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感知与识别: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养路径
2022-12-17孙端
孙 端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2.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100)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突发事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是,作为未成年人,儿童应对突发事件是应对这个挑战的一个薄弱环节。情境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主体以塑造情境为逻辑起点,通过情感驱动、暗示诱导、角色转化、心理场整合等手段,可以使受教育者在身临其境之中主动感受和思考,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2]。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儿童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路径支撑。着力提升儿童的风险感知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是提升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培养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就成为教师和家长实施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工作和任务。
一、相关概念界定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3]。人的能力总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能否成功地完成某项实践任务依赖于人的主观条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条件主要体现为人的心理条件,包括人的智力和知识结构等内容。所以,人的能力还可以被界定为人类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4]。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是人类在应对突发事件整个过程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称。不同的应对主体受其主观条件的限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强弱、高低之分。依据主体个性特征,提炼不同主体所应具备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而加强其能力培养和训练,对于人类整体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是儿童在应对突发事件整个过程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总称。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需要依据儿童群体的心理特征加以提炼,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个人自我建构的重要途径[5]。风险感知是人脑针对某种特定风险的特征和属性所做出的直接反应,是人类认知风险的开端。风险识别是人类在风险感知的基础上,依据各种知识、经验和技术等手段,依据风险因素识别出风险的性质、大小、危害程度及其演变规律的过程。儿童心理学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关爱和培养下,通过儿童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儿童的感知和识别能力会得到持续提升和发展。从实践来看,儿童安全教育是儿童校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儿童家长关注的焦点。作为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儿童应对突发事件教育的质量普遍不高,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儿童缺乏应急知识、应急体验和应急技能,儿童对突发事件缺乏正确认知,学校和家长对儿童应对突发事件教育重视不够、应急课程开发不足、应急训练匮乏等等方面。基于情境教育理论,加强儿童风险感知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的培养是着力提升儿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二、儿童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感知能力培养路径
儿童心理学认为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直接反应,而知觉是反映客观事物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比感觉复杂、完整[6]。风险感知是儿童应对突发事件的开始。作为风险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破坏性等特点,这给儿童认知突发事件带来了巨大困难,因而儿童一旦遇到现实突发事件就会束手无策,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儿童心理学建构主义者认为,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一个物体所获得的感觉,是通过其空间和时间的邻近和相似性来发生联系的,而知觉是由具有空间排列的物体、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所刻画的事件共同组成的[7]。为教育儿童应对突发事件,教师和家长应以儿童认知发展为基础,通过采取塑造突发事件场景、实施儿童角色转换、加强儿童心理引导、强化儿童风险意识等措施来培养儿童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感知能力。
(一)突发事件的场景塑造
场景最初是指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各种道具所呈现的场面,现在在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中呈现出不同的意蕴。在教育心理学中,场景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各种教学素材所呈现的教学场面。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教育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真实情境是学习的重要并极有意义的组成部分[8]。借助教育场景,教师和家长将儿童置于真实或逼真的场景活动之中,通过儿童感觉器官获得真实体验,并依靠儿童与场景的交互作用来增强儿童的感知能力。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为教师和家长开展突发场景教育提供了分类标准。教师和家长可以依据各种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表现形态、危险程度等不同表征,塑造不同的突发事件场景,以刺激和触发儿童的感受器,激活儿童的感知系统,让儿童感受和体验突发事件场景下的物体和空间布局,最终形成儿童个性化感知判断。在此场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依据风险感知理论,把儿童感知突发事件过程与风险感知过程融合起来,形成同频共振的格局,让儿童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场景中观察和体验突发事件风险的不同表征,以强化儿童对突发事件风险的感知能力。
(二)突发事件中的儿童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是指基于各种需要,个体从一个角色转换成另外一个角色的过程。角色转换理论认为,儿童通过扮演角色、担当角色,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会很快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设身处地体验角色的情感[9]。依靠教育场景,教师和家长将儿童扮演成不同的场景角色,使其担当角色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场景角色互动和联结来加强儿童对场景事物和空间结构关系的感知能力。在塑造特定的突发事件场景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依据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影响要素、风险要素以及风险后果等内容,让儿童扮演不同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人物角色,实现儿童从“被动者”到“主动者”的角色转换,能够增强儿童应对突发事件的感知能力,这是因为在教师和家长的情感驱动和暗示诱导下,儿童会依据自身大脑发育状况对所扮演角色进行感知和体验,形成担当突发事件中人物角色的获得感,并在与其他儿童的角色互动中,感知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进而推进自身感知向深度发展。
(三)突发事件中的儿童心理引导
心理引导是指借助心理学知识和理论,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引导对象进行心理疏通和指引的过程。结合不同的学科应用背景,心理引导呈现出多种含义。教育心理学认为心理引导是教育主体借助教育技术和情境,让受教育者感知教育场景下的时空联结要素,使之获得期待之感,并依据这种期待之感进入教育主体设定的情境氛围,从而达到心理感化和教育之目的的整个过程。情境教育之“境”,既包含符号与物体,又穿越景象与意蕴,能够唤起儿童生机勃勃的审美感受,引导儿童走向审美的创造[10]。在塑造突发事件场景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借助突发事件中的景物、符号、人物角色等构成要素,使儿童直观地感受和体验突发事件的现场冲击,暗示诱导儿童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并在儿童相互协作中引导儿童感知突发事件暴发给人类社会、生命财产以及心理带来的风险。加强儿童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心理引导,重点是把握突发事件中的景物、符号和人物角色等构成要素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融合,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儿童在勇于担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能力。
(四)突发事件中的儿童风险意识强化
风险意识是指人类对社会风险事件的一种思想准备、思想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应对态度和知识储备[11]。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事件何时暴发、在什么条件下暴发以及风险事件暴发可能带来多大的危害都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人类对风险事件提前做出各种应对准备,而风险意识是人类应对风险事件的主观心理准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加强人类对风险事件的感知,推动人的风险感知能力发展。在开展儿童突发事件场景教育过程中,在儿童对突发事件获得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和家长积极开展儿童风险意识教育是增强儿童风险意识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获得了突发事件体验之后,儿童对教师和家长所讲解的风险知识极易产生心理认同感,促成儿童储备更多的风险知识,树立更加积极的风险应对思想和态度,从而增强儿童的突发事件风险意识。一旦具备了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儿童就会对突发事件产生较高的敏感度,依据自己的所储备的知识和经验,对突发事件做出自己的感知反应。儿童因受自身发育限制,其突发事件风险意识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建立起来,因而需要教师和家长更多的耐心以及反复讲授和操练。
三、儿童应对突发事件风险识别能力培养路径
风险识别是应对风险事件的关键要素,它包括对潜在风险和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系统归类[12]。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作为识别突发事件风险的重要保障,意在通过加强人类的风险识别能力,确保突发事件风险能被准确地辨认、定性和归类,继而为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提供条件。在任何特定的教育场景中,每个儿童的行为都是表现性的,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图,都反映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某种不平衡关系,都是儿童自我的体现[13]。借助突发事件教育场景,教师和家长应把握儿童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表现,分别从儿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四个方面来培养儿童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能力。
(一)突发事件中儿童风险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类通过感知仔细分辨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情境性能力”,观察应基于特定的情境而设计[14]。风险观察能力是以风险情境为对象的观察能力,是人类利用自身主观意识进行准确、全面、深入地感知风险性质特征的能力,是风险感知能力的演进和深化。受个人主客观条件限制,每个人对风险情境存在着不同的感知,对风险事件的观察层次和观测视角存在着主观偏差,因而也显现出人类风险观察能力的差别。加强风险观察能力需要借助风险情境,在现有客观条件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知觉类别和概念类别系统对风险进行归类定性。儿童应对突发事件风险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借助突发事件风险情境,结合儿童年龄、心智发育、个体差异等客观条件,调动儿童参与突发事件情境角色扮演的积极性,通过风险防控演练、目标任务暗示、有序观察引导以及多感官启发等手段,激发儿童感知突发事件风险的多元性,使儿童建立更加全面而准确的突发事件风险认知,从而增强儿童对突发事件风险的观察能力,为儿童识别突发事件风险奠定前提和基础。
(二)突发事件中儿童风险想象能力
研究表明,想象能力与人脑的成熟度,已有的表象、记忆以及思维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个体的想象能力差别较大。然而,想象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而得到提升和加强。风险想象能力是以风险情境为对象的想象能力,是人类在对已经感知的风险情境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想象能力不仅受主体人脑成熟度,已有表象、记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风险因素、风险性质特征、风险危害大小、风险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风险想象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提升风险想象能力会变得更加困难。大量研究证实,儿童的想象能力易受情绪的影响,正向的情绪激发儿童的想象能力,负向的情绪反而抑制儿童的想象能力。儿童获得表象越丰富、越准确,儿童的想象能力就越强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儿童往往因突发事件情境的刺激而产生恐惧心理,正向的情绪反而受到压制。因此,培养儿童的风险想象能力,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风险情境教育模式,把儿童置于突发事件风险情境之中,让儿童逐渐适应突发事件风险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和转换,将儿童情绪由负向抑制型转为正向刺激型,从而使儿童储存更多突发事件风险的表象信息和材料,由此儿童的风险想象能力就会得到增强。
(三)突发事件中儿童风险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能力。识记是鉴别和记住事物及其信息的运动过程,保持是持续储备已有知识经验的运动过程,而再现是回忆和再认过往事物及其信息的运动过程。人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过程分别对应着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因此记忆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能力。风险记忆能力是以风险情境为对象的记忆能力,是人类对应对风险事件经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能力。儿童记忆能力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感知记忆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短时记忆一般也不会超过1分钟,而长时记忆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库,但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习得。培养儿童风险记忆能力需要从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强化过程。首先,教师和家长应以突发事件风险情境为刺激物,激发儿童的感知记忆,并不断重复强化以加深儿童记忆。感知记忆固然短暂,但是它已经促成了风险情境被以原有的物理特性进行编码,为突发事件风险情境信息存储提供了准备条件。其次,教师和家长将儿童置于突发事件风险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转换,启发儿童对风险情境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并经过反复复述进行信息储存,因为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最后,教师和家长让儿童在突发事件风险情境中反复操练和复述,以便使之形成长时记忆,随时能调取信息库中的风险情境经验信息。
(四)突发事件中儿童风险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做出的间接性反应能力,是人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思维是在感知、想象、记忆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层次的认知,因此思维能力获得更加不易,它一方面依赖个体客观的身心成长,另一方面也依赖个体主观的学习和训练。风险思维能力是以风险情境为对象的思维能力,提升风险思维能力需要在个体身心成长的基础上,更加依赖个体主观的学习和训练。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是一个由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心理演进过程,这为认识儿童思维发展开启了一扇大门。基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结合儿童自身客观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儿童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在突发事件风险情境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依据儿童身心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儿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儿童所扮演的风险因素角色,引导和启发儿童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形成突发事件风险因素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判断,找出突发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突发事件风险过程印象。儿童风险思维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和家长坚持不懈和耐心教导以及反复训练,需要在突发事件风险情境中充分结合儿童自身发育特点,充分调动儿童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