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隐匿性直疝1例
2022-12-12英庆龙邢茂青
保 梅 英庆龙 姜 帅 陈 鑫 邢茂青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青岛 266003)
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95%以上为斜疝[1],股疝、直疝等罕见疝在儿童中极为少见,患病率不到2%[2]。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小儿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确诊率较以前明显增加,患病率为0.98%~4%[1,3,4]。小儿同侧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更为少见,术前往往难以确诊,通常在腹腔手术中才被发现[5]。2021年8月我科收治1例极为罕见的同侧同时发生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的患儿,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5岁,因“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3个月”于2021年8月11日入院。患儿家属3个月前发现患儿左侧腹股沟区一鸡蛋大小肿物,站立活动时明显,平卧休息后可消失,无腹痛、腹胀。生殖系超声示左侧腹股沟区包块,考虑腹股沟疝(图1)。门诊以“左侧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min,左腹股沟区扪及一约7 cm×4 cm×3 cm大小的包块,质软,无压痛,可还纳腹腔,入院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左侧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术中见腹壁肌肉菲薄,腹横筋膜松弛,左侧内环口未闭,缺损直径约3 cm(图2),用穿入患侧腹腔的疝气针钩提对侧内环口位置处腹膜,探查见右侧内环口及Hesselbach三角已闭合,但内环口较深,腹股沟管宽大松弛(图3)。腹腔镜监视下于内环口外上体表投影处进带线双钩疝针,先经内环口内侧腹膜外绕行,注水分离并跨过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后,刺穿腹膜进入腹腔,伸钩将丝线置于腹腔内,回缩套扎针退至原进针点腹膜外,经内环口外侧绕行至腹膜刺穿处进入腹腔,钩取丝线后拉出至体外打结(图4)。此时腹膜及腹横筋膜紧张,在左腹壁下动脉内侧,Hesselbach三角处暴露出一直径约为1.5 cm的疝环口,术中诊断为隐匿性直疝(图5)。在直疝疝环口体表投影处进带线疝针,自疝环口头端使针从疝环内半圈腹膜外绕行,到达疝环口足端中点处刺穿腹膜进入腹腔, 回缩套扎针退至原进针点腹膜外, 经直疝疝环口外半圈绕行至腹膜刺穿处进入腹腔,钩取丝线后拉出至体外打结,封闭疝环(图6)。为避免异时性疝的发生,右侧内环口同法处理结扎,手术顺利。手术时间为65 min,出血1 ml。术后诊断:左侧pantalon疝(同侧同时存在直疝和斜疝)。术后患儿恢复好,术后1 d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2 讨论
腹股沟疝的患病率约为0.8%~5%,常见于男性,男女患病率约为10∶1[6~9],约95%以上为斜疝[1]。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的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口进入腹股沟管,自外环突出,可进入同侧阴囊。直疝疝环位于脐内侧韧带与腹壁下动脉之间,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Hesselbach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一般不进入阴囊。小儿发生直疝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腹壁及腹横筋膜薄弱、腹内压增高、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早产等[3,10]。小儿腹股沟直疝可分为3种:①单纯型,原发性腹股沟管后壁腹横筋膜弥漫性的缺损,但没有明显直疝疝囊,不伴斜疝;②pantalon疝,即同侧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并存,两者的疝囊分别在腹壁下动脉内、外侧,常表现为一种疝较大、临床症状明显,另一种疝不明显;③脂肪瘤型,将直疝疝囊底牵拉至腹腔,在疝囊底部腹膜外可见脂肪瘤,需同时切除[11,12]。由于临床上小儿直疝相对罕见,临床医生对直疝认识不足,因此,术前较难明确诊断[2,13]。本例术前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术中腔镜证实为pantalon疝。若术中发现患儿腹壁肌肉菲薄,腹横筋膜松弛,术者应仔细探查Hesselbach三角区有无缺损,以免漏诊,术前开塞露纳肛排空肠管及膀胱,有利于术中视野暴露及准确探查。同时使用穿入患侧腹腔的疝气针钩提对侧内环口位置处腹膜,探查内环口是否闭合。本例患儿右侧内环口显露,远端腹膜已闭合,腹股沟管宽大松弛且小儿腹股沟管较短,内外环相距很近,如不处理,日后可能会形成异时性疝,需再次手术[14]。该患儿术后恢复好,随访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综上所述,小儿腹股沟斜疝合并同侧直疝临床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且术中容易遗漏,是术后疝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腹壁肌肉菲薄,腹横筋膜松弛的患儿,术中应仔细探查Hesselbach三角区,以避免遗漏并发的直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