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的模型和路径
2022-12-17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金鑫张大伟王乔木林楠
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金鑫 张大伟 王乔木 林楠
一、背景介绍
电力企业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行业,承担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责任。督查督办是各单位保障战略目标推进、决策部署落地、高效运转运营的重要手段,具有“管方向、促执行、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供应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能源转型升级、体制改革创新等一系列重要任务中,需要通过督查督办确保公司的战略目标稳步实施推进,在完成攻坚任务中彰显央企的责任和担当。
在实际督办工作中常遇到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督办的环节多、流程长、程序繁琐,督办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难于抓住关键,督办收效甚微。二是督办的范围大而全,缺少方向主线,任务不聚焦,督办用力过于发散,导致工作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三是督办的方式方法单一,局限于文字监督、纸面监督,督办不深入、不到位,未能发现真实情况和症结问题,不利于服务领导科学决策。四是过于强调工作任务和实施过程,督办的成效价值导向不显著,导致督办结果与领导的意图和初衷存在差距、甚至偏离,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为此,本文基于在电力企业开展督办管理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的理论及意义:一是提供了面向督办全周期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立足督办的任务选取、立项下达、过程监督、结果评价等全过程管理视角,提炼核心环节,构建了一套系统完整、重点突出、精准实用的管理模型,可有效解决环节多、流程长、资源消耗大、用力发散、收效低等问题。二是提供了面向督办精益化管控的具体实施路径。针对督办核心节点,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督办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风险点出发,设计了一套清晰、简明、合理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工作措施,构建了分层次、立体式、纵深化的督办工作方法论体系。三是发挥了督办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关键利器”的效能作用。通过绿色集约、有质有效的督办工作准确为公司把脉,保障推动企业稳健发展,督出问题、亮点、成绩,服务公司党委掌握实情、倾听民意、科学决策。四是建立了督办工作围绕中心服从大局的长效机制。牢记央企姓党,坚持积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执行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和领导批示要求开展督办,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动态清零、定期“回头看”,形成一批长效机制,在实施公司战略任务督办中,促进电力企业当示范、争先锋、做表率的作用发挥,营造“上有部署、下有执行”“一分部署、九分执行”的良好氛围。
二、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的模型
督办任务的全链条管理包括任务策划、立项下达、计划分解、过程监督、办结申请、变更申请、结果评价等各环节。其中,任务策划、过程监督、结果评价是最核心的环节。任务策划即“督什么”环节,过程监督即“怎么督”环节,结果评价即“督的结果”环节。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的模型,即以任务策划、立项下达、计划分解、过程监督、办结申请、变更申请、结果评价等全链条各环节为基础管控链,以“督什么、怎么督、督的结果”等环节为核心管控节点的模型,通过对核心节点实施精益化管控,实现从源头、过程、成效的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提升督办效能。
(一)“督什么”是督办全链条管理的首端控制环节,是督办工作的基础根源。所有督办工作的出发点,都应围绕公司战略方向、中心任务、发展大局、领导意图来进行策划安排。只有深入研究好“督什么”的重要课题,找准定位、方向和着力点,才能确保督办工作的航向清晰、事半功倍。
(二)“怎么督”是督办全链条管理的中间控制环节,是督办工作的主体框架。督办工作,要采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灵活多样、与时俱进的措施方法和工具手段,摸清实情、找到问题、对症下药,增强穿透力、带动力,实现督深、督精、督准,有效发挥督办抓落实、防空转的效用。
(三)“督的结果”是督办全链条管理的末端控制,是督办工作的顶层成果。所有督办工作的落脚点,都需要放在对工作改进成果成效的评估上。要以部署是否贯彻落实到位、问题是否妥善有效解决、现状是否根本性扭转、难题是否本质上突破、员工是否减负增效、公司实力是否显著增强作为衡量准则,开展督办效益综合评价分析和定期“回头看”。通过对督办结果的检视、分析、管控,推动督办工作落地见效,以更有质感、更大力度、更具实效的督办工作,助力公司党委摸清实情、把握方向、科学决策。
三、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的路径
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的建设路径,是在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模型的基础上,集中主要力量,聚焦三个最核心环节,精准定位、科学施策、专项攻坚,实施精益化管控行动,以点带面实现电力企业全链条精益督办管理。
(一)围绕“督什么”核心环节实施精益管控行动。1.突出“减”字,统筹来源总量。统筹贯彻落实中央级、上级单位、本级单位三个层面,年度重点工作、决策会部署、工作会议部署、专题会议部署、主要领导指示批示交办、印发文件等任务来源,确保全口径覆盖,避免重要事项遗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的相关要求,加强督查督办的统筹计划和总量控制,仅对重点、关键事项立项督办,做到抓大放小、精减高效,进一步突出督办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2.突出“精”字,聚焦重点核心。将督办事项划分重点和一般两级,实行分级管控。将公司党委和公司主要领导关心的要点、关系公司战略全局长远发展的关键事项作为重点事项,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确保务期必成。3.突出“深”字,带着问题意图。深刻了解督查事项的背景缘由及领导的意图期望,知道“为什么督”“督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效果”,在开展督办工作中,带着任务去、跟着问题走、追着线索查,保持思路清晰、抓住关键实质,既看“门面”和“窗口”,也看“后院”和“角落”,不被表象迷惑、不被纷杂的情况误导,坚持不达目标不收兵。4.突出“高”字,结合形势大局。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标准,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系统思维,将督办工作放到时代大环境下审视度量、反复斟酌,检视是否与发挥央企国之重器、“顶梁柱”作用结合起来,站在工作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对标对表,围绕落实党中央精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推进战略任务、公司发展,贯彻落实新理念、新布局,确立督办任务,确保立场坚定、视角宏阔,以督真问题推动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二)围绕“怎么督”核心环节实施精益管控行动。1.明确计划分解的约束规则。高度重视工作计划的牵引作用,加强质量把关。提出“使用可考量的完成句式、避免不可考量的开展句式、每季度不少于一项完成成果、每月份不多于一项完成成果”的硬性约束要求,促进每项督办事项转化成具体化、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并平均分解至各季度,避免“前松后紧、年底突击、应付了事”。管控目标为工作计划数量相对全年工作计划总数量的占比符合时间进度。2.建立计划执行的衔接机制。将每项督办事项的工作计划纳入公司月度重点工作任务中,实行闭环管控,完成情况在公司月度例会上通报,促进计划落地执行,推动事项有序开展。3.拧紧“责任制”关键链条。压紧压实各级责任,针对每项督办任分解到具体部门、处室、人员。督办事项的工作计划制定、反馈、办结申请等环节,强化主办部门的牵头责任。在信息系统上设计跨部门协作流程,由主办部门汇总起草整体情况、由协办部门会签确认,由主办部门统一出口,提请办公室和公司领导审核。4.运用明察暗访与联合监督。围绕重点督查事项,通过新闻宣传报道、专项会议工作汇报以及与员工日常交流,从多个侧面、多个渠道、多个层次,相互印证,全方位考察事项开展的真实情况,从“被动安排听”到“主动留心看”,从“到点集中盯”到“随时随地察”,既减轻基层迎检负担,又促进提升督查质效。为了促进督办事项公开、立体、深度监督,建立督办会商机制,组织各部门中心兼职督查员成立公司联合督查组,下设职能小组和业务中心小组,开展交叉检查、会商评议、实地调研等工作,深入了解实情、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三)围绕“督的结果”核心环节实施精益管控行动。1.配套奖惩分明考核体系。将督办完成情况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细化扣分规则,增强督办考核的严肃性。对督办任务实施季度考核和通报,未按时完成的、完成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二级计划未按时完成的,予以扣分。扣分时需提供证据材料。对于多部门协同的督查任务,明确牵头部门为协办部门分配分值的权利。对于主动、优质、提早完成任务的部门,新增设立加分奖励,加大正向激励作用,将督办事项完成情况评价纳入公司季度绩效会议材料和公司行政办公季度通报中。根据“督办任务办结率最高部门”和“重点工作优质提高完成”两项标准,择优选取“一部门、一督办任务”,进行通报表扬,提出加分建议。其中“督办任务办结率最高部门”取督办办结率和工作计划完成率的均值;统一督办任务,根据完成质量、完成时间等指标,结合民众测评等统计口径,选出统一督办任务。2.建立统一透明验收规则。建立督办事项办结验收机制,设立初验和终验两道把关环节。对于初验环节,由办公室督办人员组织召开预验收会议,由联合督查组集体听取各部门中心督办工作完成情况汇报,集体审议通过后方可认定初步通过验收。对于终验环节,以公司领导审批把关为准,由办公室督办人员实施分级审批,重点督办事项,以公司主要领导审批同意,作为督办事项办结的终验标准;对于一般督办事项,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同意,作为督办事项办结的终验标准。统一验收通过的标准、尺度,各项督办事项办结,除公司领导审批同意外,一般还应具备正式文件、上会审议通过、有新闻宣传稿等对外公开的佐证材料。3.深化信息手段数字赋能。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赋能,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督查工作效率是必然趋势。要深化督查督办系统模块应用,实现立项下达、工作计划、进展反馈、办结申请、任务变更等全周期线上流转,支持跨部门协作和在线移动办公,实现督查督办进展的便捷录入、灵活审批、自动统计,提升协同运转效率和统计查看效率,实现数字赋能。新技术发展在伴随式数据收集、系统支持辅助决策、计算绩效考核等方面也将发挥作用。在深化现有督查督办模块应用的基础上,联合信息系统建设开发人员拓展督查督办模块功能,推进系统自动提醒评价、二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跨部门任务协作等功能开发,进一步提升系统实用性、完善性,扩大数字减负赋能效应。4.凝练深度督查分析成果。强化督办工作与调查研究工作、重大事项报告的统筹联动,拓展督办工作的线索、素材、关注点的来源渠道。立足服务党委决策部署,围绕重点督查事项,开展全程跟踪、深度调研、摸透实情,增强政治性、敏锐性、预判力,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编制专项督查报告,提出有建设性的思考和观点。围绕重点事项,每季度推出1篇专项督查报告,梳理亮点、分析问题、形成建议。定期收集整理公司主要领导批示汇编,从批示中找方向、明重点、查认识、查落实,加快批示件办理运转速度,建立“上有批示、下有执行”的闭环机制,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督查报告,确保将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四、结语
督查督办工作是服务中心、推动大局的关键手段,但在实践中如何科学有效开展督办工作、激发督办效能是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为进一步发挥督办作用,还需要完善督办配套的保障体系。开展“党建+督办”,提高督办的站位、使命、担当,提供思想保障。组织督办工作的柔性团队,提供队伍保障。加大督办考察、专项调研等活动经费,提供资金保障。增强数字化手段引用,建立自动化、智慧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督办工作体系,提供技术保障。从以上方面实施综合全面的精益督办管理体系配套工程,建立“一站式”“立体化”“深交互”的督办协同作战模式,增强督办的权威性、带动性、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