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的分析
2022-12-14金纯子沈剑陆云梅
金纯子 沈剑 陆云梅
(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常州 213000)
据调查,江苏省常州市水稻田内杂草种类较多,且当地水稻生产多采用小苗机械栽插的种植方式(即机插前采用浅旋耕方式进行整地,导致杂草种子多集中在土壤表层;机插后采取湿润灌溉的水浆管理方式,非常有利于稻田杂草萌发和生长),再加上当地连续多年使用相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以及常年进行秸秆还田[1]等,导致稻田内杂草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抗性杂草发展迅速[2],杂草发生已严重影响当地水稻的优质高产。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对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明确当地机插稻田的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结构,从而为当地机插稻田的杂草综合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概况
常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濒太湖,北靠长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以种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据统计,2017年—2021年,常州市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62 930、58 370、52 130、52 820、52 980 hm2,其中机插稻种植面积分别为51 870、49 440、44 440、44 930、44 190 hm2,分别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82.42%、84.70%、85.25%、85.05%、83.40%。同时,2019年常州市被授予“国家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本调查研究根据生态区域、地貌地势,选取武进区(东部地区)、金坛区(中部地区)、溧阳市(西部地区)的水稻生产区作为调查区域。
1.2 调查时间与方法
2019年9月,在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的9个镇、27个自然村,调查了270块机插稻田,采取倒置“W”形取样法进行取样,每个样方面积为0.25 m2(0.5 m×0.5 m),调查记录样方内全部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同时,采用三层三级目测法[3],调查记录杂草生长高度及覆盖度,评估杂草危害状况,并记录调查地点、水稻机插年限、肥料施用种类、除草剂使用情况等。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杂草种类的识别和鉴定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图谱[4]。
表1 “三层三级目测法”的分级标准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每块机插稻田的调查数据,计算各种杂草的优势度(RA)和频度(RF),分析杂草群落多样性及相似性,其中,优势度较大的杂草可视作当地的杂草优势种。
杂草优势度(RA)划分标准[5]:RA≥15%为恶性杂草;10%≤RA<15%为区域恶性杂草;3%≤RA<10%为常见杂草;RA<3%为一般杂草。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种类
由表2和图1可知,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共有26种、13科。其中,禾本科杂草8种,占比为30.8%;莎草科杂草4种,占比为15.4%;千屈菜科杂草3种,占比为11.5%;玄参科杂草2种,占比为7.7%,菊科、苋科、鸭拓草科、雨久花科、浮萍科、泽泻科、石竹科、蓼科、豆科杂草各1种,占比均为3.8%。同时,在这26种杂草中,鸭舌草、水苋菜、稗草等19种杂草为一年生杂草,出土后遇环境条件适宜,生长迅速,易在机插稻田中大面积发生;水花生、稻李氏禾等6种杂草为多年生杂草,有的以块茎、块根留置田间,有的从田头、沟渠、田埂侵入稻田,易在机插稻田中局部严重发生。
表2 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种类一览表
图1 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种类数量及占比分析
2.2 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优势种
由表3可知,常州市机插稻田中鸭舌草、水苋菜的优势度分别为35.98%、28.76%,为恶性杂草、杂草优势种;稗草、千金子的优势度分别为14.78%、13.90%,为区域恶性杂草、区域杂草优势种;杂草稻、野荸荠、陌上菜的优势度分别为9.10%、8.50%、8.22%,为常见杂草;小旱稗等19种杂草的优势度均在3%以下,为一般杂草。值得注意的是,鸭舌草的发生频度最高,优势度明显,在机插稻田的发生程度较重;千金子的优势度虽然排名第4,但其发生频度排名第2,再加上其匍匐生长、扎根的生长特性,在机插稻田中局部发生程度严重。因此,鸭舌草和千金子是当前常州市机插稻田的除草重点和难点。
表3 常州市机插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频度及优势度调查分析
2.3 常州市不同地区的机插稻田杂草优势种
由图2可知,常州市不同地区的机插稻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优势种有所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武进区)查见杂草12科、25种,以鸭舌草、水苋菜、千金子为优势种;西部地区(溧阳市)查见杂草13科、24种,以鸭舌草、水苋菜、陌上菜、千金子为优势种;中部地区(金坛区)查见杂草12科、19种,以鸭舌草、稗草、水苋菜为优势种。以上结果表明,常州市不同地区的机插稻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优势种虽有一定差异,但相似性较高。
图2 常州市不同地区的机插稻田杂草优势种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共有26种、13科。从不同杂草的优势度和发生程度来看,鸭舌草、水苋菜为恶性杂草、杂草优势种,稗草、千金子为区域恶性杂草、杂草区域优势种,表明这4种杂草的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重,故这4种杂草是常州市机插稻田的防除重点。从不同杂草在常州市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溧阳市)的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杂草优势种的集中度较低,东部地区(武进区)的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集中度均较高,中部地区(金坛区)的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低,杂草优势种的集中度居中,但常州市不同地区机插稻田的杂草发生种类和优势种相似性较高,这可能与常州市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品种、肥料施用种类、水稻栽培管理方式等较类同有关。
另据笔者调查,常州市机插稻田长期使用作用机理相同的除草剂,不仅会改变机插稻田的杂草群落结构,还会提高杂草的抗药性,导致药剂防除杂草的难度逐年加大。例如,近十几年,常州市在水稻机插种植过程中,持续使用丁草胺、乙草胺、苯噻酰胺与苄磺隆的复配剂,虽然稗草的发生频率有所下降,但是稗草和鸭舌草等杂草对上述药剂均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又如,连续使用千金乳油防治千金子,对其防除效果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造成千金子的抗药性有所提高。
综上,本研究明确了常州市机插稻田的杂草发生种类及群落特征,相关植保人员可依据本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杂草发生的有效措施,从而避免盲目过量使用除草剂。同时,根据常州市机插稻田的杂草发生情况,笔者建议示范推广常州市金坛区研究总结的“截流”和“网捞”两项物理措施以及配方施肥技术[2,5],并配合采用减少化学除草次数的精准生态控草技术,将机插稻田内的杂草发生控制到最低限度,进而达到控草保产、农药减量使用和环境安全的目的。
本研究仅是一年的调查数据,为进一步掌握常州市机插稻田的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结构,今后将继续开展相关调查与分析,从而全面了解常州市机插稻田的杂草发生情况,以期进一步推进常州市机插稻田杂草的综合防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