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12-19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3期
关键词:舒适度心率手术室

叶 骞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总医院,福建 漳州 363700)

目前各类疾病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等方法,其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常见,药物治疗效果受患者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而手术治疗效果受整个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护理均比较重要,任何一个阶段护理质量不能达到相应标准,都会导致患者预后恢复效果下降[1-3]。其中手术前护理主要让患者了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和疾病信息[4],而手术中护理包括患者体位护理、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心理干预等内容和手术护理配合内容[5-6],术中护理可以直接影响手术时间,间接影响患者住院时间,而术后恢复护理主要影响患者临床恢复速度和效果,若护理方法恰当则患者术后排气恢复、排便恢复、下床时间都会有所缩短[7-9]。本院于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2年3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本试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住院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手术住院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者;精神疾病者;传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

第一,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其中,健康宣教主要通过图片或视频让患者了解自身手术及疾病相关内容,并且做好术前禁水禁食准备[10-11];生命体征监测主要对各个时期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进行记录[12-13];并发症预防主要做好术中保暖和体位护理工作,避免术中低体温或压疮情况出现[14-15]。

第二,人性化护理模式:主要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体位护理、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心理干预等护理内容。体位护理可以在术前询问患者体位感受,让患者选择能够进行手术的最佳体位姿势,提高患者舒适度;隐私护理则主要采用无菌布对非手术隐私部位进行遮挡,防止患者隐私部位显露产生羞耻感引发心率、血压等指标波动;环境护理主要对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正常情况下温度调节为22~25℃、湿度调节为40%~60%;心理干预则在手术室内先对患者术前疑问进行解答,保持轻松的语气与患者进行聊天,让其身心放松,待患者心率、血压指标较为稳定后再进行麻醉及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指标、心率血压指标、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舒适度评分。①根据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对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16]。②分别对两组手术住院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和出手术室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指标[17-18]。③根据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自制量表对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的手术环境、护理安全、护理态度、护理配合进行评价,满分均为2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19-20]。④根据医院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直接得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3项指标的最终调查结果,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100%[21]。⑤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对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22-23]。⑥采用GCQ量表对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前后的舒适度情况进行评价,满分135分,评分越高舒适度越高[2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及住院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12.205、9.80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及住院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及住院指标对比()

2.2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心率血压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7.260、9.662、9.704,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心率血压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心率血压指标对比()

2.3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环境、护理安全、护理态度、护理配合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7.720、8.023、7.934、7.895,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比()

表4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比()

2.4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6.801,P<0.05)。见表5。

表5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5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6.320、6.586,P<0.05)。见表6。

表6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表6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2.6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舒适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后GCQ舒适度评分高于护理前,对照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后GCQ舒适度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手术住院患者护理后GCQ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17.462、13.870、11.045,P<0.05)。见表7。

表7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舒适度评分对比()

表7 两组手术住院患者舒适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本文以手术住院患者为例,对其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手术室护理下手术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心理情绪、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手术环境、护理安全、护理态度、护理配合护理质量和护理舒适度进行比较,查看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否能够得到患者的满意和认可,试验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考虑患者在手术中存在的心理、身体问题,进而在手术室护理中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可见本文研究对提高患者认可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围手术期中的术前、术后护理内容探讨较少,若能够以围手术期护理为核心,将手术室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模式融合到一起对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这样对患者来说更加有利[25]。

本文试验结果表明:两组手术住院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指标、心率血压指标、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舒适度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可见手术住院患者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手术及住院指标显著缩短、心率血压指标显著好转、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少、舒适度显著提高,因此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更具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舒适度心率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心率多少才健康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离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