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城建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规划院城建档案文化开发编研案例分析
2022-12-17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胡灵娟
文/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胡灵娟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更新、建设、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直接记录和重要依据。新时代,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城建档案建设不可或缺。因此,利用城建档案打造文化底蕴浓厚的现代化城市,服务国家综合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城建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市规划院”)在档案工作实践中,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自觉肩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选取档案中单位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素材,强化档案中的政治特质;选取契合时代的主题,强化思想引领,推动档案工作在新时代中实现新的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规划院通过举办系列档案专栏、展览,制作画册,汇编资料,历史沿革发展编写,古建筑保护、项目成果展示,扶贫历程的回顾等等,描绘出广州市规划院在城市建设中的成绩和与祖国共进步的发展历程,增强职工、干部对祖国、对城市、对单位历史的认同,沉寂的城建档案成为宣传城市文化自信的有力推手、成为红色主题教育的思想阵地,成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企业档案文化开发编研现状及案例分析
建筑是城市中最美的风景,也是城市文化最直观的体现,蕴含着这座城的传统文化、特色风格乃至价值理念、精神品格。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骨架,文化就是建筑的灵魂。城建档案中包含了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条件、时代变迁等诸多信息,为城市的发展变化描绘了清晰的轨迹。作为记录“过去”的记忆、发展“未来”的基石,城建档案的开发利用能够挖掘城市建设中蕴藏的信息,探寻曾经的记忆,从而引领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新的历史机遇下,广州正举全市之力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奋力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州答卷”。广州市规划院作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牢记嘱托、踔厉笃行,从三个方面发挥城建档案作为文化资源的作用,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一)以时代为己任,发挥城建档案文化作用。“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广州市作为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6)》的指出,广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得分稳居全国第三。2017年12月,习近平向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发来贺信,汪洋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高了论坛层次,历久弥新的千年商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广州成为全球的瞩目之地。2018年是广州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广州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向世界宣告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城建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旧城市对比,反映了时代发展中城市的变迁;新旧建筑街区改造,呈现了建筑设计的改变缘由和历程。环境、交通、人文的变化真实、立体、全面,城建展现城市更新变换,使广州城市文化不再是抽象空洞的词汇,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广州城市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城市文化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得以建立。广州城建档案的开发利用让广州充当了世界了解中国现状的一扇明窗。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州永庆坊时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要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借此机会,广州市规划院编制了《绣珠江》《从城建档案视角看广州城市变迁》,以穿城而过的“三十公里精品珠江”为舞台,汇编规划院各时期,在沿江发展的代表项目,展现规划院全专业链“深耕广州、院随城兴”,为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而喝彩点赞。
城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让我们了解城市建设的历史,领会建设者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加深居住的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是凝聚人心所向的基础,是政府决策、实践与经济建设的参考依据。离开城建档案的编研,城市文化建设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以红色为主题,活化城建档案文化魅力。广州市规划院作为华南地区历史悠久、专业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业务涵盖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领域,档案种类齐全、资源丰富。2017年,广州市规划院建构档案数据库,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近5年,广州市规划院借助档案数字化、便捷化,让我们进一步挖掘城建档案的利用价值,通过各种形式发挥档案文化宣传作用,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单位的整体战斗力。
广州市规划院在建院65周年之际,以院历史沿革和党团建设为主线,推出系列“档案”展览。第一期“光辉岁月”,以翔实的历史画面和内容,为干部职工了解和感知单位发展历程驾起一条独特的时空记忆通道;院市政专业20周年庆时,策划了“聚力奋进二十载、砥砺前行市政人”的展览,描绘了院市政专业坚持走开拓创新之路,用精品工程树立业界品牌的20年,发出“专业进步需要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共进”的声音;新中国成立70年之时,以重大项目为主线,策划了“我的祖国我的院”展览,回顾单位与祖国、与广州相濡以沫的点点成绩。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项目,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形成一批具有广泛传播力、影响力的文化精品。一期期利用城建档案制作的“档案”展览展示了广州市规划院文化特色,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发挥了传播的正效应。
(三)以服务为宗旨,凸显城建档案文化效能。城建档案文化开发服务城市建设规划。针对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群、单体文物古建面临的急功近利式的改造和破坏,市规划院选取相关项目工程,编研出《文物保护勘测设计项目实录》,提醒规划者们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对当今的城市建设决策者、规划者发出了建设必须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警告。如今广州民国时期的建筑,既镌刻着历史的印记,又开创了现代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
1.城建档案文化开发服务政府决策。2017年举办的“广州人居规划建设展览”,广州市规划院及时跟进,挖掘档案资料,通过展示广州在交通改善、水治理、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先后改进的实践成果,直观而生动地描述了广州的民生、环境等情况,为广州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展示平台,此展示让民众理解政府行为,为政府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城建档案文化开发服务国家综合治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对贵州、新疆、西藏、四川、广西、梅州、清远、汕尾等地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2020年国际档案日,广州市规划院以扶贫项目为主线举办展览,展示了作为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在脱贫路上闻令而动,用技术赋能服务发展,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建设的风采。此外,挖掘出项目背后扶贫人的生活点滴,讲出扶贫故事,诠释出新时代企业档案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时代品格。
二、新时代企业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州市规划院城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笔者对城建档案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思考。学术界对档案文化开发多从技术手段及方式方法的角度展开,侧重技术指标,采用的是对相关档案内容的挑选、分析、研究、综合、编排、评价等手段。但笔者认为,在时代节奏快,需求多的市场下,档案文化开发更需要牢记档案的政治属性,与时代接轨。档案人需关注时事热点,提高政治敏感度,创新、独立、主动钻研工作,提高自身修养。
(一)缺乏对时事政治的学习和关注。档案文化开发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型投入,应同档案编研相同,包括“编”和“研”两层含义,特别是“研”,即研究性质。笔者认为,“研”的过程要深刻把握档案的政治属性和历史属性。
城建档案服务对象一般局限于各单位的一线技术人员,偶尔被动服务于城市建设、服务于政府部门和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是一种“你需要、我提供”的状态。企业注重效益,其档案管理人员长期伏案工作,接触政治思想培训少,缺乏对社会的关注,忽略对国家、对省市、对行业的政策理解……以至于在档案文化开发中不能结合时事进行有效的主题提炼,不能开展更多具有反映国家主题教育、现代城市和行业经济、建设热点的编研推介。
(二)缺乏对新业务的学习。档案管理人员长期工作在故纸堆,日常工作量的饱和及常态化的借阅工作很难提起档案人员的工作热情;编研内容被馆藏内容局限,拘束于馆藏内容的丰富度;编研服务理念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后期成果普遍得不到重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新快,不能灵活掌握运用当下数字化的馆藏内容的易摄取等特点;新时代宣传的网络化手段也亟须档案人员学习跟进,业务上的欠缺和新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素都桎梏着档案人员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
(三)缺乏对未来历史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开发利用档案的有效信息是档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贯穿历史、延续未来。现实中,档案管理缺乏档案专业复合型人才;史学界摒弃了档案学是历史学的辅助科目的观点,着重强调档案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弱化了历史学的研究,局限了档案的开发;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信息属性不重视,行政工作中没有配备健全的激励措施和资金支持。
城建档案全方位呈现各个时期建筑特色及其蕴含的当时建设条件和时代变迁中城市等功能变化轨迹。从建设者来说,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效融合,才使其更符合我们当今现代社会的文化品位与文化需求。这也是一个亟待档案人员思考重视的问题。
三、未来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趋势展望与发展建议
(一)关注时代需求,发挥宣传效能。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日后的城市竞争不再局限在经济层面,GDP指数、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城市的宜居程度、口碑形象、城市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影响力和感召力,都将成为评估城市的新标杆。新时代的档案人员应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挖掘档案中的文化资源,充分释放档案资源巨大潜能,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利用该成果引领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践行初心使命、深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广州建设大局。
(二)转变服务理念,提升个人修养。档案数字化的运用是达到管理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统一,让本单位的科技成果、技术经验透过记录、存取、整合、分享、创新等过程,让成果在企业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并为单位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档案人员应时刻牢记为党管史,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主要职责,积极主动作为,不以“专业干部”自居,学技能、学理论、关注时政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及行业的动态,在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宣传上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敢于善于拿起档案武器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展现档案人员的政治担当,谱写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
(三)抓住历史机遇,创制档案精品。坚持服务阵地是档案“思想库”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扣紧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为政治服务;坚持质量引领,把握时代脉搏和国家发展背景下的生产需求,为城市建设服务;坚持多维发展,创新利用载体开发档案文化资源,为人民大众服务。开发中注重智能协同、资源共享,扩充编研作品的广度、深度;采用团队协作、专家点评、民众调查等方式,提高综合性的研判能力;全面提高档案编研成果的数量、档次和品位,增强可读性、时效性,以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利用。
四、结语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推进档案开放与利用写在更重要的位置,档案重藏轻用的现象将彻底改变。档案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文化的科技发展将齐头并进,不断增强档案工作履职能力,让档案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在服务国家综合治理上发挥更多效应,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奉献出“兰台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