了生、长、收、藏、化的结果,在其运用到中医理论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宽延伸了其物质特性。

六气[5],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乃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偏见之气,火有二,故曰六气。然偏见之气,即在这一时令,其本气偏盛或不循常道,或为升降浮沉运动所生之偏气,故病风、热、暑、湿、燥、寒。此六气之命名,前者所谓厥阴、少阴、少阳等,均为天地大气阴阳状态的多少,如少阳之由来,“地面上阳热盛满,地面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中间的风、湿、燥、寒等,均为五行运动不圆,偏见之气所生之病。此处较为特殊者为君、相之命名,此处彭氏是根据其功能作用类比人类古代社会官位职能而来,“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

1.2 相火之意在天其本为地面太阳照射之阳,其动主降,其变为生阳之气,为阳气变动之承接点,为万物之阳根,升而化为君火。

其分狭义和广义,广义相火为人身能降之阳气,狭义相火据其用,分属于各个脏腑、经络并被历代医家以其命名,如命门相火(右肾)、三焦相火、胆经相火、心包相火等。书中相火多处为同名异类也,或指广义相火,或指某一狭义相火。

彭氏认为,相火土气,同主中宫,中宫在地面之际,四维(金、木、水、火分主四维)距地面较远。从六气角度,少阳相火三之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时,地面阳热盛满,空间上相对其他四维来说,此时阳热离地面近,升极则降,此时阳已先降;从人身角度,相火降于肾水中,为阳之根本。“相火下降于水中,为君火之始气。君火者,相火之终气,君火又随相火下降也。”君火由肝木升生而来,而肝木升发之用则在于肾中火足,由此可推论出广义相火乃整个人身能降之阳气,彭氏认为,其重要性与中宫平齐。

彭氏根据其作用、分属经络脏腑,将狭义相火又分有胆经相火、心包相火、命门相火、三焦相火等,胆经相火和命门相火为重中之重。其认为心包脏与命门腑(彭氏又称其为三焦)秉大气相火而生,有燔灼作用。“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升浮降沉一周,则生中气,中气者,生物之生命也。此大气的圆运动之所由来,亦即造化个体之所由成就。”“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人身为宇宙的遗传体故也,足可证明相火降于水中这一生理过程的重要性,水中之火乃命门相火。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主降,秉阳木即甲木之气,又兼秉相火之气,“胆木降生相火”“必胆经相火,由右降入下部水气之中,再由下左升,然后发生肝经作用。”故其为相火下降之通路,书中言相火上逆多言胆经不降从而相火上逆。相火于胆经通路下降,降于肾水中,命门相火乃成,此为生命之本,后化生人身各气,如元气、中气等,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三焦通路自下而上、胆经通路自上而下,自成一圆运动,将人身之阳气运往人身各个脏腑组织。

笔者认为,相火乃能降之阳气,阳性本升,今能降,乃金气及中宫之用,降入水中之相火为阳根之本。彭子益认为,秉大气相火所生之脏腑,不病燔灼太过,病相火不降[6]。相火不降,燔灼于人身之外,身外烧热愈大,身内相火愈少;燔灼不及者,可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以上均为阳根、中气之病。

2 从经脉脏腑分论相火

论人身之圆运动,单言脏腑之肉质,无根由矣,言其圆运动之功用必基于脏腑秉大气所生对应之五行势力,以及脏腑对应经脉,如言肝胆必称肝木、胆木,书中或多言肝经、胆经。彭氏认为,十二经之“经”,其为经过之意,脏腑如储电之瓶,经如传电之线,有经管之意,言简意深,为人身之圆运动核心理论支撑。人身之十二经络,六升、六降,肝木为升之主力,肺金为降之主力,升降之枢轴在于二土[7]。

2.1 足少阳胆经相火

2.1.1 胆经相火生理一者,降于水中,生命门相火,发生肝经作用。“必胆经相火下降之气,藏于少腹,然后发生肝经作用”,乙木者,水中火气,水气温暖,则往上升,肝木升发之用,其根在于肾中火足。胆经相火降于水中,肾中命门相火足,故可发生肝经作用。

二者,其可降生中气,为中气阳根之本。“中气生于相火也”,明言相火生中气,实则为中气生于命门相火。“火降归根,中气转旺”,相火自胆经降入水中,方有阳根,才可生中气,故胆经相火降于水中这一环节不可或缺,无火降则无归根,“中气为生命之主,肾气为中气之根也”,亦可佐证中气乃是命门相火而生。

三者,胆经乃相火下降之通路,在其本气及肺金敛降和中轴之力的作用下,降于水中。其为命门相火与心包相火之用的基础。从生理结构上,《黄帝内经》言十一脏之气,皆取决于胆,胆管由十二指肠下降,彭氏认为,其为升降锁钥,此路通则全身升降通也。从功能之用上,其认为人身的圆运动,全是由胆经相火降入肾水中而成,此处明确指出胆经相火,且文中每每提及相火不降,都与胆经并相提之,大气之暑气,为太阳直射于地面的相火,人身之暑气,为胆经相火,未降入中气以下之气,可见胆经为相火下降之关窍,故曰胆经乃相火下降之通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前身《惟物论的系统医学》一书中载:“相火的事虽多,皆由胆经负责……胆经降相火乃降也”[8]。

2.1.2 胆经相火病理胆经相火不降,其因有五,一者,肺金凉降之力不足;二者,中气虚或中气虚寒;三者,本气圆运动失和,乙木不升,甲木不降;四者,因有形质之物阻碍下降之气,如瘀血、痰饮水湿等;五者,与时令相合也。

胆经上逆,相火刑克肺金,熏灼肺间津液,肺气以收敛清凉下降为常,肺燥气逆,气不降则津无以生,收令不行,或成燥,或成痰,甚则生脓成痈,故可出现口渴、咳嗽、火逆上气、面赤咽喉痛、吐脓血等症[9]。

胆经秉造化之木气而生,兼秉相火之气,其主降,而木气之性最为不定,木气主动,故胆木之气不降影响相火不降,而相火不降易致木气逆冲。甲木与乙木自成一小圆,乙木之气不升或者甲木之气不降,二者可互为因果。故甲木之气不降或乙木之气不升致木气郁滞,风、火、痛、燥易成也。二者息息相关,可直接或间接互为因果。乙木不升致甲木不降,如肝阳弱而升气不足,胆经寒而不降(酸枣仁汤);甲木不降致乙木不升,如胆木气热相火不降致肝木不升(小建中汤),或者肝经下陷,肝阳不能运于全身,可有身痛如被杖。相火不降,水中火不足,可现下寒,寒则肝木不升,郁而生风,或下陷郁而生热,或水寒风木之气脱根而疏泄上冲[10-11]。

中气不足者,圆运动易随时令之气而动,春时随造化木气升动疏泄,人身之里气乙木升,而甲木相火易不降随之外泄,温病时令病乃成[12],外泄愈多,发热愈甚,命门相火愈少,中亦愈虚。木火疏泄自伤本气,病程多由实转虚。或因天气骤热,冲散敛降之金气,尤以冬春之交,阳气由静而动,力量最大,从而相火之气亦不降而化热。

2.2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

2.2.1 心包相火生理心包脏秉大气相火而生,其主油膜,有燔灼作用。心包相火从胆经通降于肾水中,文中有多处论述可证明,如“心包属相火,故胆经相火之气不降,心包相火不降”等,且彭氏明确指出相火之事皆由胆经负责。

文中有与心包相火异名同类之称,为心火,在此境之中曰心气不足,多指降气不足。心者,少阴君火,彭氏认为,“君火只有不足,不见有余”,那么何来心火盛而致舌赤、目眦赤、心火扰神等各种病理表现之说呢?实则不然,此心火乃心包相火不降,彭氏有言:“心火不降,心包相火不降也。心经君火不病。” 相火降于水中,为君火之始气。君火者,相火之终气,而君火又随相火下降。故心包相火乃下降之君火,其从胆经通路下降,故心包相火生理与胆经相火前二者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2.2.2 心包相火病理心包相火不降,其因有三,一者,胆经相火不降;二者,金气收降不行;三者,中气虚或中气虚寒。

心包相火不降,在书中又有心气不足或心火不降、上逆等之称,其病理表现可从三个角度总结,一者从经络,循经燔灼,可见手心热;二者从脏腑,心包代心行令,可见心动悸,心主血脉,可见吐血、咳血等,心藏神、主神明,可惑心神;三者从其外之华,可见舌赤、唇龈目眦赤等。

2.3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

2.3.1 三焦相火生理命门腑秉大气相火而生,命门主油膜,有燔灼作用,彭氏认为,命门又为三焦,右肾内白油即为命门相火。其有言:“三焦相火,亦称命门火,即肾间动气。”可见,三焦相火与命门相火乃异名同类也。《本草纲目》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命门指所居之府而言,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所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熟之司。一为体,一为用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彭氏在体现其位之用时,即命门腑内发生作用,用命门相火称之;在体现升降作用时,即命门腑外发生作用,用三焦相火称之,此两者虽为异名同类,根据作用状态作了细微区分[13-15]。

命门相火,乃水中所藏之火,皆由心包相火、胆经甲木之相火,下降所化。一者,命门相火,乃水中之温气,即中土之根气。肾中水火俱足,生理之温气足,乃生元气,元气运动,又生中气,中气足且温,方可轴运轮行。二者,肝木升发之用之基础。木者,水中火气,水气温暖,乙木上升。故肝木升发之用,其根在于肾中火足。三者,三焦相火,其热力与小肠丙火共同运动变化,分清泌浊,水气渗入膀胱,谷渣输入大肠。四者,三焦相火助膀胱固藏小便。五者,三焦经相火的燔灼作用,由下而上,故水中所藏之火,乃下焦诸升之气的根基,人身之气,升则生阳,有阳则升。

2.3.2 三焦相火病理三焦相火病理之因,一者,封藏者少,则阳少,因胆经相火与心包相火不降之由;二者,不能封藏命门相火,其外泄上逆,一因冬令不寒损伤藏气,水不寒,根不深,则易随春令升气动摇。二因中伤,轴不运则圆运动不圆。三因水少故不能封藏。

胆经相火不降,可致封藏者少,命门相火则少,肾中阳微,尿粪遗而不自知也,足、背寒,但欲寐而寐不着,肾主骨,尻骨疼痛,脊骨无力而坐不定,坐则欲倒;肾阳微则中寒下陷,故下利。胆经相火不降,可致三焦相火下陷不升,火陷中虚,木火结滞。

阳根者,能藏则化生为生气,不藏则外泄上逆化生为病理之邪热。木动生风耗水,或阳不降而液不生,致水少不能封藏阳根外泄上逆[16];时令冬日不寒,损伤水之藏气,阳根则易外泄化热,损伤重者,冬令则生温病,损伤不重者,交于春令时,因乙木之动而致阳根动摇外泄。

三焦相火空虚,水谷失于气化,小便失于固藏,可见泻利、失溲。

3 讨论

历代医家论相火者众多,理论虽互有继承发展,但仍充满争议,使后学者迷茫而不知遵从谁家之言,然彭氏在继承发展黄元御学术思想基础上,依据医易河图及中气升降理论创立圆运动学说,其基于圆运动的相火观圆融系统,张本继末,历代医家对相火的多种论述皆能放于此系统中解释通详,后学者对相火理论亦可明白晓畅。《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有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17-19]实为论述运气学说,后世医家皆在此基础上推演发挥,用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刘完素最先提出命门相火说,认为命门相火于右肾之中,游行于三焦,此对应命门相火静之位与三焦相火动之功[20-21]。李东垣曰:“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对应命门相火之病理,其首创之阴火,乃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所致的相火失位[22-23]。朱丹溪言相火,乃先天之火,推动生命的原动力,对应命门相火[24-25],不同之处在于,其认为相火由君火统率,然彭氏认为相火为君火之始气,君火为相火之终气,相火为主。再者,朱丹溪认为,相火之动以肝肾之阴为基础,研究其用药可发现其滋阴降火多用黄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与四物汤相配[26],或熟地黄、龟板、猪脊髓等养肾阴药[23]相配,肝藏血,血属阴,故此处肝肾之阴实则为肝血、肾阴,看似不同,实则仍不出彭氏相火观,强调水藏相火的重要性。张景岳着重从阴阳互根角度,形成“水火真阴命门说”,其在《类经附冀·真阴论》中有“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其认为命门之阴阳水火是五脏六腑生化之源,其中之火实对应命门相火尔,命门之阴阳水火之生理实乃三焦相火的生理功能[26-27]。可见,皆发挥自《黄帝内经》而不出彭氏之相火系统观,功能上各有侧重,义同而名异也。

彭氏在书中多处强调相火的重要性,相火乃人身生命之根本,逆伤不降,则根本气伤。其认为,温病、小儿麻疹、时令病之暑热病等,根本都源于相火不能敛降内收。人身睡眠酣甜之时,中气旋转最密最速,胆经对应子时,此为相火下降最速之时。导师总结发挥彭氏圆运动及相火思想,在临证过程中发现,由于当今社会时代特点[28],熬夜阴伤体质、湿热体质、情志郁郁者众多,阴伤无以封藏而阳气浮越,有形之病理产物阻碍升降之路,乙木郁而不升从而影响甲乙两木之圆运动,圆运动不圆,相火不降者甚多。表现为右寸脉或寸关之间鼓动上冲,多见头痛、眠差、嗳气等,多用郁金、黄芩清降,白芍敛降,益智仁、砂仁温潜,龙骨、牡蛎重镇潜降;左不升者,视患者体质,配伍少量桂枝,以升发肝气;阴伤者以增液汤为基础,加白芍、麦冬、玄参等;湿热者配半夏、白术等运转枢轴兼以燥湿,淡竹叶等去湿热,随证施治,灵活变通。

猜你喜欢

胆经命门三焦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进补不如敲胆经
“大象腿”、“萝卜腿”常敲敲胆经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