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农耕文化下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研究

2022-12-17陈飞平

今古文创 2022年43期
关键词:稻作活态农耕

◎刘 悦 陈飞平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农耕文化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无形的资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一个地域农业生产生活传承的根源,是地域内被代代传承的独特资源条件,同时拥有着文化属性和景观属性。一个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是延续这一地区农业耕作的命脉。20世纪50年代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发现了距今约12000—14000年的栽培稻植硅石[1],这一重大发现,让考古学界更加坚定了中国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这一推断,这足以说明,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现今的农耕文化经历了一万余年的发展[2],具有古老性和极高的科研价值。2010年,稻作文化遗产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2013年,万年稻作文化遗产首批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东乡野生稻、万年贡谷和稻作文化”共同组成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5]。总的来说,万年稻作文化是古万年人在水稻驯化与栽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本文将从传统农耕文化角度探讨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路径,这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拓宽了保护传统农耕文化这一层面,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一、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传统农耕思想构成

(一)重农的民生思想

民生问题是自始至终就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在早期的夏商时期,就已经成了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稳定发展[6]。早期的古万年人以狩猎和野生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人口逐渐增多,造成了资源不足,野外采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得已而谋求新的生活方式。野生稻的发现成了古万年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折点。古万年人开始对野生稻进行移植、驯化、培育,形成栽培稻。在此过程中,万年稻作文化应运而生,耕种方式也从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方向过渡,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不足问题。可见早期人类社会就有了重视农业发展的民生思想,经过历代传承,延续至今。

(二)农耕哲学思想

江西省万年县的农业耕作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人类正处于顺从自然阶段,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天人合一”的农耕哲学思想开始形成,而传统的耕作器具也是由自然形成的石块凿制而成,利于辅助早期农业耕作。虽然早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但始终保持着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农耕思想,农业生产兼顾着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农耕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逐渐产生了农时观、地宜观等利于农业生产等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今天的万年县农业生产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历经万年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至今仍秉持着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农耕哲学理念,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发展农业生产。

(三)农业生态措施

万年贡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冷泉水常年灌溉,并且水中还需要有足够多的矿物质为其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虽然贡米原产地拥有着山高垅深、日照奇特的自然环境能够满足贡米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但是一万年前的万年稻作生产过程中资源、水利等方面的投入能力有限,为了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人们只有利用具有生态意义的栽培措施来实现,如:因时因地种植、轮作复种、放红绿萍选田、扎草人拒鸟等。其中扎草人拒鸟在如今的万年稻作生产过程中仍有保留。在这个现代农业技术盛行的时代,万年稻作生产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态农耕思想,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以至于代代耕作的土地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种植环境。万年水稻生产过程中保留的农业生态措施不仅保护了万年县优越的自然环境,而且对维护农业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价值及影响因素

(一)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价值

万年稻作文化历经一万余年的演变,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最终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系统这一完整的演化链。因此,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自有其价值所在[7]。

首先是生态价值。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经过长期的保存和运作,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大气资源,依旧延续农耕时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秉持着因地制宜、水旱轮作、不违农时和顺应自然等自然观,通过保留东乡野生稻的生物基因,为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和农业种质资源提供了保证。贡谷的生长在农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贡谷的栽培生产过程中形成了高效资源利用模式。

其次是文化价值。万年稻作文化遗产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一种,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农业”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农业生产活动继承了农耕时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文化思想。“文化”以一种非物质形态存在于稻作文化系统之中。在种植水稻以来,各项栽培技术、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伴随着万年贡米而逐渐被人熟知,使整个万年稻作文化演化链在继承传统优良农耕文化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文化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时代内涵。万年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稻作文化是无价之宝,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是一本本“活”的教材,极具教育意义[8]。

最后是科研价值。20世纪50年代仙人洞遗址中栽培稻植硅石的发现,为中国是世界稻作文化之源奠定了物质基础,将水稻的栽培历史推到了12000—14000年前。目前东乡区保留的野生稻物种的抗逆性是其他野生稻物种不具备的。研究发现,万年贡谷中拥有着野生稻的部分基因,或是万年县的地理环境使然,或是万年贡谷是古万年人通过野生稻驯化而来。东乡野生稻和万年贡谷的独特性质为水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材料。与稻植硅石同一阶段出土的还有一些陶器和耕作工具等,在传统的石器时代,石器成了古万年人唯一的耕作工具,这不仅为研究传统农耕文明提供了物质材料,还为对历史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的制约因素

第一,政府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的重视程度较低。虽然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已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当地政府并没有提高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的重视。目前仙人洞遗址已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8年颁布了《关于加强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规定》,首先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实现的是活态保护,是一种“动态+静态”的一种保护方式,不仅仅是设立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抑或是颁布相关规定,而是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现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活态传承;其次万年水稻已经培育出100余个品种,当地居民及商家过于注重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忽略了对传统贡米的保护。

第二,现代农业及技术对传统农耕思想造成了冲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技术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9],且农药、化肥等催化剂的使用越来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的同时,这让运用传统农耕生产技术的万年水稻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历经一万余年的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威胁,农耕文化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命脉,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发展受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阻碍。

第三,缺乏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潜力资源挖掘。目前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资源的挖掘大多停留在万年贡米、东乡野生稻、仙人洞遗址及地域文化层面,但在万年稻作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万年贡米及东乡野生稻的生长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以及社会要素、经济要素等方面的潜在资源有待挖掘,这些要素对万年稻作文化的传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潜力资源挖掘的匮乏,影响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模式的完整性,不仅使外地人缺乏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了解,也造成了万年县当地居民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缺乏正确的认识。当地居民是万年稻作文化传承的实践主体和传承者,当地居民对地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是地域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因素[10]。当地居民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认知的匮乏,不仅会造成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知名度较低,未来的文化传承也即将面临的困境[11]。

第四,尚未形成完整的保护模式。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具有科学性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模式,缺乏相关技术的融入。目前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研究大多具有局限性,都存在着资源潜力挖掘不足、研究视角不够全面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研究成果缺乏全面性,只局限于水稻的保护、旅游的发展。研究的局限性造成了无法构成适宜的完整的保护模式,致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前沿技术的运用以及文化的活态传承。

三、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传统农耕文化保护路径

(一)政府人员提高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政府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在遗产保护视角下,政府同样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要想实现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高政府的保护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政府是一个地域环境下的统领着,具有带头作用。首先万年县政府要树立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意识,提高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带动当地居民通过媒体、文化活动、营销等多种方式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进行宣传[12],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能够实现保护和发展还要依靠多方面因素,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涵盖多种资源,不仅仅是对仙人洞遗址或稻米等物质资源,还包括传统农耕文化和农耕信仰等非物质资源,以及稻米生长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政府要从多角度认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要保证宣传和发展的完整性和重点保护要素。

(二)构建传统农耕文化活态传承模式

农耕文化作为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农耕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农耕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冲击,要想保留固有的传统农耕方式,会导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发展逐渐与社会脱轨,农业技术现代化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社会环境,因此就要对传统农耕技术进行活态传承。首先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出传统农耕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并将不同的优劣势条件进行等级划分;其次,将两种农耕技术优势条件进行融合,形成以传统农耕技术为主,现代农业技术为辅的新的耕作模式,农耕技术的融合也将逐渐推动两种农耕文化相互交融,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展,逐步形成独具万年县地域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农耕文化,并从经济、文化、景观等多个角度入手[13],对农耕文化进行探讨和分析,运用数字化技术及产业模式等[14],将无形的农耕文化构建虚拟模型或通过大数据记录来进行保存,实现农耕文化活态传承的多样化。

(三)建立潜力资源层级保护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保护为第一要义,先保护而后发展。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目前研究及保护状况而言,潜力资源的挖掘是实现其保护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其部分资源具有濒危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需进行重点保护,因此建立层级保护模式能够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方式更加明晰。为实现对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资源的全面性保护,首先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不同层面挖掘相关潜力资源,构建评价保护模型;其次根据挖掘的相关资源因子进行现场调查,得到相关调查数据并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出潜力资源的重要程度,建立等级评价体系。

四、结语

本文从传统农耕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相应保护路径,提出实现活态保护模式,并融入数字化保护技术,以及构建层级评价体系分析资源保护的重要程度,建立层级保护体系。通过本文的探讨,为多维度认知体系下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活态保护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日后的文化资源挖掘以及保护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打开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与数字化保护融合的新视角。

猜你喜欢

稻作活态农耕
名医名家活态传承的现状及研究思路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农耕旧事十二韵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活态传承的策略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
福州喜娘 活态传承的闽都婚嫁习俗
老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