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试题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及培养策略
2022-12-17郑爱民山东省济南槐荫中学250118
郑爱民(山东省济南槐荫中学 250118)
初中地理教学强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人地关系”。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主要包括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和谐”等问题所持的正确见解和观点上。这个过程中应深化陶行知先生“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思想,实现教学手段创新,营造良好并且高效的课堂氛围,为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提供全新发展活力。
一、人地协调观考查试题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近三年济南中考试卷“人地关系”相关试题的统计分析,发现其考查具有以下特点:①题型齐全,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问答题。②考查分值占比高,2019年34分,2020年40分,2021年48分,近三年平均40.67分,且比重呈现逐年增大趋势。③命题素材贴近生活与实际,引导考生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提升,凸显学科应用价值。例如,2020年综合题第29题第(4)问,以火力发电会产生环境污染为命题情境,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查西北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2021年综合题第28题第(3)问,以甘肃省古浪县脱贫致富为情境,从气候角度考查种植羊肚菌的有利和不利条件。④试题材料呈现形式丰富多样,充分运用地图和文字双重语言,图片主要包括区域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等,有效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和用图能力,彰显地理学科特色。⑤人地协调观素养考查分布不均衡,人口观考查占比最少,只占2.6%,资源观和环境观考查占比大体相当,分别为28.2%和30.8%,可持续发展观考查占比最高,大约是38.4%。⑥从侧重的人地关系来看,地对人的影响考查占比最高,大约是52.8%,人对地的影响考查占比最少,只占16.7%,人地协调发展考查占比居中,30.5%。从以上统计与分析可知,人地协调观试题考查大多以某一真实情境为载体,通过图文结合方式,以“人地协调观”为审视视角,针对具体人类活动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更好诠释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二、人地协调观考查试题分析和思想内涵
将陶行知“做学教合一”思想进行科学化应用,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同时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能够显著看出,我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主要由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以及自我发展三个主要核心要素组成,其中每个领域都含有细化的核心目标,因此每项指标都不是单独培养的,有着综合性的表达效果。而人地协调观是我们在解决各种地理问题时必须遵照的基本观点,同时它也为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选取一道能够深刻体现人地协调观的试题作为案例,深入探讨中考地理试题体现的人地协调观思想内涵和解题思路。
[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试卷第29题第(3)小题]江苏省兴化市地势低洼,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当地人在低洼沼泽地区挖河泥,将淤泥与水草混合物堆积成高出水面的田垛,用来种植作物,形成了垛田。下图是垛田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垛田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产生原因:地势低洼,农田易受渍涝灾害。有利条件: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可以按照“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发展——人地和谐”这样一种思路来分析。兴化位于我国南方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拔较低,地形平坦,地势低洼,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网密布,适宜发展水田农业。分析材料可以得出“虽然有便利的灌溉水源,但农田容易受到水患灾害的影响”这一结论,所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开挖河泥堆积成田垛,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积累了大量生物残体形成腐殖质,因而淤泥堆入垛田增加了有机肥,可以改善垛田土壤肥力,田垛高出水面,有效避免了水患灾害。
【思想内涵】试题情境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较强探究性和开放性。兴化垛田是在当地生态环境剧烈变化下,为适应防治洪涝以及人口快速增长而创制,历史悠久。垛田四周被水环绕,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农业景观,这种独具特色的水陆结合的耕地形态作用很多。如在垛田上种树,形成防护林,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低洼处挖泥堆积成垛田,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种植范围;低洼处蓄水能力增强,减少洪涝灾害;在水中养鱼,增加农民收入;垛田景观为旅游业提供旅游资源。垛田是人们尊重和利用自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典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有着极高的经济、文化和审美价值。
三、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人地协调的价值观念,一直是地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学生学习和解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图文材料分析能力不强;无法将各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建立起正确的思维关系;地理规律和原理的逻辑过程不清,无法进行知识迁移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地图能力
中考地理试题对于机械性记忆知识的考查比重越来越小,而考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突出学生自主性,教师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活跃的状态。课堂教学要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地图引领作用,通过读图、填图、绘图、析图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地图能力的培养,能从图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图文转换能力,真正把核心主干知识落实到地图上,让学生获得分析、综合、评价、概括、比较等各种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与创新精神。
2.创设真实高效情境,进行主题探究式教学
人地协调观考查试题图文材料及设问角度多样,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情境教学,不断挖掘教材内外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新颖、类型方式多样、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素材。比如,选择学术论文、时政新闻短片、社会热点和各地富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活动等为情境,以文字、地图、表格、景观图、统计图等多种形式来呈现。通过创设特定的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主题,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转化为解决问题的任务,学生展示交流探究成果,最后师生总结,完善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领悟和构建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质疑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进一步提升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人地和谐发展理念就会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3.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各地理要素都综合存在于地理环境中,他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来建构完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在青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抓住“高寒”这一核心自然地理特征,把握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多条思维链,综合建模,构建“脑图”,更加深入理解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如下图)。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4.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践行人地协调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力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密不可分。通过开展地理实验、社会公益、野外考察和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和感受人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人地关系问题的认识,树立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人地协调观素养。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