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促进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探析
2022-12-18吴银秀
【摘要】数字阅读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用积极的内容和恰当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数字阅读是出版的时代命题。文章在分析高校数字阅读推广传播图景基础上,针对高校数字阅读推广存在的数字内容缺少广度和深度、传播渠道相对单一、合作共建活动不足等问题,提出出版单位应关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聚焦大学生数字阅读需求,拓宽数字内容广度和深度,助力多元主体的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价值共创。
【关 键 词】融媒体时代;高校;数字阅读;推广
【作者单位】吴银秀,广西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239.2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9.016
促进大学生阅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社交和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早已从简单的纸质阅读转变为多媒体、多样化的数字阅读。据相关统计,“60%以上的大学生把阅读的重心放在了公众号和文章的阅读以及电子书的阅读上”[1]。可见,数字阅读是融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校是开展文化自信自强教育的战略高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赓续中华文脉,感知时代进步,形成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融媒体时代,关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需求,用积极的内容和恰当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数字阅读,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出版的时代命题。
一、高校数字阅读推广的传播图景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具有媒介化特征,媒介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界限模糊,媒介既反映现实生活,也塑造现实生活。融媒体格局的成熟、数字交互惯习趋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了当代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多样化图景。
1.传播格局的立体化
融媒体格局在当代社会已然成熟,和传统的电子媒介相比,数字化的传播方式有着更大的便捷性、交互性和影响力。数字化传播方式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交流行为,使得大众能够更加主动地获取信息,学习所需技能,了解中华文化。目前,我国媒体深度融合之路走向成熟,根据《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2020—2021年,我国各类媒体在内容、平台渠道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实现了稳健增长,媒体融合已由增量扩张变为内涵拓展,进入智能融合、生态融合、柔性融合的新阶段[2]。
出版手段的数字化变革在给读者带来新阅读体验感的同时,也促进了出版业的便利性,革新了产品形态,延伸了出版边界,增强了表现效果。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内容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媒介不断优化,从传统的纸质版本售卖到现在的数字化产品传播,摆脱了以往传播方式的局限性,传播格局逐渐立体化,这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不再受到限制,多媒介传播方式已然成熟。大学生数字阅读的途径越发丰富,数字内容的传播范围及空间不断拓宽,形成了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2.兴趣认同的情感化
过去,阅读更多的是基于文字的阅读方式,而文字表述所具有的线性和逻辑性强的特征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阅读兴趣的形成和理解的程度,就如同“知沟理论”所指出的文化鸿沟,兴趣认同的程度往往因人而异。数字时代,多媒体传播技术的辅助可以让阅读更为高效,而这一改变是建立在多媒体表达所激发的兴趣上。
数字阅读摆脱了传统阅读方式的制约,传统出版的数字化传播形式日渐丰富,为当代大学生的数字阅读开辟了新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阅读不仅可以看、可以读、可以听,还可以沉浸式阅读。读者只需要借助VR眼镜、耳机、大屏幕,便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文化氛围,理解创作者的创作心理。AR全景式阅读、沉浸式阅读、手机APP兴趣推送等功能,增强了大学生阅读的感官体验。
在多媒体技术的赋能下,利用大数据识别技术可以多元化地向受眾推送特定内容,这能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方式对兴趣点的展现不再是生硬的白纸黑字,是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的融合,是多种形态的。如“5G+AR全场景沉浸式阅读”加入了声音、动画、情景等元素,改变了传统阅读的单一性、枯燥性,有助于大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兴趣认同。
3.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传统出版大多通过印刷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和深度具有局限。但是融媒体时代,数字传播形式的便捷性、快速性、精准性打破了传统传播形式的局限,加大了数字阅读方式的可选择性,提高了阅读推广成效。
数字化服务拓展了阅读的形式和渠道,智能化设备和智慧化应用为读者营造了更便捷、更高效、更舒心的书香氛围,让读者与阅读“零距离”接触。国家图书馆新阅读空间给读者带来了全新体验,该空间分为“沉浸式”阅读体验区和国图书房两个区域。“沉浸式”阅读体验区又分为“全景展厅”和“阅读树”两个部分。“全景展厅”采用的是270度环绕的LED三折屏幕,具有巨幕裸眼VR真实效果,读者置身于三面超高清大屏环绕的全景式空间里,可以获得较强的沉浸感和真实的画面感。“阅读树”则是将移动智能设备、VR设备与树形展架有机结合,读者可通过现场不同的VR设备终端,观看古代典籍、国画、文物古迹、城市印象等不同类型的VR视频资源。相较于传统阅读形式,国家图书馆新阅读空间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听觉、触觉等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
二、高校数字阅读推广的挑战
相比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阅读不仅内容呈现媒介不同,而且具有移动、互动、便捷、即时等特征。当前,高校数字阅读推广具有较大空间,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出版单位加以关注,借势发力合力解决相关问题。
1.数字化内容缺少广度和深度
首先,数字产品形式多样化不足,缺少广度。一是目前数字产品还是以简单的内容数字化转化,也就是数字图书和音像出版为主;二是网络新兴传播平台(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提供给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内容资源较少,优质资源精准对接有限。
其次,数字产品对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整合不足,缺少深度。数字生态下的大众阅读接受趋向和惯习既有多媒体化、可视景观化形式的需求,也有对碎片化、艺术化形式的需求。对大学生来说,碎片化阅读与场景化阅读越发常态化。调查数据显示,“近九成学生喜欢阅读,然而超五成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手机免费阅读成为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3]。这种碎片化、迅速化的浅阅读模式需要传统出版在数字化过程中加大对原有内容的挖掘和整合力度,引导大学生养成“深阅读”“有效阅读”的趋向和惯习。
2.数字内容的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文本阅读方式,而是包含传统文本阅读方式在内的电子阅读、网络超文本阅读、手机阅读等多样化数字阅读方式。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中,这些数字阅读方式并没有被很好利用,原因在于对大学生阅读的特点研究不够,对大学生数字阅读推广渠道挖掘不足。
新时代的大学生本就是互联网原生代,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开放、活跃,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大的接纳度和包容度,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当前,媒介趋向体系化、立体化,“听读”“短读”“剧读”等方式已是常态。而大学生数字阅读渠道建设不足、重视度不高直接导致高校数字阅读推广缺乏长效性和常态化,高校尚未形成良好的数字阅读推广传播生态,数字内容的传播渠道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出版单位要密切关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需求,精准对接高校数字阅读推广工作,丰富数字内容推广路径。
3.合作共建活动不足
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活动一般由高校图书馆负责组织实施,借助网页、APP是主流的数字阅读推广方式。出版单位的阅读推广内容多集中在图书推荐、图书活动开展、社讯/资讯提供、书评/比赛举办等,其中,图书活动开展聚焦数字阅读不多,针对大学生的数字阅读活动有限。可见,目前的高校数字阅读推广主体单一,品牌化、体系化有待提升,活动形式有待丰富,高校应与出版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阅读推广活动,以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性。
三、出版助力高校数字阅读推广的策略
当前,高校数字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出版单位要善于创新理念和方法,不断促进高校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
1.聚焦大学生数字阅读需求,丰富出版样态
高校数字阅读推广具有可持续性,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出版单位可利用好数字化出版的优势条件,加强谋划,把关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作为深入推进出版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最常见的数字化出版手段便是电子图书出版,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下,读者的需求增多,出版单位将纸质作品简单地转化为电子图书出版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多样化出版方式已是出版业的必然选择。
在有关内容的数字转换上,传统出版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阅读需求,要在创新传统出版方式的产品形态、表现效果等上下功夫,与时俱进,推动融合发展,丰富出版样态,扩大出版边界,服务好当代大学生的数字阅读需求。出版单位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数字阅读的特点,尝试在数字内容的梯度性、跨平台、个性化等特征上开辟新路。比如,在传统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方面,《国学宝典》是一套适用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大规模中华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并且经过了全面标点整理以及专家审定,其分类体系兼顾传统四库和现代学科,可以直接全文复制,满足大学生的学术需求。目前《国学宝典》仍以每年1亿至2亿字的速度扩充数据库内容。再如,强化网络新兴传播平台建设,加强抖音、微博等平台中大学生数字阅读内容资源开发,以及优质资源的精准对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数字阅读需求。
2.拓宽数字内容广度和深度,为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提供精准有力的内容支撑
出版单位拥有良好的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具有拓宽数字内容广度和挖掘数字内容深度的天然优势。信息技术引入可为阅读领域带来阅读功能的增加,但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推广成效的关键前提是要有高质量的内容。当前,为了缓解学习生活的压力,大学生多把数字阅读作为休闲娱乐方式,喜欢阅读休闲读物,因此,提升休闲读物的文化内涵十分关键。出版单位要深挖出版资源,创新表达方式,以更符合融合出版特点、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切实关照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使命,关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全力提升数字出版内容质量,引导大学生数字阅读方向,着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提供精准有力的内容支撑。
3.积极作为,助力多元主体的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实现价值共创
《从价值链到价值星系:设计互动战略》一文中指出,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增加价值,而是着眼于能够创造价值的系统本身,要通过主体身份的重塑与组合实现系统成员共同创造价值。这个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出版单位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定位。
首先,出版单位要善于作为、主动作为。校园閱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单位要服务好校园阅读,做实全民阅读。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优质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青年读者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积极响应并践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倡导,引导大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的“24小时校园阅读空间”大型阅读主题活动用“众创”和“共建”的形式在校园里推广。“24小时校园阅读空间”由阅读区、活动区、展览区、书写区等几大活动区域组成,设有阅读马拉松、小型书展、故事杂货台、读书会、真人图书馆、圆桌派等活动。其中,阅读马拉松活动影响火爆,覆盖全国55个赛区,线上报名人数将近6000人,而且与幕天公益的“乡村图书角”项目链接,大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参与公益活动,赋予此次阅读活动更多的意义。
其次,出版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组织高校数字阅读推广的大型活动,并在一系列活动中创造阅读价值,挖掘出版空间,促进高校数字阅读生态的良性发展。如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湖北省高校图工委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云上雅游·阅读无处不在” 第27个世界读书日活动,获得了湖北省50余所高校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活动分为线下数字阅读创意作品征集、线上阅读两个部分,共有来自全省8600余名高校师生参与线上阅读活动,阅读总时长65.7万分钟,视频点击次数34.4万次,发表想法超过10万条。相关出版单位在类似活动中大有可为空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版积淀着中华文明悠久隽永的精神内核,蕴含着人类诸多优秀的共同价值。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做好高校数字阅读推广,关系着新时代大学生人格修养、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练。出版单位要关注高校数字阅读推广需求,用积极的内容和恰当的方式引导大学生的数字阅读,促进全民阅读做深做实。
|参考文献|
[1] 方英,王富江. 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阅读数据调研与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6):107-110.
[2] 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
[3] 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超5成每天阅读不足1小时多用手机看书[EB/OL] .(2018-04-23)[2022-09-
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849928308929983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