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导师制在本科生创新培养中的探索实践
——以建筑与城乡规划系本科生为例
2022-12-22隗剑秋彭玉玲刘兰君
隗剑秋,彭玉玲,刘兰君,潘 悦,周 鹏
(武汉工程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1],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我国后,经数十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2]。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实践,相继提出了“科研导师制”[3]“项目导师制”[4]“团队导师制”[5]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因材施教、丰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经过长期的实践创新,探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班主任导师+本科生导师+团队本科生导师”的“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三位一体”导师制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实施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制度,尤其是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课程思政的大力推行正是学生工作改革的重要契机[6],践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笔者所在学院对原有“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的学生培养及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出台班主任导师工作制度,选取作风优良、基础厚实、热情负责的专业教师充实班主任队伍,全面辅助并分担学生在校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等,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传道授业解惑,润物细无声地把课程思政介入前期学生培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行者、践行者。
在2014年小范围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全院推广,实行双向选择的本科生导师全覆盖:教师做本导宣讲,学生则依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导师。在此种模式下,导师和学生更进一步接触交流,随机式思政元素分享彼此的思考、观念、体验、交流专业知识、经验等,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本科教学创设了新型的教学结构,使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7]。
依据高年级学生的本体特征,创立了团队本科生导师制:由高水平教师自愿组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吸纳优秀本科生加入团队,以团队力量指导本科生的教学、科研、学科竞赛等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8]。与本科生导师制不同的是,导师需有个人意愿且经学院审批才能形成团队;学生需导师核准才能进入团队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创新实践;团队本科生导师制强调导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导师和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考核。成员资源共享、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大大提升了学生积极性。
二、“三位一体”导师制工作机制
(一)依据学生成长阶段需求,明确职责本位,梯度递进式全方位指导
遵循学生成长及发展的科学规律,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可变性、整体性特征,以及认知发展中的适应和建构本能,明确导师、学生职责本位,开展梯度递进式全方位指导。
一年级学生主要完成大学生身份、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行为的塑造,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基础专业素养等教育。此阶段班主任导师对学生是“共情式”的教学和辅导双重职责,双方彼此适应并熟悉,为即将到来的双向选择做铺垫。二年级开展本科生导师双选系列工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本科生导师占主导性地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列出参考书目,定期举办读书研讨、心得汇报等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同时,导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涉猎,向高一级平台靠拢,比如鼓励学生申请校长基金或院长基金、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及培训等,导师提供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与建议,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养成专业素养。学生经过近一年半的训练与探索后,逐步了解并适应专业科研模式及研究设计流程,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开启个性化创新训练,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加入到团队本科生导师中,跟随导师和学长进行科(教)研项目合作式培养。此阶段被选拔进入团队的学生,将参与到导师的实际项目中开展团队创新实践。此时导师和学生是合作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并要求有产出成果,接受学院的考核评估。而到了毕业环节,班主任导师、本科生导师、团队本科生导师形成合力,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为学生就业升学保驾护航,完成“待培育后备力量输入”—“高质量创新人才输出”全程育人的使命。
(二)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全维度激励奖惩及反馈改进闭环监管制度
在“三位一体”导师制实践过程中,学院于2015年相继出台了《班主任导师工作职责》《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侧重于对导师的职责监管激励。细则中制定了详尽的导师聘任办法,划定了系职责、导师职责、学生职责及双选程序;对导师的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及奖励机制进行细化,由各系组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监管措施,激发了导师的热情和积极性[9]。2020年开始倡导的团队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开展研究与创新,培育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团队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对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创立的目的、组建及工作方式、组织管理等有更加严格的规定,并增加了导师、团队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价环节。对导师来讲,考评结果计入导师档案,学院在薪酬津贴、奖评优先、职称晋级等方面正向激励;对学生来讲,产出成果计入评优、推免绩效分值,充分调动了师生积极性,从而形成“院系—(团队)导师—学生”奖惩激励管理闭环,反馈改进长效运行,促进了“三位一体”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发展。
三、“三位一体”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中的实施成效
“三位一体”导师制在学制相对较长的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更凸显出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
(一)制度化、个性化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在学院土建大类中属于小学科,第一志愿学生占比不高,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迥异。然而,正是制度化、个性化的导师制,以及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激发了创新潜能。比如低年级学生的模型制作课,吸引并邀请其他专业教师参观或点评学生作品,这种“共情式”的实践创新模式直接推动了建筑与城乡规划系与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城市地下空间等的跨年级跨专业合作。2017年以来,以学院其他专业为主,在全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竞赛、全国桥梁设计大赛、全国工程地质创新实践大赛中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开阔了低年级学生视野,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信心,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这为进入高年级积极寻求专业舞台,实现创新、展现自我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院系—(团队)导师—学生”闭环考评制度有利于双向调动师生积极性,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低年级的跨年级跨专业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信心,中高年级的本科生(团队本科生)导师制则由于考评制度的完善及对成果产出的重视,双向调动了师生积极性。从中年级的院长基金、校长基金逐步上升到专业类竞赛,导师一步步指导、托举学生到更高的平台;学生借助导师(团队)的助力,也放开手脚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实施“三位一体”导师制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建筑与城乡规划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38项;省部级奖励114项。创新活动竞赛奖项数量从2016年的4项上升到2020年的近40项,大幅度增长。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勇夺佳绩,2021年共斩获国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省级奖励43项。
(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本硕连读,为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研究生招生争取更多优质生源
如前所述,学院精心选拔聘任的导师不乏海归博士(后)、国字号人才、长江学者,更有资历深厚的教学名师、工大学者等,素质过硬,经验丰富,也非常看重对学生过程性、持续性的引导及综合创新素质的培育,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五年的培养过程中,导师提供“共情式”“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合作式”等多种形式,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学生也从各项创新产出成果中受益,从根本上认可“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
与此同时,学生基础素养、专业知识逐渐丰厚,培养了科研创新、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高年级实施的团队本科生导师制,大多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且以研究生带领本科生开展研究为主要形式,这种潜在形式上的无缝对接,让本科生提前知晓研究生培养模式。更重要的,学生跟着团队导师做教学/科研课题,前期已经有了研究基础,积累并具备了一定的产出成果,跟着团队导师本硕贯通培养是最好的选择,为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研究生招生争取了更多本校优质生源。2016年以来,学生第一志愿报考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研究生的比率逐年攀升,由最初的零值到近年一直保持90%左右,形成良好的持续循环,带动了建筑与城乡规划系的专业发展。
结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与城乡规划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总结阐述了“三位一体”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完成从初始入学的“待培育后备力量”,到最终的“高质量创新人才”输出全程育人使命,实现了对本科生高尚情操、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培养,再次证明了本科生导师制是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育人举措,是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产出质量的有效途径,意义非凡。未来将会继续优化完善“三位一体”导师制体系,在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梯度目标化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同时也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