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改革后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2022-12-17太原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冯亚峰

办公室业务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体系档案管理

文/太原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 冯亚峰

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文献。在事业单位中,档案主要分为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科技档案、业务档案等类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影响单位提供公益服务的质量,还关乎单位的改革与发展。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规划》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加快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能,推进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事业单位改革后加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服务于社会群众。档案管理就是对文书、声像、实物等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应用的过程。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档案,这些档案是单位服务于社会群众的信息平台。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疏漏,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如档案信息泄露,单位的服务管理缺位等。

(二)见证了工作动向。档案是事业单位工作动向的最好见证,伴随着管理职能的提升,档案管理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能为单位的工作决策提供支持。结合实践,事业单位日常运行管理中,针对公共服务供求矛盾、资源配置不足、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能通过档案真实反映出来。基于问题导向,有助于单位分析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竞争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源要素,能为单位的运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利用人事档案,一方面,能反映出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技能水平、奖惩经历等,这是单位用好人才的依据,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人员岗位晋升、工资待遇提升,也离不开人事档案,将档案作为人才管理的依据,能体现出公平、公正,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事业单位改革后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对事业单位而言,档案工作并不能为单位带来直接效益,对单位的改革发展作用是潜在的。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工作就是资料的抄写和保管。在这个错误的观念下,导致档案管理的创新性不足,多是枯燥、重复性工作,管理中仅仅履行了档案保管的职能。另外,部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差,认为档案工作能应付检查、外调即可,将档案管理等同于“守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

(二)专业化程度低。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然而,一些单位虽然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但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配置不足。1.专业出身的档案管理人员少,部分人员是从办公室或人事科借调而来,属于兼职性质,因缺少系统专业的培训,影响了档案管理成果。2.档案材料的归档和储藏有明确的环境条件要求,相关设备配置不到位或配置等级低,会影响档案的保管质量。3.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使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资金配置不到位,不仅影响工作质量,还会削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信息化建设滞后。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也不例外。随着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的推行,相较于传统工作模式虽然效率提升,但工作难度也明显提高,单位因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相关调查发现,一些单位虽然积极执行上级指令,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转变过程中,硬件维护、软件开发、人才培训均存在不足,工作开展以计算机操作为主,与档案管理的特征、需求吻合度较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另外,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安全防护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缺少科学有效的防护技术措施,档案信息化系统可能遭受病毒、黑客的攻击,造成档案信息泄露,影响单位的社会形象。

(四)开发利用不到位。档案资源的价值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凸显的,否则就会成为死档、弃档。一些单位对于档案的开发利用不到位,主要体现在:1.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目的、作用认识不深刻,领导和工作人员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心理上不适应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实务操作中出现消极应付的行为。2.将档案的开发利用等同于查询、借阅,忽视了深层次的开发,没有发挥出档案在决策支持方面的作用。3.在复杂的部门机构层级下,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少,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流通。这一局面的存在,也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三、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案例及带来的启示

(一)案例一。1.单位基本情况。某省档案局下设办公室、业务指导一处/二处、电子档案管理处、法规宣传教育处、备份管理处、征集整理处、人事处等多个部门,对全省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于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结合该省在“十四五”期间的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在档案管理上立足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方法。第一,完善机制。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落实规划要求,合理设置任务目标,对现行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进行修订,形成协同共管的工作格局。结合该省的发展需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档案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乡镇档案馆,服务于基层治理和乡镇振兴战略。推行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单套制管理,实现各类材料文件的归档管理。第二,优化结构。档案资源的收集、移交和接收,均要遵循法制化原则,调整收集范围,制订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格。针对上级领导的公务活动、对当地发展的重要指示等资料进行专项收集,开展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针对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各种类型的材料,健全归档制度等。第三,开放共享。围绕当地的发展,采用档案公布、展览陈列、专题讲座、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打造教育档案资料库,传承红色基因和文化。档案开发过程中,从单一类型成果转变为多形式、多层次、多系列成果,抓住机遇开发设计文创产品。建设综合性的档案查询利用平台,服务全省并逐渐对接全国,实现民生档案的一站式网络服务。第四,防范风险。投入资金建设7个新档案馆,面积和功能均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或不达标的档案室进行改造或搬迁。基层档案部门更新必要的保管设备,落实安全管控工作,制订档案馆风险防范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最大程度上保证档案安全。还要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对数字资源进行保密防护,确保档案资源可管可控。

(二)案例二。1.单位基本情况。某高等院校始建于1956年,现有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294亩,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约11亿元。学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力量;坚持开放办学,与多所区内外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称号。在档案管理上,存在管理意识不强、评估标准缺乏专业性、考核量化指标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学校将绩效管理理论应用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2.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方法。第一,明确绩效管理目标。该管理目标分为个人目标、部门目标、总体目标三个层次,涉及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保管保护、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档案利用服务等领域。结合学校未来发展,还可以预设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突出档案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功能。第二,优化绩效管理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4个,分别是基础业务建设、组织结构、档案保管保护、档案开发利用;二级指标有12个,包括档案收集、整理编目、移交保管、装备设备、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其中,装备设备主要有计算机、扫描仪、打印复印机、温湿度检测仪、防磁柜等;队伍建设主要涉及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技能水平等。第三,制订档案管理原则。基于绩效管理理论的档案管理工作,实施中遵循以下原则:①客观公正原则。绩效量化过程形成真实的记录,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②统一性原则。评价目标与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不同部门的绩效考核标准要统一。③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原则。例如: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评价时无法量化,可采用定性指标;业务方面的职能,评价时采用定量指标。

(三)带来的启示。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可见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从理念、方法、制度、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其中,转变管理理念是基础、优化方法流程是关键、完善制度机制是保障、引入信息技术是支持。

四、事业单位改革后加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规划》中,将档案治理体系列为“四个体系”之首。档案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治理制度、机制、方式以及监管模式,要求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并优化执行方法,针对重要事项和重点领域加强监督指导,尽快建成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结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管理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实现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目标。

(一)转变思想观念。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知,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思想基础。1.树立规范化管理理念,落实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信息保密等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设置专人负责岗位,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档案管理部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2.建立领导监督、部门负责人紧抓、工作人员落实的工作机制,结合档案的类型、管理特点制订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的高效性和灵活性。3.所有档案均要严格保密,工作人员要树立时间观念、数字观念,及时封装、催收,该销毁的登记后销毁,避免出现拖延现象。

(二)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档案管理的重要资源,能提高整个工作队伍的素质,有助于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1.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熟练运用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引入,对档案的整理、记录、查询等环节相当重要,必须及时更新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体系。2.制订长期培训计划方案,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主题会议、专家讲座、外出进修等,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度,确保在培训活动中均有所收获。3.工作人员自身要增强责任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外,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档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三)坚持依法治档。依法治档是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石,有助于完善法规制度。目前,我国在档案管理领域,基本形成了“档案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文件”的制度体系,未来依法治档工作的重点包括:1.推进《档案法》的修订工作,促使修订完成的《档案法》尽快落地实施。2.针对现行法规制度中,与现实工作要求不适应的法规和文件,进行清理与修订。3.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在电子档案管理、档案开放利用、产权变动时档案转让等方面,制订配套的制度体系。

(四)开展重点监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开展中,既要做到全面协调,又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监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1.档案监管要抓重点、带全局,对重点领域、特殊领域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管,例如疫情防控类、脱贫攻坚类档案。2.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对档案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例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档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档案等。3.国防军工专项档案,要建立协调机制,提高档案信息的保密等级。

(五)运用信息手段。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打造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效能。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例,可在档案工作中有效运用;新媒体用于档案知识宣传和档案利用服务,可实现线下管理与线上管理相结合,实现监管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另外,建立档案馆官方网站、网上查询与服务平台,不仅能提供简单快捷的服务,还能倒逼业务流程规范化。

(六)突出服务功能。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在指导当下、规划未来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档案管理体系建设还要突出服务功能。档案部门要从资料提供者向信息服务者转变,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体验,缩短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将档案库变为智囊库,为单位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档案服务于社会群众,见证了工作动向,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针对目前档案管理中的问题,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培养专业人才、坚持依法治档、开展重点监管、运用信息手段、突出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加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同业人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体系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