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式脱贫书写
——评叶多多的《一个也不能掉队》
2022-12-17刘旭娟
◎刘旭娟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2015年起,我国全面投入到了扶贫脱贫的事业中。而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出现许多记录中国脱贫的纪实作品,既有中国全方位全景式脱贫记叙,例如纪红建的《乡村国是》,也有区域性脱贫实录。对区域范围内的脱贫故事呈现小到村落,更有针对县、市、省的脱贫描写,代表作品如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郑旺盛的《庄严的承诺》,贺享雍的《大国扶贫》等。[1]叶多多的《一个都不能掉队——云南脱贫攻坚之路》正是叙写省脱贫攻坚的代表性作品。叶多多走遍云南边地,采访和记录了云南脱贫的真实境况,其对云南少数民族尤其是“直过”民族脱贫情况的寻访记录,凸显的正是云南地域性脱贫的特点。
一、云南式脱贫实录
云南地处山区,因为地理以及一些历史的原因一直处于社会发展落后的状态,而这正是云南大部分地区都十分贫困的原因。叶多多对于云南边地贫困状况的描写也正是遵照了当地事实。云南的贫困、特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例如,叶多多写到的独龙族、拉祜族,祖辈都生活在贫瘠的山里,农作物难以生长,颗粒欠收与江水的肆虐使他们经常饱受饥饿之苦与生命威胁。坎桶村的沙地种不出粮食,早些年村民还能靠着上山打猎、采石、砍树换点粮食,而当那里成为自然保护区之后,人们的生活便变得更加艰辛,加上交通闭塞、教育程度低下那里的人们便陷入深度贫困之中。叶多多的走访切实记录了这些偏远闭塞地区生活的人的不易,将当地令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状态毫无夸张地进行了描绘。[2]随着国家脱贫计划的逐步推进,国家在贫困地区修路架桥,对不适宜人居住的地区实行易地搬迁的政策,大量建造民居,以此来为贫困地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与生活的环境。但是使该地人民实现根本脱贫最重要的还是当地的经济得到发展,持续的收益才能阻断贫困的延续。
叶多多注意到国家的帮扶打通了偏远山区通往外界的道路,少数民族人民有了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而人们对脱贫的渴望才是摆脱贫困的开始。在云南山区,土地贫瘠是其主要特征,例如,福田村地处高寒,这就导致了种植粮食作物难有收成,而这样的气候却十分适合苹果树的生长,加上此地草南段村山好,适合养骡和肉牛,种植与养殖的收入加在一起便解决了当地居民没有收入的难题。马岭村种植柠檬、南段村种植茶叶、竹塘乡种植三七都是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作物种植经济的成功实践。云南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造就了当地的贫困,而人们在多方努力下仍然找到了适合当地的脱贫发展之路。这是独属云南的产业脱贫之路但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提供了启示。[3]
叶多多呈现的云南式脱贫,除了有效发展畜牧种植业脱贫外,还通过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业的方式实现了脱贫致富。过去由于贫困,时不时仍然会出现偷猎行为与砍伐树木的行为。在云南各民族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逐渐谙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之后,大部分人民开始有意识地去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云南动植物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云南最宝贵的财富。傈僳族乡下勐劈村保护金丝猴,每天都能吸引成百上千的游客来此地旅游,因而给当地居民创下了一笔不小的收入。类似的通过保护生态发展旅游胜地创收的脱贫方式成为云南省脱贫道路上的一抹特色。洱源县积极响应政策,有效解决洱海污染问题,使西湖重新变得清澈美丽,紫水鸡的重新出现代表着西湖又恢复了往日生机,而由此也吸引大批游客到此观赏。盈江县人民通过保护鸟类,开发出鸟塘供观测和观赏,打造出了“中国犀鸟谷”和“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两张亮丽的名片。当地居民凭此每年能获得五六万元的收入,实实在在走上了生态脱贫之路。叶多多真实记录了当地居民因为保护生态带来的可喜的生活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表现了人与生态从矛盾转向和谐。[4]
物质的逐渐富足是人们逐渐摆脱贫困的表现,而精神诉求的满足更是脱贫路上应该着重关注的点。叶多多敏锐地捕捉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更是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为一种脱贫方式。云南各民族人民历来虽生活艰苦,但却从未放弃在精神文化追寻中获得快乐。尤其对歌舞,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脱贫战役打响以来,当地人民积极开发文化资源,通过组建歌舞团,在当地热情演出以文化带动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发展。除此外,歌舞团还到外地进行巡演,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为村民个人也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云南通过发掘特色民族文化走出了一条文化脱贫的道路。
云南地处偏僻,世代贫困,叶多多将当地的贫困现实作了原本的呈现,而同时叶多多也看到了云南发展的潜力。秀丽的山川河流,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红土地上人们的朴实与坚韧给云南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叶多多对云南脱贫过程的真实描写正是其对云南边地人民的坚韧与智慧的最好赞美。[5]
二、塑造新时代典型形象
脱贫的关键在人。叶多多除了从云南脱贫过程中准确提炼出了云南式脱贫经验外,对于其中涌现的各色人物也进行了精准把握,通过对脱贫形象以及扶贫形象的书写,展现了脱贫的曲折与不易,同时也在朴素生活场景中勾勒出时代的形象。
《一个也不能掉队》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扶贫形象。作者叶多多在塑造这些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时,并未采用一些溢美之词进行直接赞美,而是通过对实实在在的场景与情节进行描述,从细节中写活人物,彰显人物品格。托坪村党总支书记和建才尽职尽责落实上级交付的扶贫任务,因为村中还存在不愿搬迁的贫困户,便亲自上门劝说。和建才去到和连生家中并非以书记的身份命令其搬迁,而是带上酒去给和连生排解其心中苦闷并指出搬迁的好处,化解和连生心中疑虑,劝其搬迁。扶贫搬迁是帮助建档立卡户更好脱贫的好事,因为优先考虑群众,和建才自己家仍然未能享受到政策。作者对和建才家的贫困状况作了描写,又写出了和建才在家人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仍然优先考虑群众。和建才的妻子对此产生的怨言无可厚非,表现的只是普通群众的真实利益考虑,而在与和建才的两相对比中,和建才这位普通书记的无私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驻村第一书记字振华立誓要带领福田村走出贫困,其对全村人民的上心仍然可以从细节中体现出来:“不用写,超不出三天就要上来一次,他太熟悉这里了,熟悉得就像在自己家里,闭着眼睛就能摸到水瓢放在哪里,酸菜在哪个坛子里,哪家的鸡要生蛋了,哪家的地里该除草了。这里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脑子里,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都与自己有关。”字振华带领队员因村因人施策,找到贫困原因,对口落实政策,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脱贫,字里行间一位尽心为民的“第一书记”的形象就得以成功塑造。另外,字振华意识到脱贫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思想,一面激励贫困户积极致富,一面带领村民学习现代化的管理和技术。山村与电商的结合正是新时代脱贫的良好成效,而由此表现出的“第一书记”字振华也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领路人。叶多多通过对这些基层干部的扎实言行进行描写,既写出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写出了对时代精神的领悟。叶多多着力于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塑造接地气的崇高形象,赋予了人物真实的品质。[6]
作者除了通过细节描写成功塑造扶贫形象外,对于脱贫形象的描写也不仅仅拘泥于简单的贫困描写。云南边地上亟待脱贫的人有许多,但是这些贫困户并非是相同的。作者捕捉到在脱贫热火朝天的情势下,仍然存在消极懈怠的人,如成日睡懒觉的余国清,以及部分嗜好打牌玩乐、不思进取的村民。对此部分人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脱贫路上问题的关注。此外,作者写出了此部分人在扶贫干部的苦心帮扶下逐渐发生改变,对人物改变前后心理的描写,一定程度体现的也是扶贫书写的真实。[7]另外,作者也注意对脱贫路上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描写。阿娜在坎桶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将家里仅有的一万元投入到修建农家乐中,把握机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松丽作为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在学有所成后又回到家乡,以创业的形式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致富。作者在真实的脱贫故事中塑造脱贫人物典型,表现了对这些平凡质朴的人的赞美。
三、讲好中国脱贫故事
脱贫书写作为以脱贫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很容易陷入“假大空”的问题。就文学本身而言是书写真实,而这一真实更多时候是文学的真实,主要是要表达出作品的真情实感。脱贫文学在此基础之上,更要注重书写真实。只有写出脱贫攻坚生活的本来模样,作品才更有意义。[8]在写出真实的脱贫状况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其中的精神内涵,因为“文学的职责是,不写事件本身的过程和结果,而是通过事件和过程重点表现其中的精神要素,包括人性、境界、情怀、价值追求等等”。[9]叶多多从普通的生活视角切入,将脱贫的真实呈现到纸上,既未刻意夸大当地的贫困状况,也未着力颂扬脱贫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忠实记录了脱贫的点滴。叶多多把握了脱贫文学的真谛,以纪实的方式准确客观地反映了时代巨变,在写出贫困群体生存现状的同时写出了他们的精神现场和心理现场。[10]叶多多通过实地探访,对脱贫做了详细了解。多种多样且因地制宜的脱贫方式,正是叶多多认真了解各地脱贫情况后的真实汇总,而这一总结不仅对云南脱贫路上的其他地区人民有所启发助益,更大范围而言,对于中国其他贫困地区,乃至世界贫困地区的脱贫都贡献了丰富的脱贫经验。段必清通过带领当地村民大量养殖“村官鸡”而使当地的景颇族人逐渐变得富裕起来。在当地的养鸡的事业走上正轨以后,段必清也想以此帮助到更多的人,甚至对于缅甸的景颇族人来此求教,也是毫不吝啬地传授经验。“我们一天天富裕起来了,也要顾及周边的朋友们。本来都是山水相连的胞波兄弟,何况你们都是同宗同族的景颇人,谁家有困难,都要相互伸出手来。这样边疆也才能够安定啊。”段必清的认识正是广泛传播脱贫经验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正是脱贫文学创作的价值所在。叶多多的脱贫书写,对于云南式脱贫经验得以在中国得到有力传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脱贫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紧要的事,而同时对于世界贫困地区的人民来说也是同等重要的事。贫困的地域不同,而减贫却是全人类一直不懈努力的事业。叶多多所写的云南式贫困虽不能代表其他地区的贫困情况,但是表现的人们对于脱贫的愿望却是相通的。叶多多写出了云南边地人们身处贫困的无奈以及想要脱贫的迫切心情,这与世界贫困地区人民的处境与心理是相通的。云南边疆的人民在党的带领与国家的帮扶下走上了脱贫之路,而这条路注定是不易的。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土壤气候、技术管理以至于最终的出产出售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地贫困的原因或许不尽相同,但是云南地界上因地制宜的脱贫思路却是值得借鉴的,而其中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思考路径同样值得参考。云南式脱贫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云南,更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中国脱贫的成功。中国脱贫事业的成功无疑是给人类脱贫事业贡献了一份鲜活的经验,具有超越国界的价值和意义,而针对脱贫事业的文学书写同样也具有世界共通性、普遍性价值。[11]
脱贫文学除了记录脱贫过程以及提供脱贫经验外,最重要的是表现了时代精神。脱贫是时代任务,而其中涌现的脱贫精神正是属于时代的一笔宝贵财富。[12]叶多多写和政国、字振华与段必清等党的基层干部,通过忠实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于普通的生活场景来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从朴实中彰显他们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伟大奉献精神。对于农村新人的描写,叶多多也不遗余力,把握了新时代农民改变思想,紧跟时代步伐的进取精神。对于学有所成后回报故土,帮助家乡脱贫的时代青年人的描写,叶多多也以朴素的语言传扬出了感恩之心。时代需要精神力作为支撑,叶多多从朴实无华中凝练出熠熠生辉的时代精神,对激发时代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叶多多的脱贫书写,除去脱贫本身的意义外,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记录时代的同时也彰显了时代的风貌。
叶多多用真情实感记录了云南边疆的脱贫历程,既是出于作家对家乡故土、对同胞的眷恋与关怀,也是出于作家关注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叶多多以脚丈量云南边地,切身走遍云南边境乡村,奔波在记录扶贫事业的第一线,真诚书写了脱贫过程中的艰辛与感动,忠实记录了独属云南山地的脱贫故事,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脱贫事业贡献了鲜活的云南式脱贫经验,彰显了中国智慧,以文艺的形式传扬了时代精神,引领了时代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