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优化英语课内外融合单元整体教学
——以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 7 How much?单元整体教学为例
2022-12-21成园园
文|成园园
课内外融合单元整体教学是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为例,探讨如何优化课内外融合的单元整体教学,实现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把握横向宽度,建构“三方”一致的单元架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因此,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实现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及单元学习活动的整体规划。教师需要整体构思,总览全局实现这三者之间的紧密架构。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中关于这三个方面具体的单元架构详见右表。
依据单元主题,建构课内外融合的单元内容,在此基础上确立与之匹配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通过对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学习活动的全面梳理和架构,呈现出一张清晰的单元教学图谱。教师可以根据右表进一步梳理分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单元总目标与分课时目标更序列化。各分课时的内容在融合后也变得饱满。在原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丰富了语篇的内涵,密切了单元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各课时的学习活动兼具综合性、实践性、递进性等特点,学生能在每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强化语用,领悟主题意义。通过“三方”的架构,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层次性和条理性。
单元目标 单元内容 单元学习活动语言能力:1.能听、说、读、写一百以内的数字、日常的生活用品,如an umbrella,shoes 等。2. 能熟练运用教材语篇中的重点句型谈论价格及数量,进行义卖、购物等活动。3.能听、说、读绘本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如medicine, shopping list, chemist 等。4.能熟练掌握字母“V”的发音,并唱熟歌曲“The clothes shop”。思维品质:厘清买卖交际用语,并在不同情境的转换中恰当使用。学习能力:1.借助义卖、购物、讲绘本故事等活动,能在不同情境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买卖等日常交际活动。2.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补白和创编语篇内容。文化意识:在“人与社会”的主题情境下,习得互相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课 时 1:Story time & 语篇内容补白学习活动:1.猜测、对比、谈论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2.梳理义卖前、义卖中、义卖后的活动及表达如何买卖和帮助他人。课 时 2: Fun time, Cartoon time & Sara’s Medicine(课外绘本)学习活动:1. 复习已习得的语言,理解Cartoon time 的故事内容,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预测绘本故事中表达的内容。2.根据板书脉络,复述绘本故事,体验不同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课时3:Sound time, Song time,Checkout time& 语篇内容补白学习活动:1.掌握字母“V”的发音,并能迁移运用。2.学唱歌曲“The clothes shop”,并根据歌曲情境及歌词内容创编购物对话。
二、拓宽纵向深度,整合延伸单元学习活动
1.落实学习活动的情境化
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梳理和解读,确定单元主题与各课时的子话题,形成基于单元主题引领的解读思路。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以“Helping each other”为单元主题。本单元内容指向“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下的“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的话题内容。各课时的话题分析如下:
课时板块 主题及意义 分课时话题 分课时内容Story time &语篇补白 单元主题:Helping each other Helping people in need Su Hai 和Su Yang 通过义卖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Fun time,Cartoon time &Sara’s medicine(课外绘本)Helping family members Bobby 帮助妹妹买蝴蝶结。Connor 帮助妹妹买药,好心的药剂师给予帮助。Sound time, Song time,Checkout time &语篇补白主题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去帮助和关爱亲人、伙伴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学会献爱心。Shopping for friends整合综合板块,基于歌曲内容创设为朋友购买衣服的语篇内容。
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通过对分课时板块内容的课内外整合,确立围绕单元主题的分课时子话题。单元主题跟子话题之间联系紧密。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和认知经验,在三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借助语篇内容的渲染和情感的叠加,能够充分感受并习得助人的优秀品行。经过三课时的学习和浸润,学生能够提炼出整个单元学习的主题意义,凸显出教学的育人价值。
2.展示学习活动的结构化
在课内外融合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基于对分课时板块教学内容的梳理和单元主题情境的建构,教师可以更好地厘清教学路径和学习脉络,创设课时内与课时间有梯度、有层次、有关联的结构化学习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单元整体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分课时学习活动:
(1)学习理解类活动
课时1 1.了解义卖的过程,理解Liu Tao 是怎么购买义卖品的,初步掌握买卖语言知识。2.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篇的内容,猜测、对比和讨论日常生活物品的价格。1.复习Su Hai 和Su Yang 的义卖过程,理解Cartoon time 中的小故事。2.初步理解绘本“Sara’s Medicine”,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习得新的语言知识。课时3 理解字母“V”的发音,会唱、理解歌曲“The clothes shop”的内容并完成Checkout time 中Listen and choose 内容。课时2
具体分析:学生在上述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能感知语篇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梳理、概括语篇中的关键信息。例如,课时1 的语篇内容是义卖活动。Story time 中呈现的是义卖的过程,缺少义卖前的准备和义卖后的活动。首先,让学生感知为什么要举办义卖活动。然后,确定义卖前需要准备售卖的物品和制定价格。这个时候可以回到文本获取文本信息,学习语篇中关于物品的词汇,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猜测物品的价格,初步了解重点句型“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 is/ They are...”。通过学习Liu Tao 义买的过程,学生能够梳理出购买时买卖双方常用的对话,也为接下来概括另外两位购物者的关键信息做好准备。课时2 中教师设计问题链“What would Bobby like for his sister?/ How many would Bobby like?/ Why would he like so many bows?”帮助学生获取和概括故事中的核心信息,体会Bobby 对妹妹的关爱之情。在学习绘本时,通过巡图阅读的方式,学生也能梳理出Connor 在不同的场景中购买的物品,并抓住绘本中的关键信息。课时3 中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概括字母“V”的发音规则,并独立拼读含有“V”的单词。
(2)应用实践类活动
课时1 1.在学习Liu Tao 购买义卖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自主阅读了解Yang Ling 和Mike 购买的商品和价格,并朗读、体会对话语言。2.朗读语篇,并根据语篇中不同的场景内容进行合作表演。1.根据课时1 习得的知识经验,预测绘本故事中人物在不同购买场景中的对话语言。2.能大声朗读绘本故事。3.根据板书中的思维导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复述绘本故事。课时3 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改编歌曲,丰富歌曲的内容。课时2
具体分析:学生在参与上述应用实践类活动时,在感知、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师生进行多元学习交互,能促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借助阅读理解策略,学生学会描述、阐释、分析语篇内容,并进行内化与应用。例如,课时1 中学生可以在学习Liu Tao 购买义卖品时感知、理解关于买卖的日常交际用语,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运用相同的学习策略归纳、描述Yang Ling 和Mike 的购买过程,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语言应用。课时2 中学生已有第一课时的认知经验,在类似的场景中能够运用认知策略预测、描述绘本中人物的对话语言,分析语篇主要内容并能够复述故事,做到内化语言。课时3 中学生根据习得的歌曲内容和自己已有的对服装、颜色、价格的认知经验来改编歌曲,做到活学活用。
(3)迁移创新类活动
?课时1 让学生利用Su Hai 和Su Yang 在义卖活动中获得的28 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情境下创编去文具店购买商品的对话语篇。课时2 分析人物Su Hai,Su Yang, Bobby, Connor, Chemist 的共同人格特点,提炼话题意义。课时3 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为朋友购物的语篇对话,根据分课时的话题意义升华单元主题意义。
具体分析:在前面两轮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能够进行综合语用。学生把已有认知和新认知相结合,融会贯通单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推理、评价、想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课时1 中Su Hai 和Su Yang 筹募到28 元,这时可让学生推理并思考怎样用这28 元帮助他人。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购买文具来帮助有需求的小朋友,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集体发挥想象力创编对话,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课时2 中在学习多语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语篇人物,评价他们的人格,学生能够自己提炼主题内涵,学会关心、帮助他人。课时3 中根据歌词创编、丰富语篇内容,进行朋友之间的友好对话也是创新语用的方式。
3.呈现学习活动的关联化
课内外融合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多模态学习的呈现方式。在原有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语篇补白和语篇补充。这些添加的内容与单元本身的内容是关联的。如在课时2 中添加了绘本“Sara’s Medicine”,这个绘本的话题、语言、认知都与单元本身契合。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第二课时的语篇内容,既做到了对话题的延伸,也做到了两课时内容的联结和深化。在丰厚单元内容的同时,教师可以建构更深层次的学习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深度挖掘,并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语言的内化和应用。与此同时,由于各课时学习活动的话题与单元主题意义高度关联,在多个语篇人物事例的感染下,学生对主题的认知变得清晰和深入,从而更加坚定做人的道理,让育人的效果变得更好。
三、铺设斜向梯度,强化语用的层次性
语言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语言的内化反应。通过单元的整体架构,学生掌握了单元知识图谱。在分课时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习得了语言,又内化了单元主题意义。借助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德,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1.言之有物
语言知识是学习的基石,有了语言的积累,才能为学生思维和语用的发展奠定基础。译林版《英语》教材中单元知识的呈现往往受到板块内容的约束。阅读语篇在前,学生能初步感知、理解单元知识内容。而后面板块的内容对于之前语篇的延伸不够,关联度不强,往往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通过整合课内外单元内容,丰富学生表达的语料,让单元主题下的语言知识有了延伸性,学生在每课时中既能巩固原有的认知又能拓展新的认识,自然就能有话可说,语言表达就有了厚度。
2.言之有理
单元知识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单元主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中询问价格的语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为了让学生习得语言,单元中创设了义卖的情境,让学生在合理的情境中理解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借助对语篇的补充,通过创设环环相扣的分课时学习活动,学生在综合语用的过程中思维变得更直观、更系统,能形成学习的思维导图,也能做到语用迁移,让表达变得有深度,做到学以致用。
3.言之有德
教师要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提炼主题意义,发挥单元主题的育人功能。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中,学生通过感受义卖的整个过程,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在Cartoon time 及补充的绘本语篇中,通过感受Bobby 帮妹妹买蝴蝶结和Connor 帮妹妹买药的过程,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关心家人。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语篇人物的概括,提炼出整个单元的主题意义就是“Helping each other”。通过单元主题内涵的耳濡目染,学生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助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