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分析以及对无偿献血招募的指导作用
——以天津站为例

2022-12-12尹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献血者

输血属于医疗手段之一,是有效挽救生命的方法,而血液制品目前仅能依靠健康人体献血供应以及提取,从而导致临床用血问题紧张,甚至引起手术停摆现象,威胁广大居民生命安全[1]。随着国内医疗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完善,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人民的健康需求日益提升,就医患者人数大幅度增加,从而促使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2]。此外,输血虽然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但在客观上仍存在经血传播疾病的几率,这也使得血液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甚至不少人谈献血色变[3]。为了应对目前输血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国内先后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血液安全,降低献血以及输血患者感染疾病的几率[4]。为了了解无偿献血者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血液筛查不合格分布情况,分析其规律,为无偿献血招募提供指导依据,保证献血过程体检工作、健康征询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天津站为例,对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以及对无偿献血招募的指导作用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59603例无偿献血者基线资料。其中男性48022例,女性11581例;年龄:18-25岁21564例,26-35岁17451例,36-45岁12762例,>45岁782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101例,高中及以上40502例。入组标准[5]:①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在18-55周岁;②男性体重≥50kg,女性体重≥45kg;③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④脉搏60-100次/min;⑤体温无异常;⑥一般健康状况较佳。

1.2 研究方法 (1)基线资料获取:借助市血液中心9.0采血系统完成对所有入组人员基线资料的统计、记录,主要内容涵盖下述几项:①性别;②年龄;③文化程度。(2)血液检测:采集所有入组对象的血液标本,开展常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TP)及乳糜血等指标检测。血红蛋白用瑞典HemoCue Hb 301血红蛋白分析仪定量检测血红蛋白,男性数值≥120为合格,<120为不合格,女性≥115为合格,<115为不合格。ALT检测借助速率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50为合格,检测结果>50为不合格。应用离心法判断献血者的乳糜血,血清透亮为合格,浑浊为不合格。HbsAg以及TP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献血者的HbsAg以及TP,在试纸条的观测区仅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带则HbsAg、TP为阴性,是合格的血液。在观测区同时出现三条带则HbsAg及TP皆为阳性为不合格。在观测区,对照线及HbsAg检测线位置处各出现一条带为HbsAg阳性TP阴性,为不合格。在观测区对照线及TP检测线位置处各出现一条带为TP阳性HbsAg阴性,为不合格。各种试剂均批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仪器设备均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检测过程中做好质控工作,保障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5960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1.0软件实现本文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通过(±s)实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通过[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960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分析 5960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率为12.79%(7621/59603),不合格原因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ALT、乳糜血、HbsAg、血红蛋白以及TP,占比分别为7.9%、1.65%、1.45%、1.31%、0.47%,见表1。

表1 59603例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分析(n,%)

2.2 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评价 男性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为13.24%(6357/48022),高于女性的10.91%(1264/11581)(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评价[n(%)]

2.3 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评价 26-35岁及36-45岁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分别为15.26%(2663/17451)、14.74%(1881/12762),均高于18-25岁的10.37%(2237/21564)以及>45岁的10.73%(840/7826)(均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评价[n(%)]

2.4 不同文化程度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评价 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为13.65%(2608/19101),高于高中及以上的12.38%(5013/40502)(P<0.05),见表4。

表4 不同文化程度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情况评价[n(%)]

3 讨论

目前,在医用输血所用的血液中,血液均是源自无偿献血者,然而无偿献血者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无法有效保证血液质量以及数量,从而导致检测过程中出现部分血液报废的情况[6-8]。血站的存在主要是为医疗机构直接提供临床所需血液资源,而血液来源为无偿献血者,因此来源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对于各级医疗机构而言均是极其重要的,准确掌握无偿献血者传染病情况对输血安全防控具有现实意义[9-11]。有研究表明,想要提高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合格率,从而为各大医院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源,关键在于明确引起该类人群血液不合格的原因,继而开展针对性干预,最终达到提高血液合格率的目的[12-14]。

本文结果发现,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率为12.79%,不合格原因包括ALT、HbsAg以及抗-HCV等。这在既往有关报道中得到佐证,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的首要原因为ALT。其中ALT往往反映了献血者的肝脏功能异常,而肝脏损害往往是受寄生虫影响亦或是其他病毒感染导致。且生活习惯亦是导致肝脏健康的关键因素,如通宵熬夜、酗酒以及精神压力较大等均可能引发肝脏问题[15-16]。因此,加强ALT以及HbsAg献血者初筛质量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筛查不合格率,确保血液安全。此外,男性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高于女性。这反映了性别和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有关,且男性不合格率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生活卫生习惯较差,加之社会活动较为频繁,继而导致其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此外,26-35岁及36-45岁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均高于18-25岁以及>45岁无偿献血者。这表明了年龄和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不合格有关,且26-45岁献血者的血液筛查不合格率较高。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处于上述年龄阶段的献血者往往在家庭以及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交活动相对较多,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的人和物复杂多样,感染风险增加。与此同时,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总不合格率高于高中及以上。探究其原因,文化水平较高的献血者往往自我健康意识较为强烈,个人卫生习惯较佳,感染相关疾病的几率较低,从而保证了血液筛查的合格率。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有待完善之处,如本研究纳入对象均为天津站献血者,从而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颇和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开展多中心试验,继而获取更为准确、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天津站血液筛查不合格率为12.79%,合格率有待提高。其中血液筛查不合格的发生更可能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提示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当以女性、文化水平较高、年龄处于18-25岁以及>45岁为理想的无偿献血者,可制定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指导无偿献血招募工作,进一步壮大天津市无偿献血队伍。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
2005~2013年盘锦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