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2022-12-12杨正万
杨 正 万
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成为当代大陆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纵览学界关于文化认同的讨论,发现这种讨论本身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概念运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文化认同研究的功能、文化认同内在机理、文化认同研究的路径,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如果得不到进一步深化,将妨碍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一、概念运用问题
概念的运用是任何研究首先面临的问题。这不仅在于概念的明确是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更为重要的是概念阐述为一项研究的主题划定了研究范围。而考察学界已有的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文献,在概念运用方面存在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是西方文献运用问题。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一般都需要对文化认同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而在涉及文化认同概念时,一般又都首先提及西方作者关于文化或者认同的定义。不少学者在研究认同前对认同进行解释时,采用的叙述方式就如此。如,有学者对文化或者文明进行界定时就首先引用英国学者的观点。英国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叙述到,“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①(1)①④都永浩、左岫仙:《国内外文化认同研究综述及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年第5期。还有学者在界定文化认同的定义时也引用了外国学者的观点,指出:“从历史认同的定义来看,认同是在时间变化中的认同。”②(2)②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这个定义是外国学者所持的定义。③(3)③ 克里斯·洛伦兹:《比较历史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还有学者在对文化认同的研究进行评价时,也采用了这样的分析范式。都永浩、左岫仙阐述道:“什么是认同?西方学术界早期从哲学的视角认识此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认同概念建立在先验的、理性的基础上。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美国哲学家奎因、英国哲学家保罗·格莱斯等学者认为,认同来自于人的直觉观念。美国哲学家约翰·佩里认为,认同来源于实践,是记忆意念的反映之一。19世纪末,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研究中引入认同概念,得出这样的结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属于个体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④还有学者在界定文化认同这一概念时,首先基于定义文化的需要而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如有学者在阐述文化定义时引用美国人类学家克虏伯和鲁柯亨的观点。⑤(4)⑤ 周小山:《文化内涵与幸福生活探究》,第20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线上会议论文集,2022年5月21日。除了专门论述文化认同的文章属于这种情况,大陆学者在编写百科全书时也表现出了相同的现象。如大百科全书对于文化的解释模式就是遵照了西学优先的模式,该书解释道,“‘文化’一词,其西语‘culture’的本义是指农夫对土地的耕作,并因其耕作土地而定居生活,亦有培育、训练……等含义”。⑥(5)⑥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卷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409页。上述学者的研究范式虽然是个别学者的研究习惯,对于这种习惯如何认识,对研究中华文化认同有独特的意义。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但是,自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后,1840年以后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羞、文明蒙尘、人民蒙难,中华文化认同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各种旧式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此起彼伏,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只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成立共产党后,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人民走上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学术道路才越走越宽广。基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大量译介西方学术文献的习惯,推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思维习惯,学术界形成了学术研究时首先考察西方学术情况,从而出现必引西方文献的研究习惯,这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推进中西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又附带形成了一种唯资本主义学术为圭皋的思维,认为只有旁征博引西方资本主义学术文献才认为是具有深厚学术功底的表现,才认为所讨论的问题具有深刻学术意义。这种思维不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就研究中华文化的认同而言,尤其表现出这种思维的负面影响。文化认同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意义不同,不同文明体系在推进文化认同的机理方面也不同。因此,简单以资本主义学术中的文化认同理念套用到中华文化认同上来,不做具体的分析,是不利于深化中华文化认同这一主题的研究的。当然,这里不是反对对西方文献中的文化认同学术文献的引用,而是要聚焦文献运用的方式。研究文化认同问题,不宜将其作为首要讨论的对象,而是需要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文化认同自身内在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在寻求其他文明的优势之处时,深入分析西方文明体系中的文化认同原理,以便探究中华文化认同问题时能够借鉴其长处。
二是研究角度问题。从历史看,文化的概念及文化认同的概念至今为止没有形成共识性的表达方式。这说明,从不同角度理解,可以对文化认同进行内容完全不同的讨论。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使命是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服务于国家的统一,离开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最核心的任务讨论文化认同的学术意义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从学术考察的角度看,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活动服务于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目的。对地方文化的丰富在一定意义上是加强地方族群认同的需要。如,有观点认为,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当地的文化局资助与加泰罗尼亚语有关的文化活动,如戏剧、文学、音乐等,以维系当地族群在西班牙国家当中的认同”。①(6)① Nicolás Barbieri,“Why Does Cultural Policy Change? Policy Discourseand Policy Subsystem:A Cas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Policyin Catalonia”,International Journalof Cultural Policy,Vol18,no.1,2012,pp.13-30.这就表明地方文化活动追求的文化认同是服务于地方族群的认同。该地区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2014年当地议会搞独立公投,被西班牙宪法法院宣布违反西班牙宪法。可见,加泰罗尼亚的文化认同活动明显是服务于与国家统一相反的目标。这就说明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从目前已经刊发的研究文化认同的文献看,有的是在民族支系层面介绍地方文化认同,有的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层面研究文化认同。前者如对“恭城瑶族羊角舞”的研究就是将主题集中到广西“恭城三江乡及周围地区的盘瑶支系在还祖公愿仪式上跳的祭祀舞蹈”,这种研究就主要是增强“恭城盘瑶支系的集体记忆”,虽然作者认为此记忆“深刻印在他们的脑海里,起到凝聚瑶族族群与国家认同的作用”②(7)② 黎靖、马志伟:《恭城瑶族羊角舞的英雄祖先记忆与文化认同》,《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第5期。。但是,文章中的对于此种记忆增强国家认同的作用的论证没有更为具体的论证性涉及。后者如将“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公共文化实践”作为一个样本,论证“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③(8)③④武宁:《国家-社会良性互动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公共文化实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则存在一定的理解方面的歧义。一是地方文化活动作为丰富群众生活方式的活动是需要的,但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则需要从中抽取国家文化层面的含义予以理论阐释,不然,其中华文化认同层面的含义则没有得到更为清晰的表达。二是文中认为“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视角来看,则要提升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期待”④。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组成成员的56个民族之一的任何一个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本来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不是他者对自己的认同,也不是自己对他者的认同,因此,将“中华文化的认同”表述为“美人之美”会产生歧义。可见,文化及文化认同的含义有很多种。但是,作为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含义则是特指中华民族的共有文化。这种文化以国家文化所包含的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主权等观念及价值密切联系在一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阐释中华文化认同需要将文化认同的含义统一到这个层面进行讨论,才有可能形成国家层面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阐释效应。反观我国研究文化认同的相关学术文献,无论是从民族基本价值观念认同,共同体文化认同,还是文化价值认同,心理认知过程认同,文化身份归属认同等概念反映的研究角度,都没有自觉地从中华国家文化层面去限定。①(9)① 邬光照:《文化认同视阈下的电视节目创新探析》,《新闻知识》2012年第12期;肖蓉、谢连生:《文化认同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教育评论》2015年第7期;王稼伟:《基于文化认同的高职校师德培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5期;高宇、王林平:《文化自信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生成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丁存霞:《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价值观认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8期;张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人民论坛》2017年第36期;韦克平、谢俏静:《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实证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张海洋:《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生成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6期;陈柯:《文化认同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青年记者》2020年第11期;鲁全信、颜俊儒:《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有效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5期;徐丽曼、史明涛:《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三重路径》,《人民论坛》2020年第16期;李娜:《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个体生成》,《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
三是术语解释和表达问题。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包括:一是文化认同属于人的情感归属需求;二是文化认同是对某种文化的认可、接受和归属;三是文化认同属于确定自己的身份;四是文化认同是对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象征符号的认同”②(10)② 都永浩、左岫仙:《国内外文化认同研究综述及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年第5期;刘亚妮:《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文化认同研究》,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将文化认同解释为包括宗教信仰认同,实质只是在具体的民族成分层面解释文化认同,不是从中华文化层面解释文化认同,也就不是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解释文化认同。这样的文化认同的含义解释不仅不能服务于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反而会产生解构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有学者将文化认同的建设表述为“‘加工与提升’共同民族历史记忆,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③(11)③ 曹海峰:《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验与建构策略》,《学术界》2016年第12期。这种解释表面上看是为了服务于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但是,其中隐藏了一个不易觉察的存在负面影响的逻辑,即中华民族的价值共同体似乎还没有形成。作为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看,早期的中华文化认同属于一种自在的范畴;在近代以后,为了突出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自觉的中华文化认同范畴。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才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认知。可见,中华文化认同的整体术语解释或者其中的价值观层面的解释都要着眼于如何强化,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层面上言说,而不是有可能产生结构功能的角度去表达。①(12)① Michael Herzfeld,Cultural Intimacy: Social Poetics and the Real Life of States,Societies and Institutions,3rd edition,New York: Routledge,2016,p. 7.
二、研究方法运用问题
任何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一定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就单纯的理论研究而言,研究方法的运用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对于价值观的论证,如果要了解某一群体对某种价值观的态度,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但是,如果要了解某种价值观形成过程的个别差异,某个体对价值观的感受、评价等主观性强的内容,就有必要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同时,哲学立场不同,对研究材料的选择和解释会受到不同影响。同样一个微观问题上的认识材料,主观主义的解释和客观主义的解释会存在差异,是否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进行解释也存在解释含义的不同。可见,就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运用状况的总体考察对于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运用总览
从已经发表的文献看,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展开。一是从考古发现的文物所承载的远古文明的内容的阐述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方法运用体现在对西周治国理念、对西周史总体、对《山海经》部分内容、对秦汉的律典体系等问题的研究。②(13)② 晁福林:《从史墙盘铭文看周人的治国理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刘国忠:《清华简与西周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刘钊:《出土文献与〈山海经〉新证》,《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陈伟:《秦汉简牍所见的律典体系》,《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一是从文化认同的概念推演角度对中华文化认同进行文化认同的历史逻辑分析。③(14)③ 张小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2年第1期。更多的则是从文化认同的一般逻辑角度进行论述。④(15)④ 唐伟:《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有的研究表面看是研究文化认同问题,实质是在研究文学本身的问题,作者甚至明确表达了不能将文学作为文化研究的案例的观点。⑤(16)⑤ 郭传靖:《20世纪50至70代台湾赴美留学生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综述》,《雨花》2017年第14期。还有的研究虽然是从多学科角度讨论文化认同问题,但是,这种基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对文化认同的研究不是集中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而是一般意义上讨论身份认同和族群认同,没有从学科方法视角论证中华文化认同的强化路径,特别是仅仅从一般意义上论述身份认同和族群认同,对于中华文化认同非但不具有积极意义,相反具有解构意义。①(17)① 章淼榕、杨君:《从群体心理到认同建构——多学科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研究述评》,《广东社会科学》 2022年第2期。有的研究文献虽然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但是,只是用于调查对象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至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则未直接涉及。虽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需要以了解为前提,但是,直接以对文化的了解代替对传统文化认同的数据分析法会影响对现状反映的准确性。②(18)② 田倩倩:《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文教资料》2022年第3期。有的研究虽然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但是,主要是在就地方文化方面进行的问卷调查,对中华文化这个范畴内的文化认同调查没有更为细致的设计。③(19)③ 张羽、金林:《两岸青年学生对中华地域文化集群 认知的比较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6期。
除了上述研究方法运用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外,还有部分文献在文献标题上就标明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对中华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如,有观点认为,文化认同“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人’,现实基础是实践,实现途径是社会交往,形成与发展演变的直接动因是利益追求。——文化认同来源于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社会身份和共同的观念体系,形成的主要途径有文化传承、文化交流交融与政治力量强制。理性确认、情感皈依、实践维护构成了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④(20)④ 张全峰:《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文化认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8年。这种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运用。而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认同的学术理论体系,文化认同主要在族裔文化认同的狭隘范围层面,马克思主要研究方法的运用就避免了在文化认同问题上落入西方资本主义学者的理论巢穴。⑤(21)⑤ 张晶盈:《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19年.
总体看,学术界对中化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学科方法等。学科方法,如考古学、心理学、政治学、民族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研究方法等;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叙述研究方法等。
(二)研究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从中华文化认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看,多种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运用。研究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服务于研究的主题,要看研究方法运用本身是否存在改善的空间。这里以考古学、心理学、定量研究方法等为例说明其在华文化认同研究中存在的运用问题。
考古学方法的运用主要在于阐述中华文化的起源,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直接研究则不多。因此,单纯从考古学运用于中华文化认同这一具体的事项而言,则有提升的空间。单纯从考古学方法角度而言,它是自然科学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结合。从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源流而言,有必要通过考古学的自然科学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结合的角度论证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变迁。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每个成员对国家的情感依赖。这个情感依赖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换言之,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可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华文化认同是强化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维护国家统一的心理情感的需要。而目前,学界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华文化认同主要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这种研究虽然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观相近的要素中提取了几个因素进行调查,但是,这种调查存在明显的改进的需要:一是调查的范围太窄,只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认识要素,而对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调查覆盖太窄;二是提取的要素太少,不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认识要素;三是个体差异性情况反映不足,这说明个体观察、个体成员认识的主要因素都关注不够;四是跟踪研究不够,已有的研究成果只是横向对比了大学生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的要素,而对个体认识的形成过程,个体认识的主观感受,则调查了解不够。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复杂性不能低估,因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情感要素需要更为发杂和充分的考虑。
西式的观点认为,定量研究主要包括23种,其具体的名称为:“社会科学应用统计学原理、社会测量方法、实验设计方法、抽样调查方法、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分类数据分析、生存分析(或事件史分析)、空间数据分析、多元数据分析、分层分析、纵向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项目评估方法、系统动态学、贝叶斯方法、队列分析、随机过程或马尔科夫链、系统仿真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势分析方法、复杂调查数据分析方法”①(22)① 乔晓春:《23种定量研究方法,你会几种?》,https://mp.weixin.qq.com/s/z4AyEh9ZQBLV txVdoZPZQA,2022年5月20日。。这些方法在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的运用至少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少有建立数学模型科学反映在中华文化认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作为定量研究方法需要考虑的一些细节问题,考虑得不够,这方面已经在上文简单做了交代;三是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不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指导不够。
(三)研究方法运用的改进建议
1.定量研究方法运用的改进建议
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数学模型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一般都会使用到SPSS、origin、stata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便建立图表或者模型证据。表面看,只要将中华文化认同相关的数据运用到上述软件中,便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事实上,采用数据的情况,在很多程度上会影响结论的效度和信度。而定量方法中数据的采用和个别情况下的资料收集过程都需要克服定量方法运用中常常出现的不足。这里主要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一是采用数据的要素尽可能覆盖更多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的要素。从中华文化认同的认识逻辑和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经验看,地域因素(环境封闭边远、与外界联系不便等)、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个人收入状况等)、文化因素(地域文化发展状况、教育整体水平状况、个体受教育程度等)、民族因素(个体对具体的56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识情况)、成长背景(生长环境、家庭状况等)、生活感受(幸福感、获得感等)、政治身份(中共党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等)、职业因素(就业状况、职业领域、职业声望等)、时代因素(不同年代成长的人受时代情况影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状况可能存在差异)、个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媒因素(媒体传播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二是对某些个别情况的材料提取,仅仅用简单的数据难以表达,因而需要用定性研究方法提取。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来弥补定量研究方法的不足。
2.定性研究方法运用的改进建议
与通过数量反映对象情况的定量研究方法不同,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个别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揭示事物的个别特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人力成本高、获得的成果难以由个别推广到普遍。为此,在运用过程中,要求访谈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专深的研究能力、丰富的定性研究方法运用经验。从已经发表的成果看,研究主体的适应性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中会运用到各种人文社科知识,除了目前表现出来主要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人类学知识外,其他的如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运用还需要大量增加。
3.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统率性需要加强
从已经发表的成果看,在简单化表述中华文化认同概念的基础上,一般性运用逻辑推理论述中华文化认同的较多,真正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指导下,规范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成果不多。原因之一是学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学术思维的影响较大,在研究方法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够。我们不反对对西方学术文献的引用,而是要让读者明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研究方法与西方资本主义学术方法的差异。特别是在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对访谈资料进行学术解释与归纳。而这种解释与归纳是难以脱离哲学立场和认识论方法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运用的体现不仅是研究成果可靠性的体现,而且也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的需要。
三、研究内容问题分析
(一)研究现状
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总体状况呈现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界热情高涨,研究成果丰硕,一片学术繁荣景象。具体分析,表现出研究主体覆盖面广(有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教学研究人员、正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内容涉及面大(有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涉及领域、形成机制、实现路径等),研究对象涵盖范围宽(有涉及大中小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有涉及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中华文化认同、有涉及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有涉及外国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二)问题分析
1.概念界定尚未形成较一致的认识。在已经查阅的所有涉及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文献中,虽然形式上是在论述中华文化认同,但是,表述的具体概念却有多种。有的是通过身份认同论述,有的是通过族群认同论述,有的仅仅是在传统文化层面论述,甚至仅仅在了解传承文化层面论述,有的是在优秀民族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层面论述。这说明对概念的表述还未形成一致认识。
2.对中华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未达成共识。正如上文分析,中华文化认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与地域因素(环境封闭边远、与外界联系不便等)、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个人收入状况等)、文化因素(地域文化发展状况、教育整体水平状况、个体受教育程度等)、民族因素(个体对具体的56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识情况)、成长背景(生长环境、家庭状况等)、生活感受(幸福感、获得感等)、政治身份(中共党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等)、职业因素(就业状况、职业领域、职业声望等)、时代因素(不同年代成长的人受时代情况影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状况可能存在差异)、个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媒因素(媒体传播的信息对个体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联系。学界都这些因素以及其他这里未提及的因素没有进行系统完整的论述,论述的集中度就难以形成,导致解决问题的方向存在模糊性。
3.研究的具体目标不清楚。对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目标实现。这主要是基于总体目标是通过具体目标实现的。从具体的中华民族每个成员看,不同的成员个体在一问题上存在的认识性问题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研究。
(三)研究建议
1.建议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内涵进一步研究。概念体现研究的主题,对于具体的研究活动具有统帅作用。明确这一问题有利于明确研究的目标。要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大团结,文化认同是基础。内地和港澳台情况存在差异,而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建立在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就需要考虑这个具体情况。
2.进一步研究对于影响中华文化认同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正如上述,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的因素很多,需要对其中的重要因素先行研究、重点研究。这才有利于集中力量研究其中的重点问题。
3.要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强化各具体的民族人员中的具有研究视域的个体的中华各民族文化一致性的认识。对其他成员加强这种一致性认识的宣传,培养更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