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惜余医案》治疗虚劳用药规律研究

2022-12-16仰晓倩陈文港何岚许文娟王永贤王玉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4期
关键词:柳氏牡丹皮药性

仰晓倩,陈文港,何岚,许文娟,王永贤,王玉凤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0 引言

虚劳亦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1]。柳宝诒,字谷孙,号冠群,又号惜余主人,晚清著名中医学家[2]。柳氏深研经典医著,敏学善思,重视临床,勤于总结,著书良多,如《惜余医案》、《温热逢源》、《柳宝诒医案》等,除了善治伏温病外,对虚劳的治疗亦经验丰富,学术特色鲜明。在《惜余医案》中柳氏将虚劳称为虚损,本研究借助统计学方法分析《惜余医案》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总结其治法特色,为当今临床治疗虚劳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的医案取自《惜余医案》[3],小组成员通过整理书中有关虚损的医案,共纳入方剂15首,将所选医案方剂药物的中药名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表格中,创建中药数据库。

1.2 纳入标准

①医案名称为虚损的医案;②医案中药物记载详细;③属于内治法,药物剂型为汤剂、膏剂。

1.3 排除标准

①不属于虚损的医案;②只有治法或方剂名而无药物组成的虚损医案;③只使用针灸、熏蒸、推拿等外治法的虚损医案。

1.4 数据处理

1.4.1 数据规范化

为便于中药数据统计,本次研究参照《中药学》[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对中药的药名、药性、药味、归经及类别等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化,如:将“白苡米”改为“薏苡仁”,“竹二青”改为“竹茹”;在中药的药性处理上,未将药性按程度进行划分,如把“微苦”归为“苦”,“微寒”归为“寒”,粗略分成寒、热、温、凉、平五类;将药味分成辛、甘、酸、涩、苦、咸、淡七类;药物归经则分为肝、心、脾、肺、肾、心包、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经。

1.4.2 数据录入

参照《中药学》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药物数据库中的82味药物的性味、归经、类别等相关信息进行完善,然后再由本研究小组的另外一名成员进行核验,最终得到信息完整的中药数据库。

1.5 统计学方法

1.5.1 频数分析

使用Excel 2010、SPSS 26.0对完善好的中药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图表将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类别信息进行呈现,再对药物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进行汇总,得到柳氏治疗虚劳的高频药物表。

1.5.2 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先将柳氏高频药物表进行导入,再借助类型和Apriori算法模型,并通过模型设置支持度≥35%,置信度≥90%,前项≤2,最后运行程序处理该数据,得到高频药物的关联药组。

1.5.3 聚类分析

将高频药物表导入SPSS 26.0软件中,采用集中计划、组间联接和皮尔逊相关性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使用该方法,对药物进行分组,据此分析不同药组之间的功效特点和同组药物的配伍关系[6]。

2 结果

2.1 高频药物频次分析

通过SPSS 26.0对15首方剂的药物频次进行统计可得中药共有82种,使用总频次为239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牡丹皮,达14次,并将柳氏治疗虚劳的高频药物(频次≥5次)列表如下,见表1。

表1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高频药物表(n,%)

2.2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柳氏治疗虚劳所用的82种中药药性主要是寒、温,寒性药(31味,37.80%)、温性药(24味,29.27%),见图1;药味主要是甘、苦、辛,甘味药(49味,39.52%)、苦味药(34味,27.42%)、辛味药(21味,16.94%),见图2;药物归经以肺经占比最大,脾、胃、肾、肝经次之,心包经占比最小,见表2。

图1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中药药性雷达图

图2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中药药味雷达图

表2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中药归经频次表(n,%)

2.3 药物类别分析

82味中药归属于14个种类,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虚药,其次是清热药、化痰药和理气药,见表3。

表3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中药类别频次表(n,%)

2.4 关联规则分析

把柳氏治疗虚劳病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11个核心药组,如:生地黄-牡丹皮,白芍-牡丹皮,当归-牡丹皮等,支持度最高的当属生地黄-牡丹皮为80%,置信度则除前两组药物外,全部为100%,提升度最大为1.25,见表4。

表4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表

2.5 系统聚类分析

使用SPSS 26.0对表1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树状谱系图,见图3,依据谱系图中的距离标度和重要功效可将药物分成3大组,第1组为木香、砂仁、当归、白芍,第2组为麦冬、白术、牡丹皮,第3组为百合、北沙参、牡蛎、枇杷叶、海蛤壳、生地黄、白薇。

图3 《惜余医案》治疗虚劳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图

3 讨论

通过表1可知柳氏治疗虚劳常用的中药主要有牡丹皮、生地黄、白芍、枇杷叶、麦冬、等,使用频次较高的是牡丹皮、生地黄、白芍,牡丹皮味苦、辛、微寒,主归心、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温毒发斑、无汗骨蒸、跌打伤痛等的治疗[7],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既清热凉血,又可养阴生津,主治热入营血兼有津伤者[8],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9],目前研究发现,白芍中含有单萜及其糖苷类、三萜类、黄酮类、鞣质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保肝、镇痛、养血等药理作用[10]。

根据中药性味及归经统计分析可知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甘寒药可补肺胃之阴,如生地黄,甘温药则补虚扶阳,如当归,苦寒药能清热泻火,如栀子,辛温药能发汗解表,如生姜,统计结果表明了柳氏治疗虚劳善用补益之药,喜用固本培元、清热养阴之法,符合临床“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法,这与虚劳的治疗思路不谋而合。此外,柳氏认为虚劳是多脏器虚损造成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五脏,初在肺脾,久及肝肾,故其使用的中药归经多入肺、脾、胃、肾、肝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柳氏喜从肺脾论治,注重培土生金,兼顾滋补肝肾,强调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肾乃先天之本,注重从整体调治,在临床治疗上往往收效显著。

从药物类别表可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药、理气药是柳氏治疗虚劳使用最多的几类药。而虚劳以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为其基本病机,临床表现为虚弱的证候,治疗当以补虚为主,这与药物类别表得出的结果一样,虚劳患者因体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而实邪更易伤元气,日久可化热伤阴,又能炼液为痰,进而阻滞气机,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故治疗虚劳病在补虚的同时还应配伍清热、化痰、理气等药以达到清热养阴、理气化痰、疏肝解郁的效果。柳氏常用的清热药有牡丹皮、生地黄,化痰药有海蛤壳,理气药有木香。由此可见,柳氏治疗虚劳以补虚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法随证立,药从法出,用药灵活,治疗特色鲜明。

从关联规则分析表可见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生地黄-牡丹皮”,二者合用,可加强清营凉血之功,无论热入营血的实热证还是阴虚发热的虚热症,皆可配伍使用[11],“白芍-牡丹皮”“当归-牡丹皮”“当归-白芍-牡丹皮”均有补血养血之功,“白术-牡丹皮”“砂仁-牡丹皮”及“木香-牡丹皮”又有理气健脾之效,“海蛤壳-生地黄”“麦冬-牡丹皮”“百合-生地黄”和“白薇-生地黄”有清热化痰、养阴生津的作用。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牡丹皮和生地黄是最核心的两味药,《药品化义》云:“牡丹皮,入肝泻阴中之火,因味苦则补阴,辛能散结,以此疏畅肝气,使血清和,所妙在微苦略辛,味厚可降,故能降火而不推荡,益血而不腻滞”[12]48,“生地,味甘凉血,带苦益阴,色紫入肝,通彻诸经之血热”[12]50。

根据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图,可将柳氏治疗虚劳的高频药物分成3组,第1组有理气化湿,培土和中的功效,木香与砂仁皆辛温,行理气化湿、健脾消食之力,当归与白芍为补血药,可养血活血;第2组有清热养阴、健脾益气之功,麦冬与白术皆味甘苦,能养阴益气,牡丹皮可清热凉血,三药相合,补中有清,以补为主;第3组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百合、北沙参、牡蛎、枇杷叶、海蛤壳、生地黄、白薇,百合、北沙参性寒味甘,属补阴药,能养肺胃之阴,枇杷叶与海蛤壳皆性寒味苦,能清热化痰、降逆止咳,生地黄、白薇性寒,有清热凉血之功。从三组药物来看,柳氏重视脾胃气血化生,常以补益之法为主,又灵活运用清热、滋阴、化痰等法,多法并用,主次分明,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惜余医案》中15首治疗虚劳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柳宝诒治疗虚劳常用白芍、牡丹皮、当归等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善用归肺、脾、胃经的中药,补虚药是最常用到的一类药物,牡丹皮与生地黄是最常用的药对,治疗上从补虚的角度入手,常用培土生金,清热养阴之法,兼顾疏肝理气化痰,处方灵活而不拘泥,用药讲究,其治疗思路对当今临床治疗虚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柳氏牡丹皮药性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牡丹皮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柳氏家 因韩剧走红的铁板炒鸡
跪出来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