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烟区云烟105 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2022-12-14郜军艺李江林喻会平张诗萌李昊熙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烟区大方县烟株

郜军艺 李江林 喻会平 张诗萌 李昊熙

(1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贵州毕节 551700;2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省烟草品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乌蒙山区,金沙江、乌江、北盘江和赤水河四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平均海拔1 000~2 000 m,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日照充分,降雨充足,昼夜温差大,是优质的高原生态烤烟生产区。全市下辖8 个县(区、自治县、县级市),均有烤烟种植,约2 666.67 hm2,主栽品种为云烟87,大致可划分为中东部七星关区、大方县、金沙县等5 个中低海拔县的蜜甜香烤烟产区与威宁县等3 个中高海拔县的清甜香烤烟产区。毕节烟区年产烟叶约6 万t,产量不仅在贵州省各市州领先,在全国也名列前茅[1]。 毕节市的烟叶供应贵州、云南、江苏、湖南和山东等省的卷烟工业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市、县两级政府的税收,还显著提高了广大烟农的收入,为毕节市打赢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烟105 是2012 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的烤烟新品种,由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云烟87 为母本、CF965 为父本,经过谱系选育得到[2]。云烟105 的主要植物学性状为塔形的株式和长椭圆形的叶片。 农艺性状方面,该品种田间长势强,大田平均生育期为128 d,平均打顶株高可达117.5 cm,有效叶数约22 片。根据生产试验的结果,云烟105 的主要经济性状好于K326,原烟外观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比例略好于K326,感官品质与K326 相当,适合在我国南方烟区推广种植,在贵州烟区也有示范[3]。目前,云烟105 已作为后备品种在毕节烟区推广种植。 在品种抗病性方面,云烟105 中抗黑胫病和赤星病,中感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感根结线虫病。为了更好地掌握云烟105 在毕节烟区病虫害发生情况,于2020—2021 年对毕节烟区云烟105 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防控建议。

1 调查地点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选取毕节市4 个县(区)11 个种植云烟105 的地点进行调查,包括七星关区八寨镇毛栗坪村;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黄泥塘镇甘棠村、化理村,理化乡大塘村,仁和乡桃园村;金沙县沙土镇新艾村、新光村;威宁县黑石头镇河坝村、八一村,麻乍镇箐岩村。 调查地点涵盖了毕节市中低海拔蜜甜香烟叶产区和中高海拔清甜香烟叶产区。

1.2 调查方法

2020—2021 年每年的6—8 月,在云烟105 种植区开展病虫害系统调查,每月1 次。在对烟田和烟株踏查以及对烟叶站工作人员和烟农调查走访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离纯化和鉴定,同时记录烟区的栽培制度和生产季节的气候情况,总结病虫害发生规律。

2 病虫害发生情况

2.1 烟草赤星病

赤星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烤烟叶片的真菌性病害,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出现若干个坏死斑点。早期病斑呈圆形,中后期病斑扩大到直径10~25 mm,黄褐色,具有明显的边缘轮廓和一定程度的同心轮纹。赤星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半知菌亚门的普通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近年来国内也有报道链格孢属的长柄链格孢(A.longipes)等其他几个种引起赤星病[4]。赤星病在毕节烟区其他烤烟品种上一直都有发生[5]。 2020—2021 年调查发现,云烟105 赤星病发生情况不严重,在6 月旺盛生长早期未发生赤星病,随着烤烟的生长,该病害也没有造成严重危害。 其中: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在2020 年7 月发现赤星病少量发生,株发病率3%,在显微镜下观察感病叶片的病斑,可以看到典型的具横隔膜的分生孢子;七星关区八寨镇毛栗坪村、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金沙县沙土镇新光村和威宁县黑石头镇八一村等4 个地点在2021 年7 月发现赤星病少量发生, 株发病率1%~2%。 2021 年,威宁县黑石头镇河坝村的云烟116 也观察到赤星病少量发生,株发病率1%~2%。 调查期间,毕节烟区云烟87 的赤星病发生情况也不严重。

2.2 烟草靶斑病

靶斑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烤烟叶部病害,21 世纪初才在我国烟区发现[6]。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形成很多黄褐色坏死病斑,直径较大,可达30~50 mm,外形不规则,同心轮纹非常明显,且易出现穿孔破洞。 靶斑病的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该菌也可引起立枯病,但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7]。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毕节烟区部分地点,尤其是大方县的5 个地点,云烟105 靶斑病均有比较严重的发生。该病害在6 月没有明显的发生,随着烤烟的成熟,病害开始发生。2020 年7 月, 在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烟田观察到靶斑病少量发生,株发病率3%。 2021 年7 月,大方县黄泥塘镇甘棠村、化理村与仁和乡桃园村靶斑病发病程度非常严重,株发病率达到25%~30%;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的发病程度也比较严重,株发病率8%~10%。发病叶片相对集中在烟株的中部和下部,病斑面积能达到叶片总面积的30%。 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地点采集的感病叶片的病斑,均可观察到典型的具有“T”形分枝的菌丝。同期其他调查地点的云烟105 和云烟87 的靶斑病发病情况都不明显,但大方县黄泥塘镇化理村的云烟87 和云烟97 有20%~25%的发病率,靶斑病发病情况比较严重。

2.3 烟草病毒病

烤烟生长过程中,往往易受到3 种RNA 病毒的系统性危害,即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 病毒(PVY)。 病毒病不仅影响烟叶的产量,还影响烟叶的烘烤价值,降低其质量和分级级别[8]。TMV 和CMV 的主要症状都是叶片“花叶”,PVY 的症状主要是叶片卷曲和叶脉褪绿。 3 种病毒病在毕节烟区其他烟草品种上均有发生[9]。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调查地云烟105 也有一定程度的发生,且病毒病出现较早,移栽之后即可发生,6 月就可以观察到。 2020 年,威宁县黑石头镇河坝村的云烟105 有少量病毒病发生,株发病率1%~2%,经检测,分别为TMV 阳性和PVY 阳性。 2021 年,大方县黄泥塘镇化理村的病毒病危害程度较严重,株发病率达到10%~15%;大方县黄泥塘镇甘棠村和六龙镇青林村株发病率达到5%~8%,其中黄泥塘镇甘棠村部分感病烟株有PVY 症状;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金沙县沙土镇新艾村和新光村,威宁县黑石头镇八一村和河坝村、麻乍镇箐岩村等6 个地点“花叶”株发病率只有1%~2%,表现出少量发生,其中威宁县黑石头镇八一村部分感病烟株有PVY 症状;七星关区八寨镇毛栗坪村和大方县仁和乡桃园村的云烟105 没有观察到病毒病的发生。 感染病毒的烟株均呈现系统性发病,约2/3 的叶片有明显的花叶症状。使用免疫试纸条检测发现,各个地点的感病烟叶均为TMV 阳性,大方县黄泥塘镇甘棠村和威宁县黑石头镇八一村部分感病烟叶为PVY 阳性;没有检测到CMV 和多种病毒复合感染,也未观测到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同期,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的云烟116 和大方县黄泥塘镇甘棠村的云烟87 病毒病少量发生,株发病率1%~2%。

2.4 烟草气候斑病

气候斑病是一种发生在烟草叶片上的非侵染性病害。 烤烟受到臭氧、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影响,导致代谢紊乱,在叶片上形成白色或褐色斑点[10],不具有侵染性。与病原菌引起的烟草侵染性病害相比,气候斑病引起的叶部斑点数量众多、分布散乱、形状不规则。 毕节烟区烟叶生产长期受气候斑病的困扰[11]。2020—2021 年烤烟生产季节,毕节烟区的云烟105都有一定程度的气候斑病发生,且在开始旺盛生长的6 月就已比较严重。2020 年,威宁县黑石头镇河坝村在6 月气候斑病株发病率就达5%,7 月发展到10%~15%后没有进一步恶化,发病叶片集中在烟株的中下部。 2021 年,气候斑病发生最严重的是七星关区八寨镇毛栗坪村,7 月云烟105 气候斑病的株发病率达到20%~25%;大方县黄泥塘镇甘棠村和化理村、理化乡大塘村、仁和乡桃园村等4 个调查点和威宁县黑石头镇河坝村的气候斑病也比较严重,株发病率为10%~15%,以上调查点气候斑发病植株相对集中在烟田周围;威宁县黑石头镇八一村和金沙县沙土镇新艾村、新光村的气候斑病发生不明显。 大多数烟株气候斑病发病叶片集中在中下部,仅有病害发生严重的七星关区八寨镇毛栗坪村和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有部分烟株出现中上部叶发病的情况。气候斑病发生严重的叶片,病斑面积能达到叶片总面积的40%,使整个叶片失去利用价值。 通过调查走访,上述调查地点在5 月下旬后都有一段连续的阴雨天气,转晴之后就开始出现气候斑病的发生蔓延。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和威宁县麻乍镇箐岩村在2个年度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气候斑病发生。

2.5 烟草根茎类病害

黑胫病[12]、青枯病[13]和根结线虫病等根茎类病害多年来对毕节烟区烤烟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这几种病害危害烟株根部,造成根部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功能受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害还会沿着维管束组织向上蔓延,入侵茎基部并引起叶片缺水萎蔫,严重的还会导致整个烟株死亡。病害在烤烟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症状在成熟之后明显表现出来。黑胫病的病原菌是真菌门的烟草疫霉菌,青枯病的病原菌是茄科雷尔氏菌,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属的4 个种引发。 在调查过程中,云烟105 的3 种根茎类病害发生情况都不严重。 2020 年,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发现了零星几株感染黑胫病的云烟105 烟株,株发病率不到1%,但同期理化乡大塘村的云烟87 大面积感染青枯病。 2021 年,云烟105 在大方县黄泥塘镇化理村有零星烟株感染黑胫病,在理化乡大塘村有零星烟株感染青枯病。 云烟105 感病烟株均出现系统感染,失去采收烘烤的价值,但是没有造成大面积传播,株发病率不到1%。同期,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的云烟116 只发生青枯病。调查过程中,毕节烟区的几个调查地点,包括云烟87 等其他品种,均没有发现根结线虫病。

2.6 烟草主要虫害

斜纹夜蛾、烟青虫和小地老虎等害虫直接取食叶片或根部,对烟株造成危害;烟蚜和烟蓟马等害虫则通过刺吸汁液为害烤烟,还能传播CMV 和PVY 等病毒。在2020 年和2021 年2 个生产季节,毕节烟区云烟105 虫害发生情况都不严重。 2020 年,大方县六龙镇青林村云烟105 部分打顶抹杈不彻底烟株的幼嫩枝叶上发现了蚜虫,同前述PVY 的发生没有对应关系。 2021 年,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和威宁县黑石头镇八一村云烟105 有烟青虫危害的痕迹,5%~10%的烟株受害,其中受害烟株有40%~60%的叶片有烟青虫啃食留下的孔洞,每片叶有1~5 个孔洞。 调查地点云烟87 等其他品种虫害发生情况不严重。调查走访发现,毕节烟区释放了蚜茧蜂和蠋蝽2 种天敌,其中蚜茧蜂寄生烟蚜,蠋蝽捕食蛾类害虫的幼虫。由此推测,天敌昆虫的使用可能是烟田害虫发生轻微的原因。

3 绿色防控建议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始终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云烟105 病虫害绿色防控,育苗期要做到无毒无菌操作,并做到适时移栽壮苗;合理的株距、科学施肥可以营造不利于叶部病害发生的条件,为烤烟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及时清除病毒病感病烟株、彻底处理根茎类病害残留烟株是防止病害传播蔓延和残存的重要手段。

3.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目前仍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云烟105 病虫害防控离不开化学农药的科学规范使用。 病虫害监测可以为施用农药的时机和种类提供准确的指导。 严禁使用国家和烟草行业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赤星病、靶斑病等真菌性叶斑病推荐使用醚菌酯、嘧菌酯、啶酰菌胺和戊唑醇进行防治,黑胫病推荐使用烯酰吗啉和霜霉威进行防治,青枯病推荐使用噻菌铜进行防治。害虫基本上不需要额外使用化学农药。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是云烟105 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补充。天敌昆虫蚜茧蜂和蠋蝽的繁殖和释放,对害虫的控制有明显作用;宁南霉素是病毒病的重要免疫拮抗剂;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生物试剂也可以用于云烟105 病虫害防控。

4 结语

通过系统调查发现,毕节烟区云烟105 的病虫害种类与其他烤烟品种类似,同其他地区该品种的发病情况有差异[14]。 靶斑病、病毒病和气候斑病发生比较严重,赤星病、根茎类病害和主要虫害发生较轻,白粉病没有明显发生,无新病害。由此推测,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受土壤、气候和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与品种没有必然联系。针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建议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结合病虫害监测,有针对性地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配合天敌昆虫释放等生物防治手段,从而实现毕节烟区云烟105 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猜你喜欢

烟区大方县烟株
云烟121健康与感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差异研究
白布河畔苍鹭飞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打顶调控对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
夏日荷景
移栽期和施氮量对烟株个体发育的影响
My Best Friend’s Lifestyle
宝鸡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上杭县烟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宝鸡烟区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