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2-11-29杨双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术腔鼻窦炎延续性

田 娟,杨双玉,王 红

(公安县人民医院 湖北公安434300)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属于鼻窦黏膜慢性炎性疾病,病程超过12周。慢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和嗅觉障碍等症状,严重者有视力障碍和眼部压迫感,可引发颅、肺、眼等并发症。慢性鼻窦炎患者因病程较长、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而影响生活质量,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出现鼻息肉、眶内感染、颅内感染等,对患者睡眠、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该病,但术后康复期较长,患者需长期遵医嘱处理术腔、定期复查、鼻腔用药等,若依从性不高,将影响康复及手术效果,增加复发率[2]。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术后或慢性疾病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能有效改善疾病管理情况,提升术后恢复效果[3]。随着我国通讯技术及网络飞速发展,微信在患者延续护理中可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4]。本研究将微信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于我院行慢性鼻窦炎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诊断标准者;②能顺利使用微信者;③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精神异常、认知障碍或无法正常沟通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63.33%)、女11例(36.67%),年龄(49.97±5.04)岁;合并息肉:是21例(70.00%),否9例(30.00%);鼻窦炎分型:Ⅰ型12例(40.00%),Ⅱ型15例(50.00%),Ⅲ型3例(10.00%)。研究组男17例(56.67%)、女13例(43.33%),年龄(49.21±5.49)岁;合并息肉:是18例(60.00%),否12例(40.00%);鼻窦炎分型:Ⅰ型14例(46.67%),Ⅱ型12例(40.00%),Ⅲ型4例(13.3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两组均经过住院规范治疗,住院期间护理方法一致,达到出院标准。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复诊时间安排等。研究组给予微信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组建微信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员均经过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熟练使用微信。②邀请患者关注慢性鼻窦炎健康知识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推送健康教育及术后康复指导。邀请患者加入微信群聊,便于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监督、随访,解答患者问题,及时沟通交流。③公众号及群聊具体内容。a.公众号推送内容: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及用药频率、冲洗鼻窦重要性及方法、清除鼻腔囊泡的重要性及方法、定期复查重要性。同时,推送术后注意事项及健康知识,主要内容为戒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营造舒适干净的康复环境、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减少外界刺激对鼻部的不良影响。所有内容在1个月内推送完毕,下个月循环推送,增强教育效果。公众号内容要求图文并茂,便于患者理解与掌握。b.群聊内容:小组成员轮班在线,接受患者疾病及术后随访的相关知识咨询,及时解答患者疑惑。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及康复指导,定期进行线上随访,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嘱患者按时用药及复查,可通过每日在群聊中打卡互相监督。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包括症状管理及共性管理2个维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1~4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②生活质量: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SNOT-20)[7],包括鼻相关症状、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4个部分,共20个条目,各自计分,评分越高说明相关部分问题越严重。③术腔上皮化:术腔黏膜光滑且薄,与骨壁紧密相连,术腔各部位清晰,窦口通畅则可判断为术腔上皮化。④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能够正确完成鼻窦冲洗、清除鼻腔窦泡、鼻用糖皮质激素、定期复查。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NOT-20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NOT-20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术腔上皮化率比较 见表3。

2.4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通气状态[8]。由于患者鼻窦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术后仍需给予鼻窦冲洗、清除鼻腔囊泡等促进恢复。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需居家自我护理,医护人员无法陪同。因此给予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使患者主动实施自护具有重要意义。

出院后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越来越差,自身护理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影响自护效果[9]。延续性护理能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以往主要通过患者出院时接受康复指导及相关健康知识、医护人员定期电话联系等进行随访,让患者在居家期间得到专业指导,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但这种传统方法缺乏护理主动性,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较差,影响术后恢复。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软件。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微信平台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弥补了传统延续性护理方式的缺陷,可改善护理质量及患者术后恢复效果[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6个月术腔上皮化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微信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医护人员能通过手机将健康知识以图片、文字、音频等方式传输给患者,便于患者接收及理解[11]。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知识推送服务能给予患者系统化的健康教育,避免患者出院后出现护理断层。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中,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聊均可以为患者提供交流渠道,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提高出院后护理的及时性。

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都是影响患者自护能力的因素,对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GSES、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与冯建红等[12]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微信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患者仅需打开手机即可接收健康知识,且对不理解的健康知识可反复阅读学习,提升知识掌握效果,改善自我效能及管理能力。微信群聊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可及时解决患者疑问,同时医护人员通过群聊可随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针对性康复指导,改善自护能力。通过在微信群聊中打卡,可直接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行为进行监督,提高康复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康复效果及自我管理效果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同时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后及时跟进,通过微信平台直接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微信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改善恢复效果,提升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术腔鼻窦炎延续性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口腔修复膜在中耳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
鼻腔疾病手术术后鱼腥草冲洗术腔的疗效观察
羟甲基纤维素钠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