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资金管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2022-12-24苏艳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苏艳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各地区建筑企业体量相对较庞大、工期较长、投入资金较多,在资金链的稳定方面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也因新时期出现的各类新事物而提出了新挑战。比如,楼市下调、行业发展速度变缓以及竞争更加激烈等等,因此企业必须结合新思路和新策略来提升资金的安全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因此而出现的风险。笔者试图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就管控的措施给出相应的建议,进而给同行从业者带来理论参考。
一、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资金筹集问题
建筑企业资金筹集存在着结构有待调整等问题。很多集团企业没有采取新时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因此导致各个公司之间存在着资金缺口,集中到集团层面来,统一的布局会存在着设定计划后再审批的问题[1]。由于各个下属企业在批准额度时会自主选择银行和筹集资金,导致总额相对比较分散,分项资金的需求也会因此而降低。在和银行的谈判过程中是相对比较难的,无论是在利率的设定方面,还是在博弈等方面,资金都没有办法做到足够的节约。部分集团企业虽然实行了统一的筹资模式,不过计划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多的脱节现象。同时资金的过于集中也会导致风险的过于集中,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集团层面的决策容错率也会因此而下降。因此要求相关人员,特别是企业的高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管理能力,就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和隐患有较高的把控能力。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这些,那么就会对整体的资产流动性、变现性及财务风险不可控性产生较多的隐患,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资金分散和利用率问题
在建筑企业的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整体上的规模相对比较庞大,因此很容易导致资金分散、利用率较低。特别是新时期,在市场需求扩大的背景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因此子公司会相对比较多、也比较分散,这使得企业很难全面的掌握各个子公司的资金状况,在运筹帷幄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难度。现在的业主普遍要求单独开户,除了结算账户之外,还需要结合各地的政策及不同的人员开出不同的专项工资账户,比如农民工工资专户等等。因此项目会存在着很多的账户,导致管理相对比较难,资金的使用率大打折扣。在研究领域十分推崇的就是资金的集零为整,然而这类模式的推进前提下很难保证资金流动的运转效率,这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很多的难题[2]。
(三)建筑企业资金调度问题
由于集团能够管理整个的项目情况,特别是对整个的资金进行相应的监控,因此对下属公司以及相关的控股公司而言,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的约束。同时集团统一的筹措授信额度方式以及统一进行的融资方式,也有可能会对下属公司的资金操作方面,特别是金灵活性方面带来较大的制约。由于企业的规模越发庞大,内部的审批环节也会越发烦琐,因此面对着需要及时给出资金保障的灵活性项目时,就会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资金需求紧迫时,因审批而导致的失去机会比比皆是,这也是资金调度力度受阻的主要问题,需结合新时期的新思路予以解决。
(四)资金流的监控问题
新时期,各地区实际建筑企业的资金流相对比较多,需要进行全程的监控才可以更好更科学的使用。不过由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不相适配,以至于很多已经构建起跨地区、多层级的集团企业,对于资金流缺乏全程的监控。在安排方面也不够精确合理满足需求,以至于整体上的资金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的设计。部分企业在市中对资金的调配不利,也会导致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而考评机制的责权不清也会带来积极性相对比较低、浑水摸鱼过日子的情况。
二、建筑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提升预算控制
企业在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建立预算管理的机制,结合依据来制定相应的资金计划,在资金计划中应当包括对于流动资金使用的计划、投融资的计划、工程成本的计划、利润的计划及与企业财务收支相关活动的计划等等,也应当按照实际工程的情况来予以设定,在分级管理和过程控制的保障下,可以对资金的集中调度、专款专用、已收定制等关键问题进行合理的研究,进而保证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逐步提升[3]。
在资金的筹集方面应当以资本经营预算为主,企业的筹资规模也应当结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拥有的及潜在的项目情况相适配。特别是在中长期发展战略方面,要设定的足够合理,给出相对可靠而系统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资金足够平衡。在实际的态势研究下保证统一的筹划、集中的管理。在资金的选择方面,应当以多类别的渠道方式来保证市场利率的敏感性,同时也应当及时关注市场的变动,特别是利率方面的变动,以便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资金的管理也应当纳入预算管理中,在不同用途、不同人员、不同项目等区分下合理的调动和分配,要将资金管理的监控设定为企业的重要任务,进而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这对于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解决会给出很好的帮助。不过也会对传统工作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调整。在灵活性方面确实还存在着提升的空间,因此企业也需要实时根据相关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给出调整。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之上给出月度计算、季度计算及相应的项目计算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对资金足够把控。同时尽量提升相应编制的可操作性、灵活性,这也是新时期整体发展向着更加灵活化的方向转变的具体要求,是满足新时代业务模式的具体措施。
(二)资金结算统一基础,保证资金安全
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企业应当保证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思路,尽可能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在保证下属公司资金的情况下,应当就其控制性给出相应的考评,就控制不力等问题及时给出调整。原则性方面,下属公司的资金都应当通过收入账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主要的思想是集团总部部署下属公司的收支情况。作为成本中心的下属公司,必要的成本支出也需要由集团来波及,在保证收支两条线运转的前提下,下属企业的资金流动方面,特别是在结算中心的流动方面,应当定时对账户进行相应的清理。在足够合规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巡查,包括审计部门、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等等都应当与其中同时还应当以资金集中管理作为根本的任务,对整个的运作流程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特别是对于一些分散的资金,要及时给出规范性的控制[4]。集团企业也应当因地制宜充分展现出自身经营的特点,就实际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情况及时给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保证现金流的特点和流动性,满足实际的需求,进而使得落地的细则能够指导实际业务的推进。
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做到对于预算的精确管理,首先,要保证盘活相关资金的存量,尽量对整个的企业资源进行优化设定、定制,把合理的资源都能够正确的分配,这将极大地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对资金的成本节约带来实际的帮助。其次,则要严格的控制资本性的支出,特别是对于企业在实际经营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借贷投资购置相对比较较大的资本性支出。在实际的权限设定方面给出足够而合理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控制的效率。除此之外,在预算的合理性方面应当严格按照依据进行设定和安排,对资金的支出有足够的知晓和明确的计划设计。根据实际的预算情况,在整体利润及整体目标的充分研究下制定出详细的分解支出控制设计,就其中存在的错误及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建立财务管理治理机制
在上述工作的前提下,应当结合着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和管理目标,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
第一,企业应当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财务结算中心,充分了解其在实际发挥作用方面的优势,同时还要了解清楚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困难,包括在实际使用方面、人员认知方面及高层管理方面的困难等。在推进前应当由高层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在涉及的成员关系以及企业关系方面需要做足考虑,尽量减少因推进相关机制而带来的摩擦、阻力和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机制落地的过程中尽量发挥整体效能,进而构造出一整套的具有控制、合作、激励即保证能力的机制,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直接制约到相关机制的运转效率[5]。因此,在集中管理方面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下属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到资金集中管理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帮助,这不仅仅会带来整个使用效率的提升,还会降低相关的风险。对于每个企业和总部而都是积极有价值的,在考评的过程中也应当结合激励机制的建设,尽量考虑到每一个成员企业及每一个下属成员的个人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激发他们个人的积极性,参与到相关项目的探索中来。比如对于存款相对比较好,能够维持存款水平的下属企业应当尽量在评定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特别的奖励,在年终结算时也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收益情况给出相应的高评价及正向的奖励,同时还应当将下属单位的具体数值作为重要的参数纳入相关的比武考评中。对于下属企业及集团整体的管理而言,还应当打造应急通道的模式。在需要资金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调配,充分的发挥机制落实的优势,在各类策略及措施的帮助之下,可以提升下属企业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这也是满足新时期具体要求的相关措施。
第二,应当努力加大对于资金集中管控的措施。在资金的风控、内控方面鉴定,建立相关的约束机制,在资金管理平台中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化的作用。在资金风险机制特别是约束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努力结合提升企业资金风控实力作为根本的依据和目标。在充分考虑业务的前提之下,打造整体的制度体系,保证严格落实,使得决策推进足够及时,监督管理能够职责分明。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应当随时对资金流进行相应的跟踪和监控,保证资金链的安全性,对于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潜在风险应当及时的防范,不仅仅包括被动的措施,还应当包括主动的环境变动、决策更改等相应研判的加入,进而使得资金的损失能够被降到最低。同时,还应当注意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不严、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企业在平衡经营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收益性、安全性,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应当加大对于资金监管力度的控制和审批。对于资金的支付,特别是用途方面有足够的了解,在制度建设方面也应当结合岗位的责任制进行完善,明确权限及额度,提升处理的安全水平,保证企业资金可随时增值。在电子信息业务的帮助下,企业也应当打造完善的资金管理平台,将整个的业务及流程情况纳入其中,在平台自身的特点充分融合企业规模及业务目标的前提之下,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各类模块。比如,集团对外借款及内部分配功能的融资模块。对下属企业上缴下拨资金管控的模块,实现总部和下属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管理模块及资金结算功能、内部结算管理模块等等。此外还可以和相对比较先进的企业学习,打造包括CBS平台等在内的能和网银系统直接同步对接的平台,进而保证在电子信息助力下信息的一致性[6]。这也会极大的降低企业的劳动参与率,可以使得企业无须登录相关的银行就能够完成对于自身账户的具体操作,比如查询、转账、资金归集、下载等等,极大节约人力成本,提升业务效率。
此外,在人员的培养方面,也应当将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纳入考评的范畴中来,使得整个的人员队伍都有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的意愿和能力提升的可能性,打造专业队伍,助力企业发展和提升,这对于新时期相关目标的满足很有好处,也可在各类层次上提高企业实力。
对于人员也需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在资金管理新模式推进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准实力,对于会计人员而言,应当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操作方式来进行具体的作业。对于相应的审查力度不严及监视缺乏责任心等问题,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在制度和体系的保障之下,纠正其不标准、不负责任的个人行为,提升业务的操作实力。特别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其个人的意识和认知进行相应的深入讲解,使得员工能够真正重视起财务管理工作。此外,就相应的工作模式也应当给出及时改革和调整,对传统模式下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规避,只有改善引入新的理念,坚持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管理活动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各类需要,制定出正确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应当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目标来积极引入社会的人才,打造专业队伍,保障企业业务推进足够合理。
三、结语
对于新时期各地区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建筑企业而言,资金是企业的根本,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代表了企业的资金必须进行集中的管理,使得资金能够进行合理的配置,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因此而产生的各类风险。只有进行优化的处理,保证体系的完整性,才能够使得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和质量双丰收,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效,使得企业能够随时充满竞争力,保证其长远的稳定发展,这也是新时期各地区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