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胃漏和胃出血的技术要点
2022-12-12张能维彭吉润阿民布和杜德晓廉东波张东东
李 凯 张能维 刘 晨 彭吉润 朱 斌 阿民布和 杜德晓 廉东波 张东东 宫 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38)
肥胖症可伴发多种代谢性疾病。研究结果显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症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1],因此减重手术数量越来越多。在几种减重手术方式中,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是开展最多的术式,既能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又能缓解肥胖伴发的代谢性疾病[2,3],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术后仍有可能发生胃漏及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4,5]。如何减少LSG术后胃漏及胃出血的发生,是减重外科领域关注的问题。2014年6月~2020年6月,我们对266例肥胖患者行LSG,现总结避免或减少LSG术后胃漏及胃出血的技术要点,以确保手术安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6例,男112例,女154例。年龄15~69岁,(34±10)岁。术前BMI 28.2~78.1,(42.3±8.2)。合并2型糖尿病(DM2)43例(16%),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 HTG)119例(45%)。
纳入标准:①BMI≥35,伴有或不伴有代谢病及相关疾病;②BMI 27.5~34.9且伴有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或伴有2种以上其他代谢病及相关疾病;③年龄15~70岁;④耐受全身麻醉、CO2气腹及手术。
排除标准:①药物、内分泌等原因引起的继发肥胖;②智力障碍;③患有严重的心理行为障碍;④有开腹手术史;⑤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不能按期随访,依从性差;⑥孕期及哺乳期。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及团队使用相同设备完成。全身麻醉。经脐部、剑突下、左右上腹部四孔法完成手术。充分暴露胃,距幽门5 cm,游离胃大弯至胃底,经口置入胃支撑管(Bougie)至幽门,距幽门4 cm处起始用直线切割器紧靠Bougie逐步向上切割闭合,至切除全部胃底,使剩余的残胃呈“香蕉状”,缝合胃切缘。将切除的胃从脐部切口取出,依次缝合各切口。
避免或减少LSG术后胃漏及胃出血的技术要点:①选用36F Bougie。②根据切除胃壁的厚度选择直线切割器的钉腿高度,第1、第2个钉腿高度2018年前选用3.8 cm的金钉,2018年后因钉腿高度更新,选用4.1 cm的绿钉或4.2 cm的黑钉;其余钉腿高度均选用3.6 cm的蓝钉。③切割闭合时,先按下手柄使切割器处于闭合状态但不激发,待1 min后再激发释放缝钉。④完成胃切除后,将切缘用3-0可吸收缝线行连续缝合,然后残胃注气,观察确认无漏气。⑤在手术结束拔除trocar前,再次仔细检查残胃无渗血,并用少量水冲洗切缘,观察冲洗后的液体为澄清液。⑥术后第1天常规行残胃造影,了解有无造影剂外漏,无外漏方可饮水。造影剂为碘海醇(欧乃派克350 mgI/ml,50 ml/瓶),如行腹部平片检查用原液,如行腹部CT检查用注射用水稀释成10%,用量均为30~50 ml。
出院后1个月门诊随访,记录BMI以及是否发生与手术相关的胃漏、胃出血等并发症。
2 结果
266例肥胖患者均成功实施LSG。手术时间(82.7±25.5)min,术中出血量(24.7±17.5)ml,术后住院时间(3.9±1.2)d。1例术后8 h心率100~110次/min,血压90~80/60~50 mm Hg,腹腔引流管有血性液约400 ml,疑为残胃出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见上腹部有凝血块约200 ml,清除凝血块后,未见胃残端及腹腔内出血,彻底冲洗腹腔,术后给予补液及药物止血治疗2天,术后1周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胃漏(术后第1天残胃造影显示无造影剂外漏)及胃出血等并发症。
出院后1个月随访,无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BMI降至21.3~69.8,(37.9±7.8),下降4.4±3.8(配对t检验,t=18.708,P=0.000)
3 讨论
目前,减重手术已成为治疗肥胖症及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越来越广。随着减重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不断创新改进。LSG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无吻合口,符合生理解剖通道,应用最多。美国减重代谢外科学会(ASMBS)2019年度报告[6]和我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2020年度报告[7]显示,当年实施的减重手术中,LSG占比分别为59.4%和82%。随着LSG手术量的增加,其并发症也凸现出来。LSG术后可发生胃漏、胃出血、胃食管反流及残胃狭窄等并发症,其中胃漏和胃出血的发生率为2%~5%[8]。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不但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治疗费用[9]。
胃漏及残胃出血是LSG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与患者年龄和BMI有直接关系[10,11]。其他因素,如手术技巧、术中器械的选用及术后管理,也可能与胃漏及胃出血的发生有关,但尚存争议[12,13]。争议多集中在Bougie、直线切割器钉腿尺寸的选择及胃切除后切缘是否需要缝合方面。
Abd Ellatif等[14]认为,虽然Bougie可选用的尺寸范围为26F~50F,但使用36F或<36F的Bougie可以达到较好的减重效果。Bougie尺寸过大,不利于术后进食量控制,可能导致术后复胖;Bougie尺寸过小,在胃切除过程中,胃腔内压力高,加之术中牵引,很容易发生术后胃漏及胃出血等并发症[15]。为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同时避免胃漏及胃出血的发生,我们选择36F Bougie,均未见胃漏的发生,且BMI较术前明显下降,故我们认为36F Bougie可作为LSG手术的理想尺寸。
Hany等[16]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LSG术后胃切缘缝合组比不缝合组胃漏的发生率低[0%(0/460) vs. 1.7%(8/460),P=0.008],但手术时间长(平均69 min vs. 50.8 min,P=0.001)。本组266例均用可吸收缝线将残胃切缘进行连续缝合,无残胃漏及出血发生。但缝合时应注意牵拉残胃用力不能过大,避免人为造成胃漏或出血;同时,牵拉应与缝合处在同一水平,避免缝合后残胃发生扭转。Gagner等[13]的系统综述包括148篇文章4万余例LSG,残胃切缘处理方式有5种:不缝合,单纯缝线缝合,切缘垫不可吸收的牛心包后缝合,切缘涂抹组织密封剂或纤维蛋白胶后缝合,切缘垫可吸收聚合物膜后缝合。结果显示,5种处理方式的胃漏发生率分别为1.9%、1.2%、2.7%、1.9%、0.7%,胃切缘垫可吸收聚合物膜后缝合的胃漏发生率最低。我们采用3-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切缘,无胃漏发生。然而,Dang等[17]分析美国和加拿大2015~2018年40余万例LSG资料,认为LSG行残胃切缘加强缝合有所减少。LSG是否行胃切缘缝合一直存有争议,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直线切割器钉腿高度可能也是影响LSG术后胃漏及胃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因为在切除胃的过程中,所切除的胃壁厚度是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高度的钉腿才能保证胃切缘的安全闭合[18]。否则,钉腿高度与胃壁不匹配,钉腿过短会导致钉合过紧造成组织坏死,继而发生胃漏或胃出血;钉腿过高会出现钉合过松,亦可导致胃漏或胃出血[19]。我们行胃切除时,直线切割器第1、2个钉腿,因切割的胃壁较厚而选择钉腿相对较高的金钉、绿钉或黑钉;其余钉则因切割胃壁的厚度变薄而选择相对较短的蓝钉。此外,我们在行胃切割时,先按下手柄使切割器处于闭合状态但不激发,待1 min后再激发释放缝钉,这样可以使缝钉更好地与胃组织贴合,使钉合更牢靠。在手术结束时,我们将切除的胃注气,观察切除胃的钉合状况,若胃断端无漏气及出血等情况,表明钉合效果良好,推断残胃端钉腿高度选择适当。合适的钉腿选择可避免术后胃漏及残胃出血发生,此结果与多数研究报道一致。
研究表明[15,20],术中未对残胃行渗漏检查、手术时间过长均为LSG术后胃漏及胃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因此,我们在LSG胃切除后均残胃注气,术中及时判定是否有胃漏。本组手术为同一团队,有利于手术技术稳定发挥,避免手术时间过长。在拔除trocar前我们再次检查残胃切缘,2例见有少量出血,仔细观察为残端的小血管出血,缝扎止血,避免术后出血的发生。术后第1天行残胃造影,确认无胃漏后再饮水。患者咽下造影剂时多数会感到食道内“上顶”,但能耐受。术后残胃造影不但可以明确是否有胃漏,还能判定残胃容量,为指导进饮、进食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残胃造影结果进行术后饮食管理,既可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又可以让患者尽早出院。上述技术要点均可能有利于防止LSG术后胃漏和胃出血的发生。
本组6年266例LSG均未发生术后胃漏,可能与重视这些手术技术要点有关。1例术后有失血表现而急诊行腹腔探查,未见胃残端及腹腔内活动出血,考虑可能与患者术前口服抗凝药物有关,虽然术前已停用抗凝药2周、化验凝血功能无异常,但手术创伤可能引起凝血功能改变,导致创面渗血。本组术后1个月BMI较术前明显下降,减重效果较好,均未发生术后胃出血和胃漏。
总之,避免LSG术后胃漏和出血等并发症对LSG手术有重要意义,重视以上技术要点,有望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