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症候群调查及干预对策
2022-12-17武丹丹杨珊珊
钱 琴,武丹丹,杨珊珊
(苏州市立医院 江苏苏州215101)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肿瘤,好发于绝经或围绝经期女性,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病死率第3位,仅次于卵巢癌、宫颈癌[1-2]。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对于标准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全子宫+双附件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3-4]。但卵巢切除后,患者会出现多种症候群,以内分泌紊乱、性生活质量下降、易激怒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甚至出现更年期提前、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明确术后症候群严重程度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症候群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我院实施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治疗的9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48(41.36±2.3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25例,初中27例,高中22例,本科及以上23例;在职56例,无业41例。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接受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治疗者;经过超声、盆腔CT、MRI、血液学、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Ⅰa、Ⅰb期患者;年龄≤48岁;首次发病,预计生存期≥6个月;对自身疾病诊断知情。排除标准:术前存在急慢性感染者;精神异常者;合并心、肝、肾脏等实质性病变者;全身性恶性肿瘤者;存在严重心理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沟通、听力、视力障碍者;术前接受放化疗治疗者。
1.2 研究工具
1.2.1 性生活质量 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进行评价,量表共6个维度,包括性唤起(4个条目,0~20分)、阴道润滑度(4个条目,0~20分)、性交痛(3个条目,0~15分)、性生活满意程度(3个条目,0~15分)、性高潮(3个条目,0~15分)、性欲望(2个条目,0~10分),共19个条目,6级评分,每个项目评分0~5分,总分0~95分。总分≤26.55分或≥26.55分、阴道润滑度<4.35分提示为性功能障碍[6]。量表效度系数为0.953,Cronbach′s α为0.81~0.92[7]。
1.2.2 焦虑程度 采用功能性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寻求赞许、自主性态度、脆弱性、完美化、强制性、依赖性、吸引与排斥以及认知哲学8个维度,共40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1~7分,总分40~28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量表效度系数为0.921,Cronbach′s α为0.917[8]。
1.2.3 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采用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upperman改良评分)进行评价,包括潮热盗汗、失眠、抑郁、性交痛、目眩、关节痛、头痛、皮肤感觉异常等13个方面,各维度评分0~3分,总分0~39分,<6分为正常,6~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0分为重度[6]。
1.3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调查人员向患者说明本调查目的和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97份,回收9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9-10]。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术后FS-FI评分 患者FS-FI各维度评分:性唤起(5.32±1.23)分,阴道润滑度(3.26±1.29)分,性交痛(5.36±1.69)分,性生活满意程度(4.26±1.41)分,性高潮(4.96±1.84)分,性欲望(3.99±1.09)分;总分(25.36±3.36)分,提示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
2.2 本组患者术后DAS评分 患者DAS各维度评分:寻求赞许(19.32±4.36)分,自主性态度(21.69±8.58)分,脆弱性(22.38±5.23)分,完美化(26.21±6.32)分,强制性(14.26±3.21)分,依赖性(24.36±6.69)分,吸引与排斥(19.64±4.58)分,认知哲学(21.25±5.02)分;总分(197.36±11.82)分,提示患者普遍存在中重度焦虑。
2.3 本组患者术后改良Kupperman评分 患者改良Kupperman各维度评分:潮热出汗(2.69±0.25)分,感觉异常(1.36±0.36)分,情绪波动(2.56±0.14)分,失眠(1.41±0.21)分,眩晕(1.92±0.29)分,疲乏(2.01±0.49)分,骨关节痛(2.11±0.37)分,头痛(1.98±0.34)分,心悸(2.31±0.14)分,皮肤蚊走感(2.47±0.39)分,性生活(2.19±0.26)分,泌尿感染(1.95±0.43)分;总分(33.36±2.36)分,提示患者存在重度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3 干预措施
3.1 信息传递 ①向患者讲解子宫内膜癌疾病相关知识,采用手册、多媒体、真人示范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医疗信息。a.饮食指导:注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戒烟酒[11]。b.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保持充足睡眠,消除身心疲劳;根据患者情况制订训练计划,如慢跑、山地自行车、游泳等。c.泌尿系统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减轻尿道刺激症,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患者在院期间认真学习相关内容,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②患者出院后与社区机构取得联系,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专题展览以及患者联谊活动,为患者提供同伴交流机会[12]。
3.2 配偶支持 向配偶发送子宫内膜癌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患者配偶阶段性健康指导手册,指导配偶掌握相关知识,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营养干预、性生活指导、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回归社会方式,以提高配偶支持水平。指导配偶通过倾听、鼓励、劝导、身体接触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安慰,并多陪伴患者,强调患者对家庭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家庭功能和存在感,缓解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13]。指导配偶提高患者对性生活的渴望程度。
4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妇科肿瘤的9%,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生殖道肿瘤。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83%~90%。但由于自然绝经前患者卵巢切除后出现人工绝经,导致雌激素缺乏,使更年期提前。
调查结果表明,本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普遍存在性功能障碍,其中量表维度得分中阴道润滑度得分最低。薛小文等[14]调查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术前FS-FI评分为(48.69±2.34)分,术后FS-FI评分为(28.69±2.34)分,与本调查结果一致。可能与手术切除后卵巢分泌性激素水平下降,全子宫切除损伤周围感觉神经,继而出现性功能障碍有关。功能性失调性态度问卷总分为中下等水平,表明患者普遍存在中重度焦虑,量表维度评分中完美化与依赖性评分最高。苏小玉等[15]研究显示,功能性失调性态度问卷总分为(195.36±10.52)分,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受到情感等因素影响,虽然术后短期患者受益手术治疗,提高了生存率,减轻了恐惧感,但患者对手术后失去女性特征担忧,同时性生活质量出现明显障碍,术后心理压力增加,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良Kupperman总分为(33.36±2.36)分,表明患者存在重度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其中潮热出汗、情绪波动评分最高。
综上所述,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后大多存在性功能障碍、焦虑以及更年期症状提前等症候群,性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因此,信息支持和配偶支持可缓解其焦虑程度,缓解更年期症状,提高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