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学习任务设计的四种取向
2022-12-16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鲍国潮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鲍国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要求的需重点突出的语文课程内容之一,旨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培育时代新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优势。
传统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积淀性、复杂性的特点。关于传统文化,语文新课标所列举的载体有“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从所用标点来看,共分为五类,但其分类标准比较模糊,如汉字、书法类从应用上讲与后面五类均有一定联系;成语与格言警句归为一类,主要体现约定俗成的、具有典故性质又重在教化的语言运用现象;而神话传说类的作品为口述传播、群体参与创作的作品;诗词类则是文本传播、个体独立创作的作品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各种载体常会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各种内容常常互为目的与手段,如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来理解成语,通过诗词的理解来学习汉字,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理解格言等。
因此,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注重任务化,以语文实践的方式推动学习效益的提升,同时又要注重在情境中使学生受到熏陶,让学生获得深刻而优雅的生命体验。所以,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引发其兴趣,利于儿童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下面,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列举传统文化学习任务设计的取向与方法。
一、辨声色:聆听作品公开的秘密
所谓“声色”,即作品的语言和形象。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是以汉语为载体的,而其作品的学习历来十分重视诵读,在诵读中,通过其从声音到形象的全方位感染,提升学生辨别、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曾国藩曾说,“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认为作品的气势与声韵,也就是作品的艺术秘密,都要通过诵读和倾听才能体会到。当然,对于儿童而言,并非是要求其掌握作品的全部艺术秘密,而是以此为基础,获得进入作品理解的通道。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为例,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起先是以口述的方式传播,后经文字整理之后以文本的方式传播。因此,文本具有强烈的口语色彩,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教学中,教师抓住“声色”,把任务设计成“举办牛郎织女故事会,请先把故事认真地读熟练,然后试着讲给家人听,请长辈提意见,再在班级中举行故事会,讲给同学们听,还可以再收集其他中国民间故事”。此任务的内部结构如下:
(一)读通:从“声”到“色”,注重理解
对于故事性强、篇幅较长的《牛郎织女》而言,要重在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其曲折、生动的情节背后人物的性格命运,这即是从“声”到“色”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安排默读,让学生疏通并了解故事情节,将故事结构简明地记忆在学生的脑海里;再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为后续复述奠定比较好的基础,要把故事变成如同自己口述一般,让课文的书面语言成为学生的口头语言。
(二)复述:绘声绘色,讲出形象
民间故事本就是口头传播的文学,以复述作为任务主体,符合民间故事的特点。为了让复述的故事生动传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加工,以增强故事复述的个性化色彩,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意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点上生发”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一些细节展开来说,让故事变得丰富生动;在讲述时,可以运用手势、动作、小道具等手段丰富表现力。
(三)梳理:分门别类,把握特点
梳理是语文新课标中规定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非常重视的语文实践,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汉字、文本等语言材料的特点,初步养成分类意识,推动语文知识的结构化。因此,学完本单元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收集、阅读中外民间故事,并尝试用不同的标准对故事进行分类,能初步讲出每类民间故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编写“民间故事名录”,让学生学会站在高处俯瞰民间故事,更好地把握这种文类。
二、尝滋味:文化的感悟是整体的
所谓“尝滋味”,就是以味觉思想去感知、理解作品,而味觉思想则要求读者从旁观者转化为感应者,消除作品与自我之间的距离,全身心投入作品中,把作品还原成生活的本真。同时,运用多种艺术感悟的手段进入文本,以会通、感通的方式将多重感悟彼此联结成一个整体,品尝作品的情味、意味和趣味。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为例,这是一则历史故事,要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品读出历史人物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因此,笔者把本课的任务设计为:熟读课文后,讲出本课中的三个小故事,把故事中人物的精忠报国、大局为重的特点讲出来,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写一段话。此任务的内部结构如下:
(一)知史:知人论文品情味
《将相和》的历史涉及秦国与赵国之间军事与政治上的明争暗斗,又有不少的历史人物,如秦王、赵王、廉颇、蔺相如等,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情况,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比较肤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先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历史实况,如战国时期的秦国与六国之间的关系、廉颇的战功与战斗能力等,再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赵王、秦王等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而更好地把握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品读出人物丰沛的感情。
(二)入境:知象论境品意味
这三个故事,涉及物象和氏璧、瑟与缶、荆条,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对这些物象的讨论,如“和氏璧在秦王的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在赵国上下的人的眼里又是什么?你觉得蔺相如能做到完璧归赵主要靠什么?”“赵王为秦王鼓瑟与秦王为赵王击缶,你觉得为什么课文说蔺相如立了功?”“廉颇身上的荆条代表着什么?”通过对这些物象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品读出故事中深刻的蕴味。
(三)引用:知言论用品趣味
这个故事中有三个成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多为平时可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情境,尝试将这些词语运用进去,逐步体会其趣味。如“完璧归赵”中具有豪迈的味道,“负荆请罪”中具有至诚的味道,“渑池之会”中具有荣耀的味道。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历史文化的深刻及语用的趣味。
三、通思虑:语言与思维同构共生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呈现。语文新课标把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同时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传统文化内容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具有直觉性、形象性、辩证性、变通性强等特点。
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课文均为历史人物故事,故事生动有趣,人物鲜活,又充满了思维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内容。如学生可以用《王戎不取道旁李》学习观察推理,用《西门豹治邺》学习辨别是非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慧,用《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学习用变化发展的眼光观察世界。因此,本单元可以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把任务设计成:读通故事,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想法,然后举办历史人物故事会,将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故事来讲。其中,读通故事的设计如下:
(一)辨析:辨别事实观点
语文新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要知道事实与观点的不同。《王戎不取道旁李》初步读通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王戎所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有事实可以证明吗?学生可以从文中“取之,信然”找到事实。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王戎为什么能发现这一点?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完成填空题:树在道边,则 ;树上多子,若是李甜,则 ,故而此必苦李。最后再思考:若树不在道旁呢?若少子呢?三个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还原了王戎的思维过程,也帮助学生分清了事实与观点。
(二)明晰:展现思维过程
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把思维过程明晰化。《西门豹治邺》一课从故事复述的角度来看,前面的调查研究并不是重点,所以在复述时可以简述。但从理解人物的角度来讲,前半部分思维含量很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听老大爷讲话时,西门豹心里在想什么?如果他与老大爷对话,他会怎么说?”引导学生模拟一下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这就把西门豹的思维过程表现出来了。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那他为什么只问了几个问题,其余的话一句不说呢?”
(三)推理:学习思维方法
《扁鹊治病》一文中,蔡桓侯的病情一直处于发展中,而扁鹊通过观察推理出其病理的发展。在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扁鹊治病的过程用图表示出来,从中体会扁鹊医术之高。而《纪昌学射》则要求学生首先看飞卫是如何训练纪昌的眼力的,然后推理想象他会如何训练纪昌开弓和射箭。学完这两课之后,让学生小结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方法。
四、懂乡愁:语言中寻找回家的路
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这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而形成的乡愁,也是文化意义上的“我从哪里来”的自觉意识。现代社会的剧烈变化,需要我们在学生小的时候就为其提供优秀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让学生在熏陶中获得精神成长,在语言中寻找到存在的家。
如《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前三篇均与中华传统节日、民俗有关,第四篇是藏族文化。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任务:认真读课文,了解这些地方的风俗习惯,特别是一些重要节日的风俗;然后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并参与到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再创作一个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习俗。
(一)体验:走进作品与现场
如《北京的春节》,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学生先整理出北京春节的习俗,把这些习俗按照时间排成一条时光轴;然后根据这条时光轴熟悉北京春节的有关内容,吸收课文中的“京味儿”语言,一边读课文一边练习介绍;最后举行北京春节介绍会,看谁介绍得有趣,语言又有京味儿,评选“北京春节宣传大使”。
(二)设计:寻找文化的印记
《腊八粥》与《北京的春节》全景式的介绍不同,它从八儿的视角,以腊八粥作为文化的载体,来反映民间习俗的独特魅力与情感温度。因此,学习完全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食物。在学习这两课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设计一份活动方案,作为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指南,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才干,同时提升其文化素养。
(三)分享:推动文化的传播
《古诗三首》选取了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歌,学习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收集与这些节日相关的诗词作品,在收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写一段传统节日的介绍词,做到图文并茂,并通过网络电台、网页或小报等途径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