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洲大蠊饲用安全性和饲喂效果研究

2022-12-13熊东艳袁雪霞

中国饲料 2022年20期
关键词:粗蛋白质豆粕美洲

王 韫,李 芳,熊东艳,袁雪霞,孙 强,黄 芳*

(1.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2.北京市通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101;3.北京市平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200;4.保定市宠物用天然植物功能性制剂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饲料蛋白质原料成本在饲料生产总成本中占35% 以上,饲料蛋白质原料资源短缺及较高饲料成本是当前饲料配制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大豆自给率不断降低(潘雪婷等,2022)。大豆主要依靠进口,仅2021年我国进口9652 万t 大豆。目前动荡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式导致大豆价格飙升,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给我国畜牧业造成巨大影响。美洲大蠊粉作为动物蛋白饲料能解决豆粕紧缺问题,美洲大蠊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5% 左右,略高于秘鲁鱼粉的粗蛋白质(62%)含量,远高于豆粕(44%),且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比例模式相近,是理想的饲料蛋白质来源(周琼等,2007)。在2021年9月,欧盟委员会允许在家禽和猪饲料中添加昆虫蛋白(PAPs),世界各国也有很多研究组致力于利用昆虫蛋白替代豆粕。文章对美洲大蠊粉替代豆粕和鱼骨粉成为饲料主要蛋白来源的安全性和饲喂效果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购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PHS-3D 酸度计购自江苏金坛科兴仪器厂;伊红美蓝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公司;BK-600 全自动生化仪购自山东博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T1010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购自青岛海泰亿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试验将495 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 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33 只。第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只饲喂基础谷物,不添加蛋白饲料。第2、3、4 组分别用20%、30% 和35% 美洲大蠊粉替代豆粕和鱼骨粉。正常饲养7 d 后对每只鸡称重,戴脚环。第5 组饲喂按《鸡饲养标准》(NY/T33-2004)配制的基础饲料。常规饲养40 d,充足饮水,每天记录饲料、饮水量,动物精神状态,是否有黄白痢等症状。第41 天停料不停水,并于第42 天称重后按肉鸡屠宰流程宰杀。取血清、脾脏、胸腺、法氏囊及盲肠粪便。试验组2~7周饲料配方组成见表1。

表1 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表

2 指标测定

2.1 美洲大蠊粉和试验饲粮中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粗蛋白质按GB/ T6432 方法测定,粗脂肪按GB/ T6433 方法测定,粗灰分采用GB/ T6438 方法测定。样品用盐酸水解法前处理后,按GB7648-87 规定的方法采用HT1010 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

2.2 生产性能 根据增重和消耗饲料的量计算肉料比。

2.3 血清生化指标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的尿素氮、尿酸含量。

2.4 免疫器官指数 摘取胸腺、脾脏、法氏囊,用滤纸吸去胸腺、脾脏、法氏囊上的血液,剥离脂肪,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测定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

2.5 测定大肠杆菌数 取其新鲜盲肠粪便样本,称重后用生理盐水100 倍稀释混匀后,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培养后计数,测定其大肠杆菌数。

2.6 肉质评定 评定pH、滴水损失率、肌肉剪切力、熟肉率的肉质性状指标。取鸡大胸,测定屠宰45 min 时的初始pH;将肉样置于4℃冰箱保存24 h 后再次测终点pH(佘韶峰等,2021)。

2.7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SPSS 23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

3 结果

3.1 美洲大蠊粉营养成分测定 美洲大蠊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3.7%,脂肪含量为17.12%,水分和灰分别为9.18% 和5.16%,各种氨基酸含量见表2。

表2 美洲大蠊及豆粕氨基酸含量分析 %

3.2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于空白对照组只有基础谷物,成活率、增重等指标都比较低。对照组在第7 天出现腹泻现象,后经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由表3可知,在增重方面,第3、4 组增重高于第5 组,说明用美洲大蠊粉替代豆粕和鱼骨粉后可以完全满足肉鸡生长。料重比第4、5 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肠杆菌数方面,第4、5 组之间差异显著。血清尿素氮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后3 组与前两组差异显著,第4、5 组之间差异显著。血清中尿酸含量逐渐减少,后3 组之间差异显著。

表3 美洲大蠊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3 对肉鸡免疫力的影响 由表4可知,胸腺器官指数第4 组和第5 组明显高于前3 组。脾脏指数增加显著,而且第4 组优于第5 组。法氏囊指数后4 组与第1 组差异显著,但第5 组明显优于前4 组。第5 组与前4 组血清总蛋白数差异显著。试验组血清球蛋白的量均差异显著,但前4 组都比第5 组数量少。第5 组白蛋白比其他4 组均显著升高。

表4 美洲大蠊粉对肉鸡免疫力的影响

3.4 鸡大胸肉质性状 由表5可知,除了熟肉率之外,其他指数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熟肉率第五组明显比其他4 组要高。

表5 美洲大蠊粉对肉质性状的影响

4 讨论

4.1 美洲大蠊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美洲大蠊粉含18 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例为37.95%,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潘雪婷和穆月英,2022;吴迪等,2020)。车静等(2021)报道,目前市售的美洲大蠊粉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国家饲料安全标准,因此,用美洲大蠊粉作为主要的蛋白饲料来源十分安全。本研究主要是将美洲大蠊粉替代鱼骨粉,佘韶峰等(2021)报道,饲粮添加美洲大蠊虫粉可提高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用美洲大蠊粉作为唯一的蛋白饲料来源,肉鸡增重、料重比等数据均与添加豆粕和鱼骨粉之间无显著差异。

刘雪兰等(2021)研究表明,肉鸡在14日龄时已完全消化饲料中的美洲大蠊粉。本研究还测定了肉鸡血清中尿素氮和尿酸含量,通过测定血清尿素氮、尿酸等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情况。本研究结果与佘韶峰等(2021)、刘昊(2009)等相似,美洲大镰粉能有效降低肉鸡血清尿素氮水平,从而在蛋白质合成未变的情况下减少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最后可以促进肉鸡生长。

4.2 美洲大蠊粉对肉鸡免疫系统的影响 美洲大蠊粉具有促进动物和人免疫的作用。佘韶峰等(2021)发现,美洲大蠊粉可提高肉鸡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及CD+4 / CD+8、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胸肌抗氧化能力及a* 值(周琼等,2007)。研究表明,美洲大蠊粉中有6 组糖肽可以增加巨噬细胞RAW264.7 增殖能力(王宝宇等,2022;刘昊等,2009)。张丹等(2015)研究发现,美洲大蠊可以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提高IL-12,TNF-α 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可以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周琼等(2009)研究结果显示,美洲大蠊粉组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均有提高,且肉鸡免疫器官指数与剂量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与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一致,美洲大蠊粉可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而且血清中的蛋白含量也显著提高,说明添加美洲大蠊粉可以提高肉鸡免疫力。

4.3 美洲大蠊粉对肉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熟肉率外,美洲大蠊粉组的数据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熟肉率仍在65% 以上,对肉品质影响不显著,可见使用美洲大蠊粉不会影响肉鸡品质。

5 结论

用美洲大蠊粉作为唯一的蛋白饲料来源可以促进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肉鸡的免疫能力,且不会影响鸡肉品质。而且美洲大蠊粉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豆粕紧缺问题。

猜你喜欢

粗蛋白质豆粕美洲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1~25日龄竹丝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美洲野牛当宠物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13周龄黑羽番鸭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钙、有效磷表观消化率
谁发现了美洲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