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效果
2022-11-29魏莹莹
张 梅,王 敏,魏莹莹
(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沛县22160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关节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术式,通过人工关节替换机体原有关节,以降低患者疼痛感和致残率,是常规骨科手术之一,对于关节疾病的后期治疗具有积极作用[1-2]。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同时要控制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感染。有研究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风险较高[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降低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缺乏针对性,导致干预效果不佳。根本原因分析法是当前临床重点分析方法,可以系统化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我院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护理,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1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18周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术前诊断开放性骨折、全身严重感染;合并癌症转移扩散;合并精神障碍;术后死亡。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52~81(68.74±11.39)岁;体质量指数(BMI)19~24(22.81±1.57);疾病类型:骨性关节炎2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股骨颈骨折12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其他4例;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34例,膝关节置换术24例。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51~80(68.45±11.72)岁;BMI 19~25(22.96±1.68);疾病类型:骨性关节炎2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股骨颈骨折12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其他4例;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术32例,膝关节置换术26例。两组性别、年龄、BMI、疾病类型、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机制、手术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②术前准备:消毒相关手术用具,调试手术器械,将患者平稳转运至手术室,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内相关配置并做好术前准备。③饮食护理:嘱患者清淡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促进康复。④疼痛护理: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若疼痛剧烈,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干预时间3周。
1.2.2 观察组 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干预模式。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组员包括副主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2名、主治医生1名、护师2名。小组成立后进行组内讨论,内容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心理问题、并发症问题、护理不良事件等,由组内人员从环境、护理方法、工作制度、个人情况等角度出发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对关联原因进行初步记录、整理,再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进行验证。改善此原因后,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初步认定该原因为影响因素。②确定根本原因。对时间原因进行回溯,通过以下3个问题确定是否为根本原因:如未发生该原因事件,问题是否存在?在此类原因排除或得到针对性处理后,是否还会因相同原因再次导致问题发生?若此类原因排除或得到针对性处理后,该类问题是否还会发生?若答案为肯定,则该因素属于直接原因,若答案为否定,则该因素属于根本原因。确定患者的根本因素为护理质量有待提高、手术室菌落较多、患者自身依从性较差。③制订干预方法。进行组内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对根本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评估意见的可行性后实施。④实施干预。a.强化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教育前与患者预先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应对疾病的方式、态度,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叙述式健康教育、同伴式健康教育、家庭参与式健康教育等。b.改善患者依从性:给予心理辅导,进行正念、腹式呼吸等放松方法指导,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多结识病友,加强社交,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促进,改善患者依从性。c.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家属探视、定期消毒住院环境、按时通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支持、保持创口干燥、定时换药;组长不定期抽查护理工作质量,对相关责任人员直接追责;组内定期培训,对干预效果较好的措施给予肯定,对效果不好的措施进行分析及改善。d.强化手术室灭菌效果:强化无菌操作标准,缩减不必要手术室人员、减少手术期间人员流动,严格控制术前消毒时间、定期调试紫外线等杀菌器械,保证其消毒治疗。干预时间3周,干预期间以保证患者的个人健康为首要任务。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量表[5]测评护理质量。量表分为患者安全、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4个维度,共13个条目,经粗分转化,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851,信效度较好。②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根据《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中手术室洁净程度的要求,需要达到Ⅰ级洁净手术室标准,即100级洁净度。要求手术室空气菌落数达到≤5 cfu/cm2。③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假体周围感染、肺部感染。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不同时间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比较
2.3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老年人骨质量降低,各器官、关节老化受损等,髋膝关节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6]。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应用人工关节替换自身关节,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约45万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约26万台、膝关节单踝置换术过万台[7]。2011年,全国人工关节置换术约38万台,增长近1倍。但有研究显示,我国现阶段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0%~3.8%,术后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病程,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感染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如何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当前临床重要的研究问题。根本原因分析法将可能存在的因素进行整体分析,并从中分辨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研究显示,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9]。
护理质量是对于护理工作效果的整体评估。本研究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的工作指标,并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重点测评和组内讨论,对于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刘莉等[10]研究显示,基于三维管理模式的医疗设备管理可以改善医院整体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切口愈合速度慢,更易被细菌侵袭。手术室内细菌标准较严格,术前必须将菌落数降至一定水准。本研究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提高相关消毒杀菌工作的工作质量,提升了灭菌效果,手术室内菌落数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手术10 min、术毕手术室空气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于降低手术室菌落数具有积极意义。申健等[11]将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抑制颅脑外科院内感染中,结果显示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提高器械清洗程度,降低空气内菌落数,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实施干预后减少了手术室菌落数,术后限制家属探视时间,定期消毒,进一步降低了感染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阙纤沣等[12]研究显示,通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菌数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菌落数,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