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泊羊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

2013-09-20杨维仁杨在宾张桂国姜淑贞赵敏孟

动物营养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需要量粗蛋白质公羊

巩 峰 杨维仁 杨在宾 张桂国 姜淑贞 赵敏孟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 271018)

杜泊羊(Dorper)原产南非,是优秀的肉用绵羊品种,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广泛用于与本地绵羊杂交,与我国小尾寒羊杂交后,其后代产羔率高、生长速度快。目前,杜泊羊存栏量逐年增加,杜寒杂交成为最热门的杂交方式。国内外有关于杜泊羊与本地绵羊杂交的研究报道,而关于杜泊羊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却鲜见报道。在目前饲养条件下,舍饲杜泊羊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在舍饲条件下,利用生长期杜泊羊进行了蛋白质需要的研究,以期为制订杜泊羊的营养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2×3析因试验设计,因素为性别(公、母)和粗蛋白质水平[高(14.18%)、中(12.27%)和低(9.79%)]。选择体重相近的3~4月龄健康的断奶杜泊羊公羊[(38.67±0.45)kg]和母羊[(33.38±0.30)kg]各 27只,共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同性别)。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正试期第30天每个处理中随机选择3只放入代谢笼内进行全收粪法代谢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7 d。

1.2 试验饲粮

参照NRC(2007)[1]绵羊蛋白质需要量,结合生长期杜泊羊的采食量,设计了3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 饲养管理

试验羊每天06:00、11:00、17:00共饲喂3次,饲喂时先粗料后精料,自由饮水。每天及时清理粪便,试验羊的驱虫免疫按原场程序进行。整个试验期3种试验饲粮组成不变,饲粮供给量根据预试验的结果来确定,尽可能保证试验羊刚好采食完。

表1 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experimental diets(DM basis)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正试期开始后收集3种试验饲粮中的精料、粗料各1 kg,装入自封袋后于冰箱(-20℃)保存。正试期每天准确记录每组试验羊的饲料添加量,若有剩料,收集全部剩料于冰箱(-20℃)保存。每期试验收集的饲料样品、剩料混匀后取适当比例的样品,65℃通风的烘箱中烘干,空气中冷却后粉碎过40目,制成风干样保存待测。

代谢试验中试验羊每天晨饲前收集粪便,称重,准确取10%的鲜粪作粪样,按粪样重的10%加入10%的硫酸固氮,盛于样本瓶中,供分析用;另取每天晨饲前收集尿样(24 h),用量筒准确量取体积,记录每只羊排尿量,取10%按10%的比例加入10%硫酸固氮,并盛于棕色瓶中,冰箱4℃下保存,供分析用。

所采集饲料样、粪样、尿样,均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干物质含量的测定按常规分析方法[2]进行。

1.5 营养指标的计算公式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差分析使用one-way ANOVA,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氏法,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杜泊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性别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这说明对于公羊和母羊来说,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之间的差异规律一致,因此,可以从性别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考察对各指标的影响。

不同性别间比较,试验羊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公羊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公羊和母羊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公羊平均日增重较母羊高9.34%(P<0.05),平均日采食量较母羊高7.69%(P<0.05),料重比公羊较母羊低1.52%(P >0.05)。

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间比较,料重比、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日增重:高粗蛋白质组比中粗蛋白质组高19.17%(P<0.05),比低粗蛋白质组高83.08%(P<0.05),中粗蛋白质组比低粗蛋白质组高53.64%(P<0.05)。料重比:高粗蛋白质组最低(P<0.05),较中粗蛋白质组低15.63%(P<0.05),较低粗蛋白质组低45.94%(P<0.05)。

表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杜泊羊生产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performance of Dorper sheep

2.2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杜泊羊氮平衡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性别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食入氮、沉积氮、氮沉积率有交互作用(P<0.05)。这说明对于公羊和母羊来说,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之间的差异规律不一致,因此,对于公羊和母羊分别进行分析。

对公羊和母羊而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同,食入氮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而造成沉积氮和氮沉积率出现的组间差异一致,均为高粗蛋白质组>中粗蛋白质组>低粗蛋白质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对于无交互作用的指标(尿氮、粪氮、沉积氮),从性别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考察对各指标的影响。

不同性别间比较,公羊粪氮显著低于母羊(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间比较,粪氮和尿氮均为高粗蛋白质组>中粗蛋白质组>低粗蛋白质组,组间显著差异(P<0.05)。

性别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氮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且不存在交互作用(P> )。公羊氮消化率较母羊高0.39%。

表3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杜泊羊氮平衡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etary CP level on nitrogen balance of Dorper sheep

2.3 杜泊羊蛋白质需要量

2.3.1 粗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分析

对平均日增重(△W,g/d)与粗蛋白质采食量(CPI,g/d)进行回归分析可得以下公式。

根据析因原理,试验羊粗蛋白质需要量(RCP,g/d)包括维持需要粗蛋白质(RCPm,g/d)和增重需要粗蛋白质(RCPg,g/d)2个部分,即

由上面公式可得,试验羊平均日增重为零时的粗蛋白质采食量,即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公羊:RCPm=60.15 g/d;母羊:RCPm=54.02 g/d。

根据试验羊代谢体重,可得公羊和母羊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分别为 3.87和3.86 g/(kg W0.75·d)。

由(1)、(2)式可得出:试验羊每增重1 g粗蛋白质需要量公羊0.44 g、母羊0.42 g,由以上可得出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试验羊粗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

2.3.2 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分析

根据消化率可得出试验羊可消化粗蛋白质采食量,然后与平均日增重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试验羊可消化粗蛋白需要量(RDCP,g/d)公式。

根据析因法原理,生长期杜泊羊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由维持需要可消化粗蛋白质(RDCPm)和增重需要可消化粗蛋白质(RDCPg)组成,即

生长期杜泊羊维持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可由式(6)、(7)求得,当平均日增重为零时,即为维持需要可消化粗蛋白质,公羊:RDCPm=35.85 g/d;母羊:RDCPm=32.19 g/d。

根据试验羊代谢体重可求得公羊、母羊可消化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分别为2.48和2.46 g/(kg W0.75·d)。

增重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可由式(6)、(7)得出,公羊和母羊每增重1 g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均为0.28 g。

由以上可得出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试验羊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建立平均日增重与粗蛋白质采食量回归分析求得杜泊羊生长期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公 羊 3.87 g/(kg W0.75· d),母 羊3.86 g/(kg W0.75·d),这与杨维仁等[3]研究的杜寒杂交一代的3.88 g/(kg W0.75·d)极相近。对所得试验数据经分析得出,生长期杜泊羊每增重1 g粗蛋白质需要量为:公羊0.44 g,母羊0.42 g,低于杨维仁等[3]研究的杜寒杂交一代的0.56 g,高于臧彦全[4]得出的生长期波杂肉羊的0.31 g和包付银[5]得出的育肥期波隆杂交羊的0.32 g,这可能是由于试验羊品种及饲养方式不同造成的。4月龄左右的杜泊羊,虽然其内脏、骨骼等器官即将发育完成,但还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机体仍然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而其蛋白质需要量比成年羊要高。本研究中生长期杜泊羊35~5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150~250 g/d时,可得出蛋白质需要量125.12~170.00 g/d。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6-7]相比,虽然试验羊品种、生长阶段及饲养方式不同,但结果相近。

4 结论

生长期杜泊羊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的估测模型分别为:公羊,RCP=3.87W0.75+0.44△W(R2=0.981),RDCP=2.48W0.75+0.28△W(R2=0.979);母羊,RCP=3.86W0.75+0.42△W(R2=0.977),RDCP=2.46W0.75+0.28△W(R2=0.962)[式中:RCP为粗蛋白质需要量(g/d),RDCP为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g/d),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平均日增重(g/d)]。

[1]NRC.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mall ruminants:sheep,goats,cervids and new world camelids[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7.

[2]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3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杨维仁,杨在宾,李凤双,等.大尾寒羊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及代谢规律的研究[J].中国养羊,1997(1):26-27.

[4]臧彦全.生长期波杂肉羊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

[5]包付银.波尔×隆林杂交育成羊育肥期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2007.

[6]王鹏.肉用公羔生长期(20~35 kg)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7]赵玉民.中国美利奴羊育成母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5.

猜你喜欢

需要量粗蛋白质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叶酸在鸡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维生素对母猪的影响与应用
公羊触篱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