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精准语文教学的原点
2022-12-16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 燕
“学情分析”指向的是课堂情境中的教学有效性。要将“教师为主”的课堂转为“学生为主”课堂,将“浅度学习”的课堂转为“深度学习”的课堂,须加强学情分析,促进精准语文教学的实施。本文就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转型之间的关系,结合案例,从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改善课堂学习状态和促进课堂深层理解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堂转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识别学习需要,即确立学习起点,了解学生“这一篇”文本的学习情况。满足学习需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组织一些有效的学习活动,而识别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的精准有效才有可能。
(一)通过学情分析识别学习需要
教学古诗《元日》时,我们设计了预学单来识别学习需要:(1)读读古诗,读到会背时给自己打个星;(2)读读注释,在诗中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3)想想古诗,你觉得诗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通过这三个任务,我们准确把握了学情的脉搏,读背和理解这首古诗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只会用一些零碎的词表达诗中有意思的地方,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根据学情分析,我们把这首古诗学习目标最核心的部分提炼为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能完整地表达看到的画面情景。这个核心目标和古诗的文本体式也是吻合的,想象画面本就是学习古诗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学会表达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
(二)组织学习活动满足学习需要
满足学习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充分的学习活动;二是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我们组织了以下
四个学习活动,它们都指向“满足学习需要”的意图。
1.古诗读背
因读背古诗不是这节课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课堂活动上可以浓缩或是减少该部分的学习时间。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活动:一是展示读古诗;二是有节奏地读背古诗。把读和背两大内容结合在一起完成,是基于学情中大部分学生都已会背古诗的考虑。以展示为主,也减少了在这个环节中读古诗的时间。
2.读懂古诗
要想读懂此首古诗,最主要的是对有些字词古今义的深入理解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于是,在学生理解了注释以后,教师针对文中的“屠苏酒”和“桃符”增加了一些资料,通过视频和文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词语背后蕴含的“画面感”。
3.想象画面
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独学、合学、展学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教师首先出示学习任务:边读边想象,你读到了几幅画面?(1)画出诗句,圈出重要的词;(2)独自说说看到的画面;(3)同桌互相说说看到的画面,听听同桌哪个地方说得特别好;(4)选最喜欢的一幅图写写看到的画面。通过这四个任务,充分展示学习过程,达成核心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了解背景
通过教师提供的作者写诗时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回到诗中,找到王安石实施新政策和推翻旧政策的诗中词眼。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既达成“诗言志”的粗浅认识,又能进一步深化这些画面,从理解作品的情感向理解作者的情感过渡。
以上四步的学习活动,最终落点在“能表达看到的画面”。在教学内容上,兼顾了学情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始终依据学习需要来设计活动。对于重点环节,充分展开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也考虑到了学习中的体式意识。
二、学情分析: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借助科学的学情分析,找到学生已有的“前理解”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密切联系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并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让课堂形态逐步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
(一)建立“前理解”与教学的关联
海德格尔说过,理解奠基于一种先行掌握之中。“先行掌握”是指“前结构”,而这种前结构就是“前理解”。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带入课堂阅读中的“前理解”,进行分析和引导,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准高效。
1.补强“合法性前理解”
“合法性前理解”主要包括文体类前理解和生活类前理解。如在《元日》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文体类的前理解还是比较充分的,补强的策略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要从学习古诗导入,勾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前经验;二是在借助注释理解意思时,补充诗中一些词的深层含义,如屠苏、桃符,就是为了进一步把学生的文体类前理解和学情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更深度理解。在学习《元日》时,学生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们从“生活经验”层面强化学生生活类前理解,寻找到学生生活中和诗中内容的契合点,然后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作者的经验进行融合,达到视域融合,进而达成最终的意义构建。
2.导正“盲目性前理解”
“盲目性前理解”指人们在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吸收的,对理解有消极作用的,可以改变、消除的前理解。在学习古诗《元日》中出现的盲目性前理解主要是来自教学模式化带来的影响。课堂中让学生说想象的画面,一开始大多学生都努力往“翻译”诗句上去描述,导致说出的画面很不真实、很简短,没有血肉感。所以,在小学古诗的教学中,切不可让学生句句翻译式地理解诗意。教师要用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对诗意有更立体、更鲜活的理解。教学《元日》时,笔者通过示范描述,提供画面、微视频等,来引导学生不断地打开思路,走向真情实感地描述画面的学习之路。
(二)关注课堂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让教学更有效。1.教学环节的多而杂,易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
同样是《元日》的教学,有一位教师的设计教学环节时看上去环环相扣,但教学环节很多。四句诗,每一句诗作者都采用了以下的几个步骤:“圈画习俗—想象画面—感受心情”,如(1)找习俗:学习前两句诗,读一读,找一找,圈一圈古人过春节的习俗;(2)反馈交流:放鞭炮、饮屠苏;(3)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爆竹;(4)了解其他诗人也曾写过的过年喝屠苏酒的习俗。
整节课该教师扣得很紧,共有20多个教学环节,学生一步步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思维空间很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应答教师的问题,很难展开想象。这样的学习缺乏内在的、完整的认知加工,阅读经验难以形成。
2.教学环节的导语式过渡,不会改善学习状态
另外一位教师在教学《元日》时,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诵读。这和古诗教学本是非常吻合的,但是由于学生早就会读、会背这首诗了,而教师这种不顾学情的教学,导致课堂上学生的诵读平行推进,没有增量。学生反复诵读,但不知为何诵读。教师为了让各层面的诵读环节关联起来,人为地在环节之间加入了很多“优美、激情”的导语,如类似下面的三句排比句:
年轻人想到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
类似这样的导语很多,学生只是听完教师的导语,机械性地做出反应。教学环节之间不具有“学”的连续性,也没有学生对古诗情感的内在体验过程。因此,我们在思考教师串联性话语时,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结;二是话语联结了“什么内容”。课堂上不一定要有精妙的过渡语,但要有非常严谨的内在连续性,方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把握学情: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
把握学生的理解状况并促进其深层理解,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状况,也要把握学生理解状况的基本路径。我们借《元日》教学的三次磨课活动,对促进深层理解进行了课例式的研究。
(一)“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促进深层理解
“用自己的话来说”体现的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一篇课文甚至一个词语。在三节课的教学中,都涉及让学生想象画面的表达。首先,我们从三节课中学生的理解状况、理解程度和促进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课,学生的理解状况只能就诗解诗,无法展开想象,理解程度比较低,促进方式是引导其联系生活经验,加强生活经验和诗句的联系;第二节课,学生能加进一些自己的理解,但理解程度中等,教师要让学生从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更好地表达出自己想象的画面;第三节课,学生能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生动、具体,理解程度比较高,教师可以引导其联系诗人的心情,进入更深的认知层面。
这样的学情动态调查,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的办法:一是脱离诗句翻译式的模式,能用自己的话说;二是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还要了解诗人的写诗背景,把诗人的意思通过内化再进行表达,达成深度理解的意义构建。
(二)“举一个例子来说”,呈现理解程度
“举一例子来说”体现的是理解内涵中的“举例、分类”等认知过程。如果学生能深度理解, 就能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中找出相关的具体事例进行印证。在《元日》的教学中,对于如何处理学生对诗人背景的理解,三次磨课呈现了不同的情境。第三次教学中,教师先呈现了诗人的简介,提炼出了两个关键词:旧政策和新政策,然后让学生到诗中找一找,举例来说说“哪里让你明白,诗人想去掉旧政策;哪里又让你发现,诗人对新政策充满信心”。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找对应点又进一步理解了“除”“暖”“曈曈日”等词的深层意思,也进一步理解了诗中描绘的画面。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例子和分析,比较好地把握学生的理解状况。
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而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就是从目标、内容、方法到有效实施之间的瓶颈。加强、重视学情分析,促进课堂教学转型,方能打造精准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